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屋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5842发布日期:2022-06-18 07:42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挑屋檐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挑屋檐结构。


背景技术:

2.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较集中,城市建筑用地十分紧张。高层住宅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建造美观、实用的高层住宅是人们的迫切需求。高层屋面悬挑屋檐结构因为其独特的岭南风格,在岭南等地的高层住宅中被广泛使用。
3.相关技术中,悬挑屋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是平整的延伸出建筑墙体外,主要是起到美化外观的效果,功能单一,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悬挑屋檐结构,解决功能性单一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悬挑屋檐结构,包括侧立墙板、悬挑板和外沿墙板,所述侧立墙板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上,所述侧立墙板沿着建筑物的边缘延伸设置,所述悬挑板倾斜设置于侧立墙板远离建筑物的一侧上,所述悬挑板倾斜向下的一侧与侧立墙板的表面连接,所述外沿墙板的下侧与悬挑板倾斜向上的一侧连接,所述外沿墙板、悬挑板和侧立墙板围合形成上侧开口的槽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侧立墙板、悬挑板和外沿墙板能够围合一道上侧开口的槽体,该槽体可环绕建筑屋顶的外壁周向设置一圈,该槽体可用于种植绿化植被、蓄水等,从而达到增加悬挑屋檐结构功能的效果。
8.可选的,还包括第一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覆盖在悬挑板上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沿着悬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侧立墙板和外沿墙板相向设置的一侧面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防水卷材层能够起到保护悬挑板表面的效果,且第一防水卷材层由防水卷材铺设形成,便于施工使用。
10.可选的,还包括第一防水涂层,所述第一防水涂层覆盖在外沿墙板远离侧立墙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防水涂层的下侧延伸至悬挑板的下表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防水涂层能够起到保护外沿墙板和悬挑板下表面的效果。
12.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密封压板,所述第一密封压板的横截面呈“z”字形状,所述第一密封压板设置于外沿墙板的上侧,所述第一密封压板其中一侧压制在第一防水卷材层上,所述第一防水涂层的上侧覆盖在第一密封压板远离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一侧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密封压板能够起到过渡连接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一防水涂层的效果,确保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一防水涂层之间的密封连接。
14.可选的,还包括滴水凸沿,所述滴水凸沿设置于悬挑板的下表面,所述滴水凸沿位于悬挑板倾斜向上的一侧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水凸沿具有阻隔的左右,使得雨水沿着外沿墙板远离侧立墙板的一侧流动至悬挑板下表面时,雨水能够被滴水凸沿阻隔以避免雨水继续沿着悬挑板下表面向下流动。
16.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其中一侧覆盖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的另外一侧覆盖在侧立墙板远离外沿墙板的一侧面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卷材层能够起到密封连接侧立墙板和建筑物屋顶交界处的效果。
18.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防水涂层,所述第二防水涂层覆盖在侧立墙板远离侧立墙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防水涂层的下侧与第二防水卷材层相接,所述第二防水涂层的上侧与第一防水卷材层覆盖在侧立墙板的一侧相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防水涂层能够起到保护侧立墙板的效果。
20.可选的,还包括两件第二密封压板,两所述第二密封压板的横截面均呈“z”字形状,两所述第二密封压板分别设置于侧立墙板的两侧面上,两所述第二密封压板向下的一侧分别压制在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卷材层覆盖在侧立墙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防水涂层的另一侧分别覆盖在两件第二密封压板向上的一侧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密封压板能够起到过渡连接第二防水卷材层、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涂层的效果,确保第二防水涂层的两侧与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卷材层之间的密封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3.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悬挑屋檐结构,其包括侧立墙板、悬挑板和外沿墙板,侧立墙板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上,外沿墙板位于建筑物的屋顶外,悬挑板倾斜设置于侧立墙板远离建筑物的一侧上,且悬挑板倾斜向下的一侧和倾斜向上的一侧分别与侧立墙板的和外沿墙板的下侧连接;其中,外沿墙板、悬挑板和侧立墙板围合形成上侧开口的槽体,该槽体首尾端相接。本技术具有增加悬挑屋檐使用功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多功能悬挑屋檐结构的主视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多功能悬挑屋檐结构的主视图。
26.图中附图标记:
27.1、侧立墙板;2、悬挑板;3、外沿墙板;4、滴水凸沿;5、第一防水卷材层;6、第一防水涂层;7、第二防水卷材层;8、第二防水涂层;9、第一密封压板;10、第二密封压板;11、栏杆;12、补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9.实施例1: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功能悬挑屋檐结构。参照图1,该悬挑屋檐结构包括侧立
墙板1、悬挑板2和外沿墙板3,侧立墙板1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上,外沿墙板3位于建筑物的屋顶外,悬挑板2倾斜设置于侧立墙板1远离建筑物的一侧上,且悬挑板2倾斜向下的一侧和倾斜向上的一侧分别与侧立墙板1的和外沿墙板3的下侧连接;其中,外沿墙板3、悬挑板2和侧立墙板1围合形成上侧开口的槽体,该槽体首尾端相接。
31.其中,在悬挑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滴水凸沿4,滴水凸沿4位于悬挑板2倾斜向上的一侧上。
32.参照图1,在悬挑板2的上表面通过覆盖一层防水卷材以形成第一防水卷材层5,第一防水卷材层5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侧立墙板1和外沿墙板3的上侧;在悬挑板2的下表面通过喷涂一层防水涂料以形成第一防水涂层6,第一防水涂层6的上侧延伸至外沿墙板3的上侧,且第一防水涂层6的下侧延伸至建筑物的外壁上;在建筑物屋顶的边缘上通过覆盖一层防水卷材以形成第二防水卷材层7,第二防水卷材层7的上侧延伸至侧立墙板1下侧且远离外沿墙板3的一侧上;在侧立墙板1上通过喷涂一层防水涂料以形成第二防水涂层8,第二防水涂层8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防水卷材层5和第二防水卷材层7相接。
33.通过上述的第一防水卷材层5、第一防水涂层6、第二防水卷材层7和第二防水涂层8能够形成防水表面;其中,第一防水卷材层5的两侧以及第二防水卷材层7的上侧通过防水钉固定住。
34.参照图1,在外沿墙板3的上侧设置有横截面呈“z”字形状的第一密封压板9,第一密封沿是沿着第一防水卷材层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压板9其中一侧压制在第一防水卷材层5上,且第一防水涂层6的上侧覆盖在第一密封压板9远离第一防水卷材层5的一侧上;在侧立墙板1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横截面均呈“z”字形状的第二密封压板10,两件第二密封压板10向下的一侧分别压制在第一防水卷材层5和第二防水卷材层7覆盖在侧立墙板1的一侧上,且两件第二防水涂层8的另一侧分别覆盖在两件第二密封压板10向上的一侧上。
35.参照图1,在侧立墙板1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栏杆11,栏杆11用于防止住户意外进入槽体内。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悬挑屋檐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37.利用侧立墙板1、悬挑板2和外沿墙板3能够围合一道上侧开口的槽体,该槽体可环绕建筑屋顶的外壁周向设置一圈,该槽体可用于种植绿化植被、蓄水等,从而达到增加悬挑屋檐结构功能的效果。
38.实施例2:
39.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悬挑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片补强板12,各片补强板12沿着悬挑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各片补强板12的侧面均与建筑物的外壁连接。
40.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