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连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4685发布日期:2022-06-25 02:5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连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连廊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存在大量未安装电梯的多层楼梯建筑,这些建筑均没有安装电梯结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是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楼房,一般不少高于6层的住宅且未安装电梯,为此,严重影响人们便利出行,特别是老年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现有楼梯建筑进行加装户外电梯,从而方便居民出入,为了使建筑与户外电梯对接,一般采用电梯连廊结构。
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况及连接板的配合施工影响,会存在相邻连接板之间会存在连接缝;现有技术中,对于此种连接缝,一般是进行打胶固定处理,但是通过打胶处理的连接不够稳定,使用时间长后,容易发生松动,影响安全使用;此外,还存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再次产生连接缝的情况。
4.现阶段,门窗结构多采用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门窗是指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框、扇,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在家庭、公共场所的门窗上使用,但现有的窗户窗框与窗扇,玻璃与窗扇框的密封性较差,无法有效的隔绝外部环境;
5.电梯连廊一端连接在电梯井道上,连廊的另一端连接在既有建筑的墙面上也就是幕墙上,目前,连廊的底部平台通常采用l型连接板进行连接固定,但该连接结构稳定性不好,安全系数底。
6.电梯连廊的侧板上一般会连接扶手,扶手的安全连接也是关系电梯连廊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
7.由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梯连廊结构。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连廊结构,连廊一端连接于电梯井道墙,另一端连接于幕墙;所述连廊包括连廊侧板与连廊底部平台结构;
10.连廊侧板与电梯井道墙存在连接缝,在连接缝处连廊侧板与电梯井道墙通过可调节连接缝节点结构连接;
11.连廊侧板上设置多个扶手,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通过侧壁连接结构与电梯井道墙及幕墙连接;
12.所述连廊底部平台结构包括底板及设置于底板下方的支撑组件;
13.所述连廊侧板上还设置有高密封性外翻窗。
14.优选的,所述可调节连接缝节点结构包括:
15.连接边框,对称设置于连接缝的垂向两端,连接框架分别安装于连廊的连廊侧板上;
16.中间连接框架,设置于连接缝的缝隙内,所述中间连接框架的垂向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边框;
17.底部框架,设置于连接缝的缝隙内,一端连接于中间连接框架,另一端插入电梯井道墙的墙体与电梯井道墙的墙体连接;
18.其中,所述连接边框包括:
19.第一连接型材,安装于连廊的连廊侧板;
20.第二连接型材,截面为“l”形,所述第二连接型材一端连接于连廊侧板,另一端连接于中间连接框架;
21.连接凸起,安装于第一连接型材朝向第二连接型材的一侧;
22.连接凹槽,安装于第二连接型材,用于容纳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与连接凹槽卡接。
23.优选的,所述中间框架与第二连接型材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
24.开设于第二连接型材的连接孔;
25.对称开设于中间连接框架上下两端的连接孔,所述开设于中间连接框架上下两端的连接孔与开设于第二连接型材的连接孔同轴;
26.双头螺栓,沿垂向方向延伸,所述双头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型材与中间连接框架上下两端的连接孔,两端连接紧固螺母;通过双头螺栓与紧固螺母将第二连接型材与中间框架固定连接。
27.优选的,所述底部框架一端插入连廊侧板,通过膨胀管连接组件将中间连接框架、底部框架与连廊侧板连接;
28.其中,所述膨胀管连接组件包括:
29.连接膨胀管,沿横向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膨胀管依次穿过中间框架、底部框架插入连廊侧板中;
30.膨胀螺丝,插设于连接膨胀管内部,与连接膨胀管配合将中间连接框架、底部框架与连廊侧板连接;
31.所述连接膨胀管与膨胀螺丝连接后,在连接处进行打胶。
