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更换保温板的钢结构装配式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3539发布日期:2022-06-11 05:3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更换保温板的钢结构装配式墙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墙体,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更换保温板的钢结构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将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在施工现场安装而成的建筑,而钢结构装配式墙体就是装配式建筑组装用的其中一种构件。目前,现有的配式墙板普遍采用夹心式保温形式,即在墙体的中间夹有保温板,但是保温板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保温效果下降,而配式墙板一般是可进行拆卸重复使用的,如果保温板的保温效果不佳,则会影响配式墙板重复使用。
3.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4272526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装配式保温墙体,该保温墙体包括有第一保温主体墙板和第二保温主体墙板,所述第一保温主体墙板底部的两侧开设有相对分布的凸起卡块,所述第二保温主体墙板位于第一保温主体墙板的底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保温主体墙板、第一保温副墙、第二保温主体墙板、第二保温副墙的组合使用,且在第一保温主体墙板外部的两侧以及第二保温主体墙板外部的两侧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固定卡板,并在第一保温副墙和第二保温副墙外部的两侧开设相对分布的滑槽,同时在第一保温主体墙板和第一保温副墙的底部开设对称分布的凸起卡块,并在第二保温主体墙板和第二保温副墙的顶部开设相对分布的限位卡槽。该保温墙体通过在隔音箱板内部的凹槽活动连接有保温板,从而实现拆卸保温板的目的,但是该保温墙体在拆卸更换保温板时,需要将整面墙体拆分开来,才能对内部的保温板进行替换,这就导致拆卸更换保温板的工作较为繁琐,同时也增加了工人更换保温板的工作难度。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对保温板进行拆卸的方便更换保温板的钢结构装配式墙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保温墙体内的保温板,拆卸起来较为不便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对保温板进行拆卸的方便更换保温板的钢结构装配式墙体。
6.一种方便更换保温板的钢结构装配式墙体,包括有墙体、导轨、第一滑块、横板、隔板、阻挡机构和转动机构,墙体内左右两侧均上下对称设有一组导轨,导轨一组为两个,每组的两个导轨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同侧的左右两个第一滑块内端之间均连接有横板,横板上均等距设有三个隔板,墙体上设有阻挡机构,阻挡机构用于阻挡墙体上下两侧,墙体上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打开阻挡机构。
7.进一步说明,阻挡机构包括有盖板、第二滑块、第一弹簧和第一卡块,墙体上下两侧均设有能够进行拆卸的盖板,墙体上下两侧的中部位置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墙体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相近的两个第二滑块之间均设有第一卡块,第二滑
块后侧此时均卡入盖板内。
8.进一步说明,转动机构包括有转盘、第一安装块和弧形块,墙体前侧中心位置转动式设有转盘,转盘左下方后右上方均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块,相近的两个第一安装块之间均设有弧形块,弧形块转动均与相近的第一卡块接触。
9.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用于固定两个横板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块、第二卡块和第二弹簧,上部的横板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块,下部的横板顶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此时均卡在同侧的固定块上,第二卡块与下部的横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
10.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用于同时松开两个第二卡块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有安装轴、第一齿轮、推动架、第三滑块、第三弹簧、条形板和第一齿条,固定块前侧下部均转动式设有安装轴,安装轴前端均设有第一齿轮,安装轴后端均设有推动架,推动架转动均与同侧的第二卡块接触,转盘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均位于上下两个横板之间,第三滑块与转盘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转盘左右两侧均设有条形板,条形板外端均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均与相近的第一齿轮啮合。
11.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用于对保温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块、限位板、扭力弹簧、接触板、推动块和第四弹簧,隔板中部位置的上下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一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两个为一组,每组的两个第二安装块分别安装在隔板前后两侧,第二安装块上均转动式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相近的第二安装块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限位板内端均设有接触板,隔板中部位置的前后两侧均上下对称滑动式设有推动块,推动块背向滑动均与相近的两个接触板接触,推动块与相近的隔板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
