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植材砼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18170发布日期:2022-11-16 08:1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植材砼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搅拌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移动式植材砼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2.植材砼以植物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相关材料制备而成。其广泛应用于园路、树穴装饰覆盖、立体绿化、屋顶绿化、交通以及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制备植材砼时,首先需将废弃物破碎为木屑,将木屑处理后再与其他原材料混合,随后再进行制备。比如,将园林中修剪下来的枝条等绿地废弃物收集起来,然后同一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再由搅拌设备将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混合完成后再进行现场铺装,最后覆膜养生后即可完成。
3.其中,由于植材砼的原材料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木屑,而很多的园林中经常会修剪下废弃枝条,但各地不同园林较多且分布分散,各个园林修剪下的枝条难以在同一位置进行破碎处理,因此针对各种原材料混合的设备需要具有可移动性,现有的很多搅拌设备大多为设置于拖车上的滚筒式搅拌机,但是由于搅拌机为整体旋转式的滚筒,其运行成本较高,还要兼具可移动性,整体设备便较为复杂,且滚筒式搅拌机的加料和出料效率低,设备内部清理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植材砼搅拌设备。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移动式植材砼搅拌设备,包括:
7.移动底座;
8.呈圆柱状结构的搅拌桶,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结构,所述搅拌桶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移动底座的顶部,搅拌桶的底部固连有出料阀;
9.呈水平状态的桶盖,沿竖直方向同轴滑动设置于搅拌桶的正上方;
10.水平顶环,呈水平状态固定套设于搅拌桶外圆柱壁上且靠近搅拌桶顶部;
11.搅拌机构,固定设置于桶盖上,其包括竖直朝下伸入搅拌桶内的搅拌轴和若干个固连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
12.升降机构,所述搅拌桶的顶部成型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凸檐,升降机构包括若干个沿搅拌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升降竖轴和竖直套筒,每个升降竖轴的顶部均与桶盖固连且升降竖轴上端成型有外螺纹,每个竖直套筒均轴接设置于环形凸檐和水平顶环之间且旋设于对应升降竖轴上;
13.驱动机构,设置于移动底座和水平顶环上,其包括呈水平状态滑动设置于水平顶环上且用于驱动若干个竖直套筒同步旋转的驱动齿盘。
14.优选的,所述升降竖轴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升降竖轴对称设置于搅拌桶上,所述水平顶环包括呈对称状态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两端均成型有用于互相固连的连接竖板,所述搅拌桶的外圆柱壁上还固连有位于水平顶环正下方的水平底
环,水平底环包括呈对称状态的第三半环和第四半环,第三半环和第四半环内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沿搅拌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内沉槽,搅拌桶外圆柱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若干个内沉槽的外沉槽,每个内沉槽和外沉槽之间均嵌设有限位块,搅拌桶上还套设有两端分别抵紧水平顶环和水平底环的外圆柱套,第三半环和第四半环上均固连有第一直线轴承且每个所述升降竖轴的下端均滑动设置于对应第一直线轴承内。
15.优选的,所述水平顶环顶部同轴嵌设有限位圆环,限位圆环的内侧顶部成型有斜面部,所述驱动齿盘底部轴接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竖直转轴,每个所述竖直转轴底部均固连有滑轮,滑轮底端呈适应斜面部结构的圆台状结构且滑轮该端与斜面部滑动配合,驱动齿盘的顶部内外侧均呈斜齿盘结构,竖直套筒上成型有与驱动齿盘顶部内侧相啮合的锥齿部。
16.优选的,水平顶环和水平底环上均固连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第二直线轴承,水平顶环和水平底环上还滑动连接有四根限位竖轴且每根限位竖轴均滑动设置于对应两个第二直线轴承内,桶盖的顶部固连有四个一一对应于四根限位竖轴的连接轴套且每根限位竖轴的顶端均与对应连接轴套固连,每根限位竖轴的底部还固连有用于纵向限位的限位螺母,环形凸檐上开设有四个一一对应于四根限位竖轴的避让通孔。
