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4164发布日期:2022-05-05 22:3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


背景技术:

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作为建筑产业的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升住宅的质量与品质,实现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化发展,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建筑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其中所涉及的装配式叠合板是一种由预制混凝土板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主要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和桥梁桥面叠合板结构,在生产叠合板时均需使用到叠合板模具。
3.目前使用的叠合板模具,当叠合板构件尺寸发生变化,或相同尺寸构件的钢筋出孔位置发生变化时,均需对模具进行更换,通用性差,造成了模具浪费问题,增加了生产成本及生产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构件尺寸、钢筋出孔位置限制的通用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
5.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6.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其包括模台、四根以上分体活动置于所述模台顶面的边模,每根所述边模包括上下放置的长条形的顶模、长条形硅胶带和长条形的底模;其还包括若干吸附固定在所述模台顶面的固定磁块,在所述固定磁块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边模侧边及顶面形状对应的台阶凹槽;所述边模置于所述固定磁块的所述台阶凹槽内。
7.优选的,在所述顶模的底面与所述硅胶带顶面通过固定连接机构分体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在所述顶模底面上延所述顶模长度方向开设的顶部滑槽、在所述硅胶带顶面与所述硅胶带成一体结构的顶部滑块;所述顶部滑块对应插接在所述顶部滑槽内。
9.优选的,所述顶部滑槽为t型滑槽,所述顶部滑块为t型滑块。
10.优选的,所述顶部滑槽为燕尾槽,所述顶部滑块为顶面与所述顶部滑槽匹配的燕尾形滑块。
11.优选的,在所述硅胶带和所述底模之间设有限位连接机构。
12.优选的,所述限位连接机构包括在所述底模两端顶面面上延所述顶模长度方向开设的底部滑槽、在所述硅胶带两端底面与所述硅胶带成一体结构的底部滑块;所述底部滑块对应插接在所述底部滑槽内。
13.优选的,所述底部滑槽为t型滑槽,所述底部滑块为t型滑块。
14.优选的,所述底部滑槽为燕尾槽,所述底部滑块为与所述底部滑槽匹配的燕尾形滑块。
15.优选的,所述限位连接机构包括在所述底模顶面上开设的若干底模定位孔,在所
述硅胶带底面上开设的与所述底模定位孔位置上下对应的硅胶带定位孔;在所述底模定位孔与所述硅胶带定位孔内插接设有定位销。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所述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没有固定钢筋出孔位置,通用性强,一套模具能做出尺寸相同,出筋位置不同的多种叠合板;且可生产不同规格尺寸的构件,解决了预制构件尺寸变化需更换模具造成模具浪费的问题,所述模具操作简便,可以大幅度减少构件制作时间。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使用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实施例1的边模剖示图。
20.图4为实施例2的一种边模剖示图。
21.图5为实施例2的另一种边模剖示图。
22.图6为实施例3的边模剖示图。
23.图7为实施例4中边模整体示意图。
24.图8为图7的b-b剖面示意图。
25.图9为实施例4的另一种边模整体示意图。
26.图10为图9的c-c剖面示意图。
27.图11为实施例4的第三种边模整体示意图。
28.图12为图11的d-d剖面示意图。
