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指挥调度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5920发布日期:2022-08-06 03:0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讯指挥调度方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方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通讯指挥调度方舱。尤其是移动式多功能通信为主功能的适用多种工程使用的工作方舱。


背景技术:

2.方舱是一种用各种坚固材料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方便、可移动的整体,具有组合灵活,部署容易,适合吊运的特点。近年来,方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行业,医疗行业,通信行业,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等场景中,其中,指挥调度方舱是为了实现针对临时性的活动的管理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敏捷化,轻量化的载体。但是,现有指挥调度方舱只是实现各应用场景下的初级需求,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数字中国的建设,各行各业也逐渐开始进行转型,管理需求逐步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因此,仅仅满足初级初级需求的现有指挥调度方舱也需要进行改良与升级。
3.如果设计智能通讯指挥调度方舱,相比传统的指挥调度方舱,具有快速部署能力强、高集成化、高智能化、自适应能力强以及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标准化、模块化的结构,使方舱具备敏捷化吊运与可快速复用的特性,相较于同类土建类指挥调度中心,有效减少了安装费用与工程周期,能够适应各种复杂作业环境,可以应用于平地、楼顶、山地、山顶等;能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下,并且还具有防水、防火、防雷、防盗、隔热保温、抗震,耐酸碱、耐腐蚀、耐盐雾等性能。
4.但是,目前现有方舱的作用依然只能够实现临时性活动管理需求的硬件载体,在实施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具备智能通讯指挥调度功能,缺少指挥调度、应急救援等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应用的必要组件,也无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集无线通信、卫星通讯、太阳能供电、应急指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通讯指挥调度方舱,可以广泛应用在工程行业、应急救援与指挥、科学考察和智能体验等场景,能够满足各种作业尤其是复杂作业环境下的通信、数据传输、可视管理、应急指挥等管理应用要求,且该方舱具有快速部署能力强、高集成化、高智能化、自适应能力强以及安全性能高等优势以及标准化、模块化的结构的特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指挥调度方舱,包括方舱舱体总成、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通信系统、防雷系统;所述方舱舱体总成由顶舱板、底舱板、墙板围合拼接而成,所述方舱舱体总成内设有舱门、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内机、视频会议系统、数据存储系统、通信系统,所述方舱舱体总成外设有供电系统的市电接入端、空调系统外机、通信系统的天线和卫星天线、防雷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市电接入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内燃机(柴油或汽油)发电系统、储电单元和ups不间断电源。市电接入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内燃机发电系统、储电单元和ups不间断电源为强电的连接,并连接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且所述各个系统与所述方舱舱体总成之间有固定连接位置,并通过标准
连接件连接。
7.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端口、视频会议系统、无线图像传输、无线局域网通信(wi-fi)系统。
8.通信系统还包括工蜂智慧蜂巢云化管理终端、指挥调度中控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及人员智能管理系统。
9.所述方舱舱体总成由顶舱板、底舱板、墙板围合拼接而成,所述顶舱板、底舱板、墙板均为镀锌钢皮一体压制制成或复合保温板、或彩钢板加保温层(pu或eps),所述顶舱板与底舱板、顶舱板与墙板、底舱板与墙板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10.方舱舱体总成包括顶舱板、底舱板、墙板,所述顶舱板、底舱板、墙板均为防腐涂装的钢板复合板(如镀锌钢皮)一体压制制成,所述顶舱板与底舱板、顶舱板与墙板、底舱板与墙板之间均为焊接连接;舱板与墙板均可内衬保温层和表面层。墙板均为镀锌钢皮一体压制制成,所述顶舱板与底舱板、顶舱板与墙板、底舱板与墙板之间均为焊接连接,可设有视频会议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工蜂智慧蜂巢云化管理终端、指挥调度中控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及人员智能管理系统,所述方舱舱体总成外设有市电接入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空调系统外机、通信系统、防雷系统、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11.办公系统包括方舱舱体内设有的物理办公和pc办公系统及数据存储系统。
12.所述方舱舱体总成内设有前舱门、玻璃内舱门。
