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及成型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2165716发布日期:2022-11-12 04:2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及成型方法和应用

1.本发明属于建筑用保温墙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及成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近零能耗建筑是降低碳排放,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装配式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措施,因此,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是建筑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装配式墙板之间拼缝处气密性低与近零能耗建筑要求的高气密性相矛盾,为满足高气密性,往往使用多层无机和有机密封材料,操作复杂,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且有机密封材料耐久性差,难以保证在整个设计使用年限内始终具有高气密性。当气密性低时,采暖和制冷能耗增加,且增加了墙体冷凝结露的风险。
3.现有近零能耗建筑对外围护结构气密性、保温隔热要求较高,但研究证明,由于室外环境时刻变化,高气密性低传热系数保温墙板在全年很多时间段并不节能(比如,高热阻会阻止室外免费的辐射热、夏夜免费的冷能进入室内),从而导致建筑全年总能耗并不处于最低状态。另外,为保证结构安全,装配式墙体中连接件基本采用金属材质或金属与塑料复合,但由于金属贯穿保温层,热桥现象造成的高能耗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4.为优化近零能耗建筑全年总能耗,化解装配式墙板之间拼缝处气密性低与近零能耗建筑要求的高气密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冷凝、热桥、轻质墙板热惰性低等问题,开发一种全年总能耗低、建筑气密性要求低、无冷凝结露、连接件能量损失低、适用范围广的新型装配式保温墙板显得尤为必要且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旨在解决近零能耗建筑气密性要求高但装配式墙板拼缝处气密性低、墙板易冷凝结露、因连接件热桥和墙板热阻不可变而能耗高的技术问题,开发了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及成型方法和应用。
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它由若干单元板拼接并通过快硬无机砂浆密封而成,单元板包括内叶板、外叶板、保温层、连接件和隔气板,内叶板和外叶板相对设置,保温层位于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内叶板和外叶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7.内叶板与外叶板相对的面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第一凸缘,第一凸缘将内叶板隔成第一中心凹槽和第一外沿凹槽,外叶板与内叶板相对的面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将外叶板隔成第二中心凹槽和第二外沿凹槽,保温层嵌设于第一中心凹槽和第二中心凹槽相对的空间内,并延伸至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相对空间处;
8.连接件包括u形钢架、若干横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填充在u形钢架内,填充至连接件横截面呈蛋形,若干横梁设置于u形口处;
9.连接件锚固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内且交错分布,隔气板位于保温层的四周,
并锚固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内;
10.若干单元板拼接后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相对的空间处形成第一气流通道,于第一外沿凹槽和第二外沿凹槽相对的空间内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共同构成贯通的气流通道,贯通的气流通道中设有若干气流导向板;
11.若干外叶板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进气口,若干内叶板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出气口,且进气口与出气口正投影位置不重叠,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气流通道相通,出气口连接新风热回收装置。
12.进一步限定,内叶板和外叶板材质为低渗透uhpc,水胶比为0.17-0.22。
13.更进一步限定,低渗透uhpc由水泥、石英砂、水、高效减水剂、弓形镀铜钢纤维、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配制而成。
14.更进一步限定,弓形镀铜钢纤维直径为0.18-0.21mm,长度为13.5-15.0mm。
15.进一步限定,隔气板材质为环氧树脂,厚度为3.1-4.5mm。
