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非翻转模具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52272发布日期:2022-04-30 08:1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非翻转模具料斗的制作方法

1.发明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非翻转模具料斗。


背景技术:

2.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后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一般用于非承重砌块、承重砌块、保温块、墙板与屋面板等。
3.加气混凝土经过配比搅拌后,通过浇筑在相应的模具内使其成为整块的混凝土,之后再将整块的混凝土预养后进行切割,使其成为规格大小相同的小块,为了提高整个工艺流程的效率,一般这些模具料斗多设置在相应的传送滚筒上,从而使模具料斗能够迅速转入下道工艺,在脱模流程中,目前现有的方式多为通过天车将模具翻转九十度或一百八十度进行脱模,这种通过翻转的脱模方式在生产高峰时不能及时对成批的模具料斗同时脱模,并且这种脱模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翻转模具料斗,通过。。。带动。。。向一侧旋转,与此同时。。。带动。。。转动并通过。。。推动。。。向。。方向移动,使。。。推动混凝土模块进行移动,直至混凝土模块侧向移动至传送滚筒上,从而实现混凝土非翻转的脱模效果,以此使多组模具料斗同时进行脱模提高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非翻转模具料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非翻转模具料斗,包括模具料斗移动板部件和旋转板部件,所述模具料斗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板部件,且移动板部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两组滑杆,每组所述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多组滑轮,且每组滑杆的一端均开设有蜗杆槽,所述模具料斗与移动板部件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板部件,且旋转板部件与模具料斗连接处设置有旋转环,所述旋转板部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拉环,且两组拉环的内壁均连接有钢索。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通过旋转板部件的旋转为混凝土提供出模口,并且通过移动板部件的推动将混凝土从出模口处提出,以此实现目前大多模具料斗整体翻转方式不能多组同时出模的问题,并以此提高出模速度和出模效率。
8.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具料斗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部件,且每组侧板部件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侧板部件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蜗杆,且侧板部件的内部位于一号蜗杆的下方设置有二号蜗杆,所述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的一侧均开设有皮带槽,且两组皮带槽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柱,所述一号蜗杆远离皮带槽的一端连接有一号直角传动器,两组所
述侧板部件的一端均固定有动力筒,且动力筒的内部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直角传动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侧板部件能够通过其内部的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带动旋转板部件旋转,以及带动移动板部件对料斗模具内的混凝土进行推出。
10.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侧板部件的外壁均设置有收卷筒部件,且收卷筒部件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直角传动器相连接的一号齿轮,且一号齿轮的一端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三号齿轮,且三号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四号齿轮,所述四号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五号齿轮,且五号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六号齿轮,所述六号齿轮的一侧设置有收卷盘。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收卷筒部件通过内部各齿轮的比例差加快钢索的收放速度,由此使旋转板部件的旋转速度大于移动板部件的移动速度,以此避免混凝土被推动时受到旋转板部件的阻碍不能顺利推出的问题。
12.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内壁两端开设有与滑轮相匹配的轮槽,且滑杆与滑槽呈契合状态,所述滑杆和滑槽连接处相互均设置有防脱落限位措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移动板部件在移动时通过滑杆和滑轮减小摩擦,避免造成移动板部件移动时因摩擦力过大造成卡顿或故障。
14.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侧板部件远离旋转板部件的一端均开设有圆孔,且一号蜗杆的一端贯穿该圆孔通过二号直角传动器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限位环的内壁设置有与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相匹配的螺纹,且限位环通过支撑柱与侧板部件的内壁固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电机能够通过二号直角传动器带动一号蜗杆实现传动,并且使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在转动时能够收到限位环的限位作用避免发生位移,由此使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始终保持转动位置不变。
