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大跨度室内吊顶起吊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81179发布日期:2022-10-21 23:1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室内吊顶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层大跨度室内吊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室内吊顶一般4米~5米高,顶板一般采用混凝土板,此时吊顶可以直接做在混凝土板上。当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结构造型设计多种多样,室内高层大跨度中庭造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建筑设计中。这时室内高层的中庭挑高设计可达40米以上,整体采用钢结构顶板。因此这种设计给后期室内装修吊顶施工带来巨大的难度,高度太高无法在地面搭设支架,并且顶板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时,若直接破坏钢结构则容易造成巨大工程质量隐患,同时整体起吊容易安装时精度较低。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起吊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以确保高层大跨度室内吊顶的施工质量,解决现有施工中高层大跨度吊顶施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层大跨度室内吊顶起吊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室内吊顶挑高超过40米,挑高过高安装不精确,现有的施工架体无法搭设,特别是顶板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时无法实现吊顶施工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大跨度室内吊顶起吊系统,包括楼面结构、吊顶结构和起吊结构,所述楼面结构按其下方是否布置吊顶结构划分为吊顶布置区和非吊顶布置区,所述吊顶布置区包括下侧的楼面钢梁层和落置在楼面钢梁层上侧的布置区室内楼面板,所述非吊顶布置区包括非布置区室内楼面板,所述吊顶结构包括吊顶龙骨层和吊顶铝板层,所述吊顶龙骨层可拆卸连接在楼面钢梁层的下侧,所述吊顶铝板层可拆卸连接在吊顶龙骨层的下侧,吊顶铝板层的挑高高度不小于四十米,长度大于三十米,宽度大于十五米,所述起吊结构包括四个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卷扬机布置在吊顶布置区周围的非布置区室内楼面板上侧的四角位置处,所述布置区室内楼面板顺着宽度方向纵向分割成为沿长度方向横向并列的起吊区间,每个起吊区间上均设有五个起吊洞口,包括四个角部洞口和一个中央洞口,所述角部洞口开设在起吊区间的四角位置处,相邻起吊区间的同一侧角部洞口横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起吊区间的中央洞口横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卷扬机上,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起吊洞口经过楼面钢梁层垂直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吊顶龙骨层上。所述卷扬机所在位置的非布置区室内楼面板的标高高于起吊洞口所在位置的布置区室内楼面板的标高。
5.所述起吊区间并列共设有三个,包括两个边区间和一个中区间,边区间的五个起吊洞口中,角部洞口分别为两个远离中区间的远端边角部洞口和两个靠近中区间的近端边角部洞口,中央洞口为边中央洞口;
中区间的五个起吊洞口中,角部洞口为中角部洞口,中央洞口为中心洞口。
6.所述卷扬机位于边区间的外侧,包括第一吊机、第二吊机、第三吊机和第四吊机,其中第一吊机和第二吊机纵向对齐,第三吊机和第四吊机纵向对齐,第一吊机和第三吊机横向对齐,第二吊机和第四吊机横向对齐。
7.所述第一吊机和第三吊机均连接有四道钢丝绳,四道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靠近该卷扬机的远端边角部洞口、近端边角部洞口和中角部洞口,还穿过中心洞口;所述第二吊机和第四吊机均连接有五道钢丝绳,五道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靠近该卷扬机的远端边角部洞口、近端边角部洞口和中角部洞口,还穿过边中央洞口和中心洞口。
8.所述吊顶龙骨层与楼面钢梁层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9.所述吊顶龙骨层包括水平龙骨架和竖向龙骨,所述钢丝绳起吊水平龙骨架,所述连接组件与竖向龙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楼面钢梁层可拆卸连接。
