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楼板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厚度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2.我国建筑工程普遍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保证构造柱、圈梁、楼板的工程整体性,但是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由于操作人员的素质、现场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给混凝土各项指标的控制带来了难度。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楼板厚度普遍超出或小于设计给定值,楼板厚度是楼板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指标,板厚的超出或减小会造成板中心的挠度增加、承载力减小,是造成现浇楼板开裂的原因之一,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控制大部分仍沿用传统的拉线、在楼板侧模、柱筋或柱插筋上标注标高控制线等方法来控制楼板厚度,这些方法存在控制误差大、不明显、跨中无控制等弊端。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厚度控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厚度控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排导向元件,每排所述导向元件的数量均若干个,所述每排所述导向元件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元件外表面上刻设有刻度线,每排所述导向元件上共同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侧开设有导轨槽,所述滑板之间通过所述导轨槽滑动设置有一根导轨板,所述导轨板底端安装有人字型的刮板,其中一个所述滑板外侧设有提块,所述提块上开设有供螺杆穿过的穿口,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上端面保持固定连接,所述穿口内设置有螺套,所述螺套通过轴承与所述滑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滑板上设有推动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滑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元件穿过的穿口,所述导轨槽内侧开设有滚轮槽,所述导轨板的两端上安装有与所述滚轮槽相匹配的滚轮。
8.进一步的,所述刮板上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轨板底端,所述螺套上端面固定设有旋钮,所述旋钮外表面套设有防滑螺纹套。
9.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滑板两端面上的l 型板,所述l型板之间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设有与其中一个所述l 型板外表面接触设置的转盘,所述导轨板一端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杆上。
10.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另一端设有固定在另一个所述l型板上的轴承,所述导轨板的一端上开设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螺纹穿口。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一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收集框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导向元件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板,因此可一次性安装一排导向元件,安装快捷,节省时间,将底板通过螺栓与楼板模板下端面进行固定,将导向元件上的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将厚度控制组件进行安装,将滑板穿过导向元件,并将螺杆通过螺栓与底板连接,设计的导轨槽便于导轨板移动,移动过程中通过设计的转动推动机构,保证导轨板底端安装的刮板移动比较平缓,通过刮板将水泥刮平,对楼板浇筑厚度进行控制,避免楼板浇筑厚度过薄,造成安全隐患,过厚,浪费材料,螺套与螺杆设计,最终对刮板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厚度控制结构的主视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厚度控制结构的刮板示意图;
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厚度控制结构的推动机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
19.1、底板;2、导向元件;3、连接板;4、滑板;5、导轨槽;6、导轨板; 7、刮板;8、螺杆;9、螺套;10、滚轮槽;11、滚轮;12、安装板;13、旋钮;14、l型板;15、丝杆;16、转盘;17、收集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一:
24.请参阅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厚度控制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两排导向元件2,每排所述导向元件2的数量均若干个,所述每排所述导向元件2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板 3,所述连接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导向元件2外表面上刻设有刻度线,每排所述导向元件2上共同套设有滑板4,所述滑板4的内侧开设有导轨槽5,所述滑板4之间通过所述导轨槽5滑动设置有一根导轨板6,所述导
轨板6底端安装有人字型的刮板7,其中一个所述滑板4 外侧设有提块,所述提块上开设有供螺杆8穿过的穿口,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1上端面保持固定连接,所述穿口内设置有螺套9,所述螺套9通过轴承与所述滑板4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滑板4上设有推动机构。
25.实施例二:
26.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滑板4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元件2穿过的穿口,所述导轨槽5内侧开设有滚轮槽10,所述导轨板6的两端上安装有与所述滚轮槽10相匹配的滚轮11,所述刮板7上固定设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导轨板6底端,所述螺套9上端面固定设有旋钮 13,所述旋钮13外表面套设有防滑螺纹套。
27.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滚轮槽10和滚轮11的作用,保证导轨板6移动更加省力和平稳,防滑螺纹套的设计,保证手动转动螺杆8时,防止手打滑。
28.实施例三:
29.请参阅图1-3,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滑板4两端面上的l型板14,所述l型板14之间穿设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一端设有与其中一个所述l型板14外表面接触设置的转盘16,所述导轨板6一端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杆15上,所述丝杆15另一端设有固定在另一个所述l型板14上的轴承,所述导轨板6的一端上开设有供所述丝杆15穿过的螺纹穿口,所述底板1的一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收集框架17。
3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手动转动转盘16,使其丝杆15 进行转动,转动后,因为导轨板6的一端上是螺纹套设在丝杆15上,因此丝杆转动后,使其导轨板6在丝杆上进行移动,带动刮板进行移动工作,底板1的一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收集框架17,使其最后的刮料可有效的收集在收集框架17内。
31.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2.在实际应用时,导向元件2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板3,因此可一次性安装一排导向元件2,安装快捷,节省时间,将底板1通过螺栓与楼板模板下端面进行固定,将导向元件2上的连接板3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将厚度控制组件进行安装,将滑板4穿过导向元件2,并将螺杆8通过螺栓与底板1连接,设计的导轨槽5便于导轨板6移动,移动过程中通过设计的转动推动机构,保证导轨板6底端安装的刮板7移动比较平缓,通过刮板将水泥刮平,对楼板浇筑厚度进行控制,避免楼板浇筑厚度过薄,造成安全隐患,过厚,浪费材料,螺套9与螺杆8设计,最终对刮板高度进行调节。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