32.优选的,所述侧壁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立柱通过连接螺钉分别与电梯井道墙及幕墙连接,所述连接立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板;
33.所述连接立柱与支撑板通过双头螺栓连接;
34.所述支撑板外卡合连接有有盖板。
35.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立柱之间连接有扶手;扶手包括与两个连接立柱连接的弯头,以及连接与两个所述弯头之间的圆管;所述圆管上设有调整块,所述圆管设有长形凹槽,所述调整块通过调整螺栓与长形凹槽连接,所述调整块与侧壁连接。
36.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幕墙连接的第一折弯横梁和与电梯井道墙连接的第二折弯横梁,以及两组分别与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两端连接的折弯连接梁,所述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均连接有折弯筋板,所述折弯筋板与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的连接处设有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均与折弯筋板的折弯部相
匹配,所述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均与折弯筋板塔接,并用螺栓连接;
37.所述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均包括横梁横板一、横梁横板二以及连接于横梁横板一一端和横梁横板二一端的横梁竖版一,所述横梁横板二的另一端连接横梁竖版二的一端,所述横梁竖版二的另一端连接横梁横板三的一端,所述横梁横板三的自由端朝向横梁竖版一,所述横梁横板一的另一端与横梁竖板三的连接,所述横梁竖板三的自由端朝向横梁横板二;
38.所述折弯筋板的折弯部包括筋板横板一、筋板横板二以及连接于筋板横板一一端和筋板横板二一端的筋板竖板一,所述筋板横板二的另一端连接筋板竖板二的一端,两端所述筋板竖板二之间通过筋板横板三连接,所述筋板横板一的另一端连接有筋板竖板三,所述筋板竖板三的自由端朝向筋板横板二。
39.优选的,所述横梁横板三与筋板横板二塔接,并且通过螺栓一连接,所述横梁竖版二与筋板竖板二塔接,并且通过螺栓二连接,所述筋板横板二设有长槽孔,所述螺栓一通过长槽孔与横梁横板三连接;
40.所述横梁横板一与筋板横板一、横梁横板二与筋板横板三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41.所述折弯连接梁包括连接梁横板一、连接梁横板二以及连接于连接梁横板一、连接梁横板二一端的连接梁竖板一,所述连接梁横板一、连接梁横板二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梁竖板二、连接梁竖板三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梁竖板二、连接梁竖板三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梁横板三、连接梁横板四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梁横板三的另一端与连接梁竖板四连接,所述连接梁竖板四的自由端朝向连接梁横板三,所述连接梁竖板四塔接于筋板横板一上,所述连接梁横板二塔接于横梁横板三上;
42.所述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与折弯连接梁的连接处设有横梁凸块,所述凸块连接于连接梁横板一、连接梁横板二以及连接梁竖板一形成的凹槽中;
43.所述连接梁横板一的上方、连接梁横板二的下方均连接有加固梁,所述加固梁通过钻尾螺丝与连接梁横板一和连接梁横板二、横梁凸块连接;
44.所述筋板横板三与底板设有工型钢支撑件;
45.所述横梁竖板三与筋板竖板一之间设有t型盖板,所述t型盖板与横梁横板一通过钻尾螺丝连接。
46.优选的,所述高密封性外翻窗包括窗框、窗扇以及连接于窗框、窗扇之间的连杆支撑件,所述窗扇包括窗扇框和玻璃板,所述窗扇框与窗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玻璃板与窗扇框设有第二密封结构;
47.所述窗扇框包括第一窗扇框和第二窗扇框,所述第一窗扇框包括框型支撑部和设于框型支撑部一端的板型支撑部,所述框型支撑部设于板型支撑部的中段,所述第二窗扇框设于框型支撑部的另一端靠近玻璃板的一侧;
48.所述玻璃板设于板型支撑部和第二窗扇框之间,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于玻璃板与板型支撑部和第二窗扇框之间;
49.所述框型支撑部的下方靠近玻璃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部和第二卡槽部,所述第二窗扇框与第一卡槽部和第二卡槽部卡合连接;
50.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玻璃板与板型支撑部之间的第一胶条和玻璃板与第二窗扇框之间的第二胶条
51.优选的,所述窗框包括支撑窗框和连接板,所述连杆支撑件连接于连接板和框型支撑部之间;