16.进一步限定,快硬无机砂浆由水泥、砂、水、消泡剂、高效减水剂、聚氨酯、纤维配制而成。
17.进一步限定,横梁沿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18.进一步限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由环氧树脂和纤维组成。
19.更进一步限定,纤维为玄武岩纤维或玻璃纤维。
20.进一步限定,气流导向板材质为环氧玻璃钢,厚度为9.2-12mm。
21.进一步限定,气流导向板、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位置依据气流在保温墙板内的流经方向和长度的设计而定。
22.更进一步限定,气流在保温墙板内的流经方向和长度包括至少3种情形,其中第一种情形为:每4个相邻单元板拼接后形成4条气流通道,4条气流通道相交处设有2个气流导向板,2个气流导向板围成l形,与其中1个气流导向板相邻的气流通道的外板上设置进气口,与另1个气流导向板相邻的气流通道的内板上设置出气口。
23.第二种情形为:每4个相邻单元板拼接后形成4条气流通道,4条气流通道相交处设有2个气流导向板,2个气流导向板围成l形,与其中1个气流导向板相邻的气流通道的外板上设置进气口,与另1个气流导向板相邻的气流通道的内板上设置1个出气口、与另1个气流导向板相对的气流通道的内板上再设置1个出气口。
24.第三种情形为:每4个相邻单元板拼接后形成4条气流通道,4条气流通道相交处设有2个气流导向板,2个气流导向板围成l形,4条气流通道相交处的内板上设置出气口,与2个气流导向板相邻的两条气流通道的外板上各设置1个进气口。
25.进一步限定,连接件u形口朝向依气流方向而定,气流绕连接件流动时,先流经u形钢架的u形底,再流经frp外表面。
26.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的成型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27.s1:制备并浇注低渗透uhpc,分别得到内叶板和外叶板,并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
28.s2:在内叶板和外叶板硬化前,先将保温层置于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再将隔气板、连接件、气流导向板锚固于内叶板和外叶板内,硬化后得到单元板;
29.s3:对单元板进行现场拼接并用快硬无机砂浆密封,得到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
保温墙板。
30.进一步限定,s3得到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后,将出气口与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连接。
31.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在近零能耗建筑中的应用。
3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33.采暖期间,新风热回收装置驱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使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处于负压,室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并吸收连接件和气流通道表面的热量,然后输送至出气口,再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进入新风热回收装置,室外气体在新风热回收装置中进一步预热后输送至室内,而室内原有的多余废气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排气管到达新风热回收装置内完成热回收后输送至室外。
34.制冷期间,新风热回收装置驱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使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处于负压,室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并吸收连接件和气流通道表面的冷量,然后输送至出气口,再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进入新风热回收装置,室外气体在新风热回收装置中进一步预冷后输送至室内,而室内原有的多余废气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排气管到达新风热回收装置内完成冷回收后输送至室外。
35.气体在气流通道中的速度可根据室内外环境差异进行调控,进而满足室内舒适度需求。当室内外温差越大时,流体流速越大,墙板传热系数越小,单位时间内回收经过墙体的热(冷)损失越多;当室内外温差越小时,流体流速越小,墙板传热系数越大,单位时间内回收经过墙体的热(冷)损失越少。
36.保温材料和气流通道的体积相对比例需根据各地地区气候条件确定,当全年室外免费的冷(热)能较多时,气流通道体积所占比例高;反之,气流通道体积所占比例低。
3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显著效果:
38.(1)全年总能耗更低。由于全年室外环境时刻变化,墙体热阻并非越大越有利于降低能耗。比如,在采暖期间,太阳辐射热提供了免费的热能;制冷期间,夏季夜晚室外空气提供了免费的冷能。在上述情况下,高热阻阻碍了外界免费热(冷)能的获得,需降低墙板热阻才可快速获取,进而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本发明通过在墙体中设置气流通道,可根据室外环境利用气流流速来动态控制墙体的传热系数(热阻),相对于目前静态保温墙板,本发明全年总能耗更低。
