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外加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13906发布日期:2022-09-03 11:4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外加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量的既有建筑已经不能满足抗震要求,需要对这些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改造,尤其是基础部分相对比较薄弱。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地基基础的加固问题,由于整栋建筑物的荷载都是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去,因此,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在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地基基础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才能保证整栋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3.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既有混凝土结构条形基础,采用外加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法进行抗震加固,该加固方法适应于当地基承重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要求时的既有混凝土结构条形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外加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地基基础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保证整栋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采用外加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加混凝土套、新加混凝土垫层、锚固钢筋、外套底座、锚固角钢、穿墙螺栓、环圈主筋、垂直钢筋、水平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位于混凝土条形基础的两侧,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采用不对称加宽条形基础,当基础承受中心受压时采用对称加宽条形基础;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由环圈主筋弯折后,下端与外套底座连接,上端与锚固角钢焊接;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内绑扎水平钢筋和箍筋;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的环圈主筋和锚固钢筋焊接在一起;所述的锚固钢筋沿外套底座至混凝土剪力墙高度方向每隔300mm~400mm植入一根锚固钢筋,所述的锚固钢筋沿水平方向每隔400mm植入一根锚固钢筋;所述的锚固钢筋植入混凝土剪力墙或原混凝土条形基础深度不小于180mm;所述的锚固角钢沿混凝土剪力墙水平方向通长布置,所述的锚固角钢长肢部分预先做好安装孔洞,贴墙布置,与穿墙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后灌环氧树脂胶填缝;所述的锚固角钢短肢部分焊接环圈主筋;所述的穿墙螺栓预先在混凝土剪力墙做好孔洞,穿过混凝土剪力墙孔洞后,两端与锚固角钢长肢部分用螺母进行紧固连接;所述的外套底座内的垂直钢筋顶部与环圈主筋焊接在一起;所述的水平钢筋沿水平方向通长布置;所述的新加混凝土垫层所用材料同原基础垫层材料;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沿水平方面每隔1500mm~2000mm划分成单独区段,可以分批、分段或间隔进行施工。
7.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8.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圈主筋为φ12钢筋,沿水平方向每隔300mm~400mm布置一根。
9.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内绑扎的水平钢筋和箍筋均为φ6钢筋,水平钢筋
为φ6@300布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的锚固角钢型号为l75
×
50
×
8。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套底座由5φ12钢筋构成,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锚固钢筋、垂直钢筋均为φ16钢筋,采用hpb300或hrb335等级的热轧钢筋。
13.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最低厚度不小于200mm。
14.进一步地,所述的锚固角钢与钢筋的焊接、钢筋与钢筋之间的焊接,焊条全部采用e50系列焊条。
15.上述外加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6.步骤一:首先在混凝土剪力墙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钻孔,安装穿墙螺栓,固定锚固角钢;
17.步骤二:将混凝土剪力墙和原混凝土条形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
18.步骤三:对原基础垫层加宽部分的地基,铺设与原基础垫层相同材料的垫层,并进行夯实。
19.步骤四:在外加混凝土套内绑扎钢筋和灌注混凝土前,先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旧结构间的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20.步骤五:根据设计图纸在原混凝土条形基础上打孔,并植入锚固钢筋。