52.所述连接板包括与支撑窗框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于第二连接板与框型支撑部、支撑窗框与板型支撑部之间;
53.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板与框型支撑部、支撑窗框与板型支撑部之间的第三密封条和第四密封条;
54.所述板型支撑部靠近玻璃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胶条设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胶条与第二窗扇框卡合连接;
55.所述板型支撑部靠近支撑窗框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四密封条设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密封条设于第三安装槽内。
56.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梯连廊结构,具有以下有益下效果:
5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连廊结构包括连廊侧板与连廊底部平台结构;连廊侧板与电梯井道墙存在连接缝,在连接缝处连廊侧板与电梯井道墙通过可调节连接缝节点结构连接;连廊侧板上设置多个扶手,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通过侧壁连接结构与电梯井道墙及幕墙连接;所述连廊底部平台结构包括底板及设置于底板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连廊侧板上还设置有高密封性外翻窗;结构牢固,安全可靠。
58.2.本技术在连廊侧板与电梯井道墙的连接缝隙内设置有连接边框、中间连接框架以及底部框架,通过连接边框、中间连接框架以及底部框架对形成连接缝的连廊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稳固,稳定性好,方便拆装组合。连接边框、中间连接框架以及底部框架之间通过紧固件形成可拆卸调节的连接方式,当长时间使用再次产生连接缝时,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边框、中间连接框架以及底部框架的调整完成连廊的紧固,保障使用安全。
59.3.本技术外翻窗的窗扇包括窗扇框和玻璃板,窗扇与窗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玻璃板与窗扇设有第二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提高了外翻窗整体的密封性;第一窗扇框和第二窗扇框卡合连接,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第三密封条和第四密封条与窗扇开合连接整体装配式连接,便于运输、安装。
60.4.本技术连廊侧板连接有扶手,便于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的同时,扶手上连接有调整块,方便调整扶手中段与连廊侧板的连接,加固扶手与侧壁的连接稳定性。
61.5.本技术的电梯连廊底部平台连接结构的支撑组件包括与钢结构井道连接的第一折弯横梁和与建筑物墙连接的第二折弯横梁,其中第一折弯横和第二折弯横梁与折弯筋板连接,折弯筋板分散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的受力,有效的提高了支撑组件的稳定性;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均与折弯筋板的折弯部相匹配,所述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均与折弯筋板和折弯连接梁塔接,并用螺栓连接,折弯连接梁与折弯筋板,折弯连接梁与第一折弯横梁和第二折弯横梁通过横梁凸块和凹槽插接,现场装卸便利,且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6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63.图1本技术电梯连廊结构示意图;
64.图2为本技术电梯连廊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65.图3为本技术提供电梯可调节连接缝节点结构示意图;
66.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边框结构示意图;
67.图5为本技术的侧壁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68.图6为本技术的侧壁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69.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70.图8为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71.图9为本技术的底部平台连接结构与幕墙和电梯井道墙体结构示意图;
72.图10为本技术的底部平台连接结构结构示意图;
73.图11为本技术的底部平台连接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74.图12为图9中c-c的剖视图;
