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复合墙体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2.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差、节能率低、建造效率低是我国乡镇地区住宅建设一直面临的问题。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亟需改变传统住宅建造的方式,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十二五”及“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3.装配式墙体结构是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构件部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现场装配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大幅降低、质量易保证、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优点。而装配式复合墙结构是一种耗能减震、生态环保、节能保温、快速建造、经济实用的建筑结构体系。复合墙板采用工厂化预制生产的方式,预制构件通过工厂化生产可在提升品质的同时,也实现了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目标。
4.对于装配式复合墙结构而言,上下墙体之间的竖向钢筋连接性能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上下墙体之间通过竖向钢筋连接成为整体,因此,竖向钢筋的连接质量直接决定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抗震性能。
5.目前,传统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现浇段连接、混合连接等。但这类湿式连接方式需在现场进行湿作业,存在着施工复杂、造价高昂、钢材浪费、安全性低等诸多问题,从而很难使装配式复合墙结构在水平连接处实现等同现浇的连接效果。
6.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复合墙结构水平缝连接处的连接件。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复合墙体的连接件。
8.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装配式复合墙体的连接件,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的复合墙体a和复合墙体b的上部钢筋连接件和下部钢筋连接件;
9.所述上部钢筋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腹板,
10.所述下部钢筋连接件包括:底板和第二腹板,
11.其中,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复合墙体a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12.所述底板的下端与所述复合墙体b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13.所述第一腹板的与所述第二腹板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顶板和锚筋;
15.所述锚筋一端与所述顶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锚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复合墙体a的下端固定连接;
16.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腹板固定连接。
1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均设有一对,
18.两个所述第一腹板并列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上,且之间留有间距,
19.两个所述第二腹板并列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且之间留有间距,
20.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腹板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两个所述第二腹板外壁之间的间距,
21.或者,两个所述第二腹板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两个所述第一腹板外壁之间的间距,
22.两个第一腹板和两个第二腹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且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3.更进一步地,所述锚筋设有一对,所述锚筋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复合墙体a中的边肋柱纵筋的距离相适应。
24.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上套接有垫板。
25.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底板通过连接钢筋经所述通孔与所述复合墙板b固定连接。
26.更进一步地,所述锚筋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底部与所述顶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27.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多个螺纹孔。
28.更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为圆角矩形孔。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0.1、本方案设计连接方式为干式连接,较传统湿式连接方式具有精确度高、施工方便快捷、避免现场湿作业、连接可靠、传力明确等优势,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31.2.通过该连接件上下部主体均由规则矩形钢板预留螺栓孔焊接而成,易于加工制作以及标准化生产。
32.3.通过在该连接件下部主体底板底部开圆角矩形螺栓孔,在保证可靠连接的基础上,提供了足够的装配公差,装配时连接可沿该槽孔进行位置调整,保证了施工操作的可实施性,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33.4.在本方案中采用的拼缝处理方式操作简单,密实性好,具有可靠的连接性能。
34.5.本方案所述的连接件在墙体一侧用螺栓进行连接,不破坏另一侧墙体,减少了对墙体的损伤,易于安装操作,节省了材料和工序
35.6、在上下部墙体连接完成后,通过采用高强灌浆料将螺栓手孔处灌浆填实,并与上下层墙体表面抹平,一方面以保证墙面平整,另一方面可以保护钢筋连接件,提高其耐久性。
36.7、通过在下层墙板的顶部拼缝处铺坐高强无收缩砂浆用以密实连接拼缝界面,从而保证上下层预制墙体间有效传力。
附图说明
3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3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复合墙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3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复合墙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4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部钢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4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部钢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
