一种悬浮横移载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0508发布日期:2022-04-07 08:1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横移载车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浮横移载车板。


背景技术:

2.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中,将立体车库分为九大类,具体是: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和汽车专用升降机。其中,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设备为多层多列布置,每层设一空位,作为交换车位,除底层以外的所有车位均能自行升降,除顶层以外的所有车位均能自行横移,当某一车位需存取车辆时,该车位下方到空位之间的所有车位向空位方向横移一个车位的距离,该车位下方形成一升降通道,此时该车位下方形成一升降通道,此时,该车位便可自由升降,当车位降至地面时,车辆便可开进或开出。
3.现有的横移载车板采用机械传动,在使用时整体噪声较大且移动较慢,并且在移动时容易产生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横移载车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悬浮横移载车板,包括轨道和载车板,所述载车板通过载车板导轨与轨道可滑动连接,还包括悬浮系统、导向系统和推进系统,所述悬浮系统包括轨道电磁铁、悬浮电磁铁和电机;所述载车板导轨与轨道之间有空隙,导向电磁铁设于载车板导轨的两内侧壁,两个所述悬浮电磁铁对称设于载车板导轨的内底面上,两个所述轨道电磁铁对称设于轨道底端且两个轨道电磁铁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悬浮电磁铁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电机与轨道电磁铁、悬浮电磁铁、导向电磁铁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使轨道电磁铁与悬浮电磁铁相互排斥,从而使载车板悬浮。
7.优选的,所述推进系统采用常导磁吸式,包括三相电枢绕组和感应轨,所述电机采用短定子异步直线电机,所述三相电枢绕组安装在载车板上,所述感应轨安装在轨道上,并采用供电方式。
8.优选的,所述推进系统采用超导磁斥式,包括超导电磁体、无源闭合线圈或非磁性金属板,所述电机采用长定子同步直线电机,所述超导电磁体安装在载车板上,所述无源闭合线圈或非磁性金属板沿轨道设置;所述长定子同步直线电机的地面牵引系统分为分成多段区间,所述区间之间的供电切换由触点真空开关完成且只在载车板通过时供电;为使载车板在各段间不冲动,采用两组逆变器轮流供电。
9.优选的,所述导向系统采用常导磁吸式,密集架侧面安装一组导向电磁铁,所述载
车板与导向轨之间通过控制导向电磁铁中的电流调整或保持间隙。
10.优选的,所述导向系统采用机械导向式,包括设于载车板上的侧向导向辅助轮,所述侧向导向辅助轮用于平衡载车板沿曲线运行时的侧向力。
11.优选的,所述导向系统采用超导磁斥式,包括导向超导磁铁,所述导向超导磁铁安装在载车板上,并与导向轨侧向的地面线圈和金属带产生磁斥力,通过该磁斥力与密集架的侧向作用力相平衡。
12.优选的,所述导向系统采用超导磁斥式,包括超导磁铁,所述超导磁铁设于载车板上;沿线路中心线均匀地铺设“8”字形的封闭线圈,当所述载车板上设置的超导磁体位于封闭线圈的对称中心线上时,线圈内的磁场为零;当密集架产生侧向位移时,“8”字形的线圈内磁场为零,并产生反作用力以平衡密集架的侧向力。
13.优选的,所述载车板包括浪板,所述浪板的左右两边设有边梁,所述浪板的前端设有斜坡板且后端设有车板后挡杆。
14.更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在边梁上。
15.更优选的,所述载车板导轨与轨道的空间缝隙为10m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横移载车板,主要有载车板、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组成。
18.其中,悬浮系统通过轨道电磁铁、悬浮电磁铁和电机提供电磁力,使载车板和轨道之间不直接接触,有效减少运行时的摩擦噪音。