75.图13为图10中d-d的剖视图;图14为图12中的f局部放大图;
76.图15为图13中的g局部放大图;
77.图16为图11中e的局部放大图。
78.图17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密封性外翻窗的结构图;
79.图18为图17中h的局部放大图;
80.图19为本技术的外翻窗中窗扇框的结构示意图。
81.图中:
82.100、连廊;200、电梯井道墙;1、连廊侧板;300、幕墙;400、可调节连接缝节点结构;401、连接边框;411、第一连接型材;412、第二连接型材;413、连接凸起;414、连接凹槽;402、中间连接框架;403、底部框架;431、连接膨胀管;432、膨胀螺丝;500、扶手;
83.600、侧壁连接结构;601、连接立柱;602、连接螺钉;603、;604、;605、支撑板;606、双头螺栓;607、盖板;608、扶手;6801、弯头;6802、圆管;6803、调整块;6804、长形凹槽;6805、调整螺栓;609、侧壁;
84.800、连廊底部平台结构;801、底板;802、支撑组件;821、第一折弯横梁;8211、横梁横板一;8212、横梁横板二;8213、横梁竖版一;8214、横梁竖版二;8215、横梁横板三;8216、横梁竖板三;8217、横梁凸块;822、第二折弯横梁;823、折弯连接梁;8231、链接梁横板一;8232、连接梁横板二;8233、连接梁竖板一;8234、连接梁竖板二;8235、连接梁竖板三;8236、连接梁横板三;8237、连接梁横板四;8238、连接梁竖板四;824、折弯筋板;8241、筋板横板一;8242、筋板横板二;8243、筋板竖板一;8244、筋板竖板二;8245、筋板横板三;8246、筋板竖板三;825、螺栓一;826、螺栓二;
85.700、高密封性外翻窗;701、窗框;711、支撑窗框;712、连接板;7121、第一连接板;7122、第二连接板;
86.702、窗扇;703、连杆支撑件;721、窗扇框;7211、第一窗扇框;72111、框型支撑部;72112、板型支撑部;72115、第一安装槽;72116、第二安装槽;72117、第三安装槽;7212、第二窗扇框;722、玻璃板;741、第一胶条;742、第二胶条;751、第三密封条;752、第四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87.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88.如图1-图19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连廊结构,连廊100一端连接于电梯井道墙200,另一端连接于幕墙300;所述连廊100包括连廊侧板1与连廊底部平台结构800;
89.连廊侧板1与电梯井道墙200存在连接缝,在连接缝处连廊侧板1与电梯井道墙200通过可调节连接缝节点结构400连接;
90.连廊侧板1上设置多个扶手500,所述扶手500的两端分别通过侧壁连接结构600与电梯井道墙200及幕墙300连接;
91.所述连廊底部平台结构800包括底板801及设置于底板801下方的支撑组件802;
92.所述连廊侧板1上还设置有高密封性外翻窗700。
93.如图3-图4所示,-实施中,可调节连接缝节点结构400连接连廊侧板1与电梯井道墙200,扶手500的两端分别通过侧壁连接结构600与电梯井道墙200及幕墙300连接;以及设置稳定的连廊底部平台结构800保障电梯连廊的整体安全性。
94.具体地,所述可调节连接缝节点结构400包括连接边框401、中间连接框架402以及底部框架403;
95.连接边框401,对称设置于连接缝的垂向两端,连接框架401分别安装于连廊的连廊侧板1上;
96.中间连接框架402,设置于连接缝的缝隙内,所述中间连接框架402的垂向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边框401;
97.底部框架403,设置于连接缝的缝隙内,一端连接于中间连接框架402,另一端插入电梯井道墙200的墙体与电梯井道墙200的墙体连接;
98.其中,所述连接边框401包括:
99.第一连接型材411,安装于连廊的连廊侧板1;
100.第二连接型材412,截面为“l”形,所述第二连接型材412一端连接于连廊侧板1,另一端连接于中间连接框架402;
101.连接凸起413,安装于第一连接型材411朝向第二连接型材412的一侧;
102.连接凹槽424,安装于第二连接型材412,用于容纳连接凸起413;所述连接凸起413与连接凹槽卡接。
103.实施中,第一连接型材411与第二连接型材412形成稳定的桁架结构,连接边框401对幕墙300和连接板200,进一步加强了连廊侧板1与电梯井道墙200的连接稳定性。通过连接凸起413与连接凹槽104,形成稳定的连接边框401卡接结构;此外,第一连接型材411与第二连接型材412卡接,为中孔的型材结构,可以显著降低自身的重量。在增加连接强度的同时,满足电梯连廊轻量化的要求。
104.具体地,所述中间框架402与第二连接型材412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
105.开设于第二连接型材412的连接孔;
106.对称开设于中间连接框架402上下两端的连接孔,所述开设于中间连接框架402上
下两端的连接孔与开设于第二连接型材412的连接孔同轴;
107.双头螺栓404,沿垂向方向延伸,所述双头螺栓404穿过第二连接型材412与中间连接框架402上下两端的连接孔,两端连接紧固螺母;通过双头螺栓404与紧固螺母将第二连接型材412与中间框架402固定连接。
