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锦砖胚料压合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7921发布日期:2022-12-27 21:3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锦砖胚料压合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锦砖成型模腔刻制在模辊上,然后通过模辊与圆柱光辊的组合挤压而成。
3.专利公开号为cn2351260公开了一种双履模成型气压跟踪定型玻璃锦砖成型机,包括有初压平辊、次压线辊、履模、减速器、缓振钢丝辊和钢丝网带,所述履模设有履模传动链,该设备的特征在于双履模成型气压跟踪定型,所述双履模成型即设有分别固定在传动履板上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有能容置玻璃锦砖胚料的成型模腔,且在上模板上设有导柱肖,在下模板上设有导柱孔,并存下模板上刻有压纹,所述气压跟踪定型即在上下履模的锦砖公共重合定型部位分别设有弹簧压辊和带气压辊的气缸,所述上下履模沿传动链全程布置。该装置通过上下履板运行到弹簧压辊的下方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将模腔内的胚料压震成型后紧接着由气压辊将其压迫定型,实现胚料的成型。但该装置不具备消除胚料内部气泡的功能,导致胚料成型后内部会有气泡,进而影响玻璃锦砖的质量。
4.如何设计一种具备消除胚料内部气泡的玻璃锦砖胚料压合成型装置是本专利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具备消除胚料内部气泡的功能,导致胚料成型后内部会有气泡,进而影响玻璃锦砖的质量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消除胚料内部气泡的玻璃锦砖胚料压合成型装置。
6.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锦砖胚料压合成型装置,包括有收集框、固定框、第一下料盘、主框体、第一盖板、气缸、固定盘、压合板、抖动机构和清扫机构,收集框上部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中部设有主框体,主框体下部内侧设有第一下料盘,主框体上部内侧设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内中部下侧设有固定盘,固定盘中间设有气缸,气缸伸缩杆上设有用于胚料压合成型的压合板,主框体下部设有用于抖平胚料的抖动机构,主框体下部设有用于清扫胚料的清扫机构。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抖动机构包括有限位杆、限位架、托板、放置板、第一滑杆、第一固定柱和第一直线弹簧,压合板中部设有限位杆,主框体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均与同侧的第一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第一固定柱顶部之间设有托板,托板上卡接有用于装胚料的放置板,托板右侧中间设有限位架,限位杆向下移动后与限位架接触。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清扫机构包括有第二滑杆、清扫刷和第二直线弹簧,主框体下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右侧均设有清扫刷,第二滑杆上均还滑动式设有八个用于清扫放置板上的胚料的清扫刷,相近的两个清扫刷之间均连接有第
二直线弹簧,清扫刷与托板接触。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实现自动下料的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齿条、第二固定柱、下料筒、单向齿轮、第二下料盘、第一下料管、第三固定柱、储料筒和输送管,压合板中部设有齿条,齿条位于限位杆上方,主框体内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下料盘,第二下料盘前后两侧均设有单向齿轮,齿条向下移动能够与单向齿轮啮合,主框体上部左侧设有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内侧设有用于装胚料的储料筒,储料筒底部右侧与主框体上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用于输送胚料的输送管,输送管下部右侧设有下料筒,下料筒位于主框体内部,下料筒套在第二下料盘上,下料筒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一下料管,第一下料管一端均位于放置板上方。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防止压合板压到软管的脱离机构,脱离机构包括有第一楔形块、软管、第二下料管、第三滑杆、第三直线弹簧、第四固定柱和第二楔形块,压合板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楔形块,主框体内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四固定柱,第四固定柱中部下侧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三滑杆,相近的两侧第三滑杆之间均设有第二下料管,第二下料管均与同侧的第一下料管之间连接有软管,第二下料管均与同侧的第四固定柱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三直线弹簧,第三直线弹簧均套在同侧的第三滑杆上,第三滑杆上均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向下移动均与同侧的第二楔形块接触。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避免灰尘杂质落在胚料上的开盖机构,开盖机构包括有第五固定柱、扭簧、连板和第二盖板,主框体下部左前侧固接有第五固定柱,第五固定柱上转动式设有连板,连板上设有闭合主框体的操作口的第二盖板,连板与第五固定柱之间连接有两个扭簧。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实现本装置的多功能性的混料机构,混料机构包括有第六固定柱、电机和混料杆,储料筒底部设有第六固定柱,第六固定柱下部内侧设有电机,储料筒内部转动式设有用于混合配料和颜料的混料杆,混料杆下侧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主框体下部前侧开有操作口。
