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人防工程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0495发布日期:2022-04-27 13:0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人防工程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隔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稳定性人防工程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2.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3.现有的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隔震效果一般,同时不便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快速拼接使用,部分可拼接使隔震装置在使用过程通常利用螺栓连接,连接过程繁琐的同时效率低下,在使用过程中还易发生松动脱离现象,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人防工程隔震装置。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高稳定性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包括底板与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隔震组件,所述底板与顶板直接设置有辅助减震机构,所述顶板的外侧设置四个承接件,所述顶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插杆。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承接件包括固定盒、第一弹簧、滑动环与两个滚珠,所述固定盒内顶壁的正视截面呈弧形,所述插杆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插杆贯穿顶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盒的内部,两个所述滚珠均处于固定盒的内部,两个所述滚珠均嵌设至环形槽的内部,所述滑动环滑动连接至固定盒的内部,两个所述滚珠的外侧均与滑动环接触,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至滑动环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至固定盒的内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隔震组件包括两个吸震橡胶块、伸缩杆与第二弹簧,两个所述吸震橡胶块分别固定连接至顶板与底板的外侧,所述伸缩杆与第二弹簧均固定连接至两个吸震橡胶块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至伸缩杆的外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辅助减震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条与两个弧形弹簧板,四个所述支撑条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吸震橡胶块的外侧,两个所述弧形弹簧板的两侧分别与四个支撑条固定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固定盒的外侧均设置有拉块,所述拉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均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盒的内部,两个所述滑动杆均固定连接至滑动环的外侧。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1)本方案当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可将插杆插入固定盒的内部,随后两个滚珠将被向下抵触,随后当环形槽处于固定盒内部时,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影响,滑动环将推动两个滚珠向上运动,根据固定盒内顶壁的正视截面呈弧形,从而使两个滚珠嵌设至环形槽的内部,从而对插杆进行限位,减少插杆发生左右偏移现象,完成连接。
19.(2)本方案利用两个吸震橡胶块的设置,便于吸附余震波动,同时具备良好的形变能力,利用伸缩杆与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便于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利用四个支撑条的设置,便于对两个弧形弹簧板起到支撑作用,利用两个弧形弹簧板的设置,便于利用其自身形变能力,提升整个装置的减震效果,提升在拼接使用时,相邻的弧形弹簧板外侧将相互抵触,使减震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与固定盒结构正面局部剖视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拼接使用时正面立体示意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底板;2、顶板;3、隔震组件;301、吸震橡胶块;302、伸缩杆;303、第二弹簧;4、辅助减震机构;401、支撑条;402、弧形弹簧板;5、承接件;501、固定盒;502、第一弹簧;503、滑动环;504、滚珠;6、固定板;7、插杆;8、环形槽;9、拉块;10、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稳定性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包括底板1与顶板2,底板1与顶板2之间设置有隔震组件3,底板1与顶板2直接设置有辅助减震机构4,顶板2的外侧设置四个承接件5,顶板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插杆7。
