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组合结构的无支撑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2261发布日期:2022-02-26 02:2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组合结构的无支撑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支撑结构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组合结构的无支撑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2.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组合结构中,模板常见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压型钢板作为混凝土模板,下部不需要支撑体系,压型钢板作为结构的一部分,永久使用,虽然其可以实现多层同时施工,有助于缩短工期,但是使用压型钢板后混凝土厚度差异明显,收缩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纹缺陷,同时造价成本偏高。另一种是采用满堂支撑模板,由于钢结构框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混凝土的施工从模板支设到模板拆除周期较长,垂直空间大部分被占用,影响其他工序施工。且上述施工方法中的模板周转效率较低。如何采用一种合适的模板施工结构,以适应钢结构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的特点,且能够充分降低施工成本,成为建筑施工领域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组合结构的无支撑模板结构,其能够实现小型工字钢与木方组合使用时的无支撑体系平面模板施工方法,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且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组合结构的无支撑模板结构,包括木模板,还包括矩形框体结构的钢框架梁,钢框架梁上分布有若干两端与其连接的主钢梁,主钢梁为工字钢结构,在主钢梁的内部通过方木支撑与主龙骨连接,相邻的主龙骨上搭接有若干次龙骨,次龙骨与木模板接触并对木模板进行支撑。
6.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相邻主钢梁上连接的主龙骨被底部的方木支撑、顶部的次龙骨限位于主钢梁内。
7.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方木支撑的顶端向远离所在位置处的主钢梁的方向倾斜。
8.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次龙骨在主龙骨上成列分布,相同列中相邻的次龙骨错位设置。
9.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方木支撑、次龙骨均采用80mm
×
50mm的方木。
10.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钢框架梁的长度为9m,宽度为7m,相邻主钢梁之间的距离为3m,主钢梁上分布的主龙骨之间的间距为1m,所述主龙骨上分布的次龙骨之间的间距为0.5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混凝土浇注的荷载通过主钢梁、方木支撑转移到钢框架梁上,
在楼面板模板支撑时,利用h型钢梁下翼缘作为支撑点,通过方木支撑将工字钢构成的主龙骨支撑在主钢梁上并且固定找平,然后依次在工字钢构成的主龙骨上部铺设有方木构成的次龙骨,然后铺设木模板,从而实现木模板下部无需搭设满堂支撑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钢框架梁、主钢梁、主龙骨及次龙骨的分布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钢梁、方木支撑、主龙骨、次龙骨对木模板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钢框架梁;2、主钢梁;3、主龙骨;4、次龙骨;5、方木支撑;6、木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
1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实施例1
19.一种适用于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组合结构的无支撑模板结构,包括钢框架梁1,钢框架梁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钢梁2,主钢梁2采用工字钢,且相邻的主钢梁2连接有主龙骨3的两端,主龙骨3的两端分别通过底部的方木支撑5与工字钢结构的主钢梁2下翼缘支撑,主龙骨3的顶部通过方木构成的次龙骨4与主钢梁2的上翼缘支撑;所述的主龙骨3采用工字钢结构,在主龙骨3上分布有若干次龙骨4,次龙骨4在主龙骨3上成列分布,且同一列中相邻的次龙骨4错位设置。所述的次龙骨4的顶部覆盖有木模板6,木模板6位于相邻的钢框架梁1之间。所述方木支撑5的顶端相对于主钢梁2的下翼缘向远离主钢梁2的方向倾斜设置。
20.实施例2
21.一种适用于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组合结构的无支撑模板结构,其中所述的方木支撑5、次龙骨4均采用80mm
×
50mm的方木;所述钢框架梁1的长度为9m,宽度为7m,相邻主钢梁2之间的距离为3m,主钢梁2上分布的主龙骨3之间的间距为1m,所述主龙骨3上分布的次龙骨4之间的间距为0.5m。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为避免行文繁琐,此处不再赘述。
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
23.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钢框架梁1通过底面与其垂直且固定的支撑梁体安装于底部混凝土浇注板或钢框架梁1上,且在钢框架梁1的内部分布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主钢梁2,主钢梁2采用工字钢,工字钢的结构使得其内部能够放置方木支撑5。方木支撑5相对于工字钢的下翼缘倾斜设置,而且方木支撑5除了实现对主龙骨3的固定支撑外,还能够实现主龙骨3两端的找平。所述主龙骨3可采用小型工字钢,其顶面可通过两端的次龙骨4与主钢梁2固定并实现连接。这是因为主龙骨3两端的次龙骨4有一部分位于上翼缘的下方,并且由于次龙骨4采用方木结构,其能够实现主龙骨3与主钢梁2之间的填充与限位。例如在实施例2中所示的结构尺寸中,与主钢梁2上翼缘接触的次龙骨4顶面应当有2~3cm的部位露出于上翼缘外部。
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次龙骨4搭接于相邻的主龙骨3上,且同一列中相邻的次龙骨4错位设置,在实施例2中所示的各结构尺寸中,次龙骨4与方木支撑5的截面尺寸相同,但是长度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方木支撑5的实际使用环境及功能所决定的,在实际使用时,方木支撑5的底部是以主钢梁2的下翼缘为支撑点,在方柱支撑5的顶端逐渐靠近主钢梁2时,对顶端所接触的主龙骨3进行顶紧作业,因此实际使用时,方木支撑5相对于主钢梁2的下翼缘是倾斜设置的。
25.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