39.(2)本发明对墙板拼缝处气密性要求低,操作简便且节省材料。近零能耗建筑为降低热(冷)损失,对气密性要求严格,往往需在无机密封的基础上粘贴多层有机密封条。该操作复杂,且该有机密封材料耐久性差,难以保证长期低气密性。而本发明通过在拼缝处设置气流通道,通过气流回收拼缝处丧失的热(冷)能,使该损失的能量再次回收进入室内,因此本发明对拼缝处气密性要求低,仅需填充无机密封砂浆即可满足墙板拼缝处气密性要求,操作简单、节省材料,且无机砂浆降低了火灾发生风险。
40.(3)解决冷凝结露问题
41.水气可通过墙板、墙板拼缝渗入内部,进而产生冷凝结露风险。本发明墙板材料采用低渗透uhpc,可有效阻止水气的进入;墙板拼缝处设置气流通道,通过拼缝进入的水气可通过气流带走,且气流通道由于气体流速大,压强较低,可将墙板内部水气倒吸入孔道,然
后通过气流带走。上述举措可有效降低保温墙板冷凝结露风险。
42.(4)连接件兼具良好力学和热工性能,在保证安全性前提下,能耗低
43.frp导热系数低,抗拉强度高,但抗剪性能差。为保证连接件具有充分的抗剪性能,本发明通过将钢架和frp复合,由钢架提供充分的抗剪强度。
44.本发明通过引入气流回收热(冷)能损失的思路可解决连接件热桥造成的高能耗问题。连接件为流线型设计,气流先接触连接件中的钢架外表面,且连接件交错分布,使钢架充分被气流接触,进而满足钢架向气流热传递的速度远大于往室外传递的速度,解决了因连接件热桥而产生更多能耗的问题。
45.(5)耐久性增强
46.由于本发明有效防止水气侵入,进而可避免墙板内部发生冻胀破坏现象,解决了墙板因冻胀破坏而降低保温墙板使用寿命的问题;该连接件呈流线型设计,有效避免了卡门涡街现象的产生,保障了连接件的结构安全。上述设计,均可增加墙板的使用寿命。
47.(6)降低装配式墙板热惰性低的不利影响
48.装配式墙板为便于运输、装配,以及利于结构设计,墙板轻质化是追求的目标之一。而轻质会同时带来热惰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气流通道,利用气体流速来控制墙板热(冷)损失,热惰性需求对该动态保温并无明显能耗影响。因此,本发明可一定程度降低装配式墙板热惰性低的不利影响。
49.(7)调整性强,适用范围广
50.因各气候区气候差异较大,现有装配式保温墙板无法在五个气候区通用。而本发明引入动-静保温相结合理念,可根据地区特点和室外环境变化通过调整气流通道和保温材料的相对比例、控制气体流速而及时改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本发明调整能力强,可适用于各类环境
51.(8)无需额外装置,可直接与新风热回收装置集成
52.近零能耗建筑为满足室内空气健康需求,需配置高效新风热回收装置,该装置需设置导管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废气排出。而本发明利用近零能耗建筑固有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只是将室外空气的吸入口和导管设置在墙体中,在墙体中设置气流通道的方式来实现室内换风需求。本发明无需额外装置,可同时实现换风和节能需求。
附图说明
53.图1为本发明装配式保温墙板中单元板的主视图;
54.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55.图3为本发明装配式保温墙板单元板中内叶板和外叶板的结构示意图;
56.图4为图3中内叶板的仰视图;
57.图5为本发明装配式保温墙板中连接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58.图6为本发明装配式保温墙板中连接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59.图7为拼接完成的本发明装配式保温墙板中进/出气口布置示意图;
60.图8为实施例1中拼接完成的装配式保温墙板内部气流通道及气流走向示意图;
61.图9为实施例2中拼接完成的装配式保温墙板内部气流通道及气流走向示意图;
62.图10为实施例3中拼接完成的装配式保温墙板内部气流通道及气流走向示意图;
63.其中:1-内叶板,2-外叶板,3-保温层,4-连接件,5-隔气板,7-气流导向板,8-快硬无机砂浆,9-进气口,10-出气口;
64.11-第一凸缘,12-第一中心凹槽,13-第一外沿凹槽,21-第二凸缘,22-第二中心凹槽,23-第二外沿凹槽,41-u形钢架,42-横梁,4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61-第一气流通道,62-第二气流通道,

代表气流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6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板”是指装配式保温墙板装配完成后,由若干内叶板拼接而成、与室内空气相接的一侧墙板,所述“外板”是指装配式保温墙板装配完成后,由若干外叶板拼接而成、与室外空气相接的一侧墙板。
6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9.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7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7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只指单数形式。
72.实施例1: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如图1-7所示),它由若干单元板拼接并通过快硬无机砂浆8密封而成,单元板包括内叶板1、外叶板2、保温层3、连接件4和隔气板5,内叶板1和外叶板2相对设置,保温层3位于内叶板1和外叶板2之间,内叶板1和外叶板2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为一体;
