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多层悬挑结构接柱支撑施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56367发布日期:2022-10-19 03:0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多层悬挑结构接柱支撑施工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跨度多层悬挑结构接柱支撑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悬挑结构的产生对现代建筑的艺术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用悬挑结构逐渐成为现代建筑造型的一种主要手段,常被用于挑檐、外阳台、挑廊等重要部位。悬挑结构的运用使建筑获得开放空间,建筑空间也得到进一步延伸。同时,在建造技术的不断更新下,悬挑的尺度及应用方式都有了新的突破,逐渐形成了现代建筑的创新。
3.然而当前建筑高处大悬挑结构模板支撑架方法常采用组合悬挑支模架、落地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式,传统的悬挑工字钢模板支撑结构悬挑伸出长度有限,大跨度悬挑不经济、落地模板支撑体系由于支撑悬挑部位结构荷载大,搭设不经济且难以满足安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现有大悬挑斜拉型钢梁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受力,施工上一层结构时必须依托下一层结构,但是下一层结构为悬挑结构,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跨度悬挑结构接柱支撑施工方法。
5.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多层悬挑结构接柱支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一、设计多层悬挑结构支撑,并确定多层悬挑区域下方的地基位置;
7.所述多层悬挑结构支撑包括若干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和若干悬挑区域框架柱;悬挑区域框架柱的上端与最上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固定连接,悬挑区域框架柱的下端与最下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固定连接,且悬挑区域框架柱与中间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均固定连接;在多层悬挑区域下方的地基上标注出悬挑区域框架柱对应的位置,并定义为钢管柱安装位置;
8.步骤二、对多层悬挑区域下方的地基进行基础加固;
9.步骤三、增设多个支撑在最下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的钢管柱;
10.所述钢管柱位于多层悬挑区域下方的地基上,并与钢管柱安装位置对应;
11.步骤四、搭设多层悬挑结构支撑,使悬挑区域框架柱与所述钢管柱一一轴心对正;
12.步骤五、悬挑区域的结构施工;
13.从下往上逐层搭设模板及模板支撑架体,搭设一层模板及模板支撑架体后,即进行浇筑混凝土形成梁板,在下一层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进行上一层模板、模板支撑架体的搭设及混凝土浇筑;
14.步骤六、拆除悬挑区域的模板支撑架体和模板、悬挑区域下方的钢管柱;钢管柱、模板支撑架体和模板在施工期间不拆除,当最上层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模板支撑架体;模板和钢管柱在模板支撑架体拆除后或装饰施工阶段完成后再拆除。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对多层悬挑区域下方的地基进行基础加固,具体包括如
下内容:
16.s1、夯实地基:
17.s2、在地基的钢管柱安装位置浇筑混凝土基础;
18.s3、在钢管柱安装位置之外的地基上铺设碎石垫层,之后在碎石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基础;
19.s4、在地基的四周设置排水沟。
20.进一步的,所述s1中夯实地基,具体为对回填土分层夯实,使压实系数达到0.97;所述s2中浇筑的混凝土基础为4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基础,双层双向配筋16@200;所述s3中碎石垫层的厚度为200mm,浇筑的混凝土基础为2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基础。
21.进一步的,步骤四中,所述悬挑区域钢框架梁的一端固定在对应层的建筑主体钢框架梁上,建筑主体钢框架梁通过若干建筑主体框架柱进行固定;
22.进一步的,步骤五中,搭设完模板支撑架体后,将钢管柱与周边的模板支撑架体联接在一起。
23.进一步的,步骤五中,模板支撑架体的立柱下端底部垫有木板。
24.进一步的,所述模板支撑架体为扣件式落地脚手架支撑体系。
25.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柱的直径和管壁厚度为406.4
×
6mm。
26.有益效果:
27.1)在大跨度悬挑区域框架柱底设置钢管柱进行支撑,钢管柱轴心与框架柱轴心对正,钢管柱按受力柱考虑,使原悬挑结构受力体系转换为框架简支结构受力体系,传力明确,形成稳定结构;
28.2)上层结构施工时可利用下一层结构并设置扣件式落地脚手架支撑体系,较传统大悬挑支撑方式,施工难度大大减小,节约大量成本同时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29.3)结构施工时,在下一层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进行上一层模板、模板支撑架体的搭设及混凝土浇筑;最上层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拆除模板支撑架体。这两种操作都能够防止钢管柱支撑下荷载过于集中。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大跨度多层悬挑结构接柱支撑结构示意图;
