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轻质土生产用自动上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1505发布日期:2022-08-09 23:4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沫轻质土生产用自动上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送料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泡沫轻质土生产用自动上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泡沫轻质土是通过气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但是泡沫轻质土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按照泡沫和水泥的混合比例进行上料,然后通过人工进行搅拌,这样的作业方式费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泡沫和水泥进行一定比例的自动输送作业,并且使装置的送料、搅拌和排料作业同步进行工作,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的一种泡沫轻质土生产用自动上料搅拌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沫轻质土生产用自动上料搅拌装置,包括底板、搅拌箱、多组支腿、排料斗、两组送料管、多组支撑块、两组投料桶、两组第一转杆、连通管、搅拌组件、排料组件和联动组件,搅拌箱通过多组支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排料斗连通安装在搅拌箱下端面,排料斗输出端与排料组件相互连通,排料组件安装在底板上端面,并且排料组件与搅拌组件之间通过联动组件相互连接,排料斗输出端上设有控制阀,搅拌组件安装在搅拌箱上,两组送料管左右对称分别通过多组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搅拌箱上端面,两组投料桶分别连通安装在两组送料管上,两组第一转杆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送料管内部,并且第一转杆上设有第一输送绞龙,两组第一输送绞龙的螺纹方向相反,并且两组第一输送绞龙的螺距不相同,第一转杆的外侧端穿过第一输送绞龙并与搅拌组件之间相互连接,连通管连通安装在搅拌箱上端面,并且两组送料管的内侧端均与连通管连通;将泡沫和水泥分别灌入两组投料桶内部,从而使泡沫和水泥分别流入至两组送料管内部,同时两组第一转杆分别带动两组第一输送绞龙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泡沫和水泥进行一定比例的自动输送作业,使泡沫和水泥均通过连通管流入至搅拌箱内部,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5.优选的,搅拌组件包括转轴、多组搅拌杆、两组第一链轮、两组第二链轮和两组第一链条,转轴贯穿并转动安装在搅拌箱上,转轴处于搅拌箱内部的部分上均匀分布设有多组搅拌杆,两组第一链轮分别与转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两组第二链轮分别与两组第一转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并且处于同侧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互连接;转轴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水泥和泡沫进行搅拌,同时经第一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轮的传动连接作用下,使第一转杆带动第一输送绞龙进行转动,进而使装置的送料作业和搅拌作业同步进行,实现边送料边搅拌,提高装置的操作性。
6.优选的,排料组件包括排料管、第二转杆、第二输送铰龙和电机,排料管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端面,并且排料管与排料斗输出端相互连通,第二转杆转动安装在排料管内部,并且第二转杆上设有第二输送铰龙,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端面,第二转杆左端穿过排料管并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泡沫和水泥混合完成后,打开控制阀,使其混合物通过排料斗流入至排料管内部,同时第二转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第二输送铰龙进行转动,从而开始对混合物进行排料作业,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操作性。
7.优选的,联动组件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二链条,第三链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转轴左端穿过左部的第一链轮并与第四链轮固定连接,并且第四链轮与第三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互连接;第三链轮在电机的驱动下使第二链条带动第四链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转轴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并且在转轴转动的同时,经第一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轮的传动连接作用下使两组第一转杆分别带动两组第一输送绞龙进行转动,进而使装置的送料、搅拌和排料作业同步进行工作,提高装置的联动性和自动化程度。