29.模台1、边模2、顶模21、硅胶带22、底模23、长条形通孔24、固定磁块3、固定连接机构4、顶部滑槽41、顶部滑块42、限位连接机构5、底部滑槽51、底部滑块52、底模定位孔53、硅胶带定位孔54、定位销55。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其包括模台1、边模2、固定磁块3;其中边模2包括上下依次放置的长条形的顶模21、长条形硅胶带22、长条形的底模23;固定磁块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边模2侧边及顶面形状对应的台阶凹槽。
31.使用时,四根长方形的底模23根据风车型布置在模台1顶面上,拼出所需构件尺寸,然后在底模23上将叠合板的钢筋网片织好,再将长方形硅胶带22放置在钢筋网片上,并在长方形硅胶带22上压上长方形的顶模21,通过顶模21的压力作用,长方形硅胶带22发生形变,填充钢筋之间的间距,由此代替普通叠合板模具上预留的钢筋出孔。最后,将若干固定磁块3吸附在模台1上,使边模2恰好位于固定磁块3的台阶凹槽内,以此来固定模具。
32.实施例2:一种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其包括模台1、边模2、固定磁块3;其不同之处在于:顶模21的底面与硅胶带22的顶面通过固定连接机构4连接,固定连接机构4包括在顶模21底面上延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顶部滑槽41、在硅胶带22顶面与其成一体结构的顶部滑块42,顶部滑块42对应插接在顶部滑槽41内,如图4所示,顶部滑槽41为t型槽,相应的顶部滑块42分别为t型滑块,或如图5所示,顶部滑槽41为燕尾槽,相应的顶部滑块42为燕尾型滑块。
33.使用时,四根底模23根据风车型布置在模台1顶面上,拼出构件尺寸,然后在底模23上将叠合板的钢筋网片织好,再将长方形硅胶带22放置在钢筋网片上,顶模21通过顶部滑槽41、顶部滑块42与硅胶带22分体固定连接,增加边模稳定性;通过顶模21的压力作用,长方形硅胶带22发生形变,填充钢筋之间的间距,由此代替普通叠合板模具上预留的钢筋出孔。最后,将若干固定磁块3吸附在模台1上,使边模2恰好位于固定磁块3的台阶凹槽内,以此来固定模具。
34.实施例3:一种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其包括模台1、边模2、固定磁块3;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其中顶模21和底模23为内部中空结构;在顶模21底面上延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形通孔24,在硅胶带22顶面设有与其成一体结构的t型卡条25,t型卡条25顶部的翼板穿过长条形通孔24、对应分体活动卡接在中空的顶模21内。
35.使用时,四根底模23根据风车型布置在模台1顶面上,拼出构件尺寸,然后在底模23上将叠合板的钢筋网片织好,再将硅胶带22放置在钢筋网片上,硅胶带22顶部的t型卡条25穿过长条形通孔24、分体活动卡接在中空的顶模21内;通过顶模21的压力作用,长方形硅胶带22发生形变,填充钢筋之间的间距,由此代替普通叠合板模具上预留的钢筋出孔。最后,将若干固定磁块3吸附在模台1上,使边模2恰好位于固定磁块3的台阶凹槽内,以此来固定模具。
36.实施例4:一种整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的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其包括模台1、边模2、固定磁块3、固定连接机构4;其不同之处在于,其还包括限位连接机构5,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连接机构5为在底模23两端顶面面上延顶模长度方向开设的底部滑槽51、在硅胶带22两端底面与硅胶带22成一体结构的底部滑块52,底部滑块52对应插接在底部滑槽51内;底部滑槽51为t型槽,底部滑块52为对应的t型滑块;或如图9和图10所示,底部滑槽51为燕尾型槽,底部滑块52为对应的燕尾型滑块;或如图11和图12所示,限位连接机构5为在底模23顶面上开设的若干底模定位孔53,在硅胶带22底面上开设的与底模定位孔53位置上下对应的硅胶带定位孔54,在底模定位,53与硅胶带定位孔54内插接设有定位销55。
37.使用时,四根底模23根据风车型布置在模台1顶面上,拼出构件尺寸,然后在底模23上将叠合板的钢筋网片织好,再将硅胶带22放置在钢筋网片上,硅胶带22与底模23之间的限位连接机构5可以进一步限制钢筋位置,随后再放置顶模21,在顶模21的压力作用,长方形硅胶带22发生形变,填充钢筋之间的间距,由此代替普通叠合板模具上预留的钢筋出孔。最后,将若干固定磁块3吸附在模台1上,使边模2恰好位于固定磁块3的台阶凹槽内,以此来固定模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