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碎煤矸石的新型水泥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1056发布日期:2022-09-30 18:1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碎煤矸石的新型水泥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矸石水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碎煤矸石的新型水泥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泥,又称洋灰、红毛灰、红毛土等,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混合后会凝固硬化,它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用来与沙、砾(骨料)接合,形成砂浆或混凝土。水泥的主原料为石灰或硅酸钙,硬化后能够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煤矸石是煤炭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在我国所有的工业固体肥料排放中,煤矸石这种废渣的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而大量煤矸石的排放严重的占用了我国的国土资源,污染了很多林地,这对我国国土生态结构带很大的影响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煤矸石可以与水泥混合,用于建设铺路。
3.然而现有的煤矸石水泥混合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4.煤矸石的大小不一,有着多较大的煤矸石无法与直接水泥进行混合,将煤矸石粉碎后再运输到搅拌机之中进行搅拌,这样使得人工消耗增加,费时费力的问题。
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煤矸石水泥混合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煤矸石的新型水泥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煤矸石的大小不一,有着多较大的煤矸石无法与直接水泥进行混合,将煤矸石粉碎后再运输到搅拌机之中进行搅拌,这样使得人工消耗增加,费时费力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碎煤矸石的新型水泥混合装置,包括粉碎机外壳、传送通道和桶体,所述粉碎机外壳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刀座,所述粉碎机外壳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并且第一转轴中间固定安装有旋转刀,所述粉碎机外壳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粉碎机外壳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粉碎机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通道,所述传送通道下端固定安装有传送底座,所述传送通道中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传送通道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通道,所述传送通道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传送通道内部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并且螺旋杆下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传送通道下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传送通道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通道,所述桶体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通道,所述桶体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桶体内部下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下侧固定连接有桨叶,所述桶体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架,所述桶体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挡板,所述桶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合页,且合页右侧固定连接有盖板。
8.优选的,所述粉碎机外壳内部左右对称设有2个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表层等距安
装有7个旋转刀,并且2个第一转轴上的旋转刀交错安装。
9.优选的,所述粉碎机外壳内部左右对称设有2个固定刀座,且固定刀座与旋转刀交错安装,并且固定刀座通过螺栓与粉碎机外壳形成可拆卸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电机与粉碎机外壳形成转动结构,且2 个第一转轴通过2个齿轮形成相互转动结构,并且旋转刀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刀座形成交错转动结构。
11.优选的,所述传送通道下侧通过第一引导通道连接粉碎机外壳下侧,且螺旋杆通过第二电机与传送通道形成转动结构,并且传送通道上侧通过第二引导通道连接桶体上侧。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三电机与桶体形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转轴安装有5个桨叶,并且盖板通过合页与桶体形成闭合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粉碎煤矸石的新型水泥混合装置专门针对煤矸石与水泥而进行设计,可以快速将煤矸石粉碎完毕后传送到搅拌桶中与水泥进行混合,减少人工的使用,增加了工作效率;
14.1、粉碎机外壳内部左右对称设有2个固定刀座,粉碎机外壳内部左右对称设有2个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表层等距安装有7个旋转刀,旋转刀和固定刀座通过第一转轴相互交错转动,从而将大块的煤矸石粉碎成碎小的煤矸石,方便煤矸石与水泥进行混合;