108.具体地,所述底部框架403一端插入连廊侧板1,通过膨胀管连接组件将中间连接框架402、底部框架403与连廊侧板1连接;
109.其中,所述膨胀管连接组件包括:
110.连接膨胀管431,沿横向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膨胀431管依次穿过中间框架402、底部框架403插入连廊侧板1中;
111.膨胀螺丝432,插设于连接膨胀管431内部,与连接膨胀管431配合将中间连接框架402、底部框架403与连廊侧板1连接;
112.所述连接膨胀管431与膨胀螺丝432连接后,在连接处进行打胶。
113.安装过程为,带内腔的底部框架403扣到幕墙300内,并将中间框架2安装于连接缝200内用连接膨胀管431与膨胀螺丝7将底部连接框架3、中间框架2与幕墙300固定;然后在连接膨胀管431的孔内发泡,内外发满后在膨胀管周围打胶,然后用双头螺栓404固定连接边框401与中间连接框架402。完成带有连廊侧板1与电梯井道墙200的连接。
114.如图5-图8所示,具体地,所述侧壁连接结构600包括连接立柱601,所述连接立柱601通过连接螺钉602分别与电梯井道墙200及幕墙300连接,所述连接立柱60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板605;
115.所述连接立柱601与支撑板605通过双头螺栓606连接;
116.所述支撑板605外卡合连接有有盖板607。
117.安装时,在连接立柱601上钻孔,将连接立柱601两侧壁连通,将双头螺栓606穿过连接立柱601,在连接立柱601的两侧的双头螺栓606的两端连接上支撑板605,拧紧螺母,然后将盖板607卡扣在支撑板605外部,对双头螺栓606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提高了美观性,然后用连接螺钉602与连接立柱601连接,在连接螺钉602拧紧的过程中,支撑板605对幕墙300和电梯井道墙200施加力,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连接立柱601与幕墙300和电梯井道墙200的稳定性。
118.具体地,两个所述连接立柱601之间连接有扶手608;扶手608包括与两个连接立柱601连接的弯头6801,以及连接与两个所述弯头6801之间的圆管6802;所述圆管6802上设有调整块6803,所述圆管6802设有长形凹槽6804,所述调整块6803通过调整螺栓6805与长形凹槽6804连接,所述调整块6803与侧壁609连接。实施中,调整块6803通过调整螺栓6805与长形凹槽6804连接,调整块6803与侧壁609通过钻尾螺丝连接,调整块6803可以根据侧壁的立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完成调整块6803与侧壁的连接,扶手608的设置方便活动不便的人士使用,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性。
119.如图9-图16所示,具体地,所述支撑组件802包括与幕墙300连接的第一折弯横梁821和与电梯井道墙200连接的第二折弯横梁821,以及两组分别与第一折弯横梁821和第二折弯横梁822两端连接的折弯连接梁823,所述第一折弯横梁821和第二折弯横梁822均连接有折弯筋板824,所述折弯筋板824与第一折弯横梁821和第二折弯横梁822的连接处设有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横梁821和第二折弯横梁822均与折弯筋板824的折弯部相匹配,所述第
一折弯横梁821和第二折弯横梁822均与折弯筋板824塔接,并用螺栓连接;
120.所述第一折弯横梁821和第二折弯横梁822均包括横梁横板一8211、横梁横板二8212以及连接于横梁横板一8211一端和横梁横板二8212一端的横梁竖版一8213,所述横梁横板二8212的另一端连接横梁竖版二8214的一端,所述横梁竖版二8214的另一端连接横梁横板三8215的一端,所述横梁横板三8215的自由端朝向横梁竖版一8213,所述横梁横板一8211的另一端与横梁竖板三8216的连接,所述横梁竖板三8216的自由端朝向横梁横板二8212;
121.所述折弯筋板824的折弯部包括筋板横板一8241、筋板横板二8242以及连接于筋板横板一8241一端和筋板横板二8242一端的筋板竖板一8243,所述筋板横板二8242的另一端连接筋板竖板二8244的一端,两端所述筋板竖板二8244之间通过筋板横板三8245连接,所述筋板横板一8241的另一端连接有筋板竖板三8246,所述筋板竖板三8246的自由端朝向筋板横板二8242。
122.具体地,所述横梁横板三8215与筋板横板二8242塔接,并且通过螺栓一825连接,所述横梁竖版二8214与筋板竖板二8244塔接,并且通过螺栓二826连接,所述筋板横板二8242设有长槽孔8247,所述螺栓一825通过长槽孔8247与横梁横板三8215连接;
