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检测网架滑移和落架的一体化施工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6744发布日期:2022-04-06 18:5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检测网架滑移和落架的一体化施工装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检测网架滑移和落架的一体化施工装备。


背景技术:

2.网架是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具有空间受力、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可用作体育馆、影剧院、展览厅、候车厅、体育场看台雨篷、飞机库、双向大柱网架结构距车间等建筑的屋盖,缺点是汇交于节点上的杆件数量较多,制作安装较平面结构复杂。现有网架在安装时操作繁琐、施工效率较低,且网架在安装过程中会使杆件处于应力和压弯状态,不仅影响施工,还会导致网架承载能力降低,因此设计一种智能检测网架滑移和落架的一体化施工装备对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检测网架滑移和落架的一体化施工装备,能够有效实现网架的滑移和落架施工,显著降低了施工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智能检测网架滑移和落架的一体化施工装备,包括梁体2、网架1和智能监测系统,所述梁体2顶部设置有若干段滑轨4,相邻两段滑轨4之间设置有支座3,所述滑轨4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6,滑轨4上放置有滑动垫板5,所述网架1通过滑动垫板5与滑轨4相接触并实现网架1在滑轨4上的前后移动,所述支座3侧边对称安装有千斤顶8,千斤顶8用于实现网架1的升降调节,进而实现网架1与支座3的固定安装。
6.所述梁体2上与支座3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网架1底端相匹配的安装槽,安装槽上放置有垫板7。
7.所述滑动垫板5的前端为内弧形结构,便于实现滑动垫板5在梁体2上前后移动。
8.所述限位块6固定设置在梁体2上,且位于滑轨4同侧相邻的两个限位块6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垫板5的长度。
9.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北斗定位装置、无线接收装置、plc控制装置和控制中心,所述光纤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北斗定位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均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plc控制装置通过无线接收装置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10.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手持移动终端和pc管理终端。
11.所述光纤传感器的个数为若干个,若干个光纤传感器分别安装设置在千斤顶8的活塞杆、网架1横纵向(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等多处)、以及支座3上,用于对千斤顶8和网架1结构节点处的应力应变和位移情况进行检测。
12.所述风速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安装设置在梁体2的承重梁和承重柱上,用于测量风速和雨量。
13.所述北斗定位装置安装设置在网架1上,用于实现对网架1位置距离的精准定位。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通过在梁体上设置滑轨和垫板,有效实现了网架在梁体上的前后移动,能够有效实现网架的滑移和落架施工,显著降低了施工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利用千斤顶进行网架的高度调节,便于工作人员实现网架的安装拆卸,操作方便,有效降低了施工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16.2)通过采用智能检测系统,能对滑移落架过程中结构各部分实时监测、对累计滑移过程中的千斤顶集中控制且可持续监测滑轨承重梁承重柱及千斤顶的位移值、监测累计滑移过程中杆件的应力应变情况,减少结构变形对施工的影响,防止有害变形对结构产生安全隐患;
17.3)通过利用北斗定位装置和各传感器传输出的信号监测滑移过程中水平位移的变化,并通过利用监测的数据建立结构的空间坐标,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网架的准确就位,进一步实现了网架滑移和落架的实时调整和指导施工,有效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背部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1.附图序号及名称:网架1、梁体2、支座3、滑轨4、滑动垫板5、限位块6、垫板7、千斤顶8。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网架滑移和落架的一体化施工装备,包括梁体2、网架1和智能监测系统,所述梁体2顶部设置有若干段滑轨4,相邻两段滑轨4之间设置有支座3,所述支座3用于实现网架1在梁体2上的安装,所述梁体2上的整个轨道由多段滑轨4和多个垫有垫板7的支座3组成,通过采用分段滑轨4,不仅减小了落架时网架1竖向的位移,也便于网架1的后期拆卸;
24.所述滑轨4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6,滑轨4上放置有滑动垫板5,所述网架1通过滑动垫板5与滑轨4相接触并实现网架1在滑轨4上的前后移动,所述支座3内侧边对应的梁体3上对称安装有两组千斤顶8,两组千斤顶8之间的距离小于网架1底端的宽度,所述千斤顶8用于实现网架1的升降调节,进而实现网架1与支座3的固定安装。
25.所述梁体2上与支座3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与网架1底端相匹配的安装槽,安装槽上放置有垫板7,垫板7用于保证整个滑轨4的平整,当网架1滑移到位后利用千斤顶8支撑网架1,撤出临时垫块7,将1落在支座3上。所述垫块7的厚度远小于比滑轨4厚度,提前放置支座3并在支座3上放置较薄的垫块7使之与滑轨4等高,利用这个高度差减小撤除轨道落架下
落位移较大对结构的受力和形变。
26.所述滑动垫板5的前端为内弧形结构,便于实现滑动垫板5在梁体2上前后移动。
27.所述限位块6固定设置在梁体2上,且位于滑轨4同侧相邻的两个限位块6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垫板5的长度。
28.所述网架1滑移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先将滑动垫板5临时接于网架1底部与滑轨4相接触的位置上,然后利用顶推千斤顶(图中未画出)将网架1沿滑轨4向前滑移,滑轨4上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6,用于防止滑动垫板5从滑轨4上脱离,将网架1滑移到位后利用千斤顶8暂时支撑,撤除垫板7,利用无线控制千斤顶8回落使网架1平稳落于支座3。
29.从图3中可得出,在未落架前的滑移阶段支座3处与两侧分段式滑轨4都是等高的,不影响正常滑移也不会对支座3产生损害,落架时也不会对网架1产生不必要的有害应力,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强度。
30.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北斗定位装置、无线接收装置、plc控制装置和控制中心,所述光纤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北斗定位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均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plc控制装置通过无线接收装置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31.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手持移动终端和pc管理终端,手持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手持式遥控器。
32.所述光纤传感器的个数为若干个,若干个光纤传感器分别安装设置在千斤顶8的活塞杆、网架1横纵向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等多处、以及支座3上,通过光纤传感器对应力应变的监测,在出现不利变形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结构变形对施工的影响,防止有害变形对结构产生安全隐患;在千斤顶8、结构节点处监测位移情况;通过监测千斤顶活塞等位移的状况,指导各千斤顶8在施工过程中配合工作。所述光纤传感器的采用主要是基于它与传统的电测传感器相比有诸多有优越性,且它的信号可多路传输,便于计算机连接,易于实现分布式测量且传输距离很长,灵敏度和精度都很高,这些优点都满足可精确监测用以指导施工的要求。
33.所述风速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安装设置在梁体2的承重梁和承重柱上,用于监测在大风暴雨工况下施工过程中的雨量和风速情况,当数值超过规定限值时停止施工进行操作调整,当情况恢复至允许范围时恢复正常施工。
34.所述北斗定位装置安装设置在网架1上,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网架1在滑移和落架过程中水平位移的变化,通过建立结构的空间坐标,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网架1的准确就位。
3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