73.内叶板1与外叶板2相对的面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第一凸缘11,第一凸缘11将内叶板1隔成第一中心凹槽12和第一外沿凹槽13,外叶板2与内叶板1相对的面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第二凸缘21,第二凸缘21将外叶板2隔成第二中心凹槽22和第二外沿凹槽23,保温层3嵌设
于第一中心凹槽12和第二中心凹槽22相对的空间内,并延伸至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相对空间处;
74.连接件4包括u形钢架41、若干横梁4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填充在u形钢架41内,填充至连接件4横截面呈蛋形,若干横梁42设置于u形口处且沿连接件4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75.连接件4锚固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之内且交错分布,隔气板5位于保温层3的四周,并锚固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之内,连接件4u形口朝向依气流方向而定,气流绕连接件4流动时,先流经u形钢架41的u形底,再流经frp43外表面;
76.若干单元板拼接后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相对的空间处形成第一气流通道61,于第一外沿凹槽13和第二外沿凹槽23相对的空间内形成第二气流通道62,第一气流通道61和第二气流通道62共同构成贯通的气流通道,即在相邻单元板拼接处形成贯通的气流通道,贯通的气流通道中设有若干气流导向板7;
77.若干外叶板2拼接形成保温墙板的外板,若干外叶板2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进气口9,若干内叶板1拼接形成保温墙板的内板,若干内叶板1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出气口10,且进气口9与出气口10正投影位置不重叠,进气口9和出气口10均与气流通道相通,出气口10连接新风热回收装置。
78.如图8所示,每4个相邻单元板拼接后形成4条气流通道,4条气流通道相交处设有2个气流导向板7,2个气流导向板7围成l形,与其中1个气流导向板7相邻的气流通道的外板上设置进气口9,与另1个气流导向板7相邻的气流通道的内板上设置出气口10。
79.所述内叶板1和外叶板2材质为低渗透uhpc,水胶比为0.17-0.22,低渗透uhpc由水泥、石英砂、水、高效减水剂、弓形镀铜钢纤维、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配制而成,弓形镀铜钢纤维直径为0.20mm,长度为14.0mm,隔气板5材质为环氧树脂,厚度为4.5mm,气流导向板7材质为环氧玻璃钢,厚度为12mm,快硬无机砂浆8由水泥、砂、水、消泡剂、高效减水剂、聚氨酯、纤维配制而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由环氧树脂和纤维组成,纤维为玄武岩纤维。
80.本实施例的保温墙板,其该气流通道形式为单通道设计,进气口9和出气口10一一对应(每个单通道仅有且只有一个进气口9和一个出气口10)。该构造形式适合墙板内部连接件排布复杂(墙板力学设计要求高,比如高层建筑)、墙板拼缝处气密性低、对动态调控效率要求高的情况。
81.采暖期间,新风热回收装置驱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使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处于负压,室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进气口9进入气流通道,并吸收连接件4和气流通道表面的热量,然后输送至出气口10,再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进入新风热回收装置,室外气体在新风热回收装置中进一步预热后输送至室内,而室内原有的多余废气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排气管到达新风热回收装置内完成热回收后输送至室外。
82.制冷期间,新风热回收装置驱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使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处于负压,室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进气口9进入气流通道,并吸收连接件4和气流通道表面的冷量,然后输送至出气口10,再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进入新风热回收装置,室外气体在新风热回收装置中进一步预冷后输送至室内,而室内原有的多余废气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排气管到达新风热回收装置内完成冷回收后输送至室外。
83.实施例2:如图1-7、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如图
1-7所示),它由若干单元板拼接并通过快硬无机砂浆8密封而成,单元板包括内叶板1、外叶板2、保温层3、连接件4和隔气板5,内叶板1和外叶板2相对设置,保温层3位于内叶板1和外叶板2之间,内叶板1和外叶板2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为一体;