17.优选的,桶盖的顶部固连有两个一一对应于两根升降竖轴的连接柱套,每根升降竖轴的顶部均成型有连接凸柱,每根所述连接凸柱均突出于桶盖且嵌设于对应连接柱套中。
18.优选的,所述搅拌桶通过钢材支架固定设置于移动底座顶部,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19.第一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钢材支架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上;
20.驱动竖轴,第一半环外圈成型有连接凸耳,钢材支架上还固连有l型支架,所述驱动竖轴轴接设置于连接凸耳和l型支架上,驱动竖轴的底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
21.驱动伞齿,同轴固连于驱动竖轴的顶部且驱动伞齿与驱动齿盘的顶部外侧相啮合。
22.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嵌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的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朝上,桶盖的底部嵌设有两个一一对应于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弹性圆垫。
23.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内侧嵌设有密封圈。
24.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桶盖顶部的第二电机,搅拌轴顶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
25.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包括车体和固定设置于车体上的四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脚,所述钢材支架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支撑脚为手摇式可升降的支撑脚,搅拌桶外还固连有用于保护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的柱型保护壳。
2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27.其一,本发明通可配合小型牵引车使用,使其在园区灵活移动,从而便于随时随地的进行就地工作,相较于传统的固定式搅拌器而言,具有机动性高、使用更方便和灵活的优点;
28.其二,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桶盖的自动开盖,此过程中,升降机构沿桶盖的周向均匀的对向上发力并将其顶起,保证了桶盖能够平稳的进行开
盖和合盖操作,极大的节约了人力;
29.其三,本发明的搅拌轴配合多个纵向间隔分布的搅拌叶,能够更加充分的对桶内的植材进行搅拌,相较于传统的单桨式搅拌机,具有更高的更高且更充分的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30.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1.图2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2.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3.图4是实施例的钢材支架和搅拌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实施例的驱动机构和搅拌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实施例的搅拌机构、搅拌桶和桶盖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36.图7是实施例的升降竖轴、限位竖轴、水平顶环和水平底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8是实施例的搅拌桶、桶盖、水平顶环和水平底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一。
38.图9是实施例的搅拌桶、桶盖、水平顶环和水平底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二。
39.图10是实施例的搅拌桶的俯视图。
40.图11是图10沿b-b线的剖视图。
41.图12是图11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42.图13是图11中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43.图中标号为:
44.1、车体;2、支撑脚;3、搅拌桶;4、出料阀;5、桶盖;6、水平顶环;7、搅拌轴;8、搅拌叶;9、环形凸檐;10、升降竖轴;11、竖直套筒;12、驱动机构;13、驱动齿盘;14、第一半环;15、第二半环;16、连接竖板;17、水平底环;18、第三半环;19、第四半环;20、限位块;21、外圆柱套;22、第一直线轴承;23、限位圆环;24、竖直转轴;25、滑轮;26、锥齿部;27、第二直线轴承;28、限位竖轴;29、连接轴套;30、限位螺母;31、连接柱套;32、连接凸柱;33、钢材支架;34、第一电机;35、驱动竖轴;36、连接凸耳;37、l型支架;38、驱动伞齿;39、压力传感器;40、弹性圆垫;41、密封圈;42、第二电机;43、柱型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46.参考图1至图13所示的一种移动式植材砼搅拌设备,包括:
47.移动底座;
48.呈圆柱状结构的搅拌桶3,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结构,所述搅拌桶3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移动底座的顶部,搅拌桶3的底部固连有出料阀4;
49.呈水平状态的桶盖5,沿竖直方向同轴滑动设置于搅拌桶3的正上方;
50.水平顶环6,呈水平状态固定套设于搅拌桶3外圆柱壁上且靠近搅拌桶3顶部;
51.搅拌机构,固定设置于桶盖5上,其包括竖直朝下伸入搅拌桶3内的搅拌轴7和若干个固连于搅拌轴7上的搅拌叶8;
52.升降机构,所述搅拌桶3的顶部成型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凸檐9,升降机构包括若干
个沿搅拌桶3轴线等角度分布的升降竖轴10和竖直套筒11,每个升降竖轴10的顶部均与桶盖5固连且升降竖轴10上端成型有外螺纹,每个竖直套筒11均轴接设置于环形凸檐9和水平顶环6之间且旋设于对应升降竖轴10上;
53.驱动机构12,设置于移动底座上,其包括呈水平状态滑动设置于水平顶环6上且用于驱动若干个竖直套筒11同步旋转的驱动齿盘13。
54.参照图6至图9所示,所述升降竖轴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升降竖轴10对称设置于搅拌桶3上,所述水平顶环6包括呈对称状态的第一半环14和第二半环15,第一半环14和第二半环15的两端均成型有用于互相固连的连接竖板16,所述搅拌桶3的外圆柱壁上还固连有位于水平顶环6正下方的水平底环17,水平底环17包括呈对称状态的第三半环18和第四半环19,第三半环18和第四半环19内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沿搅拌桶3轴线等角度分布的内沉槽,搅拌桶3外圆柱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若干个内沉槽的外沉槽,每个内沉槽和外沉槽之间均嵌设有限位块20,搅拌桶3上还套设有两端分别抵紧水平顶环6和水平底环17的外圆柱套21,第三半环18和第四半环19上均固连有第一直线轴承22且每个所述升降竖轴10的下端均滑动设置于对应第一直线轴承22内。第一半环14、第二半环15、第三半环18和第四半环19的截面均呈l形结构且四者外侧均成型有加强筋,安装水平顶环6和水平底环17时,先安装水平顶环6和竖直套筒11,随后再根据水平底环17安装后水平顶环6和水平底环17之间的距离,选择对应尺寸的外圆柱套21,确保外圆柱套21的两端能够同时抵紧水平顶环6和水平底环17,限位块20配合内沉槽和外沉槽能够保证水平底环17固定套设于搅拌桶3上且不会轴向移动,配合对应尺寸的外圆柱套21能够保证水平顶环6和竖直套筒11安装后,水平顶环6不会向下滑落,每两个对应连接竖板16之间均通过螺栓和螺母固连。
55.参照图12所示,所述水平顶环6顶部同轴嵌设有限位圆环23,限位圆环23的内侧顶部成型有斜面部,所述驱动齿盘13底部轴接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竖直转轴24,每个所述竖直转轴24底部均固连有滑轮25,滑轮25底端呈适应斜面部结构的圆台状结构且滑轮25该端与斜面部滑动配合,驱动齿盘13的顶部内外侧均呈斜齿盘结构,竖直套筒11上成型有与驱动齿盘13顶部内侧相啮合的锥齿部26。竖直套筒11两端均成型有直径略小的台阶部,而环形凸檐9和水平顶环6相向侧均嵌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的轴承,进而将竖直套筒11轴向限位地轴接设置于环形凸檐9和水平顶环6之间,而驱动齿盘13通过若干个竖直转轴24和滑轮25滑动设置于限位圆环23上,故安装水平顶环6时将两个锥齿部26与驱动齿盘13顶部内侧相啮合后,将水平顶环6上移并压紧限位圆环23、若干个滑轮25、若干个竖直转轴24、驱动齿盘13和两个竖直套筒11,即可实现将限位圆环23、若干个滑轮25、若干个竖直转轴24、驱动齿盘13和两个竖直套筒11夹紧在水平顶环6和环形凸檐9之间,且驱动齿盘13能够顺畅自转,进而带动两个竖直套筒11自转,由于竖直套筒11被轴向限位无法升降,而升降竖轴10旋设于竖直套筒11内,故竖直套筒11旋转后能够带动升降竖轴10升降,继而带动整个桶盖5升降。
56.参照图8和图13所示,水平顶环6和水平底环17上均固连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第二直线轴承27,水平顶环6和水平底环17上还滑动连接有四根限位竖轴28且每根限位竖轴28均滑动设置于对应两个第二直线轴承27内,桶盖5的顶部固连有四个一一对应于四根限位竖轴28的连接轴套29且每根限位竖轴28的顶端均与对应连接轴套29固连,每根限位竖轴28的底部还固连有用于纵向限位的限位螺母30,环形凸檐9上开设有四个一一对应于四根限位
竖轴28的避让通孔。桶盖5通过四个连接轴套29和四根限位竖轴28固连,八个第二直线轴承27对四根限位竖轴28限位后,使得四根限位竖轴28能够顺畅的竖直升降,从而使得桶盖5能够在搅拌桶3正上方竖直升降,如此当驱动齿盘13旋转后,便能使桶盖5竖直升降,限位螺母30用于防止桶盖5升起过程中抬升过高,使得限位竖轴28的底部脱出水平底环17。
57.参照图5、图12和图13所示,桶盖5的顶部固连有两个一一对应于两根升降竖轴10的连接柱套31,每根升降竖轴10的顶部均成型有连接凸柱32,每根所述连接凸柱32均突出于桶盖5且嵌设于对应连接柱套31中。升降竖轴10的顶部穿过桶盖5后伸入连接柱套31内,连接凸柱32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连接柱套31的顶部开设有适应螺纹孔的连接孔,通过适当尺寸的螺母(图中未示出)即可将连接柱套31与连接凸柱32固连,升降竖轴10的顶部通过连接柱套31限位,下端通过第一直线轴承22限位,且上端开设有外螺纹的部分又旋设于竖直套筒11内,保证升降竖轴10能够顺畅升降,且升降竖轴10由下而上下端光轴段、上端成型有外螺纹段和顶端连接凸柱32段直径依次递减。