8.优选的,还包括多组支柱、多组支撑板和多组螺栓,多组支柱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在底板下端面,多组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多组支柱的下端,并且支撑板上螺装设有多组螺栓;支撑板在螺栓的作用下与地面固定连接,并且经支柱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对底板进行固定支撑,避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震动而发生倾斜或倾倒的情况,提高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9.优选的,还包括多组刮板,多组刮板分别与同侧多组搅拌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并且刮板与搅拌箱的内侧壁相互接触;刮板随着搅拌杆的转动而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搅拌箱的内侧壁进行清刮,减少泡沫和水泥的混合物粘附在搅拌箱内侧壁上的情况,减少物料的浪费,提高利用率。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泡沫和水泥分别灌入两组投料桶内部,从而使泡沫和水泥分别流入至两组送料管内部,然后启动电机,第三链轮在电机的驱动下使第二链条带动第四链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转轴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并且在转轴转动的同时,经第一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轮的传动连接作用下使两组第一转杆分别带动两组第一输送绞龙进行转动,从而开始对泡沫和水泥进行一定比例的自动输送作业,使泡沫和水泥均通过连通管流入至搅拌箱内部,并且随着搅拌杆的转动,开始对水泥和泡沫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刮板随着搅拌杆的转动而进行转动,从而对搅拌箱的内侧壁进行清刮,减少泡沫和水泥的混合物粘附在搅拌箱内侧壁上的情况,混合完成后,打开控制阀,使泡沫和水泥混合物通过排料斗流入至排料管内部,同时第二转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第二输送铰龙进行转动,从而开始对混合物进行排料作业,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图1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标记:1、底板;2、搅拌箱;3、支腿;4、排料斗;5、控制阀;6、送料管;7、支撑块;8、投料桶;9、第一转杆;10、第一输送绞龙;11、连通管;12、转轴;13、搅拌杆;14、第一链
轮;15、第二链轮;16、第一链条;17、排料管;18、第二转杆;19、第二输送绞龙;20、电机;21、第三链轮;22、第四链轮;23、第二链条;24、支柱;25、支撑板;26、螺栓;27、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7.实施例1
18.如图1至图4所示,搅拌箱2通过多组支腿3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排料斗4连通安装在搅拌箱2下端面,排料斗4输出端与排料管17相互连通,排料斗4输出端上设有控制阀5,排料管17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第二转杆18转动安装在排料管17内部,并且第二转杆18上设有第二输送铰龙19,电机20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第二转杆18左端穿过排料管17并与电机20输出端固定连接,两组送料管6左右对称分别通过多组支撑块7固定安装在搅拌箱2上端面,两组投料桶8分别连通安装在两组送料管6上,两组第一转杆9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送料管6内部,并且第一转杆9上设有第一输送绞龙10,两组第一输送绞龙10的螺纹方向相反,并且两组第一输送绞龙10的螺距不相同,第一转杆9的外侧端穿过第一输送绞龙10并与第二链轮15连接,连通管11连通安装在搅拌箱2上端面,并且两组送料管6的内侧端均与连通管11连通,转轴12贯穿并转动安装在搅拌箱2上,转轴12处于搅拌箱2内部的部分上均匀分布设有多组搅拌杆13,两组第一链轮14分别与转轴12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并且处于同侧的第一链轮14和第二链轮15之间通过第一链条16相互连接,第三链轮21固定安装在电机20的输出端上,转轴12左端穿过左部的第一链轮14并与第四链轮22固定连接,并且第四链轮22与第三链轮21之间通过第二链条23相互连接,多组支柱24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在底板1下端面,多组支撑板25分别固定安装在多组支柱24的下端,并且支撑板25上螺装设有多组螺栓26,多组刮板27分别与同侧多组搅拌杆13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并且刮板27与搅拌箱2的内侧壁相互接触;将泡沫和水泥分别灌入两组投料桶8内部,从而使泡沫和水泥分别流入至两组送料管6内部,然后启动电机20,第三链轮21在电机20的驱动下使第二链条23带动第四链轮22进行转动,从而使转轴12带动搅拌杆13进行转动,并且在转轴12转动的同时,经第一链轮14、第一链条16和第二链轮15的传动连接作用下使两组第一转杆9分别带动两组第一输送绞龙10进行转动,从而开始对泡沫和水泥进行一定比例的自动输送作业,使泡沫和水泥均通过连通管11流入至搅拌箱2内部,并且随着搅拌杆13的转动,开始对水泥和泡沫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刮板27随着搅拌杆13的转动而进行转动,从而对搅拌箱2的内侧壁进行清刮,减少泡沫和水泥的混合物粘附在搅拌箱2内侧壁上的情况,混合完成后,打开控制阀5,使泡沫和水泥混合物通过排料斗4流入至排料管17内部,同时第二转杆18在电机20的驱动下带动第二输送铰龙19进行转动,从而开始对混合物进行排料作业即可,之后通过设置支撑板25,并且在螺栓26和支柱24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对底板1进行固定支撑,避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震动而发生倾斜或倾倒的情况,提高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沫轻质土生产用自动上料搅拌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20.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