123.所述横梁横板一8211与筋板横板一8241、横梁横板二8212与筋板横板三8245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24.所述折弯连接梁823包括连接梁横板一8231、连接梁横板二8232以及连接于连接梁横板一8231、连接梁横板二8232一端的连接梁竖板一8233,所述连接梁横板一8231、连接梁横板二8232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梁竖板二8234、连接梁竖板三8235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梁竖板二8234、连接梁竖板三8235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梁横板三8236、连接梁横板四8237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梁横板三8236的另一端与连接梁竖板四8238连接,所述连接梁竖板四8238的自由端朝向连接梁横板三8236,所述连接梁竖板四8238塔接于筋板横板一8241上,所述连接梁横板二8232塔接于横梁横板三8215上;
125.所述第一折弯横梁821和第二折弯横梁822与折弯连接梁823的连接处设有横梁凸块8217,所述凸块8216连接于连接梁横板一8231、连接梁横板二8232以及连接梁竖板一8233形成的凹槽中;
126.所述连接梁横板一8231的上方、连接梁横板二8232的下方均连接有加固梁827,所述加固梁827通过钻尾螺丝与连接梁横板一8231和连接梁横板二8232、横梁凸块8217连接;提高第一折弯横梁821和第二折弯横梁822与折弯连接梁823的稳定性。筋板横板三8245与底板1设有工型钢支撑件830,对底板1进行有力的支撑。
127.所述筋板横板三8245与底板801设有工型钢支撑件830;
128.所述横梁竖板三8216与筋板竖板一8243之间设有t型盖板828,所述t型盖板828与横梁横板一8211通过钻尾螺丝829连接。t型盖板828用于连廊与电梯和幕墙之间的过渡,防止连接处有缝隙,影响用户的安全。
129.如图17-图19所示,具体地,所述高密封性外翻窗700包括窗框701、窗扇702以及连接于窗框701、窗扇702之间的连杆支撑件703,所述窗扇702包括窗扇框721和玻璃板722,所述窗扇框721与窗框70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玻璃板722与窗扇框721设有第二密封结构;窗扇框721设有窗执手706。
130.所述窗扇框721包括第一窗扇框7211和第二窗扇框7212,所述第一窗扇框7211包括框型支撑部72111和设于框型支撑部72111一端的板型支撑部72112,所述框型支撑部72111设于板型支撑部72112的中段,所述第二窗扇框7212设于框型支撑部72111的另一端靠近玻璃板722的一侧;
131.所述玻璃板722设于板型支撑部72112和第二窗扇框7212之间,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于玻璃板722与板型支撑部72112和第二窗扇框7212之间;
132.所述框型支撑部72111的下方靠近玻璃板722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部2113和第二卡槽部2114,所述第二窗扇框7212与第一卡槽部2113和第二卡槽部2114卡合连接;
133.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玻璃板722与板型支撑部72112之间的第一胶条741和玻璃板722与第二窗扇框7212之间的第二胶条742
134.具体地,所述窗框701包括支撑窗框711和连接板712,所述连杆支撑件703连接于连接板712和框型支撑部72111之间;
135.所述连接板712包括与支撑窗框711连接的第一连接板7121,所述第一连接板712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7122,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于第二连接板7122与框型支撑部72111、支撑窗框711与板型支撑部72112之间;
136.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板7122与框型支撑部72111、支撑窗框711与板型支撑部72112之间的第三密封条751和第四密封条752;
137.所述板型支撑部72112靠近玻璃板722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72115,所述第一胶条741设于第一安装槽72115内,所述第二胶条742与第二窗扇框7212卡合连接;
138.所述板型支撑部72112靠近支撑窗框711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72116,所述第二连接板7122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槽72117,所述第四密封条752设于第二安装槽72116内,所述第三密封条751设于第三安装槽72117内。通过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窗户窗框与窗扇,玻璃与窗扇框的密封性较差,无法有效的隔绝外部环境。
1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4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42.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14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