21.步骤六:将环圈主筋焊接在锚固角钢及锚固钢筋上,再将环圈主筋下端弯折成封闭的环型形状作为外套底座钢筋,将垂直钢筋焊接在环圈主筋上,然后在绑扎水平钢筋和箍筋。
22.步骤七:外加混凝土套浇筑前对钢筋布置、锚固钢筋布置和模板支护等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3.有益效果:
24.本发明最显著的优势在于采用外加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基础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且施工周期短,安全可靠。该方法特别适应于当地基承重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要求时的既有混凝土结构条形基础的抗震加固。如果该技术在既有老旧建筑抗震加固中加以推广应用,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25.图1为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平面示意图;
26.图2为图1的1-1剖面图。
27.图中,1:外加混凝土套;2:新加混凝土垫层;3:原基础垫层;4:锚固钢筋;5:混凝土剪力墙;6:原混凝土条形基础;7:外套底座;8:锚固角钢;9:穿墙螺栓;10:环圈主筋;11:垂直钢筋;12:水平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28.一种采用外加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参见图1、图2所示,包括外加混凝土套1、新加混凝土垫层2、锚固钢筋4、外套底座7、锚固角钢8、穿墙螺栓9、环圈主筋10、垂直钢筋11、水平钢筋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1位于原混凝土条形基
础6的两侧,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采用不对称加宽条形基础,当基础承受中心受压时采用对称加宽条形基础;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1由环圈主筋10弯折后,下端与外套底座7连接,上端与锚固角钢8焊接;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1内绑扎水平钢筋12和箍筋;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1的环圈主筋10和锚固钢筋4焊接在一起;所述的锚固钢筋4沿外套底座7至混凝土剪力墙5高度方向每隔300mm~400mm植入一根锚固钢筋4,所述的锚固钢筋4沿水平方向每隔400mm植入一根锚固钢筋4;所述的锚固钢筋4植入混凝土剪力墙5或原混凝土条形基础6深度不小于180mm;所述的锚固角钢8沿混凝土剪力墙5水平方向通长布置,所述的锚固角钢8长肢部分预先做好安装孔洞,贴墙布置,与穿墙螺栓9进行连接固定,后灌环氧树脂胶填缝;所述的锚固角钢8短肢部分焊接环圈主筋10;所述的穿墙螺栓9预先在混凝土剪力墙5做好孔洞,穿过混凝土剪力墙5孔洞后,两端与锚固角钢8长肢部分用螺母进行紧固连接;所述的外套底座7内的垂直钢筋11顶部与环圈主筋10焊接在一起;所述的水平钢筋12沿水平方向通长布置;所述的新加混凝土垫层2所用材料同原基础垫层3材料;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1沿水平方面每隔1500mm~2000mm划分成单独区段,可以分批、分段或间隔进行施工。
29.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30.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圈主筋10为φ12钢筋,沿水平方向每隔300mm~400mm布置一根。
31.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1内绑扎的水平钢筋12和箍筋均为φ6钢筋,水平钢筋12为φ6@300布置。
32.进一步地,所述的锚固角钢8型号为l75
×
50
×
8。
33.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套底座7由5φ12钢筋构成,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34.进一步地,所述的锚固钢筋4、垂直钢筋11均为φ16钢筋,采用hpb300或hrb335等级的热轧钢筋。
35.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加混凝土套1最低厚度不小于200mm。
36.进一步地,所述的锚固角钢8与钢筋的焊接、钢筋与钢筋之间的焊接,焊条全部采用e50系列焊条。
37.上述外加混凝土套加固混凝土条形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38.步骤一:首先在混凝土剪力墙5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钻孔,安装穿墙螺栓9,固定锚固角钢8;
39.步骤二:将混凝土剪力墙5和原混凝土条形基础6凿毛和刷洗干净。
40.步骤三:对原基础垫层3加宽部分的地基,铺设与原基础垫层3相同材料的垫层,并进行夯实。
41.步骤四:在外加混凝土套1内绑扎钢筋和灌注混凝土前,先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旧结构间的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42.步骤五:根据设计图纸在原混凝土条形基础6上打孔,并植入锚固钢筋4。
43.步骤六:将环圈主筋10焊接在锚固角钢8及锚固钢筋4上,再将环圈主筋10下端弯折成封闭的环型形状作为外套底座7钢筋,将垂直钢筋11焊接在环圈主筋10上,然后在绑扎水平钢筋12和箍筋。
44.步骤七:外加混凝土套1浇筑前对钢筋布置、锚固钢筋4布置和模板支护等检查合
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45.以上是本发明的一典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限于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