12.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用于自动使限位板张开的扭动机构,扭动机构包括有安装板、第二齿条、扭块和第二齿轮,墙体内上下两侧均等距设有三组安装板,安装板两个为一组,每组的两个安装板均前后对称安装在墙体内,安装板上均设有第二齿条,隔板中部位置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扭块,扭块此时均与相近的两个推动块接触,扭块上均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均与相近的一个第二齿条啮合,这时,扭力弹簧和第四弹簧均处于形变状态。
13.进一步说明,转盘中部均匀间隔开有三个弧形槽。
14.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上下两个盖板打开后,工作人员便可拉动横板向上移动,从而将墙体内的保温杯推出,以便工作人员对保温板进行更换。
15.2、转盘转动使得弧形块转动,弧形块转动同时挤压上下两个第一卡块向前移动松开盖板。
16.3、当第一卡块向前移动松开后,转盘转动的同时会通过第三滑块推动横板向外移动,如此,能够在第一卡块松开盖板时自动使横板向外移动将保温板推出。
17.4、限位板向外转动张开后能够对保温板进行限位,避免保温板在墙体内晃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阻挡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阻挡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转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扭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本发明扭动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5为本发明扭动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墙体,2_导轨,3_第一滑块,4_横板,5_隔板,6_阻挡机构,61_盖板,62_第二滑块,63_第一弹簧,64_第一卡块,7_转动机构,71_转盘,72_第一安装块,73_弧形块,8_固定机构,81_固定块,82_第二卡块,83_第二弹簧,9_推动机构,91_安装轴,92_第一齿轮,93_推动架,94_第三滑块,95_第三弹簧,96_条形板,97_第一齿条,10_限位机构,101_第二安装块,102_限位板,1021_扭力弹簧,103_接触板,104_推动块,105_第四弹簧,11_扭动机构,111_安装板,112_第二齿条,113_扭块,114_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35.实施例1
36.一种方便更换保温板的钢结构装配式墙体,如图1-5所示,包括有墙体1、导轨2、第一滑块3、横板4、隔板5、阻挡机构6和转动机构7,墙体1内左右两侧均上下对称焊接有一组导轨2,导轨2一组为两个,每组的两个导轨2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3,同侧的左右两个第一滑块3内端之间均连接有横板4,横板4上均等距焊接有三个隔板5,墙体1上设有阻挡机构6,阻挡机构6能够阻挡墙体1上下两侧,墙体1上设有转动机构7,转动机构7能够打开阻挡机构6。
37.当需要替换墙体1内的保温板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机构7使得阻挡机构6打开,这时,工作人员便可拉动第一滑块3在导轨2上向外滑动,第一滑块3向外滑动带动横板4向上移动,从而将墙体1内的保温板推出,然后工作人员再对保温杯进行更换,当保温板更换完成后,工作人员推动第一滑块3向内滑动,第一滑块3向内滑动带动横板4向内移动,进而使得保温板进入墙体1内,在隔板5的作用下,能够对保温板进行分隔,使得保温板均匀分布在墙体1内,然后工作人员再通过阻挡机构6对墙体1上下两侧进行阻挡。
38.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阻挡机构6包括有盖板61、第二滑块62、第一弹簧63和第一卡块64,墙体1上下两侧均设有能够进行拆卸的盖板61,墙体1上下两侧的中部位置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第二滑块62,第二滑块62与墙体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63,相近的两个第二滑块62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卡块64,第二滑块62后侧此时均卡入盖板61内。
39.当需要更换保温板时,工作人员拉动第一卡块64向前移动,第一卡块64向前移动带动第二滑块62向前滑动,第一弹簧63发生形变,第一卡块64向前移动后不再卡住盖板61,这时,工作人员便可将盖板61从墙体1上拆卸下来,方便对保温板进行更换,当更换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盖板61重新安装回墙体1上,然后在松开第一卡块64,在第一弹簧63复位的作用下,第二滑块62随之带动第一卡块64向后移动复位重新插入盖板61内,进而将盖板61固定在墙体1上下两侧。
40.如图1和图5所示,转动机构7包括有转盘71、第一安装块72和弧形块73,墙体1前侧中心位置转动式设有转盘71,转盘71中部均匀间隔开有三个弧形槽,转盘71左下方后右上方均通过螺栓固接有两个第一安装块72,相近的两个第一安装块72之间均连接有弧形块73,弧形块73转动均与相近的第一卡块64接触。
41.当需要更换保温板时,工作人员将手放入弧形槽内,通过弧形槽借力带动转盘71逆时针转动180度,转盘71转动带动第一安装块72转动,第一安装块72转动带动弧形块73转动,当弧形块73转动至与第一卡块64接触时,弧形块73继续转动同时挤压两个第一卡块64向前移动,从而松开盖板61,方便工作人员对保温板进行更换,当弧形块73转动至与第一卡块64脱离后,第一卡块64随之向后移动复位,当保温板更换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盖板61重新安装回墙体1上,在安装盖板61的同时,盖板61会挤压第一卡块64向前移动,当盖板61与第一卡块64契合时,第一卡块64随之向后移动复位重新插入盖板61内,如此,能够同时拉动两个第一卡块64向前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对墙体1内的保温板进行更换。
