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0807发布日期:2022-12-13 19:2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装饰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板。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例如,楼梯、墙板、楼板等)在工厂统一加工,然后运往施工现场,通过稳固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一类建筑,因其建造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装饰装修,例如外墙装饰板、内墙装饰板等安装。
3.公告号为cn2153680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其包括幕墙板,幕墙板的两个平行侧壁分别设置有条形卡槽和条形滑块,另外两个平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t型滑块和t型滑槽,安装时,水平相邻的两个幕墙板通过条形滑块和条形卡槽相互连接,竖直相邻的两个幕墙板通过t型滑块和t型滑槽相互连接,从而实现相邻幕墙板之间的相互连接。
4.在上述相关技术中,相邻两块幕墙板相互配合连接以使得整面墙体上的幕墙板形成一个整体,当某一块幕墙板发生损坏时,需将破损幕墙板周围的幕墙板一同拆除才能实施幕墙板更换,操作尤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板,当整面墙体上某一处装饰板发生损坏时,对损坏的装饰板进行更换较为方便。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所述装饰板本体包括装饰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卡件以及用于控制卡件滑动的控制机构,所述卡件用于与龙骨卡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部上的控制件,所述卡件和控制件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控制件滑动时,通过连杆能够带动卡件滑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件滑动,通过连杆可控制卡件滑动,以实现卡件与龙骨的卡接或者脱离,从而实现装饰板本体的安装与拆除;本技术中,装饰板本体通过卡件直接与龙骨相连,相邻装饰板本体之间互不连接,在对装饰板本体进行拆卸时,仅需使卡件与龙骨脱离即可,在对破损的装饰板本体进行更换时较为方便。
8.可选的,所述控制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有导块,所述连杆连接于导块和卡件,所述控制件滑动时,所述导块相对导轨滑动并能够驱使卡件滑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件和导块通过连杆相连,导块受卡件的滑动方向约束,控制件滑动时,能够对导块产生作用力,以使得导块位置发生改变,并通过连杆将该位置变化传递至卡件,从而控制卡件滑动,实现卡件与龙骨的脱离与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导轨包括回缩段和外伸段,所述导块与回缩段配合时,卡件向安装部内部滑动,所述导块与外伸段配合时,卡件向安装部外滑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块与外伸段配合时,卡件向外滑动可与龙骨卡接,以实现装饰板本体的安装;导块与回缩段配合时,卡块向内滑动可与龙骨脱离,以实现装饰板本体的拆除。
12.可选的,所述卡件相对安装部的滑动方向与控制件相对安装部的滑动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导轨沿控制件相对安装部的滑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控制件滑动时能够使得导块滑动配合于回缩段或者外伸段。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件滑动时可带动导轨滑动,以使得导块与外伸段或者回缩段配合,通过连杆可带动卡件滑动,从而控制卡件滑动。
14.可选的,所述控制件呈柱状且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控制件一端凸出于安装部,所述装饰板本体向靠近墙体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控制件与墙体抵接并向安装部内滑动,并驱使外伸段与导块配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装饰板本体向墙体的方向移动是装饰板本体安装的必经步骤,在实行该步骤时,控制件能够与墙体抵接并驱使控制件向安装部内滑动,使得导块与外伸段配合,从而使得卡件向外移动并自动与龙骨卡接,安装过程较为方便。
16.可选的,所述回缩段设置于外伸段靠近装饰部的一端,所述安装部上设置第二弹力件,所述第二弹力件用于使控制件沿远离装饰部的一侧凸出于安装部且使得回缩段与导块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弹力件作用下控制件趋于向远离装饰部的位置移动,并使得控制件部一端凸出于安装部,在该使用场景下,导轨的回缩段与导块配合,卡件位于安装部内,从而更有利于装饰板本体的安装。
18.可选的,所述外伸段远离装饰部的一端也设置有回缩部,所述控制件靠近装饰部的一侧设置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用于辅助施工人员将控制件向靠近装饰部的方向滑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饰板本体发生损坏时,施工人员可对装饰部人为破损切割,以使得拆卸孔露出,然后借助拆卸孔将控制件向靠近装饰部的方向滑动,以使得远离装饰部的回缩段与导块配合,卡件随之向安装部内滑动,从而与龙骨脱离,可将装饰板本体取下。