14.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在限位杆与限位架之间的配合下带动托板左右移动,托板带动放置板、第一固定柱和胚料左右抖动,进而将胚料中的气泡震出;2、本发明通过胚料在第二下料盘的作用下向下落进第一下料管内,然后滑落至放置板上,实现自动下料,从而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麻烦;3、本发明通过第二楔形块带动第三滑杆和第二下料管向外移动,软管收缩,防止压合板压到软管;通过第二下料管对准放置板,防止胚料落在放置板外;4、本发明通过第二盖板闭合主框体的操作口,避免灰尘杂质落在胚料上;5、本发明通过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混料杆转动,进而搅拌胚料和颜料,使得胚料和颜料充分混合,如此实现本装置的多功能性,当人们需要混合胚料和颜料时,只需加入储料筒内即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抖动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抖动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清扫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下料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下料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脱离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脱离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开盖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本发明c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5为本发明混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标号名称:1-收集框,2-固定框,3-第一下料盘,4-主框体,5-第一盖板,6-气缸,7-固定盘,8-压合板,9-抖动机构,91-限位杆,92-限位架,93-托板,94-放置板,95-第一滑杆,96-第一固定柱,97-第一直线弹簧,10-清扫机构,101-第二滑杆,102-清扫刷,103-第二直线弹簧,11-下料机构,111-齿条,112-第二固定柱,113-下料筒,114-单向齿轮,115-第二下料盘,116-第一下料管,117-第三固定柱,118-储料筒,119-输送管,12-脱离机构,121-第一楔形块,122-软管,123-第二下料管,124-第三滑杆,125-第三直线弹簧,126-第四固定柱,127-第二楔形块,13-开盖机构,131-第五固定柱,132-扭簧,133-连板,134-第二盖板,14-混料机构,141-第六固定柱,142-电机,143-混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2.实施例1一种玻璃锦砖胚料压合成型装置,参照图1-6,包括有收集框1、固定框2、第一下料盘3、主框体4、第一盖板5、气缸6、固定盘7、压合板8、抖动机构9和清扫机构10,收集框1上部设有固定框2,固定框2中部设有主框体4,主框体4下部内侧设有第一下料盘3,主框体4上部内侧设有第一盖板5,第一盖板5内中部下侧设有固定盘7,固定盘7中间设有气缸6,气缸6伸缩杆上设有压合板8,压合板8用于胚料压合成型,主框体4下部设有抖动机构9,抖动机构9用于抖平胚料,主框体4下部设有清扫机构10,清扫机构10用于清扫胚料,主框体4下部前侧开有操作口。
33.参照图4-5,抖动机构9包括有限位杆91、限位架92、托板93、放置板94、第一滑杆95、第一固定柱96和第一直线弹簧97,压合板8中部设有限位杆91,主框体4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杆95,第一滑杆95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固定柱96,第一固定柱96均与同侧的第
一滑杆95之间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97,第一固定柱96顶部之间通过螺栓固接有托板93,托板93上卡接有放置板94,放置板94用于装胚料,托板93右侧中间设有限位架92,限位杆91向下移动后与限位架92接触。
34.参照图6,清扫机构10包括有第二滑杆101、清扫刷102和第二直线弹簧103,主框体4下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101,第二滑杆101右侧均设有清扫刷102,第二滑杆101上均还滑动式设有八个清扫刷102,清扫刷102用于清扫放置板94上的胚料,相近的两个清扫刷10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103,清扫刷102与托板93接触。
35.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向上移动放置板94,使得放置板94与托板93分离,人们就可将放置板94取出,然后在放置板94上加入适量的胚料,再复位放置板94,启动气缸6,气缸6伸缩杆伸长带动压合板8向下移动,压合板8带动限位杆91向下移动,当限位杆91与限位架92接触时,在限位杆91与限位架92之间的配合下带动托板93左右移动,托板93带动放置板94、第一固定柱96和胚料左右抖动,第一直线弹簧97重复被拉伸和收缩,进而胚料将气泡震出,当限位杆91与限位架92分离时,进而在第一直线弹簧97复位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架92、托板93、放置板94、第一固定柱96和胚料复位,当压合板8与胚料接触时,压合板8进行压合作业,将胚料压合成型,成型后,控制气缸6伸缩杆收缩带动压合板8和限位杆91向上移动复位,关闭气缸6,当限位杆91与限位架92上部接触时,进而向左挤压限位架92,限位架92带动托板93、放置板94、第一固定柱96和胚料向左移动,左侧的第一直线弹簧97被压缩,右侧的第一直线弹簧97被拉伸,当限位杆91越过限位架92时,进而在第一直线弹簧97复位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架92、托板93、放置板94、第一固定柱96和胚料复位,随后向右移动第二滑杆101,第二滑杆101带动清扫刷102和第二直线弹簧103向右移动,当右侧的清扫刷102与主框体4接触时,进而清扫刷102被挤压,第二直线弹簧103被压缩,接着松开第二滑杆101,进而在第二直线弹簧10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清扫刷102和第二滑杆101向左移动复位,使得清扫刷102左右移动清理托板93,托板93上的胚料落在第一下料盘3,进而滑落至收集框1内,人们将收集框1内胚料收集出来进行使用,进而避免胚料被浪费,随后通过主框体4的操作口向上移动放置板94,使得放置板94与托板93分离,人们就可将放置板94和压合后的胚料取出,再收集压合后的胚料,复位放置板94即可。
