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1053发布日期:2022-07-09 11:2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


背景技术:

2.近几年,随着装配式装修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装饰装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进行建筑装饰装修产业升级。装配式装修也叫工业化装修,是将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通过可靠的装配方式,由产业工人按照标准化程序采用干法施工的装修过程。简单来讲,是一种先在工厂预制好墙板、顶板的基层、面层,制好顶面、墙面、地面所需要的组件,再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嵌挂的装配新家的形式。装配式装修相比传统装修而言在环保性、装修周期、快捷变装方面是有很大的优势的,一方面,其没有瓦工、油工,有效减少90%以上的现场施工垃圾,装配式采用干法施工模式,不采用湿作业,地砖、墙砖铺贴均采用干法铺贴,这样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极大提高环保性能,据统计,全干式安装可有效减少90%以上的现场施工垃圾。干法施工不会破坏建筑原有墙体,保证了建筑本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其工期短、换装快,墙、顶、地面想换就换,装配式施工可以实现7天完成基础施工,3天完成收纳和软装安装。如果屋主的房子空间发生功能性变化,或出现了阶段性审美疲劳,都可以将顶面、墙面、整体空间风格进行快速转换。
3.装配式地板一般是通过地脚和龙骨(梁杆)设置于地面上的,公开号为cn20385616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这样一种防静电地板支架用的支腿,包括支撑杆、与支撑杆下端连接的支撑脚和与支撑杆上端连接的支撑头,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通过万向联轴节与所述支撑脚连接;或者,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万向联轴节与所述支撑头连接;或者,所述支撑杆分为两段,两段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万向联轴节连接。所述支撑头的顶面设置有贯通该顶面的矩形凹槽,所述凹槽两外侧壁的上边分别水平地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一对支撑副梁杆的凸耳,所述凸耳上分别设置有副梁杆固定孔。所述凸耳的对数为一对、两对或三对。所述矩形凹槽设置有主梁杆固定孔。所述支撑杆具有螺纹高度调节装置。
4.该申请中,设置了矩形凹槽用于安装主梁杆,但是,该矩形凹槽的宽度是固定的,如果矩形凹槽或主梁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偏差,矩形凹槽和主梁杆不能完全配合,会导致地板安装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根据龙骨宽度调节自身对应部位的尺寸的卡件调节脚。
6.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包括找平柱、设置于所述找平柱一端的用于与地面连接的底座、设置于所述找平柱另一端的用于与地板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承接板以及分别设置所述承接板两端的止挡板,所述承接板以及两所述止挡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地板龙骨的凹槽;所述承接板包括与所述找
平柱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活动连接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的活动方向与所述找平柱轴向方向垂直;两所述止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以使得两所述止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通过调节结构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可转动的螺旋推进杆,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动部的螺旋推进部,所述螺旋推进杆与所述螺旋推进部啮合、以使得转动所述螺旋推进杆可带动所述螺旋推进部做直线运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固定部内部空心,所述活动部和螺旋推进部均插入所述固定部内,所述固定部的实体部分设有开口,所述螺旋推进杆安装于所述开口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固定部的实体部分设有可供所述活动部上设置的止挡板通过的豁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活动部包括插入所述固定部内的插入板、以及顶面与所述固定部用于承接地板龙骨的一面平齐的平齐板,所述插入板和平齐板之间通过倾斜板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转轴为阻尼转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底座设有球形凹槽,所述找平柱设有插入所述球形凹槽内的球体。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找平柱包括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外螺纹杆、以及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外螺纹杆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加固杆连接,所述加固杆外套设有加固套筒。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底座与地面连接的一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纹。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中,通过固定部和活动部的设置,使得两止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从而使得两止挡板和承接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可适配不同宽度的地板龙骨,可以允许调节脚和地板龙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能使得调节脚和地板龙骨之间的卡合配合度更高、提高地板安装稳定性,并通过两止挡板的夹紧作用提高调节脚和地板龙骨的连接紧固度、减少了地板后续松动等风险。
18.2.本技术中,通过螺旋推进杆和螺旋推进部的配合作用,使得安装人员仅靠转动螺旋推动杆即可调节两止挡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调节便捷性。
19.3.本技术中,将找平柱通过球体与底座连接,使得找平柱可以以竖直轴为中心轴、360
°
转动,以使得安装座可以配合不同方向的地板龙骨的安装。
20.4.本技术中,通过外螺纹杆和调节部的设置,使得调节脚的高度也可以调整,以实现地板的找平。
附图说明
21.图1是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的调节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23.图3是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的调节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4.图4是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的正视图;
25.图5是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的侧视剖视图;
