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塑性混凝土组合垃圾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52958发布日期:2022-07-13 09:3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塑性混凝土组合垃圾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垃圾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塑性混凝土垃圾池。


背景技术:

2.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中包含大型垃圾池的建设施工,垃圾池中的垃圾含有大量重金属,一旦池体渗漏会对土地产生严重污染。而此类垃圾池又具备体积大、占地广的特点,实际工程中,池体范围内地基情况复杂,现浇作业量大,混凝土水化热影响较大,这都使得在池体的使用寿命期内,容易产生温度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变形情况,随之产生裂缝,进而出现渗漏问题。由于土体位于垃圾池下方并被垃圾池所遮盖,垃圾池渗漏问题往往难以发现,一旦发现往往事态已经非常恶劣,致使修理难度大,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塑性混凝土组合垃圾池,本发明不仅通过建立易损段来集中沉降变形及渗漏现象,同时还能及时高效的实现对易损段的在线监测,甚至还能在沉降变形发生之初就加以补救,并具备了维护、维修简单的优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大型塑性混凝土组合垃圾池,包括池体,池体包括池底及池壁,其特征在于:池底被划分为两段以上的池底钢筋混凝土区,各相邻池底钢筋混凝土区之间通过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衔接彼此;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的两端布置池壁塑性混凝土后浇带,池底钢筋混凝土区处相应布置池壁钢筋混凝土区,池壁钢筋混凝土区与池壁塑性混凝土后浇带配合形成所述池壁;
6.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的上表面处凹设有长度方向平行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长度方向的容纳槽,容纳槽的相对槽壁处彼此相向的悬臂状的延伸有标尺,各标尺彼此平行且同平面布置;位于容纳槽的同一侧槽壁处的各标尺呈梳齿状分布,位于相对两侧槽壁处的标尺相向延伸形成齿面咬合状分布,相邻两根彼此配合的标尺之间以及标尺的悬臂端与容纳槽的相应槽壁之间均存有缝隙。
7.优选的,所述标尺上布置用于观测两根相邻标尺是否发生相对挫动的刻度。
8.优选的,容纳槽上盖覆有一层起到承托功能的防护栅栏,防护栅栏处同时开设有用于观测所述刻度的观测孔或透明观察窗。
9.优选的,所述池体外形呈四方盒体状,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包括沿池底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竖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和沿池底宽度方向延伸布置的横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两组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彼此垂直从而形成“十”字状布局,且横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将竖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拦腰截断,从而使竖向塑性混凝土后浇段分割成两段以上的后浇单元;横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的标尺长度方向平行竖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长度方向,竖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的标尺长度方向平行横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长度方向。
10.优选的,容纳槽外壁处向外延伸有延长杆,该延长杆与相配合的钢筋混凝土区内的钢筋网彼此固定。
11.优选的,标尺沿长度方向贯穿容纳槽槽壁并伸出容纳槽的外壁,该伸出部分形成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伸入相配合的钢筋混凝土区内。
12.优选的,所述池底的最低处位于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处;容纳槽同时构成用于排除渗沥液的排液渠,渗沥液通过排液渠的两端槽口将渗沥液引流至外部集液设备。
13.优选的,容纳槽下方的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处布置有渗沥液引导管,各渗沥液引导管沿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长度方向依序均布,且渗沥液引导管的出液端连通至外部警报设备。
14.优选的,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与池壁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之间以及池底钢筋混凝土区和池壁钢筋混凝土区之间均布置加腋。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塑性混凝土材料具有弹性模量小,抗裂、抗渗性能好,流动性、粘聚性好等优点,其弹性模量可低至普通混凝土的几十分之一。塑性混凝土虽然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但是其应用场景有限。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性混凝土组合垃圾池,以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不仅通过建立易损段来集中沉降变形及渗漏现象,同时还能及时高效的实现对易损段的在线监测,甚至还能在沉降变形发生之初就加以补救,并具备了维护、维修简单的优点。
17.2)、相较现有大型垃圾池,本发明将大型垃圾池人为的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统一由相对柔性的塑性混凝土后浇带衔接,这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变形协调能力,增加了其抵抗沉降及温度变形的能力。
18.3)、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利用塑性混凝土后浇带,搭配带有刻度的标尺,让塑性混凝土后浇带拥有了附加功能,施工也较为简单。