84.内叶板1与外叶板2相对的面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第一凸缘11,第一凸缘11将内叶板1隔成第一中心凹槽12和第一外沿凹槽13,外叶板2与内叶板1相对的面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第二凸缘21,第二凸缘21将外叶板2隔成第二中心凹槽22和第二外沿凹槽23,保温层3嵌设于第一中心凹槽12和第二中心凹槽22相对的空间内,并延伸至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相对空间处;
85.连接件4包括u形钢架41、若干横梁4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填充在u形钢架41内,填充至连接件4横截面呈蛋形,若干横梁42设置于u形口处且沿连接件4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86.连接件4锚固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之内且交错分布,隔气板5位于保温层3的四周,并锚固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之内,连接件4u形口朝向依气流方向而定,气流绕连接件4流动时,先流经u形钢架41的u形底,再流经frp 43外表面;
87.若干单元板拼接后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相对的空间处形成第一气流通道61,于第一外沿凹槽13和第二外沿凹槽23相对的空间内形成第二气流通道62,第一气流通道61和第二气流通道62共同构成贯通的气流通道,即在相邻单元板拼接处形成贯通的气流通道,贯通的气流通道中设有若干气流导向板7;
88.若干外叶板2拼接形成保温墙板的外板,若干外叶板2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进气口9,若干内叶板1拼接形成保温墙板的内板,若干内叶板1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出气口10,且进气口9与出气口10正投影位置不重叠,进气口9和出气口10均与气流通道相通,出气口10连接新风热回收装置。
89.如图9所示,每4个相邻单元板拼接后形成4条气流通道,4条气流通道相交处设有2个气流导向板7,2个气流导向板7围成l形,与其中1个气流导向板7相邻的气流通道的外板上设置进气口9,与另1个气流导向板7相邻的气流通道的内板上设置1个出气口10、与另1个气流导向板7相对的气流通道的内板上再设置1个出气口10,且该出气口10在内板上的投影位于气流通道的中间。
90.所述内叶板1和外叶板2材质为低渗透uhpc,水胶比为0.17-0.22,低渗透uhpc由水泥、石英砂、水、高效减水剂、弓形镀铜钢纤维、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配制而成,弓形镀铜钢纤维直径为0.20mm,长度为14.0mm,隔气板5材质为环氧树脂,厚度为3.8mm,气流导向板7材质为环氧玻璃钢,厚度为10.5mm,快硬无机砂浆8由水泥、砂、水、消泡剂、高效减水剂、聚氨酯、纤维配制而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由环氧树脂和纤维组成,纤维为玄武岩纤维。
91.本实施例的保温墙板,该气流通道形式:位于保温墙板中间位置的拼缝双通道设计(每个双通道设置2个进气口9,一个出气口10),位于保温墙板边缘处的拼缝单通道设计(每个单通道设置1个进气口9,一个出气口10)。该构造形式适合于内部连接件较复杂(墙板力学设计要求较高,比如中层建筑)、墙板拼缝处气密性相对较低的情况。
92.采暖期间,新风热回收装置驱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使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处于负压,室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进气口9进入气流通道,并吸收连接件4和气流通道表面的热
量,然后输送至出气口10,再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进入新风热回收装置,室外气体在新风热回收装置中进一步预热后输送至室内,而室内原有的多余废气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排气管到达新风热回收装置内完成热回收后输送至室外。
93.制冷期间,新风热回收装置驱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使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处于负压,室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进气口9进入气流通道,并吸收连接件4和气流通道表面的冷量,然后输送至出气口10,进入新风热回收装置,室外气体在新风热回收装置中进一步预冷后输送至室内,而室内原有的多余废气经与出气口10相连的排气管道到达新风热回收装置内完成冷回收后输送至室外。
94.实施例3:如图1-7、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如图1-7所示),它由若干单元板拼接并通过快硬无机砂浆8密封而成,单元板包括内叶板1、外叶板2、保温层3、连接件4和隔气板5,内叶板1和外叶板2相对设置,保温层3位于内叶板1和外叶板2之间,内叶板1和外叶板2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为一体;