10.一种高层大跨度室内吊顶起吊系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吊顶布置区内吊顶结构的尺寸,将吊顶结构分为三个起吊区间,设计起吊结构中四台卷扬机在非吊顶布置区的安置位置和对应布置区室内楼面板上起吊洞口的开设位置;步骤二,在布置区室内楼面板上开凿对应三个起吊区间的十五个起吊洞口;按顺序分为边区间a、中区间b、边区间c共三个起吊区间;步骤三,将四台卷扬机分别放置于步骤一中设计的位置;然后将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卷扬机上,另一端按设计依次穿过起吊洞口,钢丝绳穿过起吊洞口后保持垂直状态进行下放;步骤四,将吊顶龙骨层在布置区室内楼面板下层对应的地面上按三个起吊区间进行焊接;然后将对应起吊区间的吊顶铝板层与吊顶龙骨层进行连接,并将连接组件与吊顶龙骨层的上侧固定连接;步骤五,将钢丝绳与吊顶龙骨层对应的位置进行连接;步骤六,起吊边区间a的吊顶龙骨层:同时启动靠近边区间a的第一吊机和第二吊机,拉动边区间a内的五根钢丝绳,其中第一吊机拉动该吊机连接的远端边角部洞口和近端边角部洞口对应的钢丝绳,第二吊机拉动该吊机连接的远端边角部洞口、边中央洞口和近端边角部洞口对应的钢丝绳,将边区间a的吊顶龙骨层提升至指定位置,将边区间a的连接组件与该位置对应的楼面钢梁层的底部卡接;步骤七,起吊中区间b的吊顶龙骨层:同时启动四台吊机拉动中区间b内的五根钢丝绳,其中每台吊机拉动该吊机附近的中角部洞口和中心洞口对应的钢丝绳,将中区间b的吊顶龙骨层提升至指定位置;然后将中区间b的吊顶龙骨层与边区间a的吊顶龙骨层固定连接,连成整体;将中区间b的连接组件与该位置对应的楼面钢梁层的底部卡接;步骤八,起吊边区间c的吊顶龙骨层:同时启动靠近边区间c的第三吊机和第四吊机,拉动边区间c内的五根钢丝绳,其中第三吊机拉动该吊机连接的远端边角部洞口和近端边角部洞口对应的钢丝绳,第四吊机拉动该吊机连接的远端边角部洞口、边中央洞口和近
端边角部洞口对应的钢丝绳,将边区间c的吊顶龙骨层提升至指定位置;将边区间c的连接组件与该位置对应的楼面钢梁层的底部卡接;然后将中区间b的吊顶龙骨层与边区间c的吊顶龙骨层固定连接,使整个吊顶龙骨连成整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室内吊顶挑高超过40米,长度大于30米,宽度大于15米,并且顶板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时,现有的吊顶工法无法实现吊顶施工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安装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减小了施工周期,实现了在高层大跨度的不利条件下,短周期内完成室内吊顶的精准安装。
12.本发明采用分区起吊的方式,在楼面结构上布置设计好的起吊结构,按照计划起吊区间的分割保证每个起吊区间均有五个起吊洞口,同时卷扬机布置在四角处,对卷扬机和起吊洞口的位置布置设计,可以保证各道钢丝绳对起吊区间内的吊顶进行起吊姿态的精准控制,实现分区起吊。
13.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对卷扬机控制钢丝绳的起吊顺序,各部分的配合进行了施工设计,保证对各分区吊顶起吊姿态的精准控制,达到分区起吊的目的,同时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另搭设支撑架体,吊顶与钢梁的连接采用组件卡接,直接在楼面上即可完成施工,分区施工配合组件卡接完成吊顶安装。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楼面结构的分区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起吊系统的起吊洞口基本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起吊系统的起吊洞口分布示意图。
18.图4是图2的横截面示意图。
19.图5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20.附图标记:1-吊顶布置区、11-楼面钢梁层、12-布置区室内楼面板、2-非吊顶布置区、3-吊顶龙骨层、31-水平龙骨架、32-竖向龙骨、4-吊顶铝板层、5-卷扬机、51-第一吊机、52-第二吊机、53-第三吊机、54-第四吊机、6-钢丝绳、7-起吊洞口、71-角部洞口、711-远端边角部洞口、712-近端边角部洞口、72-中央洞口、721-边中央洞口、722-中心洞口、8-连接组件、9-起吊区间、91-边区间a、92-中区间b、93-边区间c。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参见图1-5所示,一种高层大跨度室内吊顶起吊系统,包括楼面结构、吊顶结构和起吊结构。
22.所述楼面结构按其下方是否布置吊顶结构划分为吊顶布置区1和非吊顶布置区2,所述吊顶布置区1包括下侧的楼面钢梁层11和落置在楼面钢梁层11上侧的布置区室内楼面板12,所述非吊顶布置区2包括非布置区室内楼面板。
23.所述吊顶结构包括吊顶龙骨层3和吊顶铝板层4,所述吊顶龙骨层3可拆卸连接在楼面钢梁层11的下侧,所述吊顶铝板层4可拆卸连接在吊顶龙骨层3的下侧,吊顶铝板层4的挑高高度不小于四十米,长度大于三十米,宽度大于十五米。
