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集料复合增强隔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7986发布日期:2022-05-26 12:2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轻集料复合增强隔声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既用以隔热也用以隔音的装配式建筑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集料复合增强隔声板。


背景技术:

2.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对于装配式墙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广泛采用的装配式隔墙板有轻质条板、骨架夹心隔墙等。其中轻质条板类分为单一材料条板和复合材料条板。单一材料条板的隔声性能不佳,其隔声效果与条板的厚度成正比,10cm厚的条板最高只有40分贝的降噪效果,厚度每增加3cm,降噪效果提高1分贝。目前随着建筑行业对绿色环保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单一材料条板难以满足新的需求。而复合材料条板如聚苯颗粒硅酸钙板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墙板的隔声效果,但是复合材料条板大多采用砂浆或黏胶剂将不同材料粘接,其连接可靠性和耐久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轻集料复合增强隔声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墙板隔声效果和整体强度不佳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轻集料复合增强隔声板,包括轻质混凝土板,所述轻质混凝土板内设有保温隔声层,所述轻质混凝土板内位于保温隔声层的侧部分别设有横向刚性网和纵向刚性网。
5.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通过在轻质混凝土板内设置保温隔声层,起到较好的保温隔声作用,但是由于保温隔声层不能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本隔声板抗弯性或整体强度较差,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方案中在轻质混凝土板内位于保温隔声层的周向上设有横向刚性网和纵向刚性网,以增强本隔声板的整体强度和抗弯折性。
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纵向刚性网和/或横向刚性网上设有隔音结构。由于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墙体会产生振动传声,而刚性网的传声性较强,通过在纵向刚性网上设置隔音结构,以阻隔声音在纵向刚性网上的平行传声,以削弱本隔声板的声音传递;由于横向刚性网正对声源,且接受声源的面积较大,因此通过在横向刚性网上设置隔音结构,以阻隔声源在横向刚性网上的振动传递,从而削弱声源经横向刚性网上传递到纵向刚性网的效果。
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隔音结构位于纵向刚性网和/或横向刚性网的端部,通过上述设置,以阻隔声源从横向刚性网传递到纵向刚性网上,从而以削弱本隔声板的声音传递。
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隔音结构位于纵向刚性网的端部和/或中部。通过上述设置,以阻隔声源从横向刚性网传递到纵向刚性网上,从而以削弱本隔声板的声音传递。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隔音结构为断桥结构,断桥结构指横向刚性网和纵向刚性网之间未连接,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或者刚性网本体中部断开成多个部分,各部分之间
具有间隙。由于刚性网的传声性较强,因此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通过设置断桥结构的方式使得纵向刚性网和/或横向刚性网上相互断开,避免声音沿刚性网传输,更好的起到削弱声音传递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在浇筑轻质混凝土板时直接将轻质混凝土填充到该间隙处即可,工艺简单易操作。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轻质混凝土板内埋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保温隔声层及位于保温隔声层两侧的横向刚性网。通过连接件将各层之间连接在一起,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在纵向压力下本隔声板的牢固性,避免层与层之间出现分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连接件可起到控制两层横向刚性网的间距作用。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为阻尼连接件,在保证本隔声板的牢固性的同时,本方案使用阻尼连接件,由于阻尼材料的连接件具有较高的隔声效果,能极大的减轻声音的传递。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尺寸大于连接件的中部尺寸,所述连接件周向设有凸刺,通过上述设置以增大连接件与保温隔声层和轻质混凝土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本隔声板的整体锚固性。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轻质混凝土板一端部设有建筑凸起,所述轻质混凝土板另一端部设有供建筑凸起插入的建筑卡槽。通过上述设置,当两块本隔声板在装配时,通过使相邻轻质混凝土板之间建筑凸起与建筑卡槽卡合,可快速实现装配效果。