3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1、图7、图8和图9,还包括有下料机构11,下料机构11包括有齿条111、第二固定柱112、下料筒113、单向齿轮114、第二下料盘115、第一下料管116、第三固定柱117、储料筒118和输送管119,压合板8中部设有齿条111,齿条111位于限位杆91上方,主框体4内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柱112,第二固定柱112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下料盘115,第二下料盘115前后两侧均键连接有单向齿轮114,齿条111向下移动能够与单向齿轮114啮合,主框体4上部左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三固定柱117,第三固定柱117内侧设有储料筒118,储料筒118用于装胚料,储料筒118底部右侧与主框体4上部左侧之间连接有输送管119,输送管119用于输送胚料,输送管119下部右侧设有下料筒113,下料筒113位于主框体4内部,下料筒113套在第二下料盘115上,下料筒113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一下料管116,第一下料管116一端均位于放置板94上方。
37.在储料筒118内加入适量的胚料,胚料通过输送管119进入下料筒113内,当压合板8向下移动时,进而带动齿条111向下移动,当齿条111与单向齿轮114啮合时,进而带动单向
齿轮114转动,此时单向齿轮114为空转,进而不会带动第二下料盘115转动,当压合板8带动齿条111向上移动复位时,齿条111与单向齿轮114啮合,进而带动单向齿轮114反转,单向齿轮114带动第二下料盘115反转,使得胚料在第二下料盘115的作用下向下落进第一下料管116内,然后滑落至放置板94上,实现自动下料,从而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麻烦。
38.参照图2、图10、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脱离机构12,脱离机构12包括有第一楔形块121、软管122、第二下料管123、第三滑杆124、第三直线弹簧125、第四固定柱126和第二楔形块127,压合板8前后两侧均通过螺栓固接有两个第一楔形块121,主框体4内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四固定柱126,第四固定柱126中部下侧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三滑杆124,相近的两侧第三滑杆124之间均设有第二下料管123,第二下料管123均与同侧的第一下料管116之间连接有软管122,第二下料管123均与同侧的第四固定柱126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三直线弹簧125,第三直线弹簧125均套在同侧的第三滑杆124上,第三滑杆124上均设有第二楔形块127,第一楔形块121向下移动均与同侧的第二楔形块127接触。
39.当压合板8向下移动时,进而带动第一楔形块121向下移动,当第一楔形块121与第二楔形块127接触时,进而向外挤压第二楔形块127,第二楔形块127带动第三滑杆124向外移动,进而带动第二下料管123向外移动,第三直线弹簧125被压缩,软管122收缩,避免压合板8压到软管122,当压合板8向上移动时,进而带动第一楔形块121向上移动复位,第一楔形块121与第二楔形块127分离,进而在第三直线弹簧125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下料管123、第三滑杆124和第二楔形块127向内移动复位,软管122被拉长,使得第二下料管123靠近并对准放置板94,防止胚料落在放置板94外,造成浪费的现象。
40.参照图1、图13和图14,还包括有开盖机构13,开盖机构13包括有第五固定柱131、扭簧132、连板133和第二盖板134,主框体4下部左前侧通过螺栓固接第五固定柱131,第五固定柱131上转动式设有连板133,连板133上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二盖板134,第二盖板134能够闭合主框体4的操作口,连板133与第五固定柱131之间连接有两个扭簧132。
41.胚料压合完毕后,打开第二盖板134,第二盖板134带动连板133转动,扭簧132形变,人们就可将胚料取出,随后松开第二盖板134,进而在扭簧132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盖板134和连板133反转复位,避免灰尘杂质落在胚料上。
42.参照图2和图15,还包括有混料机构14,混料机构14包括有第六固定柱141、电机142和混料杆143,储料筒118底部设有第六固定柱141,第六固定柱141下部内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电机142,储料筒118内部转动式设有混料杆143,混料杆143用于混合配料和颜料,混料杆143下侧与电机14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43.人们还可在储料筒118内加入颜料,启动电机142,电机142输出轴转动带动混料杆143转动,进而搅拌胚料和颜料,使得胚料和颜料充分混合,混合完毕后,关闭电机142即可,如此实现本装置的多功能性,当人们需要混合胚料和颜料时,只需加入储料筒118内即可。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