28.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底板1与顶板2之间隔震组件3与辅助减震机构4的设置,便于保证整个装置的减震隔震性能,利用四个承接件5的设置,便于需要将整个装置进行拼接使用时,可利用固定板6内的四个插杆7分别插入每个装置侧边上承接件5的内部,完成快速拼接。
29.请参阅图1~4,其中:承接件5包括固定盒501、第一弹簧502、滑动环503与两个滚珠504,固定盒501内顶壁的正视截面呈弧形,插杆7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8,插杆7贯穿顶板2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盒501的内部,两个滚珠504均处于固定盒501的内部,两个滚珠504均嵌设至环形槽8的内部,滑动环503滑动连接至固定盒501的内部,两个滚珠504的外侧均与滑动环503接触,第一弹簧502固定连接至滑动环503的外侧,第一弹簧502固定连接至固定盒501的内部。
30.本实用新型中,当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可将插杆7插入固定盒501的内部,随后两个滚珠504将被向下抵触,随后当环形槽8处于固定盒501内部时,利用第一弹簧502的弹力影响,滑动环503将推动两个滚珠504向上运动,根据固定盒501内顶壁的正视截面呈弧形,从而使两个滚珠504嵌设至环形槽8的内部,从而对插杆7进行限位,减少插杆7发生左右偏移现象,完成连接。
31.请参阅图1~4,其中:隔震组件3包括两个吸震橡胶块301、伸缩杆302与第二弹簧303,两个吸震橡胶块301分别固定连接至顶板2与底板1的外侧,伸缩杆302与第二弹簧303均固定连接至两个吸震橡胶块301之间,第二弹簧303套设至伸缩杆302的外侧。
3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两个吸震橡胶块301的设置,便于吸附余震波动,同时具备良好的形变能力,利用伸缩杆302与第二弹簧303的配合使用,便于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33.请参阅图1~4,其中:辅助减震机构4包括四个支撑条401与两个弧形弹簧板402,四个支撑条401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吸震橡胶块301的外侧,两个弧形弹簧板402的两侧分别与四个支撑条401固定连接。
34.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四个支撑条401的设置,便于对两个弧形弹簧板402起到支撑作用,利用两个弧形弹簧板402的设置,便于利用其自身形变能力,提升整个装置的减震效果,提升在拼接使用时,相邻的弧形弹簧板402外侧将相互抵触,使减震效果更佳。
35.请参阅图1~4,其中:固定盒501的外侧均设置有拉块9,拉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10,两个滑动杆10均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盒501的内部,两个滑动杆10均固定连接至滑动环503的外侧。
36.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拼接后隔震装置进行拆分时,使用者可拉动拉块9,从而使两个滑动杆10带动滑动环503向下运动,随后两个滚珠504将不再被抵触,从而受重力影响向下掉落,随后使用者便于将插杆7直接拔出,完成拆分。
37.请参阅图1~4,其中:固定板6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
38.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凹槽内横板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将固定板6由隔震装置上拔出。
3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各设备均为市场常见设备,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且各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均属于简单的串联、并联连接电路,在电路连接这一块并不存在创新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40.工作原理:利用底板1与顶板2之间隔震组件3与辅助减震机构4的设置,便于保证整个装置的减震隔震性能,利用两个吸震橡胶块301的设置,便于吸附余震波动,同时具备良好的形变能力,利用伸缩杆302与第二弹簧303的配合使用,便于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利用四个支撑条401的设置,便于对两个弧形弹簧板402起到支撑作用,利用两个弧形弹簧板402的设置,便于利用其自身形变能力,提升整个装置的减震效果,提升在拼接使用时,相邻的弧形弹簧板402外侧将相互抵触,使减震效果更佳,利用四个承接件5的设置,便于需要将整个装置进行拼接使用时,可利用固定板6内的四个插杆7分别插入每个装置侧边上承接件5的内部,完成快速拼接,当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可将插杆7插入固定盒501的内部,随后两个滚珠504将被向下抵触,随后当环形槽8处于固定盒501内部时,利用第一弹簧502的弹力影响,滑动环503将推动两个滚珠504向上运动,根据固定盒501内顶壁的正视截面呈弧形,从而使两个滚珠504嵌设至环形槽8的内部,从而对插杆7进行限位,减少插杆7发生左右偏移
现象,完成连接,当需要对拼接后隔震装置进行拆分时,使用者可拉动拉块9,从而使两个滑动杆10带动滑动环503向下运动,随后两个滚珠504将不再被抵触,从而受重力影响向下掉落,随后使用者便于将插杆7直接拔出,完成拆分,利用凹槽内横板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将固定板6由隔震装置上拔出,整个装置,便于保证隔震效果,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快速拼接使用,保证拼接效果的同时提升拼接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分离现象,便于推广使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