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轻质混凝土板中内设有玻纤网,所述玻纤网位于横向刚性网靠近轻质混凝土板表面的一侧。通过如此设置,加强轻质混凝土板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中形式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1中形式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1中形式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实施例1中形式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施例2中形式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实施例2中形式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实施例2中形式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实施例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实施例3中另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10实施例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轻质混凝土板1、保温隔声层2、横向刚性网3、纵向刚性网4、建筑凸起5、建筑卡槽6、间隙7、连接件8。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轻集料复合增强隔声板,包括轻质混凝土板1,轻质混凝土板1内设有保温隔声层2,保温隔声层2的材料可采用橡胶材料、eps、xps、改性聚氨酯、
岩棉等,轻质混凝土板1内位于保温隔声层2的上下两侧均埋设有横向刚性网3,轻质混凝土板1内位于保温隔声层2的左右两侧均埋设有纵向刚性网4,纵向刚性网4可与横向刚性网3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本方案中优选垂直设置。横向刚性网3和纵向刚性网4均可采用钢丝、钢筋、铁丝等刚性材料,并通过同种类材料或不同种类材料以纵横交错的方式焊接而成。轻质混凝土板1的左端部一体成型有建筑凸起5,轻质混凝土板1的右端部一体成型有供建筑凸起5插入的建筑卡槽6。纵向刚性网和/或横向刚性网上设有隔音结构,隔音结构可采用隔音材料来实现,也可采用断桥结构(间隙7)的形式来实现,本方案中采用后者。本实施例中隔音结构位于纵向刚性网的端部,具体实现结构可为以下任一形式:
29.形式1:如附图1所示,保温隔声层2的左、右两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两端均设置隔音结构,即纵向刚性网与横向刚性网3设置间隙7(隔音结构),该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30.形式2;如附图2所示,保温隔声层2的左侧(右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上下两端均与横向刚性网3设置间隙7,保温隔声层2的右侧(左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一端与横向刚性网3设置间隙7,另一端与横向刚性网3一体成型或焊接,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31.形式3;如附图3所示,保温隔声层2的左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下端(上端)与横向刚性网3留有间隙7,另一端与横向刚性网3一体成型或焊接;保温隔声层2的右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上端(下端)与横向刚性网3留有间隙7,另一端与横向刚性网3一体成型或焊接,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32.形式4;如附图4所示,保温隔声层2的左、右两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上端均与位于上侧的横向刚性网3留有间隙7,其下端均与位于下侧的横向刚性网3一体成型或焊接。或者是保温隔声层2的左、右两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下端均与位于下侧的横向刚性网3留有间隙7,其上端均与位于上侧的横向刚性网3一体成型或焊接,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隔音结构位于纵向刚性网的端部和/或中部。具体实现结构可为以下任一形式:
35.形式1:如图5所示,位于保温隔声层2左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上下两端均与上下两侧的横向刚性网3留有间隙7,右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中部设置间隙7,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36.或者是:位于保温隔声层2右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上下两端均与上下两侧的横向刚性网3留有间隙7,左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中部设置间隙7,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37.形式2:如图6所示,位于保温隔声层2左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上端(下端)与位于上侧(下侧)的横向刚性网3设置间隙7,其下端(上端)与下侧(上侧)的横向刚性网3一体成型或焊接;右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中部设置间隙7,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38.或者是:位于保温隔声右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上端(下端)与位于上侧(下侧)的横向刚性网3设置间隙7,其下端(上端)与下侧(上侧)的横向刚性网3一体成型或焊接;左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中部设置间隙7,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39.形式3:如图7所示,在保温隔声层2左右两侧的纵向刚性网4的中部均设置间隙7,间隙7处填充轻质混凝土。
40.实施例3
41.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9所示,隔音结构(间隙7)设置在横
向刚性网上。
42.实施例4
4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在轻质混凝土板1内埋设有连接件8,连接件8的上端穿过保温隔声层2及位于保温隔声层2两侧的横向刚性网3并位于轻质混凝土板1内。连接件8为阻尼连接件8,即采用橡胶、塑料等制成,连接件8的底部和顶部的尺寸大于其中部尺寸,连接件8的中部周向上一体成型有凸刺(图中未示出)。
4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