19.而推进系统最关键的技术是把旋转电机展开成直线电机,基本构成和作用原理与普通旋转电机类似,电机展开以后传动方式也就由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常导磁吸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维护,造价低;超导磁斥式的优势在于在地面的路轨电机功率强,以及载车板的设计简化,重量轻。
20.导向系统的机械导向式结构简单,常导磁吸式和超导磁斥式也是通过电磁力平衡密集架的侧向力而进行导向。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27.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28.1-轨道;2-边梁;3-浪板;4-轨道电磁铁;5-悬浮电磁铁;6-导向电磁铁; 7-载车板导轨;8-电机支架;9-电机;10-限位支架;11-车板后挡板;12-斜坡板;13-载车板;14-悬浮
系统;15-导向系统;16-推进系统;17-导向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实施例:
32.如图1-5所示,一种悬浮横移载车板,包括轨道1和载车板13,载车板13 通过载车板导轨7与轨道1可滑动连接,还包括悬浮系统14、导向系统15和推进系统16,悬浮系统14包括轨道电磁铁4、悬浮电磁铁5和电机9;载车板导轨7与轨道1之间有空隙,本实施例中,载车板导轨7与轨道1的空间缝隙为 10mm;导向电磁铁6设于载车板导轨7的两内侧壁,两个悬浮电磁铁5对称设于载车板导轨7的内底面上,两个轨道电磁铁4对称设于轨道1底端且两个轨道电磁铁4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悬浮电磁铁5之间的距离相同;电机9与轨道电磁铁4、悬浮电磁铁5、导向电磁铁6均电性连接,电机9使轨道电磁铁4与悬浮电磁铁 5相互排斥,从而使载车板13悬浮。
33.载车板13包括浪板3,浪板3的左右两边设有边梁2,其前端设有斜坡板12 且后端设有车板后挡杆11;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8固定安装在边梁1上。电机支架8的侧壁上还设有限位支架10,限位支架10用于限定载车板13的移动位置。
34.本实施例中的推进系统16可以是常导磁吸式或超导磁斥式:
35.常导磁吸式包括三相电枢绕组和感应轨,此时电机9采用短定子异步直线电机,三相电枢绕组安装在载车板13上,感应轨安装在轨道1上,并采用供电方式;
36.超导磁斥式包括超导电磁体、无源闭合线圈或非磁性金属板,此时电机9采用长定子同步直线电机,超导电磁体安装在载车板13上,无源闭合线圈或非磁性金属板沿轨道1设置;长定子同步直线电机的地面牵引系统分为分成多段区间,区间之间的供电切换由触点真空开关完成且只在载车板13通过时供电;为使载车板13在各段间不冲动,采用两组逆变器轮流供电。作为磁浮装置的超导电磁线圈的采用,为直线同步电机的激磁线圈处于超导状态提供了方便条件。它们可以共存于同一个冷却系统,或者同一线圈同时起到悬浮、导向和推进的作用。
37.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系统15可以是机械导向式、常导磁吸式或超导磁吸式:
38.机械导向式,包括设于载车板13上的侧向导向辅助轮,使之与导向轨17侧面相互作用(滚动摩擦)以产生复原力,侧向导向辅助轮用于平衡载车板13沿曲线运行时的侧向
力,从而使密集架沿着导向轨17中心线运行;
39.常导磁吸式通过在密集架侧面安装一组导向电磁铁6,当载车板13左右偏移时,载车板13上的导向电磁铁6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使载车板13恢复到正常位置,载车板13与导向轨17之间通过控制导向电磁铁6中的电流调整或保持间隙,从而达到控制载车板13运行方向的目的,图4中展示了常导磁吸式导向系统中的各个力的作用;
40.超导磁斥式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包括导向超导磁铁,导向超导磁铁安装在载车板13上,并与导向轨17侧向的地面线圈和金属带产生磁斥力,通过该磁斥力与密集架的侧向作用力相平衡,避免了机械摩擦,只要控制侧向地面导向线圈中的电流,就可以使载车板13保持一定的侧向间隙;二是包括超导磁铁,所述超导磁铁设于载车板13上;沿线路中心线均匀地铺设“8”字形的封闭线圈,当载车板13 上设置的超导磁体位于封闭线圈的对称中心线上时,线圈内的磁场为零;当密集架产生侧向位移时,“8”字形的线圈内磁场为零,并产生反作用力以平衡密集架的侧向力。
41.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法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