20.可选的,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供卡件滑动的容纳滑槽,所述容纳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弹力件且所述第一弹力件用于使卡件趋于向安装部内滑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力件能够为卡件提供朝向安装部内的作用力,以使得卡件始终有朝向安装部内滑动的趋势,在装饰板本体未安装时,能够降低卡件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的可能。
22.可选的,龙骨上设置有用于供卡件卡接的卡槽,所述卡件用于插入卡槽的部分设置有稳定套,所述稳定套与卡槽侧壁紧密贴合。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件通过稳定套与卡槽紧密贴合,使得卡件在卡槽内的位置更为稳定,装饰板本体的位置也更为稳定。
24.可选的,至少两个所述卡件沿不同方向滑动安装在安装部上,所述连杆与卡件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连杆均连接于同一控制件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件可控制多个卡件同时与龙骨卡接或脱离,操作简便;同时,至少两个卡件滑动方向相反,装饰板本体安装完成后,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掉
落的可能性较小。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式建筑装饰板在墙体上的安装分布示意图。
27.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部的剖视图(剖切面垂直于控制件轴线且过卡件轴线)。
28.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式建筑装饰板的剖视图(剖切面为控制件轴线与卡件轴线所形成的平面)。
30.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1.图6是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轨在控制件内的安装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龙骨;21、卡槽;22、安装槽;3、装饰板本体;31、装饰部;32、安装部;321、容纳滑槽;322、控制滑槽;323、让位孔;4、卡件;41、稳定套;42、第一弹力件;5、控制件;51、容纳槽;52、第二弹力件;53、拆卸孔;6、连接组件;61、导轨;611、外伸段;612、回缩段;6121、第一回缩部;6122、第二回缩部;62、导块;6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板。参照图1和图2,装配式建筑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3,装饰板本体3包括相互固定的装饰部31和安装部32,装饰部31用于起装饰作用,同时能够对墙体1起到保护作用,安装部32用于与墙体1上的龙骨2连接,以便装饰板本体3的安装;安装部32上设置有多个卡件4以及用于同时控制多个卡件4滑动的控制机构,龙骨2上与卡件4对应开设有卡槽21,通过控制机构能够同时控制多个卡件4滑动,可实现卡件4与卡槽21的卡接或者脱离,从而实现装饰板本体3由龙骨2上安装或者拆除,在对破损的装饰板本体3进行更换时较为方便。
36.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以正方形的装饰板本体3为例,多根龙骨2在墙体1上排列固定,并形成多个用于安装装饰板本体3的正方形安装槽22;安装部32嵌入安装槽22内且与墙体1之间存在间隙,装饰部31与龙骨2贴合且相邻两个装饰部31的边缘相互贴合,从而提高装饰板本体3之间的密封性。
37.参照图2和图3,卡件4共设置四个,且分别滑动安装在安装部32垂直于墙面的四个侧壁的中间位置,卡件4呈圆柱体状,且端部设置为锥状,以便于插入卡槽21中;结合图4和图5,卡件4呈锥状的侧壁上设置有稳定套41,稳定套41由橡胶材质制成,卡件4插入卡槽21时,稳定套41与卡槽21侧壁紧密贴合,以使得卡件4在卡槽21内的位置更为稳定。
38.参照图4和图5,安装部32垂直于墙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滑槽321,卡件4滑动配合在容纳滑槽321内,卡件4向容纳滑槽321内滑动能够完全没入容纳滑槽321内,以便于安装部32嵌入安装槽22内;卡槽21设置在组成安装槽22的四个龙骨2的侧壁上,且与卡件4一一对应,卡件4向容纳滑槽321外滑动能够插入卡槽21内,安装部32上的四个卡件4同时插入对应位置的卡槽21内时能够给予装饰板本体3稳定支撑。
39.参照图4和图5,容纳滑槽321内设置有第一弹力件42,本实施例中第一弹力件42选
用弹簧,弹簧设置在容纳滑槽321底壁和卡件4之间,且一端与卡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容纳滑槽321底壁固定连接,弹簧沿卡件4的滑动方向伸缩,卡件4向容纳滑槽321外滑动时,弹簧被拉伸,可对卡件4朝向容纳滑槽321底壁方向的作用力,在无外力作用时,卡件4仅在第一弹力件42作用下能够完全没入容纳滑槽321内,施工人员将安装部32嵌入安装槽22内更加方便。