31.其中,夯实地基-1;碎石垫层-2;2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基础-3;钢管柱-4;4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基础-5;第二层梁板-6;第三层梁板-7;第四层梁板-8;第五层梁板-9;屋面层梁板-10;建筑主体框架柱-11;悬挑区域框架柱-12;悬挑区域的模板支撑架体-13。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
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多层悬挑结构接柱支撑施工方法,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34.步骤一、设计多层悬挑结构支撑,并确定多层悬挑结构下方的地基位置;
35.所述多层悬挑结构支撑包括若干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和若干悬挑区域框架柱12;
悬挑区域框架柱12的上端与最上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固定连接,悬挑区域框架柱12的下端与最下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固定连接,且悬挑区域框架柱12与中间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均固定连接;
36.在多层悬挑区域下方的地基上标注出悬挑区域框架柱12对应的位置,并定义为钢管柱安装位置,所述钢管柱安装位置位于悬挑区域框架柱12的正下方。
37.步骤二、对多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下方的地基进行基础加固;
38.1、夯实地基1:
39.对回填土分层夯实,使压实系数达到0.97;
40.2、在地基的钢管柱安装位置浇筑混凝土基础;
41.浇筑的混凝土基础为4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基础5,双层双向配筋16@200;16@200是直径为16mm的钢筋每隔200mm布置一道;
42.3、在钢管柱安装位置之外的地基上铺设200mm厚碎石垫层2,之后在碎石垫层2上浇筑2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基础3;
43.4、在多层悬挑区域下方的地基四周设置排水沟,防止地基土浸水。
44.步骤三、增设多个支撑在最下层悬挑区域钢框架梁的钢管柱4,所述钢管柱4位于多层悬挑区域下方的地基上,并与钢管柱安装位置对应;钢管柱按受力柱考虑;
45.本实施例中,钢管柱4的直径和管壁厚度为406.4
×
6mm。
46.步骤四、搭设多层悬挑结构支撑,使悬挑区域框架柱12与所述钢管柱4一一轴心对正;
47.搭设多层悬挑结构支撑时,所述悬挑区域钢框架梁的一端固定在对应层的建筑主体钢框架梁上,建筑主体钢框架梁通过若干建筑主体框架柱11进行固定;建筑主体钢框架梁与建筑主体框架柱11的固定方式为常规固定方式,建筑主体框架柱11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
48.本实施例中,建筑主体钢框架梁从下至上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及屋面层建筑主体钢框架梁;悬挑区域钢框架梁从下至上包括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及屋面层悬挑钢框架梁。
49.步骤五、悬挑区域的结构施工;
50.从下往上逐层搭设模板及模板支撑架体,搭设一层模板及模板支撑架体后,即进行浇筑混凝土形成梁板,在下一层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进行上一层模板、模板支撑架体的搭设及混凝土浇筑;
51.搭设模板及模板支撑架体是为了浇筑梁板。在本实施例中,先将支撑悬挑区域第三层梁板7的模板和模板支撑架体搭设完成,之后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搭设支撑悬挑区域第四层梁板8的模板和模板支撑架体,浇筑混凝土,依次向上逐层进行结构施工。
52.本实施中钢管柱4与和周边的悬挑区域模板支撑架体13联接在一起;悬挑区域模板支撑架体13为扣件式落地脚手架支撑体系,悬挑区域模板支撑架体13的立柱下端底部垫有木板。
53.步骤六、拆除悬挑区域的模板支撑架体和模板、悬挑区域下方的钢管柱;
54.钢管柱4、模板支撑架体和模板在施工期间不拆除,当最上层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
到100%后拆除模板支撑架体,模板和钢管柱4在模板支撑架体拆除后或装饰施工阶段完成后再拆除。
55.本实施例中,待悬挑区域屋面层梁板10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悬挑区域模板支撑架体13,之后在装饰施工阶段拆除模板和钢管柱4。
56.本实施例中,待悬挑区域屋面层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模板支撑架体,之后在装饰施工阶段拆除模板和钢管柱。
57.在下一层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进行上一层模板、模板支撑架体的搭设及混凝土浇筑;使已施工的部分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减少下层模板支撑架体受力。模板支撑架体施工期间不拆除,可一部分支撑上部结构梁板重量,减小钢管柱支撑受力,防止地基基础受力集中,下沉变形的不利影响。模板支撑架体的立柱下端底部垫有木板可以减少对地基或者梁板的损害。
58.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