19.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其强度相较普通混凝土低,以便形成易损段。在受到较大不均匀变形时,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会率先开裂,相当于为其他区域提供了保护,成为结构的保险丝,保证了其他区域的完整性。由于标尺布置在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此时,池体若要开裂必然先发生挫动及结构变形,而挫动及结构变形又会率先出现在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此时,位于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的彼此平行的标尺则第一时间会通过刻度的偏移而显现出来,最终使得本发明具备了先期发现和早期解决的优势。
20.5)、本发明在各区域大量设置加腋,保证区域的整体性,增加区域的强度,保障了塑性混凝土后浇带的保险丝功能。同时,由于其整体性好,在塑性混凝土后浇带需拆除重新铺设的情况下,结构稳定性亦可得到保证。
21.6)、标尺形成类似栅栏结构,当然上方也可以同时布置防护栅栏,来起到保护标尺的功能。同时,本发明在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布置的容纳槽也构成了排液渠,这在渗漏发生之前可以正常起到持续收集渗沥液的功能,保证了垃圾池内垃圾的相对干燥性,减轻了渗沥液对池体的侵蚀效果。容纳槽既可以一体成型在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也可以单独为角钢形不锈钢材质并架设在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表面处;本发明可考虑采用独立构件,这样,容纳槽既可正常引导渗沥液,又不至于增加塑性混凝土后浇带的自身强度,一举多得。
22.7)、即使在日常的去污检查过程中,遗漏了对标尺的检查;一旦渗沥液从渗沥液引导管流出,也可以马上判断出作为保险丝的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开裂,此结构渗漏容易发现,易于及时补救。
23.8)、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池,除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外,其余区域也即钢筋混凝土区的整体性及强度高,维护阶段需修复的主要为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塑性混凝土后浇带所形成的后浇区强度低,拆除重新布设简单,因此利于维护及维修。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5为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与中部区的配合状态图;
27.图6为标杆的布置状态图;
28.图7为角部区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中部区的结构示意图。
30.本发明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31.a-角部区b-中部区
32.11-池底钢筋混凝土区 12-池壁钢筋混凝土区
33.21-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 21a-竖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
34.21b-横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 22-池壁塑性混凝土后浇带
35.31-容纳槽 32-标尺 32a-刻度 33-延长杆
36.40-加腋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8,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38.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四个角部区a、若干中部区b以及五条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其中两条塑性混凝土后浇带构成两组横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21b,而另外三条塑性混凝土后浇带所代表的后浇单元共同配合组成一组竖向塑性混凝土后浇带21a。各塑性混凝土后浇带彼此各就其位,从而起到连接角部区a、中部区b并协调变形的作用。角部区a、中部区b则由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区构成,从而使得池体具备所需的整体性及使用强度。
39.如图1-2及图7所示的,角部区a位于池体的四角,角部区a由两面池壁钢筋混凝土区12和一面池底钢筋混凝土区11组成,由市售的防渗混凝土及钢筋浇筑而成。施工时,池壁钢筋混凝土区12立于池底钢筋混凝土区11之上并相互连接,各交接处均布置加腋40。
40.中部区b位于池体的中段,中部区b由一面池壁钢筋混凝土区12 和两面池底钢筋混凝土区11组成,同样由市售的防渗混凝土及钢筋浇筑而成。施工时,池壁钢筋混凝土区12立于池底钢筋混凝土区11之上并相互连接,各交接处均布置加腋40。
41.塑性混凝土组分包含水泥、膨胀土、粘土、硅灰、粉煤灰、聚乙烯醇纤维、减水剂、石子、砂子等。各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21与中部区b和角部区a的池底区域彼此平齐,各池壁塑性混凝土后浇带22 与中部区b和角部区a的池壁区域彼此平齐,最终形成如图1-2所示的
池体。
42.对于塑性混凝土后浇带而言,池体的池壁部位为常规的钢筋网及塑性混凝土浇筑而成,池底部分在由钢筋网及塑性混凝土浇筑形成主体后,或整体或独立的在池底塑性混凝土后浇带21的上表面处布置如图2-6所示的容纳槽31。容纳槽31可以与防护栅栏形成一体结构,当然防护栅栏也可以后期安装。容纳槽31的两相对槽壁处通过图6 中的带有刻度32a的标尺32形成齿牙交错的配合构造,从而可通过标尺32的变形来判别整体结构是否发生挫动及结构变形状况。
43.对于标尺32而言,在同一块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保证彼此平行的同时,一方面同一块塑性混凝土后浇带上的标尺32需垂直该塑性混凝土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另一方面,各标尺32可以直接悬臂安装在容纳槽31侧壁处,参照图3-5所示,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直接贯穿容纳槽 31并通过延长杆33延长至钢筋混凝土区,从而还能通过感知钢筋混凝土区的应力变化,来进一步的提升标尺32的感应范围。如标尺32 单纯的安装在容纳槽31上时,容纳槽31外壁处的所谓延长杆33实际上就是钢筋混凝土区的钢筋网的一部分,该延长杆33仅固定在容纳槽 31上,一样能通过该钢筋网的变形来达到影响标尺32的效果,且更易于实际施工。
44.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还包括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的相同或类似结构。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6.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