24.所述起吊结构包括四个卷扬机5和钢丝绳6,所述卷扬机5布置在吊顶布置区1周围的非布置区室内楼面板上侧的四角位置处,所述布置区室内楼面板12顺着宽度方向纵向分割成为沿长度方向横向并列的起吊区间9,每个起吊区间9上均设有五个起吊洞口7,包括四个角部洞口71和一个中央洞口72,所述角部洞口71开设在起吊区间9的四角位置处,相邻起吊区间9的同一侧角部洞口横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起吊区间9的中央洞口横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25.所述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在卷扬机5上,钢丝绳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起吊洞口7经过楼面钢梁层11垂直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吊顶龙骨层3上。所述卷扬机5所在位置的非布置区室内楼面板的标高高于起吊洞口所在位置的布置区室内楼面板12的标高。
26.所述起吊区间9并列共设有三个,包括两个边区间和一个中区间:边区间的五个起吊洞口7中,角部洞口分别为两个远离中区间的远端边角部洞口711和两个靠近中区间的近端边角部洞口712,中央洞口为边中央洞口721。
27.中区间的五个起吊洞口7中,角部洞口为中角部洞口713,中央洞口为中心洞口722。
28.所述卷扬机5位于边区间的外侧,包括第一吊机51、第二吊机52、第三吊机53和第四吊机54。其中第一吊机51和第二吊机52纵向对齐,第三吊机53和第四吊机54纵向对齐,第一吊机51和第三吊机53横向对齐,第二吊机52和第四吊机54横向对齐。
29.所述第一吊机51和第三吊机53均连接有四道钢丝绳6,四道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靠近该卷扬机的远端边角部洞口711、近端边角部洞口712和中角部洞口713,还穿过中心洞口722。
30.所述第二吊机52和第四吊机54均连接有五道钢丝绳6,五道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靠近该卷扬机的远端边角部洞口711、近端边角部洞口712和中角部洞口713,还穿过边中央洞口721和中心洞口722。
31.所述吊顶龙骨层3与楼面钢梁层1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8可拆卸连接。
32.所述吊顶龙骨层3包括水平龙骨架31和竖向龙骨32,所述钢丝绳6起吊水平龙骨架31,所述连接组件8与竖向龙骨3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8与楼面钢梁层11可拆卸连接。
33.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吊洞口7的直径可以为100mm。
34.这种高层大跨度室内吊顶起吊系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吊顶布置区1内吊顶结构的尺寸,将吊顶结构分为三个起吊区间9,设计起吊结构中四台卷扬机5在非吊顶布置区2的安置位置和对应布置区室内楼面板12上起吊洞口7的开设位置。
35.步骤二,在布置区室内楼面板12上开凿对应三个起吊区间9的十五个起吊洞口77;按顺序分为边区间a91、中区间b92、边区间c93共三个起吊区间9。
36.步骤三,将四台卷扬机5分别放置于步骤一中设计的位置;然后将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在卷扬机5上,另一端按设计依次穿过起吊洞口7,钢丝绳6穿过起吊洞口7后保持垂直状态进行下放。
37.步骤四,将吊顶龙骨层3在布置区室内楼面板12下层对应的地面上按三个起吊区间9进行焊接;然后将对应起吊区间9的吊顶铝板层4与吊顶龙骨层3进行连接,并将连接组件8与吊顶龙骨层3的上侧固定连接。
38.步骤五,将钢丝绳6与吊顶龙骨层3对应的位置进行连接。
39.步骤六,起吊边区间a91的吊顶龙骨层3:同时启动靠近边区间a91的第一吊机51和第二吊机52,拉动边区间a91内的五根钢丝绳6,其中第一吊机51拉动该吊机连接的远端边角部洞口711和近端边角部洞口712对应的钢丝绳6,第二吊机52拉动该吊机连接的远端边角部洞口711、边中央洞口721和近端边角部洞口712对应的钢丝绳6,将边区间a91的吊顶龙骨层3提升至指定位置,将边区间a91的连接组件8与该位置对应的楼面钢梁层11的底部卡接。
40.步骤七,起吊中区间b92的吊顶龙骨层3:同时启动四台吊机拉动中区间b92内的五根钢丝绳6,其中每台吊机拉动该吊机附近的中角部洞口713和中心洞口722对应的钢丝绳6,将中区间b92的吊顶龙骨层3提升至指定位置;然后将中区间b92的吊顶龙骨层3与边区间a91的吊顶龙骨层3固定连接,连成整体;将中区间b92的连接组件8与该位置对应的楼面钢梁层11的底部卡接。
41.步骤八,起吊边区间c93的吊顶龙骨层3:同时启动靠近边区间c93的第三吊机53和第四吊机54,拉动边区间c93内的五根钢丝绳6,其中第三吊机53拉动该吊机连接的远端边角部洞口711和近端边角部洞口712对应的钢丝绳6,第四吊机54拉动该吊机连接的远端边角部洞口711、边中央洞口721和近端边角部洞口712对应的钢丝绳6,将边区间c93的吊顶龙骨层3提升至指定位置;将边区间c93的连接组件8与该位置对应的楼面钢梁层11的底部卡接;然后将中区间b92的吊顶龙骨层3与边区间c93的吊顶龙骨层3固定连接,使整个吊顶龙骨连成整体。
42.在实际施工中,步骤六、步骤七和步骤八可以同时工作,使三块起吊区间一起起吊到位。施工时,工人可以直接在楼面上进行连接组件与钢梁的连接施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