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32317发布日期:2022-10-18 18:5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风景道节点布局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行业也处于快速发展中,现阶段,景观规划大多考虑景点本身的吸引性,而忽视了风景道节点布局,很多风景道节点布局不合理,造成游客游玩时浪费大量的时间,也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有时游客无法忍受不合理的风景道节点布局二放弃某些观景区。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4.a、布局入口节点:入口节点根据10min快进节点原则进行布局,即外部联络线10min内快速进入风景道主线;
5.b、布局服务节点:服务节点根据30min服务节点原则进行布局,即两个一级服务节点之间最长不超过30min自驾时长;
6.c、布局景观节点:景观节点根据6个廊道景观节点原则布局,即每个区段上至少拥有6个级别不一的景观节点;
7.d、布局主景区节点;主景区节点根据各风景道分段上拥有至少一个吸引物原则布局,主景区达到4a景区要求,为区段廊道的核心吸引物,聚集客流。
8.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布局入口节点,从主要高速口和主要国省道内转移进入入口节点不超过10min,按照以60km/h计算,距离不超过10km,防止距离过远游客重新规划线路和产生抱怨,包括布局一级入口、二级入口,其中:
9.一级入口:为进入风景道的主要入口,选择风景道主线线路的起始点,对接主要高速口和城市铁路客运中心,且能快速进入主廊道;
10.二级入口:依据“县市同步、自成一体”布局要求,主要结合区段县区入口或县区支线与主廊道衔接点布局。
11.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布局服务节点,包括一级服务节点、二级服务节点:其中:
12.一级服务节点:依托基础条件较好,且区域位置较为合适的集镇布局,但考虑旅游与居民生活功能的分离一般依托集镇并不进入集镇,按照平均车速40-50km/h计算,两个一级服务节点之间最长不超过30min 自驾时长,如果距离过长可增加二级服务节点,保证两点之间通勤不超过30min;
13.二级服务节点:依托沿线的美丽乡村、具备一定基础的景区或集镇。
14.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布局景观节点,每个区段上至少拥有6个级别不一的观景节点,至少达到10km 一景的要求,满足2h观光需求,包括一级景观、二级景观,其中:
15.一级观景:依据景观布局思路,将沿线景观岭上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观景区域,
或需要建设大型观景设施来辅助的景观区域设为一级景观。
16.二级观景:较于一级观景,该类型主要结合现有景点,景观条件或规模相对有限,仅需要配套小型观景设施。
17.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布局主景区节点,参照景区一般景点设置做法,从入口开始,规划设计旅游者的活动,争取达到:
18.5min有一个兴趣点:3km有小景,包括景观小品、墙绘、雕塑设施,打造小尺度合影观景的自拍打卡点;
19.15min兴奋点:10km有中景,以观景节点为主,中大尺度的可以摄影的观光平台与观光塔;
20.30min激动点:20km有大景,以主景区节点为主,是朋友圈必推景点,可较长时间停留,有多个观光资源;
21.1.5-2h一个游憩阶段:40min+车程与40min+游憩组合成一个游憩阶段。
2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游客时间浪费,有利于道路车辆合理有序运行,缓解交通紧张,可以使游客尽可能地享受沿途风景,布局方法合理,适于实施及推广。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的布局入口节点方法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的布局服务节点方法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的布局景观节点方法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的布局主景区节点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9.结合附图1-5,一种风景道节点布局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30.a、布局入口节点:入口节点根据10min快进节点原则进行布局,即外部联络线10min内快速进入风景道主线;
31.b、布局服务节点:服务节点根据30min服务节点原则进行布局,即两个一级服务节点之间最长不超过30min自驾时长;
32.c、布局景观节点:景观节点根据6个廊道景观节点原则布局,即每个区段上至少拥有6个级别不一的景观节点;
33.d、布局主景区节点;主景区节点根据各风景道分段上拥有至少一个吸引物原则布局,主景区达到4a景区要求,为区段廊道的核心吸引物,聚集客流。
34.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布局入口节点,从主要高速口和主要国省道内转移进入入口节点不超过10min,按照以60km/h计算,距离不超过10km,防止距离过远游客重新规划线路和产生抱怨,包括布局一级入口、二级入口,其中:
35.一级入口:为进入风景道的主要入口,一般选择风景道主线线路的起始点,对接主要高速口和城市铁路客运中心,且能快速进入主廊道;
36.二级入口:依据“县市同步、自成一体”布局要求,主要结合区段县区入口或县区支线与主廊道衔接点布局。一般选择尽管或功能具备较好基础的地点择址布局。
37.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布局服务节点,包括一级服务节点、二级服务节点:其中:
38.一级服务节点:依托基础条件较好,且区域位置较为合适的集镇布局,但考虑旅游与居民生活功能的分离一般依托集镇并不进入集镇,按照平均车速40-50km/h计算,两个一级服务节点之间最长不超过30min 自驾时长,如果距离过长可增加二级服务节点,保证两点之间通勤不超过30min;
39.二级服务节点:依托沿线的美丽乡村、具备一定基础的景区或集镇。一般有基础可以依托且建设设施少。
40.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布局景观节点,每个区段上至少拥有6个级别不一的观景节点,至少达到10km 一景的要求,满足2h观光需求,包括一级景观、二级景观,其中:
41.一级观景:依据景观布局思路,将沿线景观岭上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观景区域,或需要建设大型观景设施来辅助的景观区域设为一级景观。
42.二级观景:较于一级观景,该类型主要结合现有景点,景观条件或规模相对有限,仅需要配套小型观景设施。
43.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布局主景区节点,参照景区一般景点设置做法,从入口开始,规划设计旅游者的活动,争取达到:
44.5min有一个兴趣点:3km有小景,包括景观小品、墙绘、雕塑设施,打造小尺度合影观景的自拍打卡点;
45.15min兴奋点:10km有中景,以观景节点为主,中大尺度的可以摄影的观光平台与观光塔;
46.30min激动点:20km有大景,以主景区节点为主,是朋友圈必推景点,可较长时间停留,有多个观光资源;
47.1.5-2h一个游憩阶段:40min+车程与40min+游憩组合成一个游憩阶段。
48.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实施方式,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