40.参照图4和图5,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四个卡件4同时向容纳滑槽321内或者容纳滑槽321外滑动,控制机构包括控制件5和连接组件6,连接组件6与卡件4一一对应设置且均连接于控制件5上,滑动控制件5,通过连接组件6可驱使多个卡件4同时滑动。结合图6,控制件5呈圆柱状,且与卡件4垂直设置,控制件5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安装部32上,即控制件5的滑动方向与卡件4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安装部32远离装饰部31的一面开设有用于供控制件5滑动的控制滑槽322,控制滑槽322靠近装饰部31的一端封闭,远离装饰部31的一端开通,控制件5远离装饰部31的一端伸出于控制滑槽322,将装饰板本体3向靠近墙体1的方向滑动时,在装饰部31未与龙骨2贴合之前,控制件5与墙面抵接,并驱使控制件5向控制滑槽322内滑动。
41.参照图4和图6,连接组件6包括导轨61、导块62以及连杆63,导轨61沿控制件5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四个导轨61沿控制件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分别与四个卡件4的位置相匹配;控制件5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导轨61的容纳槽51,导轨61完全安装于容纳槽51内部,导轨61可通过胶接、螺钉、铆钉、焊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容纳槽51侧壁上。结合图5和图6,导块62呈圆球状,导块62滑动配合在导轨61内,导轨61的横截面呈矩形且一侧边向内呈圆形凹陷,从而形成与导块62相匹配的凹槽,导块62嵌设在该凹槽内,该凹槽可限制导块62沿导轨61宽度方向的移动,以使得导块62仅可沿导轨61的长度方向滑动。
42.参照图4和图6,导轨61包括外伸段611和两个回缩段612,回缩段612与外伸段611一体设置,回缩段612呈直线状,且与控制件5的轴线平行;外伸段611呈圆弧线状,外伸段611的两端均靠近控制件5的轴线设置,其中间部位沿控制件5的径向向外凸起;两个回缩段612分别与外伸段611两端连接,并且,靠近装饰部31的回缩段612为第一回缩部6121,靠近墙体1的回缩段612为第二回缩部6122,两个回缩段612与外伸段611的相交处均形成平滑曲面,以使得导块62滑动流畅;回缩段612上任意一点与控制件5轴线的距离小于外伸段611上任意一点与控制件5轴线的距离,即:导块62与回缩段612配合时,导块62与控制件5轴线的间距较小,导块62与外伸段611配合时,导块62与控制件5轴线的间距较大。此外,为便于导轨61的安装,将容纳槽51靠近控制件5轴线的侧壁部分设置为弧面且与导轨61的形状适配,导轨61与容纳槽51侧壁贴合并固定。
43.参照图4和图6,连杆63呈杆状,且沿卡件4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杆63滑动穿设在安装部32内,连杆63两端分别与导块62和卡件4固定,固定方式可选用焊接、螺纹连接、一体设置等方式;连杆63靠近卡件4的一端穿设在第一弹力件42上且由容纳滑槽321的底壁向容纳槽51的方向延伸,连杆63对导块62有限制作用,使得导块62仅能沿卡件4的滑动方向移动;控制件5带动导轨61滑动时,可使得导轨61上的不同段与导块62配合,导块62与回缩段612配合时,可通过连杆63带动卡件4向容纳滑槽321内滑动,导块62与外伸段611配合时,可带动卡件4向容纳滑槽321内滑动并实现与卡槽21的卡接。
44.参照图4和图6,为便于装饰板本体3的安装,在控制滑槽322内设置有第二弹力件
52,本实施例中第二弹力件52选用弹簧,弹簧位于控制滑槽322的底壁与控制件5之间,且沿控制件5的滑动方向伸缩,弹簧一端与控制滑槽322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控制件5固定连接;装饰板本体3未安装之前,在第二弹力件52作用下,控制件5伸出于控制滑槽322外的部分较长,导轨61的第一回缩部6121与导块62配合,控制件5与墙面抵接时,控制件5向控制滑槽322内缩回,导轨61的外伸段611与导块62配合,此时,第二弹力件52受挤压并对控制件5产生朝向控制滑槽322外的作用力。
45.参照图6和图7,为便于对装饰板本体3进行拆卸,在控制件5靠近装饰部31的端面上开设有拆卸孔53,拆卸孔53设置为螺纹孔,并与拆卸孔53螺纹匹配有拆除工具杆;安装部32与装饰部31贴合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控制滑槽322连通的让位孔323,让位孔323与拆卸孔53同轴设置;拆除工具杆通过让位孔323可螺纹拧入拆卸孔53中,并对控制件5进行操作使之滑动,以便控制卡件4脱离卡槽21。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板的实施原理为:装饰板本体3安装前,在第二弹力件52作用下,控制件5凸出于安装部32的长度较长,故:导轨61的第一回缩部6121与导块62配合,卡件4位于容纳滑槽321内;在对装饰板本体3进行安装时,将安装部32嵌入龙骨2形成的安装槽22内,直至装饰部31与龙骨2贴合,在此过程中,控制件5与墙面抵接、受挤压并向安装部32内滑动一端距离,导轨61随之向靠近装饰部31的方向移动,导轨61的外伸部与导块62配合,卡件4向外滑动并插入卡槽21内,可实现对装饰板本体3的安装。
47.当装饰板发生损坏时,对破损装饰板与让位孔323对应的部分进行破坏切割并取下,使让位孔323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此时,可将拆除工具杆插入让位孔323内并拧入拆卸孔53,随后向外拉动工具螺纹杆,控制件5向靠近装饰部31的方向滑动,使得第二回缩部6122与导块62配合,导块62通过连杆63带动卡件4向容纳滑槽321内滑动并与龙骨2上的卡槽21脱离,安装部32与龙骨2脱离连接,施工人员可单独将损坏的装饰板取下并进行更换,操作较为方便。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