15.2、设有传送通道下侧通过第一引导通道连接粉碎机外壳下侧,螺旋杆通过第二电机与传送通道形成转动结构,传送通道上侧通过第二引导通道连接桶体上侧,粉碎后的煤矸石流入传送通道之中,螺旋杆转动将煤矸石送到桶体上侧,方便煤矸石与水泥混合,无需人力进行运输。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碎机外壳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碎机外壳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送通道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桶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粉碎机外壳;2、固定刀座;3、第一电机;4、旋转刀;5、第一转轴;6、齿轮;7、第一引导通道;8、第一支撑架;9、传送底座;10、第二支撑架;11、传送通道;12、第二引导通道;13、螺旋杆;14、隔板;15、第二电机;16、第三电机;17、桶体;18、出料挡板;19、第三支撑架; 20、第二转轴;21、桨叶;22、合页;2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粉碎煤矸石的新型水泥混合装
置,包括粉碎机外壳1、固定刀座2、第一电机3、旋转刀4、第一转轴5、齿轮6、第一引导通道7、第一支撑架8、传送底座9、第二支撑架 10、传送通道11、第二引导通道12、螺旋杆13、隔板14、第二电机15、第三电机16、桶体17、出料挡板18、第三支撑架19、第二转轴20、桨叶21、合页22和盖板23,粉碎机外壳1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刀座2,粉碎机外壳1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5,且第一转轴5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6,并且第一转轴5中间固定安装有旋转刀4,粉碎机外壳1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并且第一电机3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粉碎机外壳1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8,粉碎机外壳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通道7,传送通道11下端固定安装有传送底座9,传送通道11中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0,传送通道11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通道12,传送通道11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3,传送通道11内部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且第二电机15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3,并且螺旋杆13下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4,传送通道11下侧固定安装有隔板14,传送通道11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通道7,桶体17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通道12,桶体17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16,且第三电机16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0,桶体17内部下端中心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20,且第二转轴20 下侧固定连接有桨叶21,桶体17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架19,桶体17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挡板18,桶体17上端固定安装有合页22,且合页22 右侧固定连接有盖板23。
24.本例中粉碎机外壳1内部左右对称设有2个第一转轴5,且第一转轴5表层等距安装有7个旋转刀4,并且2个第一转轴5上的旋转刀4交错安装,粉碎机外壳1内部左右对称设有2个固定刀座2,且固定刀座2与旋转刀4交错安装,并且固定刀座2通过螺栓与粉碎机外壳1形成可拆卸结构,第一转轴5 通过第一电机3与粉碎机外壳1形成转动结构,且2个第一转轴5通过2个齿轮6形成相互转动结构,并且旋转刀4通过第一转轴5与固定刀座2形成交错转动结构,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2个第一转轴5转动,使得固定刀座2 和旋转刀4交错转动,从而将大块的煤矸石粉碎成碎小的煤矸石,方便煤矸石与水泥进行混合。
25.传送通道11下侧通过第一引导通道7连接粉碎机外壳1下侧,且螺旋杆 13通过第二电机15与传送通道11形成转动结构,并且传送通道11上侧通过第二引导通道12连接桶体17上侧,粉碎后的煤矸石流入传送通道11之中,螺旋杆13转动将煤矸石送到桶体17上侧,方便煤矸石与水泥混合,无需人力进行运输。
26.第二转轴20通过第三电机16与桶体17形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转轴20 安装有5个不规则大小桨叶21,并且盖板23通过合页22与桶体17形成闭合结构,通过合页22打开盖板23添加水泥,第二引导通道12流入的煤矸石,第三电机16带动5个桨叶21在桶体17旋转,桨叶21将旋转煤矸石和水泥混合在一起。
2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粉碎煤矸石的新型水泥混合装置时,首先根据图1-3 所示,将煤矸石倒入粉碎机外壳1之中,启动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2个第一转轴5通过2个齿轮6相互转动,第一转轴5带动旋转刀4转动,旋转刀4与固定刀座2交错转动,旋转刀4和固定刀座2将煤矸石粉碎成碎小的煤矸石,碎小的煤矸石通过第一引导通道7流入传送通道 11底部。
28.根据图4-5所示,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带动螺旋杆13转动,螺旋杆13转动将传送通道11底部的碎小煤矸石传送到桶体17上侧,然后通过第二引导通道12流入桶体17之中,通过合页22打开盖板23添加水泥,启动第三电机16,第三电机16带动第二转轴20旋
转,第二转轴20带动桨叶 21带动5个不规则大小桨叶21在桶体17旋转,桨叶21将旋转煤矸石和水泥混合在一起,混合完毕后打开出料挡板18,使得混合后的水泥流出。
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