13.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所述(6)市电接入系统、(9)太阳能供电系统、(19)柴油发电系统、储电单元和ups不间断电源,且所述供电系统能够手动切换电源类型,选择所述(6)市电接入系统、所述(9)太阳能供电系统或是(19)柴油发电系统。所述ups不间断电源与所述供电系统电连接。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在工程行业、应急救援与指挥、科学考察和智能体验等场景,本实用新型具有高集成化与高智能化,能够满足在各类复杂作业环境下的数据传输、可视管理、应急指挥等应用要求,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自适应部署、敏捷化移调、标准化配置的特点。实现临时性活动管理需求的硬件载体,在实施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具备智能通讯指挥调度功能,缺少指挥调度、应急救援等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应用的必要组件,也无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提供了一种集无线通信、卫星通讯、太阳能供电、应急指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通讯指挥调度方舱,可以广泛应用在工程行业、应急救援与指挥、科学考察和智能体验等场景,能够满足各种作业尤其是复杂作业环境下的通信、数据传输、可视管理、应急指挥等管理应用要求,且该方舱具有快速部署能力强、高集成化、高智能化、自适应能力强以及安全性能高等优势以及标准化、模块化的结构的特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署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所示,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所述(6)市电接入系统、(9)太阳能供电系统、(19)柴
油发电系统、储电单元和ups不间断电源,且所述供电系统能够手动切换电源类型,选择所述(6)市电接入系统、所述(9)太阳能供电系统或是(19)柴油发电系统。所述ups不间断电源与所述供电系统长连接。所述ups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具有蓄电功能的应急备用电源,所述ups不间断电源可以在所述供电系统缺少电量的情况下,进行蓄电池放电。所述(9)太阳能供电系统可通过调节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旋钮,改变电池板朝向,从而达到提高蓄电功效的效果。所述(19)柴油发电系统是一种以柴油为燃料的应急发电系统,所述(19)柴油发电系统可以在所述(9)太阳能供电系统与所述(6)市电接入系统供电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应急备用发电。
19.所述空调系统包括(2)所述空调外机与(15)所述空调内机。
20.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3)所述卫星天线和(4)所述无线局域网通信(wi-fi)系统、(7)防雷系统、(5)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21.所述方舱舱体总成内设有(8)前舱门、(14)玻璃内舱门、ups不间断电源、(12)照明系统、(15)空调内机、(17)办公系统、(11)视频会议系统、数据存储系统、(11)工蜂智慧蜂巢云化管理终端、(17)指挥调度中控系统、(13)可视化管理系统及(16)人员智能管理系统、(19)柴油发电系统。
22.所述方舱舱体总成外设有(6)市电接入系统、(9)太阳能供电系统、(2)空调系统外机、(3、5)通信系统、(7)防雷系统、(4)无线局域网通信(wi-fi)系统、(5)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23.所述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和引线、低接地电阻金属针。防雷系统指与方舱舱体金属连接的一米以以上的金属接地针。
24.所述视频会议系统可通过(11)所述工蜂智慧蜂巢云化管理终端应用实现。
25.所述数据存储系统(18)包括所述微服务器、所述机柜和所述ups不间断电源。
26.所述(4)无线局域网通信(wi-fi)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路由技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无线局域网覆盖。
27.所述(5)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包括所述全向天线和所述无线网桥。
28.所述(11)工蜂智慧蜂巢云化管理终端是一种智能信息终端,通过采用了wifi通讯技术,能够实现对施工人员实时定位的查看,全局显示所有佩戴人员的分布情况,可以查询单个或者多个佩戴人员的移动轨迹,监控更全面,管控更强,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信息终端具备超低功耗、海量连接、覆盖率高和超低成本的优势。
29.所述(17)指挥调度中控系统包括所述指挥操作控制台及所述话筒。
30.所述(13)可视化管理系统包括所述高清无线投影仪、所述幕布和所述可视化管理系统,所述可视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可以应用在工程行业、应急救援与指挥、科学考察和智能体验等场景下,为实现这些场景下的管理目标,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分析与展示的软件应用。
31.所述(16)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所述人员智能管理终端及所述配套充电管理设备。
32.所述(13)可视化管理系统(可采用现有海康威视系统)与所述(11)工蜂智慧蜂巢云化管理终端(可采用本技术人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管理系统)进行无线连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与交互。
33.所述(16)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所述人员智能管理终端及所述配套充电管理设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