58.参照图4和图5所示,所述搅拌桶3通过钢材支架33固定设置于移动底座顶部,所述驱动机构12还包括:
59.第一电机34,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钢材支架33上且第一电机34的输出轴竖直朝上;
60.驱动竖轴35,第一半环14外圈成型有连接凸耳36,钢材支架33上还固连有l型支架37,所述驱动竖轴35轴接设置于连接凸耳36和l型支架37上,驱动竖轴35的底端与第一电机34的输出轴同轴固连;
61.驱动伞齿38,同轴固连于驱动竖轴35的顶部且驱动伞齿38与驱动齿盘13的顶部外侧相啮合。
62.第一电机34为减速电机,当第一电机34的输出轴带动驱动竖轴35旋转后,驱动竖轴35即可通过驱动伞齿38带动驱动齿盘13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两个竖直套筒11进行旋转,两个竖直套筒11再带动两根升降竖轴10同步升降,连接凸耳36和l型支架37用于保持驱动竖轴35稳定旋转。
63.参照图8和图9所示,所述搅拌桶3的顶部嵌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的压力传感器39且压力传感器39的感应端朝上,桶盖5的底部嵌设有两个一一对应于两个压力传感器39的弹性圆垫40。弹性圆垫40嵌设于桶盖5底部,且桶盖5不接触搅拌桶3时弹性圆垫40的底部突出于桶盖5,当桶盖5下降后,弹性圆垫40先接触压力传感器39的顶部,当桶盖5继续下降后,弹性圆垫40给予压力传感器39一定压力后桶盖5再接触搅拌桶3。
64.参照图12所示,所述搅拌桶3的顶部内侧嵌设有密封圈41。密封圈41由弹性材料制成,当桶盖5位于搅拌桶3上方未接触搅拌桶3时,密封圈41顶部突出于搅拌桶3顶部,桶盖5下压后先挤压密封圈41,使得密封圈41逐渐被压缩变形并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搅拌桶3内原料由搅拌桶3顶部漏出。
65.参照图11所示,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桶盖5顶部的第二电机42,搅拌轴7顶部与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同轴固连。第二电机42为减速电机,安装时先将第二电机42固定在桶盖5顶部,搅拌轴7和若干个搅拌叶8固连后再将搅拌轴7顶部与第二电机42输出轴固连,此时搅拌轴7和若干个搅拌叶8相当于吊装在桶盖5上,由于搅拌过程主要是为了充分混合各种原材料,故搅拌过程中搅拌轴7转速不高,搅拌轴7晃动较小,同时搅拌轴7与第二电
机42的连接也需牢固,防止出现搅拌过程中搅拌轴7下端不稳的情形,同样也可以先将搅拌轴7上端先轴接设置于桶盖5上,再将搅拌轴7与第二电机42输出轴固连,参照图11所示,搅拌叶8呈一字型固定在搅拌轴7和上。
66.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移动底座包括车体1和固定设置于车体1上的四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脚2,所述钢材支架33固定设置于车体1上,所述支撑脚2为手摇式可升降的支撑脚2,搅拌桶3外还固连有用于保护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12的柱型保护壳43。车体1为拖车(车头未示出),由于植材砼的搅拌过程往往在户外,且搅拌地点路况难料,故采用轮胎较大的拖车以适应不同地形,当拖车到达目的地后,根据不同路况可适当升降四个支撑脚2,使得搅拌桶3能够尽量呈水平状态,且四个支撑脚2能够将车体1撑起,起到稳定车体1的作用,使得搅拌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
67.工作原理:整个设备中设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且第一电机34、第二电机42和压力传感器39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使用时首先将车体1移动至目的地,并使用四个支撑脚2将车体1撑起,使得车体1保持平稳,随后启动第一电机34,进而通过驱动竖轴35带动驱动伞齿38旋转,从而带动驱动齿盘13进行旋转,驱动齿盘13与两个锥齿部26相作用,带动两个竖直套筒11进行旋转,由于每个竖直套筒11均与对应的升降竖轴10螺纹配合,因此两个竖直套筒11会带动两根升降竖轴10同步升起,桶盖5由于四根限位竖轴28的限位,能够平稳地在搅拌桶3上方升降,故两根升降竖轴10升起后能够带动桶盖5升起,桶盖5升起一定高度后,即可人工将各种原料由搅拌桶3和桶盖5之间投入搅拌桶3内,,投入所有原料后再次启动第一电机34,此时第一电机34输出轴相对之前反转,从而使得桶盖5下降,当桶盖5下降后,桶盖5首先接触密封圈41并挤压密封圈41,随后弹性圆垫40接触压力传感器39,当压力传感器39检测到适当压力时,此时密封圈41被适当压缩并保持桶盖5和搅拌桶3之间密封,且桶盖5恰能接触搅拌桶3,压力传感器39检测到该压力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再发送信号给第一电机34,第一电机34停止工作,随后即可开启第二电机42,使得搅拌轴7带动若干个搅拌叶8进行旋转,继而完成对原料的搅拌,搅拌完成后即可通过出料阀4将搅拌完的原料取出,出料阀4关闭时保持与搅拌桶3密封连接,防止原料漏出,出料阀4为手动式插板阀。
6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