95.内叶板1与外叶板2相对的面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第一凸缘11,第一凸缘11将内叶板1隔成第一中心凹槽12和第一外沿凹槽13,外叶板2与内叶板1相对的面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第二凸缘21,第二凸缘21将外叶板2隔成第二中心凹槽22和第二外沿凹槽23,保温层3嵌设于第一中心凹槽12和第二中心凹槽22相对的空间内,并延伸至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相对空间处;
96.连接件4包括u形钢架41、若干横梁4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填充在u形钢架41内,填充至连接件4横截面呈蛋形,若干横梁42设置于u形口处且沿连接件4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97.连接件4锚固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之内且交错分布,隔气板5位于保温层3的四周,并锚固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之内,连接件4u形口朝向依气流方向而定,气流绕连接件4流动时,先流经u形钢架41的u形底,再流经frp 43外表面;
98.若干单元板拼接后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21相对的空间处形成第一气流通道61,于第一外沿凹槽13和第二外沿凹槽23相对的空间内形成第二气流通道62,第一气流通道61和第二气流通道62共同构成贯通的气流通道,即在相邻单元板拼接处形成贯通的气流通道,贯通的气流通道中设有若干气流导向板7;
99.若干外叶板2拼接形成保温墙板的外板,若干外叶板2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进气口9,若干内叶板1拼接形成保温墙板的内板,若干内叶板1拼接的拼缝上设有若干出气口10,且进气口9与出气口10正投影位置不重叠,进气口9和出气口10均与气流通道相通,出气口10连接新风热回收装置。
100.如图10所示,每4个相邻单元板拼接后形成4条气流通道,4条气流通道相交处设有2个气流导向板7,2个气流导向板7围成l形,4条气流通道相交处的内板上设置出气口10,与2个气流导向板7相邻的两条气流通道的外板上各设置1个进气口9。
101.所述内叶板1和外叶板2材质为低渗透uhpc,水胶比为0.17-0.22,低渗透uhpc由水泥、石英砂、水、高效减水剂、弓形镀铜钢纤维、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配制而成,弓形镀铜钢纤维直径为0.20mm,长度为14.0mm,隔气板5材质为环氧树脂,厚度为3.1mm,气流导向板7材质为环氧玻璃钢,厚度为9.2mm,快硬无机砂浆8由水泥、砂、水、消泡剂、高效减水剂、聚氨酯、纤维配制而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43由环氧树脂和纤维组成,纤维为玄武岩纤维。
102.本实施例的保温墙板,其气流通道形式为双通道设计(每个双通道设置2个进气口9,一个出气口10)。该构造形式适合于内部连接件排布简单(墙板力学设计要求低,比如低层建筑)、墙板拼缝处气密性相对较高的情况。
103.采暖期间,新风热回收装置驱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使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处于负压,室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进气口9进入气流通道,并吸收连接件4和气流通道表面的热量,然后输送至出气口10,进入新风热回收装置,室外气体在新风热回收装置中进一步预热后输送至室内,而室内原有的多余废气经与出气口10相连的排气管道到达新风热回收装置内完成热回收后输送至室外。
104.制冷期间,新风热回收装置驱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使气流通道内的气压处于负压,室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进气口9进入气流通道,并吸收连接件4和气流通道表面的冷量,然后输送至出气口10,再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进入新风热回收装置,室外气体在新风热回收装置中进一步预冷后输送至室内,而室内原有的多余废气通过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排气管到达新风热回收装置内完成冷回收后输送至室外。
105.实施例4:实施例1-3所述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的成型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06.s1:制备并浇注低渗透uhpc,分别得到内叶板1和外叶板2,并开设进气口9和出气口10;
107.s2:在内叶板1和外叶板2硬化前,先将保温层3置于内叶板1和外叶板2之间,再将隔气板5、连接件4、气流导向板7锚固于内叶板1和外叶板2内,硬化后得到单元板;
108.s3:对单元板进行拼接并用快硬无机砂浆8密封,出气口10与近零能耗建筑中原有的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连接,得到近零能耗建筑用装配式保温墙板。
10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发明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