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2870发布日期:2022-04-06 20:1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的制作方法
一种双回路
π
接耐张钢管杆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


背景技术:

2.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城市内11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逐年增多,沿城市道路架设的线路多为同杆双回线路,结合系统发展,工程实际情况,需要我们开π线路进入变电站的情况经常发生。
3.目前,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常采用十字交叉式的杆塔来实现双回路π接,但是,这种杆塔中横担的层数较多(图中显示出设置有八层),高度较高,不利于减少杆塔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能够通过三层导线横担单元,实现双回路π接,同时能够减少横担层数,降低杆塔整体的高度,减少占地面积,进而降低工程造价和运维难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包括:主杆、地线支架以及导线横担单元,所述地线支架设置于所述主杆的一端;所述导线横担单元包括:间隔的设置于所述主杆上的上层导线横担、中层导线横担和下层导线横担;所述地线支架包括:地线支撑横担和地线横担,所述上层导线横担、所述中层导线横担和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均包括:导线支撑横担和导线横担;所述地线支撑横担和所述地线横担形成工字型结构,所述导线支撑横担和所述导线横担形成工字型结构。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线支撑横担设置于所述主杆的侧边,所述地线横担设置于所述地线支撑横担的端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线支撑横担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地线支撑横担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杆的两侧,且以所述主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线支撑横担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地线横担,两个地线横担设置于所述地线支撑横担端部的两侧,且以所述地线支撑横担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包括:上导线支撑横担和上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支撑横担设置于所述主杆的侧边,所述上导线横担设置于所述上导线支撑横担的端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层导线横担包括:中导线支撑横担和中导线横担;所述中导线支撑横担设置于所述主杆的侧边,所述中导线横担设置于所述中导线支撑横担的端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包括:下导线支撑横担和下导线横担;所述下导线支撑横担设置于所述主杆的侧边,所述下导线横担设置于所述下导线支撑横担的端
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线支撑横担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导线支撑横担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杆的两侧,且以所述主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支撑横担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导线横担,两个导线横担设置于所述导线支撑横担端部的两侧,且以所述导线支撑横担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通过设置三层导线横担单元,即上层导线横担、中层导线横担和下层导线横担,实现双回路π接,能够减少横担层数,降低杆塔整体的高度,减小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同时能够减小主杆根部的直径,减少占地面积,进而降低工程造价和运维难度,为线路节省资金。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等的限制。
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π接耐张钢管杆的结构图;
18.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的结构图;
19.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地线支架的俯视结构图;
20.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上层导线横担的俯视结构图;
21.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中层导线横担的俯视结构图;
22.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下层导线横担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24.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如图2所示,包括:主杆1、地线支架2以及导线横担单元,地线支架2设置于主杆1的一端,导线横担单元包括:间隔的设置于主杆1上的上层导线横担3、中层导线横担4和下层导线横担5。
26.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主杆1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埋入地面以下的基础里,主杆1的另一端远离地面,并且主杆1与地面垂直设置;地线支架2设置于主杆1上远离地面的一端;上层导线横担3、中层导线横担4和下层导线横担5依次从地线支架2靠近地面、且间隔
一定的距离设置于主杆1上。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回路π接耐张钢管杆,通过设置三层导线横担单元,即上层导线横担、中层导线横担和下层导线横担,实现双回路π接,能够减少横担层数,降低杆塔整体的高度,减小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同时能够减小主杆根部的直径,减少占地面积,进而降低工程造价和运维难度,为线路节省资金。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地线支架2包括:地线支撑横担21和地线横担22,地线支撑横担21设置于主杆1的侧边,地线横担22设置于地线支撑横担21的端部。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地线支撑横担21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不作限制,地线支撑横担21可以设置于主杆1的一侧、两侧或多侧等。
30.下面以地线支撑横担21设置于主杆1的两侧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31.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地线支撑横担2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地线支撑横担21分别设置于主杆1的两侧,且以主杆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3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地线横担22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亦不作限制,地线支撑横担21的端部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地线横担22。
33.下面以两个地线横担22设置于地线支撑横担21的端部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34.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地线支撑横担21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地线横担22,两个地线横担22设置于地线支撑横担21端部的两侧,且以地线支撑横担2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35.相似地,另一个地线支撑横担21的端部亦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两个地线横担22。也就是说,一个地线支架2中共设置有四个地线横担22,且每两个地线横担22设置于一个地线支撑横担21的端部,地线支撑横担21和地线横担22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地线支撑横担21和地线横担22形成工字型结构。地线支撑横担21和地线横担22之间通过多个角钢6连接并固定,以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37.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地线横担22的端部设置有三角挂板7。这样便于π接接线。