43.1为上层预制复合墙板,2为下层预制复合墙板,3为纵筋,402为底板,403为锚筋,404为连接钢筋,405为第一腹板,406为第二腹板,408 为螺栓,409为垫板,410为顶板,411为第一螺栓孔,412为第二螺栓孔, 413为螺纹孔,602为预制叠合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5.一方面,参见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装配式复合墙体的连接件,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的复合墙体a和复合墙体b的上部钢筋连接件和下部钢筋连接件;
46.所述上部钢筋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腹板405,
47.所述下部钢筋连接件包括:底板402和第二腹板406,
48.其中,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复合墙体a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腹板411的一端固定连接,
49.所述底板402的下端与所述复合墙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02 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腹板406的一端固定连接,
50.所述第一腹板411的与所述第二腹板406的固定连接。
51.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的主要发明点在于,上部连接件换个下部连接件的设置,连接时仅需插入连接钢筋,置入连接垫片,拧紧螺帽,再将上下部主体通过四个高强螺栓连接,即可将上下层墙板连接成整体,且传力可靠。
5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顶板410和锚筋403;
53.所述锚筋403一端与所述顶板4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锚筋403 的另一端与所述复合墙体a的下端固定连接;
54.所述顶板410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腹板405固定连接。
55.需要说明的是,顶板的作用是对锚筋和第一腹板承载,起到载体的作用;锚筋的作用是,通过将锚筋与上部的复合墙体的纵筋连接,实现将上部钢筋连接件固定在上部的复合墙体上;第一腹板的作用是,便于上部钢筋连接件与下部钢筋连接件的连接。
5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腹板405和第二腹板406均设有一对,
57.两个所述第一腹板405并列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410的下端面上,且之间留有间距,
58.两个所述第二腹板406并列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402的上端面上,且之间留有间距,
59.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腹板405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两个所述第二腹板406外壁之间的间距,
60.或者,两个所述第二腹板406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两个所述第一腹板405外壁
之间的间距,
61.两个第一腹板405和两个第二腹板406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且所述第一腹板405和所述第二腹板406通过螺栓408固定连接。
62.需要说明的是,螺栓孔的设置,主要作用是便于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连接,其中,第一腹板上的第一螺栓孔411,第二腹板上的第二螺栓孔 41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连接,从而实现上部复合墙体与下部复合墙体之间的连接。
63.更进一步地,所述锚筋403设有一对,所述锚筋40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复合墙体a中的边肋柱纵筋3的距离相适应。
64.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栓408上套接有垫板409。
65.其中,垫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螺栓在将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连接时,避免螺栓打滑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螺栓划伤第一腹板或者第二腹板。
66.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402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底板402通过连接钢筋404经所述通孔与所述复合墙板b固定连接。
67.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锚筋403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底部与所述顶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68.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402的中间位置设有多个螺纹孔 413。
69.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孔413为圆角矩形孔。
70.需要说明的是,圆角矩形螺栓孔保证了连接钢筋的插入和固定位置时的位移调整,连接时仅需插入连接钢筋,置入连接垫片,拧紧螺帽,再将上下部主体通过四个高强螺栓连接,即可将上下层墙板连接成整体,且传力可靠。
71.另一方面,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复合墙体,包括:上层预制复合墙板1、下层预制复合墙板2和预制叠合底板602,
72.所述预制叠合底板60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层预制复合墙板1上端面上,
7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上层预制复合墙板1下端固定连接,
74.所述底板402的下端与所述预制叠合底板602的上端固定连接。
75.需要说明的是,底板与预制叠合底板之间还设有现浇层,现浇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下层预制复合墙板的刚性,同时增加将下层预制复合墙板上在加工和构件连接过程中遗留的孔槽进行密封填实。
76.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预制复合墙板1内设有纵筋3;
77.所述下层预制复合墙板2内设连接钢筋404,所述连接钢筋404超出所述下层预制复合墙板2的上端面;
78.所述预制叠合底板602穿过所述连接钢筋404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层预制复合墙板2上端面上;
79.其中,所述连接钢筋404上端与所述底板402固定连接。
80.需要说明的是,下层预制复合墙板顶部预埋两根连接钢筋,连接钢筋顶部设置适宜长度的螺纹,伸出下部墙板顶面,穿过预制叠合底板,用于装配时伸入钢筋连接件下部主体圆角矩形内,再配合垫片、螺帽用于上下部墙体连接。
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装配式复合墙体的连接件,使用时:
82.预制复合墙板的生产,绑扎复合墙体钢筋,在下层预制复合墙板边肋柱上部预埋
连接钢筋,在上层预制复合墙板边肋柱下部预埋上部钢筋连接件的上部主体;
83.接着,将锚筋与边肋柱纵筋搭接,搭接段进行箍筋加密,立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形成预制复合墙板;
84.接着,将连接钢筋穿入下部钢筋连接件的底板上的螺栓孔内,放置垫片、高强螺母,使连接钢筋、垫片及高强螺母圆心重合,紧固螺母,使下部钢筋连接件的下部主体与下层预制复合墙板连接;
85.接着,将上层预制复合墙板吊装至安装位置,在上层预制复合墙板就位前,在下层复合墙板的顶部拼缝界面铺坐10mm高强无收缩砂浆;
86.接着,使下部钢筋连接件的第二腹板上的螺栓孔与上部钢筋连接件的第一腹板螺栓孔重合,然后放置垫板、高强螺栓、垫片、螺母,紧固螺母,使上下墙体形成整体。
8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