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留孔洞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2.在工业建设领域,对于各类型大型机械设备、大型钢构件等设计经常使用t型地脚螺栓基础。在设备或构件安装调整完成后,需要对t型地脚螺栓预留孔进行填充封堵,通常采用干砂加沥青方法或t型地脚螺栓预留孔顶用加工钢板法焊接进行封堵,然后对设备或构件进行二次灌浆的方法。然而,采用干砂沥青法封堵需投入的人力及物力较大,施工周期长,污染环境。采用钢板法进行封堵,钢板需钻孔加工,螺栓孔盒高于基础面,切割水平度要求高,钢板与螺栓缝隙需用密封胶封堵,设备安装完成后钢板与螺丝孔盒进行焊接,工序繁琐及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留孔洞封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t型地脚螺栓预留孔的封堵易导致工序繁琐且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留孔洞封堵装置,该装置包括:封堵件和填充体;其中,封堵件具有预设密度和预设弹性,封堵件用于设置于预留盒的顶部,预留盒设置于预留孔洞内,并且,封堵件的顶面用于与基础面一次面相齐平;封堵件开设有用于穿设t型地脚螺栓的穿设孔,t型地脚螺栓用于依次穿设于安装设备和穿设孔且其端部置于预留盒内,以对安装设备进行固定;填充体设置于封堵件的顶面且置于基础面与安装设备之间,用于对预留盒与安装设备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
5.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封堵件为工业高密度海绵或者工业高密度再生海绵。
6.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封堵件的预设密度为大于45kg/m3。
7.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封堵件具有预设厚度。
8.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预设厚度为80~150mm。
9.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预设厚度为100mm。
10.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预留盒的截面为圆形,封堵件的截面也为圆形,封堵件的外径大于预留盒的内径,并且,穿设孔的内径小于t型地脚螺栓的外径。
11.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封堵件的外径比预留盒的内径大10~20mm。
12.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穿设孔的内径比t型地脚螺栓的外径小5~10mm。
13.进一步地,上述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填充体为微膨胀灌浆料或者细石混凝土。
14.本实用新型中,预留孔洞内设置有预留盒,封堵件设置于预留盒的顶部且其顶面与基础面相齐平,封堵件具有预设密度和预设弹性,则封堵件能够对预留孔洞进行有效封堵,并且不受预留孔洞形状的影响,同时,填充体对预留盒与安装设备之间的缝隙进行封
堵,这样封堵件和填充体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封堵预留孔洞与安装设备之间的缝隙,保证封堵严密牢固,提高了预留孔的封堵效果,避免预留孔洞与安装设备之间出现缝隙,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并能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预留孔封堵的时间,可操作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t型地脚螺栓预留孔的封堵易导致工序繁琐且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留孔洞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留孔洞封堵装置中,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19.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预留孔洞封堵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预留孔洞封堵装置包括:封堵件1和填充体2。其中,预留孔洞用于安装t型地脚螺栓5,预留盒3设置于预留孔洞内,则t型地脚螺栓5的部分置于预留盒3内。封堵件1设置于预留盒3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并且,封堵件1的顶面用于与基础面4一次面相齐平。具体地,预留孔洞内首先安装预留盒3,封堵件1置于预留盒3的顶部,封堵件1的标高与基础标高相一致。
20.封堵件1具有预设密度和预设弹性,具体实施时,预设密度和预设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21.封堵件1开设有穿设孔11,该穿设孔11用于穿设t型地脚螺栓5,该穿设孔11置于封堵件1的中心位置处。t型地脚螺栓5的其中一个端部置于基础面4的上部(相对于图1而言),t型地脚螺栓5依次穿设于安装设备6和穿设孔11,并且,t型地脚螺栓5的另一个端部置于预留盒3的内部,t型地脚螺栓5用于对安装设备6进行固定。