38.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层导线横担3包括:上导线支撑横担31和上导线横担32,上导线支撑横担31设置于主杆1的侧边,上导线横担32设置于上导线支撑横担31的端部。
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上导线支撑横担31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不作限制,上导线支撑横担31可以设置于主杆1的一侧、两侧或多侧等。
40.下面以上导线支撑横担31设置于主杆1的两侧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41.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导线支撑横担3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上导线支撑横担31分别设置于主杆1的两侧,且以主杆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上导线横担32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亦不作限制,上导线支撑横担31的端部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上导线横担32。
43.下面以两个上导线横担32设置于上导线支撑横担31的端部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44.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导线支撑横担31的端部设置有两个上导线横担32,两个上导线横担32设置于上导线支撑横担31端部的两侧,且以上导线支撑横担3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45.相似地,另一个上导线支撑横担31的端部亦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两个上导线横担
32。也就是说,一个上层导线横担3中共设置有四个导线横担32,且每两个上导线横担32设置于一个上导线支撑横担31的端部,上导线支撑横担31和上导线横担32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导线支撑横担31和上导线横担32形成工字型结构。上导线支撑横担31和上导线横担32之间通过多个角钢6连接并固定,以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47.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导线横担32的端部设置有三角挂板7。这样便于π接接线。
48.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中层导线横担4包括:中导线支撑横担41和中导线横担42,中导线支撑横担41设置于主杆1的侧边,中导线横担42设置于中导线支撑横担41的端部。
4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中导线支撑横担41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不作限制,中导线支撑横担41可以设置于主杆1的一侧、两侧或多侧等。
50.下面以中导线支撑横担41设置于主杆1的两侧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51.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中导线支撑横担4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中导线支撑横担41分别设置于主杆1的两侧,且以主杆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5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中导线横担42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亦不作限制,中导线支撑横担41的端部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中导线横担42。
53.下面以两个中导线横担42设置于中导线支撑横担41的端部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54.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中导线支撑横担41的端部设置有两个中导线横担42,两个中导线横担42设置于中导线支撑横担41端部的两侧,且以中导线支撑横担4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55.相似地,另一个中导线支撑横担41的端部亦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两个中导线横担42。也就是说,一个中层导线横担4中共设置有四个中导线横担42,且每两个中导线横担42设置于一个中导线支撑横担41的端部,中导线支撑横担41和中导线横担42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中导线支撑横担41和中导线横担42形成工字型结构。中导线支撑横担41和中导线横担42之间通过多个角钢6连接并固定,以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57.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中导线横担42的端部设置有三角挂板7。这样便于π接接线。
58.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下层导线横担5包括:下导线支撑横担51和下导线横担52,下导线支撑横担51设置于主杆1的侧边,下导线横担52设置于下导线支撑横担51的端部。
5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下导线支撑横担51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不作限制,下导线支撑横担51可以设置于主杆1的一侧、两侧或多侧等。
60.下面以下导线支撑横担51设置于主杆1的两侧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61.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下导线支撑横担5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下导线支撑横担51分别设置于主杆1的两侧,且以主杆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6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下导线横担52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亦不作限制,下导线支撑横担51的端部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下导线横担52。
63.下面以两个下导线横担52设置于下导线支撑横担51的端部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64.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下导线支撑横担51的端部设置有两个下导线横担52,两个下导线横担52设置于下导线支撑横担51端部的两侧,且以下导线支撑横担5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65.相似地,另一个下导线支撑横担51的端部亦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两个下导线横担52。也就是说,一个下层导线横担5中共设置有四个下导线横担52,且每两个下导线横担52设置于一个下导线支撑横担51的端部,下导线支撑横担51和下导线横担52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下导线支撑横担51和下导线横担52形成工字型结构。下导线支撑横担51和下导线横担52之间通过多个角钢6连接并固定,以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67.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下导线横担52的端部设置有三角挂板7。这样便于π接接线。
6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线路走向参照附图,在实际应用中,线路从上、下两端进线,其中,左侧回路从左侧π接出线,右侧回路从右侧π接出线,同一相位之间采用软跳线进行跳线。这样能够实现双回路π接,能够减少横担层数,降低杆塔整体的高度。
6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