26.图6是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找平柱1,外螺纹杆11,调节部12,加固杆13,加固套筒131,底座2,安装座3,承接板31,固定部311,活动部312,插入板312a,平齐板312b,螺旋推进杆41,螺旋推进部42,转轴43。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9.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卡件调节脚,如图1所示,包括找平柱1、设置于找平柱1一端的用于与地面连接的底座2、设置于找平柱1另一端的用于与地板连接的安装座3。在安装地板结构时,首先安装这种调节件,然后在调节件上安装龙骨,最后于龙骨上安装地板,龙骨和地板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的,也可以是固定连接的。
30.其中,底座2作为整个地板结构的支撑基础,需要与地面稳固连接,优选将底座2与地面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连接。但是在刚开始安装调节脚时,各个调节脚的安装位置需要不断调整,因此通常先将调节脚放置在地面上,调整好后再将其底座2与地面固定连接。在调整调节脚的位置过程中,如果调节脚容易受外力移动,使得安装人员需要重复地调整,必然会导致调整时间延长、给地板安装过程造成不便,因此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底座2与地面连接的一面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纹,摩擦纹的设计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采用凹凸结构,本实施例中,以底座2中心为圆形、设计了三圈半径依次增大的环形纹,每圈环形纹均由凹部和凸部间隔排列组成,能够有效增大摩擦力,避免调节脚在位置调整过程中受外力影响而发生不必要的移动,即使后续不将底座2与地面固定连接,也能使得调节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1.底座2上安装的是找平柱1,由于地面不一定是完全水平的,而地板的铺设需要保证水平,那么不同部位中,地面与地板之间的距离可能是不同的,这时就需要通过调整找平柱1的高度来适配不同的距离,因此找平柱1通常为可以在竖直方向伸缩、且伸缩后可以锁紧的伸缩结构。这种伸缩结构的设计方式也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找平柱1包括与底座2连接的外螺纹杆11、以及与安装座3连接的调节部12,调节部12设有与外螺纹杆1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找平柱1高度的调整和锁紧。
32.找平柱1的另一端即为用于安装地板龙骨的安装座3,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安装座3包括承接板31以及分别设置承接板31两端的止挡板32,承接板31以及两止挡板32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地板龙骨的u形的凹槽,将龙骨插入该凹槽中即可。其中,由于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一般龙骨的布置是呈网格状的,即包括若干相互垂直的龙骨,为了配合长度方向不同的龙骨,需要调整凹槽中两止挡板所在直线的方向,虽然直接转动调节脚整体可以实现调整,但是可能会导致调节脚的位置发生细微偏离,使得调节脚不在原直线上,影响龙骨的安装;或者由于调节脚已经与地面固定连接了,不便调整。因此,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2设有球形凹槽,找平柱1设有插入球形凹槽内的球体。在保证底座2固定的情况下,安装座3
可以随着找平柱1一起沿竖直轴360
°
转动,以整安装座3的安装方向。
33.但是,在调节部12转动调节找平柱1整体高度的时候,由于球体和球形凹槽的作用,会导致外螺纹杆11跟随调节部12一起转动,影响高度调节效率。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外螺纹杆11与底座2之间通过加固杆13连接,在调节高度时,安装人员握持住加固杆13以保证外螺纹杆11的固定,因此还可以在加固杆13上设置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纹路。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加固杆13外套设有加固套筒131,加固套筒131增大了找平柱1底部的外径,使得找平柱1的重心降低,更为稳固。
34.由于生产误差,龙骨的宽度与凹槽的内宽可能不匹配,这就会导致安装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技术中,承接板31包括与找平柱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311、以及与固定部311活动连接的活动部312,活动部312的活动方向与找平柱1轴向方向垂直;两止挡板32分别设置于固定部311和活动部312以使得两止挡板3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用时,将龙骨放置在凹槽中后,移动活动部312,使得龙骨被夹紧在两止挡板32之间。
35.上述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在固定部311上设置滑槽,将活动部312通过滑块与滑槽连接。但是,为了避免调节完活动部312后,活动部312后受外力移动又导致凹槽的内宽发生变化,本实施例中,将活动部312与固定部311通过调节结构活动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结构包括通过转轴43设置于固定部311、可转动的螺旋推进杆41,以及固定设置于活动部312的螺旋推进部42,螺旋推进杆41与螺旋推进部42啮合,只有转动螺旋推进杆41才可带动螺旋推进部42做直线运动、从而才能使得活动部312移动。其推进原理如下:如图3所示,可以把螺旋推进杆41看做一螺杆,把螺旋推进部42看做套设于该螺杆上的螺母的一部分,在螺杆旋转但不发生位移时,螺母在螺纹连接、以及限制其随螺杆一起旋转的情况下即可发生直线位移。
36.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螺旋推进杆41受不必要的外力影响而转动,一是,可以将转轴43设置为阻尼转轴,阻尼转轴是目前常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转轴,其原理是通过垫片与垫片之间的挤压产生磨擦力,磨擦力度的大小在于安装的垫片个数的多少以及螺母拧的松紧有关。比如笔记本的阻尼转轴当我们翻开笔记本电脑屏幕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力度,而这个力度不需要很大而当我们停止翻转时候,屏幕也不会上下左右摇晃掉下,而是靠着阻尼转轴上的磨擦力使笔记本屏幕停留在我们想要的位置。在本技术中使用阻尼转轴,即可使得螺旋推进杆41在转动至我们所需要的位置后,可以停留在原位置,需要一定的外力才能使其再次转动。二是,如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固定部311设计为内部空心的,在固定部311的一侧部设有插入口,将活动部312和螺旋推进部42均插入固定部311内,此时在固定部311的实体部分设有开口,如图3所示,螺旋推进杆41通过转轴43安装于开口处,本实施例将将螺旋推进杆41大部分隐藏在开口内,螺旋推进杆41仅有部分凸出于固定部311,使得螺旋推进杆41不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转动,凸出的部分可供安装人员控制转动螺旋推进杆41。
37.在活动部312插入固定部311的情况下,固定部311的实体部分应该设有可供活动部312上设置的止挡板32通过的豁口,以避免固定部311的实体部分止挡活动部312及其上止挡板32的移动。
38.此外,由于活动部312插入固定部311中,那么活动部312的顶面所在水平面会低于固定部311的顶面所在水平面,那么在龙骨插入凹槽中时,龙骨只能受到固定部311顶面的
承接作用、而龙骨位于活动部312的部分悬空,可能会影响龙骨的安装稳定形。因此,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活动部312包括插入固定部311内的插入板312a、以及顶面与固定部311用于承接地板龙骨的一面平齐的平齐板312b,插入板312a和平齐板312b之间通过倾斜板连接。当龙骨插入凹槽中时,龙骨底面的一端搭接在固定部311顶面上、另一端可以搭接在平齐板312b顶面上,保证龙骨的平衡稳定。
3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