16.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侧板部件位于收卷筒部件处均开设有圆孔,且收卷筒部件与该圆孔处亦开设有圆孔,所述一号直角传动器贯穿两个圆孔与一号齿轮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一号蜗杆的转动能够通过一号直角传动器带动收卷筒部件内的各齿轮进行联动,以此实现收卷筒部件内部的收卷盘对钢索的收放能力。
18.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筒部件的外壁位于收卷盘位置处开设有与钢索直径相匹配的钢索孔,且钢索的长度与旋转板部件旋转的角度相匹配。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钢索的长度在能够满足收放旋转板部件,并在此基础上避免钢索长度过长干涉混凝土的出模,由此使混凝土的出模更加顺畅并避免受到限位等。
20.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环呈半圆状,且侧板部件和旋转板部件位于旋转环处均开设有与旋转环结构相应的收纳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旋转板部件能够通过旋转环保持旋转角度,使其最大旋转角度控制在180
°
,由此避免旋转板部件发生旋转角度过度影响混凝土出模的问题。
22.综上所述,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发明通过旋转环、拉环、钢索等实现旋转板部件开启功能,两组电机分别带动两组
二号直角传动器转动,二号直角传动器接着带动一号蜗杆转动,一号蜗杆转动时又带动一号直角传动器转动,一号直角传动器又带动一号齿轮转动,一号齿轮再带动二号齿轮,二号齿轮带动三号齿轮,三号齿轮带动四号齿轮,四号齿轮带动五号齿轮,五号齿轮带动六号齿轮,六号齿轮则带动收卷盘,通过多个齿轮齿轮比的不同,从而使一号直角传动器最初的转速提升数倍带动收卷盘转动,收卷盘转动时则将钢索逐渐放开,逐渐失去拉力的旋转板部件随着钢索的放长以旋转环为中心转动,直至旋转板部件旋转 180
°
后与模具料斗的内壁呈水平状态;
24.发明通过滑杆、滑轮、蜗杆槽等实现在一号蜗杆转动的同时,一号蜗杆又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二号蜗杆转动,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受到限位环的限位,故在转动时能够保持位置不变,由于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位置始终不发生变化,故而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的转动均带动滑杆在滑槽内滑动,滑杆的滑动带动移动板部件移动,移动板部件的移动又推动模具料斗内的混凝土往旋转板部件方向移动,当混凝土移动到传动滚筒上时,两组滑杆又对混凝土进行限位,避免混凝土在未完全移动至传送滚筒上时收到滚筒影响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25.图1为发明的模具料斗整体示意图;
26.图2为发明的侧板部件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发明的模具料斗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发明的一号蜗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发明的动力筒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发明的滑杆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发明的收卷筒部件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模具料斗;2、侧板部件;3、移动板部件;4、旋转板部件;5、收卷筒部件;201、滑槽;202、一号蜗杆;203、二号蜗杆;204、皮带槽;205、传动皮带;206、限位环;207、支撑柱;208、一号直角传动器;209、动力筒;210、电机槽;211、电机;212、二号直角传动器;301、滑杆;302、滑轮;303、蜗杆槽;401、旋转环;402、拉环;403、钢索;501、一号齿轮; 502、二号齿轮;503、三号齿轮;504、四号齿轮;505、五号齿轮;506、六号齿轮;507、收卷盘。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34.下面根据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35.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非翻转模具料斗,如图1-7所示,包括模具料斗1 移动板部件3和旋转板部件4,模具料斗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部件2,且每组侧板部件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两组滑槽201,侧板部件2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蜗杆202,且侧板部件2的内部位于一号蜗杆202的下方设置有二号蜗杆 203,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的一侧均开设有皮带槽204,且两组皮带槽204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205,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206,且限位环206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柱207,一号蜗杆202远离皮带槽204的一端连接
有一号直角传动器208,两组侧板部件2的一端均固定有动力筒209,且动力筒209的内部开设有电机槽210,电机槽210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11,且电机211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直角传动器212,从而使侧板部件 2能够通过其内部的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带动旋转板部件4旋转,以及带动移动板部件3对料斗模具内的混凝土进行推出,模具料斗1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板部件3,且移动板部件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两组滑杆301,每组滑杆301的两端均设置有多组滑轮302,且每组滑杆301的一端均开设有蜗杆槽 303,模具料斗1与移动板部件3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板部件4,且旋转板部件4与模具料斗1连接处设置有旋转环401,旋转板部件4的两侧均设置有拉环402,且两组拉环402的内壁均连接有钢索403,从而通过旋转板部件4 的旋转为混凝土提供出模口,并且通过移动板部件3的推动将混凝土从出模口处提出,以此实现目前大多模具料斗1整体翻转方式不能多组同时出模的问题,并以此提高出模速度和出模效率,每组侧板部件2的外壁均设置有收卷筒部件5,且收卷筒部件5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直角传动器208相连接的一号齿轮501,且一号齿轮501的一端连接有二号齿轮502,二号齿轮502的一侧设置有三号齿轮503,且三号齿轮503的一端连接有四号齿轮504,四号齿轮504的一侧设置有五号齿轮505,且五号齿轮505的一端连接有六号齿轮 506,六号齿轮506的一侧设置有收卷盘507,从而使收卷筒部件5通过内部各齿轮的比例差加快钢索403的收放速度,由此使旋转板部件4的旋转速度大于移动板部件3的移动速度,以此避免混凝土被推动时受到旋转板部件4 的阻碍不能顺利推出的问题。