22.填充体2设置于封堵件1的顶面,并且,填充体2置于基础面4与安装设备6之间,填充体2用于对预留盒3与安装设备6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优选的,填充体2为微膨胀灌浆料或者细石混凝土。
23.具体安装时,在预留孔洞内安装预留盒3,封堵件1置于预留盒3的顶部,并且,封堵件1的顶面与基础面4相齐平。将安装设备6放置于基础面4上且对应于封堵件1的上方,t型地脚螺栓5依次穿设于安装设备6的螺栓孔和封堵件1的穿设孔11,并且,t型地脚螺栓5的端部置于预留盒3内。对安装设备6进行精调,由于封堵件1具有预设弹性,所以,封堵件1并不影响安装设备6在水平方向上的调整。在安装设备6精调好之后,向预留盒3与安装设备6之间的缝隙处灌注填充体2,该填充体2覆盖封堵件1的顶部,并且,填充体2的尺寸大于预留盒
3的外径。
24.具体实施时,预留盒3的底部(图1所示的下部)可以设置有阻挡件,t型地脚螺栓5置于预留盒3内的端部呈t型,并且,t型地脚螺栓5置于预留盒3内的端部穿设阻挡件后且与阻挡件相抵接,则阻挡件对t型地脚螺栓5置于预留盒3内的端部进行阻挡,实现了t型地脚螺栓5的固定。
2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预留孔洞内设置有预留盒3,封堵件1设置于预留盒3的顶部且其顶面与基础面4相齐平,封堵件1具有预设密度和预设弹性,则封堵件1能够对预留孔洞进行有效封堵,并且不受预留孔洞形状的影响,同时,填充体2对预留盒3与安装设备6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这样封堵件1和填充体2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封堵预留孔洞与安装设备6之间的缝隙,保证封堵严密牢固,提高了预留孔的封堵效果,避免预留孔洞与安装设备6之间出现缝隙,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并能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预留孔封堵的时间,可操作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t型地脚螺栓预留孔的封堵易导致工序繁琐且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26.继续参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封堵件1为工业高密度海绵或者工业高密度再生海绵。
27.具体实施时,工业高密度海绵或者工业高密度再生海绵可以利用其他行业废料及边角料进行加工,这样能够保护资源及环境,节约成本。
28.具体实施时,封堵件1可以为多层设置,即多层工业高密度海绵或者工业高密度再生海绵组合而成。
29.优选的,封堵件1的预设密度为大于45kg/m3,能够保证封堵件1的封堵效果,避免封堵件1变形。
30.继续参见图1和图2,上述各实施例中,封堵件1具有预设厚度,该预设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优选的,封堵件1的预设厚度为80~150mm。更为优选的,封堵件1的预设厚度为100mm。这样,封堵件1并不是完全填充于预留盒3内,而只是设置于预留盒3的顶部,并在预留盒3内靠近顶部处设置,节约了封堵件1的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31.继续参见图1和图2,上述各实施例中,预留盒3的截面为圆形,封堵件1的截面也为圆形,封堵件1的外径大于预留盒3的内径,并且,穿设孔11的内径小于t型地脚螺栓5的外径。这样,封堵件1在预留盒3内呈压缩状态,避免封堵件1在预留盒3内位置的移动,并能保证封堵件1始终置于与基础面4相齐平的状态,进而提高了预留孔的封堵效果。并且,由于穿设孔11的内径小于t型地脚螺栓5的外径,所以t型地脚螺栓5与封堵件1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确保封堵件1位置的固定,避免封堵件1的移动、错位等,并确保t型地脚螺栓5与预留盒3之间无缝隙,保证封堵牢固。
32.优选的,封堵件1的外径比预留盒3的内径大10~20mm。
33.优选的,穿设孔11的内径比t型地脚螺栓5的外径小5~10mm。
34.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预留孔洞内设置有预留盒3,封堵件1设置于预留盒3的顶部且其顶面与基础面4相齐平,封堵件1具有预设密度和预设弹性,则封堵件1能够对预留孔洞进行有效封堵,并且不受预留孔洞形状的影响,同时,填充体2对预留盒3与安装设备6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这样封堵件1和填充体2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封堵预留孔洞与安装设备6之间的缝隙,保证封堵严密牢固,提高了预留孔的封堵效果,避免预留孔洞与安装设备6之
间出现缝隙,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并能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预留孔封堵的时间,可操作性强,该装置优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方法简单,使生产线尽早生产,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