42.实施例2
4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6所示,还包括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能够固定两个横板4,固定机构8包括有固定块81、第二卡块82和第二弹簧83,上部的横板4底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81,下部的横板4顶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卡块82,第二卡块82此时均卡在同侧的固定块81上,第二卡块82与下部的横板4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83。
44.如图7-10所示,还包括有推动机构9,推动机构9能够同时松开两个第二卡块82,推动机构9包括有安装轴91、第一齿轮92、推动架93、第三滑块94、第三弹簧95、条形板96和第一齿条97,固定块81前侧下部均转动式设有安装轴91,安装轴91前端均键连接有第一齿轮92,安装轴91后端均设有推动架93,推动架93转动均与同侧的第二卡块82接触,转盘71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94,第三滑块94均位于上下两个横板4之间,第三滑块94与转盘71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95,转盘71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条形板96,条形板96外端均焊接有第一齿条97,第一齿条97均与相近的第一齿轮92啮合。
45.当需要更换保温板时,转盘71转动通过条形板96带动第一齿条97转动,第一齿条97转动带动第一齿轮92转动,第一齿轮92转动通过安装轴91带动推动架93向外转动,推动架93向外转动推动第二卡块82背向滑动不再卡住固定块81,第二弹簧83发生形变,转盘71在转动时,由于此时盖板61被第一卡块64卡住,所以横板4无法向外移动,从而限制第三滑块94的位置,而转盘71转动的同时会在第三滑块94上进行滑动,第三弹簧95发生形变,当转盘71转动使得第一卡块64松开盖板61后,这时,在第三弹簧95复位的作用下,第三滑块94随之做圆周运作在转盘71上滑动复位,第三滑块94滑动复位的同时会推动横板4向外移动,此时,转盘71继续转动通过第三滑块94继续推动横板4向外移动,从而将墙体1内的保温板推出,横板4向外移动的同时使得固定块81与第二卡块82向外移动,当第二卡块82向外移动至
与推动架93脱离后,在第二弹簧83复位的作用下,第二卡块82随之相向滑动复位,当横板4向外移动后,转盘71继续转动至180度使得左侧的第一齿条97转动至右侧,当保温板更换完成后,工作人员推动第一滑块3向内滑动,进而使得横板4带动固定块81和第二卡块82向内移动,固定块81向内移动的同时会通过安装轴91带动第一齿轮92向内移动,当第一齿轮92向内移动至与第一齿条97啮合时,第一齿轮92继续向内移动会进行反转,从而使得安装轴91带动推动架93向内转动复位,当固定块81和第二卡块82向内移动至相互接触时,固定块81和第二卡块82继续向内移动,会使得第二卡块82背向滑动,第二弹簧83发生形变,当固定块81和第二卡块82向内移动至相互脱离后,在第二弹簧83复位的作用下,第二卡块82随之相向滑动卡住固定块81,从而固定两个横板4的位置,如此,能够在第一卡块64松开盖板61时自动使横板4向外移动将保温板推出。
46.如图1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0,限位机构10能够对保温进行限位,限位机构10包括有第二安装块101、限位板102、扭力弹簧1021、接触板103、推动块104和第四弹簧105,隔板5中部位置的上下两侧均左右对称焊接有一组第二安装块101,第二安装块101两个为一组,每组的两个第二安装块101分别安装在隔板5前后两侧,第二安装块101上均转动式设有限位板102,限位板102与相近的第二安装块101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1021,限位板102内端均焊接有接触板103,隔板5中部位置的前后两侧均上下对称滑动式设有推动块104,推动块104背向滑动均与相近的两个接触板103接触,推动块104与相近的隔板5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105。
47.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扭动机构11,扭动机构11能够自动使限位板102张开,扭动机构11包括有安装板111、第二齿条112、扭块113和第二齿轮114,墙体1内上下两侧均等距焊接有三组安装板111,安装板111两个为一组,每组的两个安装板111均前后对称安装在墙体1内,安装板111上均设有第二齿条112,隔板5中部位置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扭块113,扭块113此时均与相近的两个推动块104接触,扭块113上均键连接有第二齿轮114,第二齿轮114均与相近的一个第二齿条112啮合,这时,扭力弹簧1021和第四弹簧105均处于形变状态。
48.当需要更换保温板时,横板4向外移动带动隔板5向外移动,隔板5向外移动通过扭块113带动第二齿轮114向外移动,在第二齿条112的作用下,第二齿轮114向外移动的同时会进行转动,第二齿轮114转动带动扭块113转动不再挤压推动块104,这时,在第四弹簧105复位的作用下,相近的上下两个推动块104随之相向滑动不再挤压接触板103,在扭力弹簧1021复位的作用下,限位板102随之向内转动收拢,当更换完保温板后,横板4向内移动带动隔板5向内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齿轮114向内移动,当第二齿轮114向内移动至与第二齿条112啮合时,第二齿轮114继续向内移动会反转,进而带动扭块113反转,扭块113反转挤压相近的上下两个推动块104背向滑动,第四弹簧105发生形变,相近的上下两个推动块104背向滑动挤压接触板103转动,进而使得限位板102向外转动张开,扭力弹簧1021发生形变,限位板102向外转动张开后能够对保温板进行限位,避免保温板在墙体1内晃动。
49.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