36.请参阅图2-图5,模具料斗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部件2,且每组侧板部件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两组滑槽201,侧板部件2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蜗杆 202,且侧板部件2的内部位于一号蜗杆202的下方设置有二号蜗杆203,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的一侧均开设有皮带槽204,且两组皮带槽204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205,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 206,且限位环206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柱207,一号蜗杆202远离皮带槽204 的一端连接有一号直角传动器208,两组侧板部件2的一端均固定有动力筒 209,且动力筒209的内部开设有电机槽210,电机槽210的内部设置有电机 211,且电机211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直角传动器212,从而使侧板部件2能够通过其内部的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带动旋转板部件4旋转,以及带动移动板部件3对料斗模具内的混凝土进行推出。
37.请参阅图7,每组侧板部件2的外壁均设置有收卷筒部件5,且收卷筒部件5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直角传动器208相连接的一号齿轮501,且一号齿轮 501的一端连接有二号齿轮502,二号齿轮502的一侧设置有三号齿轮503,且三号齿轮503的一端连接有四号齿轮504,四号齿轮504的一侧设置有五号齿轮505,且五号齿轮505的一端连接有六号齿轮506,六号齿轮506的一侧设置有收卷盘507,从而使收卷筒部件5通过内部各齿轮的比例差加快钢索 403的收放速度,由此使旋转板部件4的旋转速度大于移动板部件3的移动速度,以此避免混凝土被推动时受到旋转板部件4的阻碍不能顺利推出的问题。
38.请参阅图3,滑槽201的内壁两端开设有与滑轮302相匹配的轮槽,且滑杆301与滑槽201呈契合状态,滑杆301和滑槽201连接处相互均设置有防脱落限位措施,从而使移动板部件3在移动时通过滑杆301和滑轮302减小摩擦,避免造成移动板部件3移动时因摩擦力过大造成卡顿或故障。
39.请参阅图2-图5,两组侧板部件2远离旋转板部件4的一端均开设有圆孔,且一号蜗杆202的一端贯穿该圆孔通过二号直角传动器212与电机211 的输出端相连接,限位环206
的内壁设置有与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 相匹配的螺纹,且限位环206通过支撑柱207与侧板部件2的内壁固定,从而使电机211能够通过二号直角传动器212带动一号蜗杆202实现传动,并且使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在转动时能够收到限位环206的限位作用避免发生位移,由此使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始终保持转动位置不变。
40.请参阅图3和图7,两组侧板部件2位于收卷筒部件5处均开设有圆孔,且收卷筒部件5与该圆孔处亦开设有圆孔,一号直角传动器208贯穿两个圆孔与一号齿轮501相连接,从而使一号蜗杆202的转动能够通过一号直角传动器208带动收卷筒部件5内的各齿轮进行联动,以此实现收卷筒部件5内部的收卷盘507对钢索403的收放能力。
41.请参阅图3和图5,收卷筒部件5的外壁位于收卷盘507位置处开设有与钢索403直径相匹配的钢索孔,且钢索403的长度与旋转板部件4旋转的角度相匹配,从而使钢索403的长度在能够满足收放旋转板部件4,并在此基础上避免钢索403长度过长干涉混凝土的出模,由此使混凝土的出模更加顺畅并避免受到限位等。
42.请参阅图3,旋转环401呈半圆状,且侧板部件2和旋转板部件4位于旋转环401处均开设有与旋转环401结构相应的收纳槽,从而使旋转板部件4 能够通过旋转环401保持旋转角度,使其最大旋转角度控制在180
°
,由此避免旋转板部件4发生旋转角度过度影响混凝土出模的问题。
43.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该模具料斗1进行脱模时,两组电机211分别带动两组二号直角传动器212转动,二号直角传动器212接着带动一号蜗杆202转动,一号蜗杆202转动时又带动一号直角传动器208转动,一号直角传动器208又带动一号齿轮501转动,一号齿轮501再带动二号齿轮502,二号齿轮502带动三号齿轮503,三号齿轮503带动四号齿轮504,四号齿轮 504带动五号齿轮505,五号齿轮带动六号齿轮506,六号齿轮506则带动收卷盘507,通过多个齿轮齿轮比的不同,从而使一号直角传动器208最初的转速提升数倍带动收卷盘507转动,收卷盘507转动时则将钢索403逐渐放开,逐渐失去拉力的旋转板部件4随着钢索403的放长以旋转环401为中心转动,直至旋转板部件4旋转180
°
后与模具料斗1的内壁呈水平状态;
44.在一号蜗杆202转动的同时,一号蜗杆202又通过传动皮带205带动二号蜗杆203转动,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受到限位环206的限位,故在转动时能够保持位置不变,由于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位置始终不发生变化,故而一号蜗杆202和二号蜗杆203的转动均带动滑杆301在滑槽 201内滑动,滑杆301的滑动带动移动板部件3移动,移动板部件3的移动又推动模具料斗1内的混凝土往旋转板部件4方向移动,当混凝土移动到传动滚筒上时,两组滑杆301又对混凝土进行限位,避免混凝土在未完全移动至传送滚筒上时收到滚筒影响发生偏移,当混凝土完全移动至滚筒上后,通过反转电机211的方式使上述运行方式逆转,最后当滑杆301重新收回滑槽201 内后,被推动至外界传送滚筒上的混凝土失去限位,之后便可通过滚筒移动至下个流程。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