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换结构,可实现上部续建结构的灵活布置。
背景技术:2.实际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二次续建的问题,第二阶段的上部续建建筑基于第一阶段的下部现有建筑的顶面进行继续施工。第一阶段建设和第二阶段建设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在地铁上盖上方进行房产开发等工程中,两阶段建设的间隔会有好几年,即地铁上盖作为第一阶段的下部现有建筑施工完毕后,时隔几年后再进行上部房产开发,进行第二阶段的上部续建建筑的建设。
3.当第一阶段建设完成后,第二阶段开始建设的上部续建建筑布局往往与最初设计的布局或户型有较大不同,因此导致第一阶段建设中预留的连接构件不能与第二阶段的上部续建建筑的柱网对位或根本不能被使用,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竖向连接构件与下部现有建筑连接,这样会产生第一阶段建设的下部结构不满足上部续建建筑的承载力等问题。特别是在地铁上盖结构这类项目中,作为地铁功能使用的下部现有建筑在第一阶段需要完成建设,并为上部续建建筑预留一定的连接构件以便后续进行续建;而作为办公、居住或商业使用的上部续建结构,一般需要在确定开发商后才能进行开发建设,因此第二阶段建设的上部续建建筑的结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一阶段所作的预留连接构件往往不能适应第二阶段建设的需要,这样会产生大量的预留连接构件拆除和结构加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其更好地实现前后两阶段建设的连续性,通过设置叠合转换的方式实现上部结构续建的户型和位置可变性。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结构,包括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包括基础、下部结构和位于下部结构上方的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第二阶段续建结构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和上部结构,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叠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上方,上部结构建于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上方。
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为厚度为0.5m至1.5m左右的先浇厚板。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厚板可以实现较大的跨度、刚度和承载力,为实现上部结构的转换创造条件。
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为带空腔的箱形板,各空腔之间通过勒梁分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带空腔的箱形板可以实现较大的跨度、刚度和承载力的同时尽量降低结构的自重,减少材料的用量。
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为厚度为0.5m至1.5m左右的后浇厚板。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后浇厚板可以与先浇厚板叠合形成一个转换层作为上部后浇结构的基础使用,用于提高整体性,为上部结构的钢筋锚固提供条件。
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后浇厚板内设有暗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置暗梁可以提高后浇厚板的承载力、刚度,并为上部结构的转换提供锚固方面的可靠连接。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的连接界面为混凝土表面凿毛界面。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表面进行凿毛可以提高上部后浇的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先浇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连接强度,提高新老构件之间的抗剪承载力,确保新老结构的可靠连接。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设置竖向的插筋;插筋的下部埋入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内,插筋的上部插入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内。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预留插筋的作用是提高新老结构的粘结强度和接触面的抗剪承载力。
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设置箍筋;所述箍筋的下部埋入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内,箍筋的上部伸入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内。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预留箍筋的作用是提高新老结构的粘结强度和接触面的抗剪承载力。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互为凸榫凹槽连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凸榫凹槽的作用是提高新老结构的粘结强度和接触面的抗剪承载力。
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之间嵌设橡胶隔振垫。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在新老结构交接部位设置隔振橡胶垫可以减小下部结构振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也可以实现上下结构之间的层间隔振(震)功能,提高上部结构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根据上部结构的布局范围,确定叠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范围。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为了更好地实现前后两阶段建设的连续性,本发明通过设置叠合转换层的方式实现上部结构续建的户型和位置可变性。特别适用于类似地铁上盖结构分两阶段建设且可以实现上部可变户型的结构转换构造。本发明的转换结构无需在第一阶段中预留连接构件,比如预留柱等。续建建筑可不局限于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结构布局,可利用叠合转换层进行上部结构的受力转化至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的布局灵活,也无需对下部结构进行结构加固。实现了上部续建建筑建在已建建筑上可灵活布局。
附图说明
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为现有技术中,理想状态下,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示意图。
19.图3为现有技术中,实际情况下,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一种构造的立面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一种构造的平面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和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二种构造立面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三种构造立面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四种构造立面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的第五种构造立面示意图。
28.图中的标号示意为:分界线a、基础1、下部结构2、底板3、预留柱4、立柱5、转换结构6、上部结构7、结构加固8、勒梁9、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暗梁12、插筋13,凹槽14,凸起15,箍筋16。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包括基础1、下部结构2、底板3和伸出底板3的预留柱4。如图2所示,分界线a以上为第二阶段续建结构;分界线以下为第一阶段已建结构。预留柱4的布局与待施工的第二阶段的上部结构7的柱网布局匹配。此种状态为理想状态,即第二阶段的上部结构的竖向受力结构不变,需与第一阶段的预留柱4的位置匹配,相关连接会比较理想,立柱5与预留柱4上下对齐,通过立柱5上的转换结构6拖起上部结构7,而上部结构7的上部结构柱与下部结构2的下部结构柱、立柱5、预留柱4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实际工程中,往往是第二阶段的上部结构会进行调整。
34.如图3所示,当户型变化等原因造成上部结构7调整后,立柱5和预留柱4无法上下对齐,只能落在底板上,此时,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整个建筑结构受力极其不合理,必须进行结构加固,如在底板下进行结构加固8,造成极大成本浪费。并且,在多数实际工程中,受限于施工条件,在底板3下进行结构加固的可行性差。
3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上部续建建筑灵活布置的转换
结构,适用于类似地铁上盖结构分两阶段建设且可以实现上部可变户型的结构转换。
36.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阶段已建结构包括基础1、下部结构2和位于下部结构2上方的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下部结构2的竖向受力构件可为剪力墙、柱等形式;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为叠合转换结构的第一次浇筑部分,可以为梁板结构、厚板结构、箱型结构等。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设置预留柱4。图4和图5所示,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采用带空腔的箱形板,各空腔之间通过勒梁9分隔。
37.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和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之间为新老结构连接界面,图6中用分界线a表示。分界线a以上为第二阶段续建结构,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叠置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的上方。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为叠合转换结构的第二次后浇部分。如图6所示,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可为后浇厚板,板厚可为1m至1.5m,后浇厚板内按照一定的间距设暗梁12。暗梁12的位置不必与勒梁9对齐。暗梁12也可向下沉入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可在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上挖槽,暗梁12的底部嵌入槽内。
38.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和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之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抗剪插筋、箍筋或凹槽等。如图8所示,可在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上预留箍筋16;如图9所示,在可在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上预留插筋13;如图10和图11所示,可在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的表面设置凹槽14或凸起15,使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与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之间互为凸榫凹槽连接。
39.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与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之间的接触面可凿毛处理。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与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之间也可嵌设橡胶隔振垫。
40.如图6和图7所示,上部结构7根据实际需要在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的范围内任意位置设置,不受下部结构构件承载力的限制。上部结构7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等结构形式。上部结构7的上部结构柱无需与下部结构2的下部结构柱对齐,也不需要与勒梁9对齐。上部结构7的柱网间距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随意调整,不受下部结构柱的布局影响,直接在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上施工,无需做加固处理。
41.另外,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可根据上部结构的布局范围,确定在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上的布置范围。即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在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的平面范围内,有选择地增设其上。比如,当上方为道路时,就不需要设置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仅有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即可。如图7所示,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1浇筑范围为图中填充区域,占第一钢筋混凝土转换层10的局部。
42.综上,第二阶段续建结构的上部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第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范围内任意位置设置,不受下部结构构件布局的限制。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