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2342发布日期:2022-05-30 22:4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用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2.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玻璃幕墙是当代的一种新型墙体,它赋予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筑物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随阳光、月色、灯光的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
3.目前,玻璃幕墙一般设置为固定在建筑体上的第一幕墙和固定在第一幕墙上的第二幕墙,第一幕墙起到屏风和透光的作用,第二幕墙起到一定的装饰或遮阳作用,且第一幕墙和第二幕墙一般是固定的,由于不同季节太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在幕墙进行设计时,会避免夏季的太阳光直射进入房间内,由于遮光区域是固定设置的,这样的话就不能实现冬季的太阳光照射进入房间进行取暖,使两者不能同时实现。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玻璃幕墙的遮光区域不能进行调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玻璃幕墙的遮光区域不能进行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包括设置在建筑物本体上的第一幕墙,所述第一幕墙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间隔板,间隔板远离第一幕墙的一端处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固定杆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且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幕墙;固定杆内设置有驱动滑块进行滑动的驱动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幕墙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幕墙起到透光和屏风作用,根据不同季节太阳光的照射的角度,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滑块在固定杆上的滑槽内进行滑动,滑块带动第二幕墙在固定杆上进行升降,从而调节第二幕墙的遮阳区域,进而实现不同季节的遮阳区域的调节。如此设置,进而使玻璃幕墙的遮阳区域能够进行调节。
9.可选的,所述固定杆上沿第二幕墙的滑动方向设置有刻度尺。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二幕墙进行升降时,根据固定杆上的刻度尺对第二幕墙进行升降,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幕墙调节的精确度,便于对第二幕墙进行调节。
11.可选的,所述相邻滑块之间连接设置有联动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二幕墙进行升降的过程中,通过联动杆实现相邻滑块之间的同步升降,提高相邻滑块同步升降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第二幕墙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对玻璃幕墙调节的精确性。
13.可选的,所述间隔板上设置有通风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幕墙的使用过程中,间隔板上的通风槽起到良好的通风作用,进而有利于保证玻璃幕墙的通风性。
15.可选的,所述通风槽处设置有过滤网。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幕墙的使用过程中,通风槽上的过滤网对通入的空气起到良好的过滤作用,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异物进入到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之间而影响玻璃幕墙的使用效果,进而有利于保证玻璃幕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间隔板设置为铝合金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幕墙的使用过程中,铝合金板具有良好的抗弯强度,有利于提高玻璃幕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铝合金板的重量较轻,能够减少第一幕墙的负重,进而有利于提高玻璃幕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第二幕墙中空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幕墙设置为中空,减少了制作材料,进而有利于提高玻璃幕墙的节能性,同时,中空的第二幕墙减轻了间隔板的承重,进而有利于提高玻璃幕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第一幕墙上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幕墙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幕墙上的保温隔热层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进而提高第一幕墙的保温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设置第一幕墙和第二幕墙,第一幕墙上设置有间隔板,间隔板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及驱动滑块进行滑动的滑槽,第二幕墙固定设置在滑块上,在玻璃幕墙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幕墙起到透光和屏风作用,根据不同季节太阳光的照射的角度,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滑块在固定杆上的滑槽内进行滑动,滑块带动第二幕墙在固定杆上进行升降,从而调节第二幕墙的遮阳区域,进而实现不同季节的遮阳区域的调节。如此设置,进而使玻璃幕墙的遮阳区域能够进行调节;
25.通过设置刻度尺,刻度尺沿滑块的滑动方向设置在固定杆上,在对第二幕墙进行升降时,根据固定杆上的刻度尺对第二幕墙进行升降,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幕墙调节的精确度,便于对第二幕墙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幕墙;2、间隔板;3、固定杆;4、滑块;5、滑槽;6、第二幕墙;7、驱动件;8、刻度尺;9、联动杆;10、通风槽;11、过滤网;12、保温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参照图1,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包括竖直设置在建筑物本体上的第一幕墙1,第一幕墙1呈长方体状,第一幕墙1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间隔板2,间隔板2垂直设置在第一幕墙1上,间隔板2远离第一幕墙1的一
端竖直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长方体状的固定杆3,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的个数可以为两个,固定杆3固定焊接固定设置在间隔板2上。固定杆3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长方体状的滑块4,固定杆3上设置有与滑块4相适配的滑槽5,滑块4位于滑槽5内,且固定杆3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滑块4进行滑动的驱动件7,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7可以为气缸,气缸在滑槽5内驱动滑块4进行升降。如此设置,进而使玻璃幕墙的遮阳区域能够进行调节。第一幕墙1上设置有保温层,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层可以为聚苯乙烯,进而使玻璃幕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第二幕墙6中空设置,进而有利于节约制作材料,提高玻璃幕墙的节能性。
30.固定杆3上沿滑块4滑动方向设置有长方形的刻度尺8,进而有利于提高对第二幕墙6调节的精确性。两相邻滑块4之间连接设置有长方体状的联动杆9,联动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相邻滑块4上,联动杆9保证了相邻滑块4的同步滑动,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幕墙6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31.间隔板2设置为铝合金板,铝合金板具有良好的抗弯性和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玻璃幕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间隔板2上间隔设置有长方形的通风槽10,进而有利于保证玻璃幕墙的通风性。通风槽10上设置有长方形的过滤网11,有利于防止空气中的异物进入第一幕墙1和第二幕墙6之间,进而有利于保证玻璃幕墙透光效果的稳定性。
3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遮阳玻璃幕墙的实施原理为:在玻璃幕墙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幕墙1起到透光和屏风作用,根据不同季节太阳光的照射的角度,通过观察刻度尺8,启动驱动件7,驱动件7驱动滑块4在固定杆3上的滑槽5内进行滑动,联动杆9保证了滑块4的同步滑动,滑块4带动第二幕墙6在固定杆3上进行升降,从而调节第二幕墙6的遮阳区域,进而实现不同季节的遮阳区域的调节。如此设置,进而使玻璃幕墙的遮阳区域能够进行调节。
3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