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陶瓷泵制备的湿料混料机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6297发布日期:2022-04-07 02:2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陶瓷泵制备的湿料混料机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陶泥混料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陶瓷泵制备的湿料混料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陶土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水然后通过混料机进行挤压混料,在挤压混料时需要对陶土反复的多次进行挤压混料,以此来保证陶土充分混料和挤压,以往在陶土混料时都是工作人员将混料机排出的陶土收集后再加入混料机内进行混料,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后完成对陶土的充分混料和挤压,操作起来太过的繁琐,并且需要工作人员持续手动进行操作,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陶瓷泵制备的湿料混料机进料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用于陶瓷泵制备的湿料混料机进料装置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陶瓷泵制备的湿料混料机进料装置,包括混料装置和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料斗、混料腔、送料腔、混料辊、送料绞龙和驱动组件,所述料斗固定安装在混料腔的上端面,所述送料腔固定安装在混料腔的下端,所述料斗、混料腔和送料腔相互连通,所述混料辊转动安装在混料腔内,所述混料辊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送料绞龙转动安装在送料腔内,所述混料辊以及送料绞龙均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
6.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送料腔的后端,位于左侧的混料辊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所述送料绞龙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第二链轮的后端固定连接;
7.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分料组件和上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盒、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送料腔的前端与分料盒连通,所述分料盒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连接处转动安装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通过转动组件进行控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蜗轮以及蜗杆,所述蜗轮与分料板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料盒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蜗杆与左右两个安装块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上料组件包括送料管、上料筒、进料口、排料口和上料绞龙,所述上料筒的左下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上料筒的右上方开设有排料口,所述上料筒内转动安装有上料绞龙,所述上料筒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与上料绞龙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的的前端连通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远离第一出料口的一端与进料口对齐;
8.所述分料盒内分料板转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
9.所述分料板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出料口的左右宽度盒第二出料口的左右宽度;
10.所述蜗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2.通过在送料腔的前端连通分料盒,分料盒前端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分料盒内转动安装有分料板,当分料板转动至左侧时,陶泥就会直接从分料盒进入第二出料口然后排出,但是当我们将分料板转动至右侧时,陶泥则会从第一出料口进入送料管内,然后从上料管进入上料筒内,最后通过上料绞龙向上输送后从排料口离开上料筒,这样就可以实现陶泥的循环挤压混料,不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上料,通过设置分料板对陶泥进行阻挡,当混料完成后可以通过分料板挡住第一出料口,这样就可以将陶土从第二出料口排出,使用起来更加的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料斗、2-混料腔、3-送料腔、4-混料辊、5-送料绞龙、6-驱动电机、7-第一链轮、 8-第二链轮、9-分料盒、10-第一出料口、11-第二出料口、12-分料板、13-蜗轮、14-蜗杆、15
‑ꢀ
安装块、16-送料管、17-上料筒、18-进料口、19-排料口、20上料绞龙、21-驱动马达、22-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陶瓷泵制备的湿料混料机进料装置,包括混料装置和上料装置,混料装置包括料斗1、混料腔2、送料腔3、混料辊4、送料绞龙5和驱动组件,料斗1固定安装在混料腔2的上端面,送料腔3固定安装在混料腔2的下端,料斗 1、混料腔2和送料腔3相互连通,混料辊4转动安装在混料腔2内,混料辊4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送料绞龙5转动安装在送料腔3内,混料辊4以及送料绞龙5均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
23.本实施例中,我们将湿料从加入料斗1内,然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混料辊4转动对湿料进行挤压混合,接下来湿料会落入送料腔3内,送料腔3内的送料绞龙5就会将湿料从送料腔3的前端排出,上料装置就可以根据设置来选择将湿料排出还是重新上料至料斗1内。
24.实施例2
25.如图1~图2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6、第一链轮7和第二链轮8,驱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送料腔3的后端,位于左侧的
混料辊4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7,送料绞龙5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8,第二链轮8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7传动,驱动电机6输出轴与第二链轮8的后端固定连接;
26.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电机6带动第二链轮8转动,第二链轮8就会通过链条带动第一链轮7转动,第一链轮7转动时位于左侧的混料辊4就会发生转动,这样就可以通过混料辊 4来将湿料进行挤压混料。
27.实施例3
28.如图3~图5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上料装置包括分料组件和上料组件,分料组件包括分料盒9、第一出料口10和第二出料口11,送料腔3的前端与分料盒9连通,分料盒9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出料口10和第二出料口11,第一出料口10和第二出料口11的连接处转动安装有分料板12,分料板12通过转动组件进行控制,转动组件包括蜗轮13以及蜗杆14,蜗轮13与分料板12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分料盒9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5,安装块15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蜗杆14与左右两个安装块15转动连接,蜗杆14与蜗轮13啮合,上料组件包括送料管16、上料筒17、进料口18、排料口 19和上料绞龙20,上料筒17的左下方开设有进料口18,上料筒17的右上方开设有排料口 19,上料筒17内转动安装有上料绞龙20,上料筒17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21,驱动马达21输出轴与上料绞龙20固定连接,第一出料口10的的前端连通有送料管16,送料管 16远离第一出料口10的一端与进料口18对齐;
29.本实施例中,当湿料需要进行多次挤压混料时,我们就可以将分料板12转动至朝向右侧,我们只需要转动蜗杆14,通过蜗杆14带动蜗轮13转动,蜗轮13转动时就会带动分料板12 进行转动,通过分料板12将第二出料口11挡住,这时从出料腔内进入分料盒9内的湿料就只能从第一出料口10离开,当湿料从第一出料口10离开后就会进入送料管16内,然后通过送料管16进入上料筒17内,最后驱动马达21会带动上料绞龙20转动,上料绞龙20就会将上料筒17内的湿料向上输送,最后湿料会从排料口19离开上料筒17进入料斗1内。
30.实施例4
31.如图4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分料盒9内分料板12 转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2;
32.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块22对分料板12进行支撑,增加分料板12的稳定性。
33.实施例5
34.如图4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分料板12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出料口10的左右宽度盒第二出料口11的左右宽度;
35.本实施例中,在分料板12向左或者向右转动时都会被分料盒9内腔的左端面或者右端面挡住。
36.实施例6
37.如图3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蜗杆1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38.本实施例中,方便我们转动蜗杆14。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