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夹芯内置保温及免拆模板一次浇筑成型墙体及施工方法,属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在浇筑区域的两侧支设模板,为实现两侧模板的固定且保持所需间距,通常需要设置内部支撑件和对拉螺栓,内部支撑件位于两侧模板之间,支撑出两模板之间应有的距离,对拉螺栓贯穿两侧模板,实现两侧模板的拉结,当需要设置内置保温时,可以将保温板或设有保温板的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设置在两侧模板之间,保持两侧模板与保温板之间的间距,必要时可以依据结构要求设置其他结构钢筋,对拉螺栓可以穿过保温板以实现对两侧模板的连接,模板及保温板等设置好后,在两侧模板之间的空间浇筑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固结后,将模板及对拉螺栓拆除,用混凝土填充和封堵好拆除对拉螺栓后留在墙体上的贯穿孔洞,必要时,可以先在对应于保温板的孔洞区域填充与保温板同样的保温材料。这种模板的架设过程相对复杂,现浇混凝土固结后还需要将模板和对拉螺栓拆除,填充和封堵因设置对拉螺栓在墙体上形成的孔洞,当采用免拆模板时,特别是对于免拆模板而言,这些拆除和修补作业更是额外负担,并且拆除对拉螺栓的过程中也会给模板及其与混凝土墙体的结合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害。
3.另外,现有免拆模板多为定型板材,可采用玻维增强的轻质水泥板或其他适宜材质,必要时,可以在内部设置钢丝网以进一步提高强度,其大面(两侧表面)为平面,不设外露的连接钢筋或其他防脱落装置,浇筑混凝土依靠两者之间的粘结效应是模板固定在墙体上,作为墙体的一部分,不需要拆除,由此称为免拆模板,相对于常规模板,免拆模板简化了施工步骤,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免拆模板材质,更好地适应于后续的墙面装修。然而,由于现浇混凝土与免拆模板之间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有限,且不同材质之间的胀缩也存在差异,长期使用后易于出现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剥离的现象,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夹芯内置保温及免拆模板一次浇筑成型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以简化施工过程,方便作业,提高免拆定型模板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结合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夹芯内置保温及免拆模板一次浇筑成型墙体,包括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及位于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两侧的模板,两侧模板在各自立面上的分布方式一致,相互对应的两侧模板之间采用免拆的模板连接组件连接,两侧模板与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的保温板之间留有间距,形成混凝土浇筑空间,混凝土浇筑空间内为由现浇混凝土固结而成的混凝土层。
6.混凝土层与分别位于其两侧的模板和保温板粘结在一起。
7.位于混凝土浇筑空间内的钢筋网架夹芯保温板中的钢丝网固结在相应的混凝土层中,构成墙体的结构钢筋或者构成墙体的一部分结构钢筋。
8.所述模板连接组件包括连杆和分别设置在连杆两端的模板固定件,所述模板固定件设有单向矩形槽结构或双向矩形槽结构,所述单向矩形槽结构由一个矩形槽结构构成,用于连接上方或下方的模板,所述双向矩形槽结构由两个共底且朝向相反的矩形槽结构构成,用于连接上下相邻的模板,所述模板连接组件纵向设置,其连杆穿过保温板,两侧对应模板的横边分别插接在相应模板连接组件两端的相应矩形槽结构中。
9.优选地,所述模板与保温板之间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两端分别直接或间接抵靠在模板面板和保温板上,由此限定出模板和保温板之间的间距,该间距构成现浇混凝土的浇筑空间,由于保温板的两侧均具有浇筑空间,浇筑后两侧的混凝土层将保温板夹在其中,形成夹芯保温墙体,依据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中的钢丝网(及腹丝)的设置,这些钢丝网(及腹丝)可以构成墙体的结构钢筋或构成墙体结构钢筋中的一部分。
10.优选地,所称垫块呈圆筒形或锥筒形,设有沿其经线方向自其保温板端(朝向保温板的一端)向其模板端(朝向模板的一端)延伸的插槽,插槽的轴向长度(长度在垫块轴向上的投影)与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上的相应侧钢丝网与保温板之间的轴向距离对应,插槽口位于垫块的保温板端,插槽的槽底(近模板端)封闭且设有沿同一周向延伸的纬向(周向)段,插槽的数量为4条,其分布方式与钢丝网上钢丝的分布方式相适应,使用时将垫块从其保温板端扣在钢丝网的钢丝交叉部位,垫块的轴线对准钢丝网上的钢丝交叉点,各插槽口分别对准交叉点周围的各钢丝,将垫块推向保温板方向,使钢丝沿插槽口进入插槽,当垫块的保温板端接触/抵压到保温板上后,在旋转垫块,使各钢丝网分别进入相应插槽的纬向延伸段,由此可以有效防止垫块从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上脱离。
11.优选地,所述模板为免拆模板(例如,免拆定型模板)。
12.优选地,所述模板的面板呈矩形,通常可以采用横向设置(使用时长度方向为水平的),或者说为横向模板,也可以采用竖向设置(使用时长度方向为竖向的),或者说为竖向模板。
13.优选地,位于一侧的模板在竖向上为依次排列的多个模板。
14.优选地,用于连接顶部模板边缘的模板连接件为设有单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槽口(矩形槽结构的槽口)朝下,顶部模板边缘插接在相应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中;用于连接底部模板边缘的模板连接件为设有单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槽口朝上,底部模板边缘插接在相应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中;用于相邻模板的相邻横边的模板连接组件为设有双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槽口(两个矩形槽结构的槽口)分别朝上和朝下,相邻模板的相邻横边分别插接在相应双向矩形槽结构的对应矩形槽结构中。
15.优选地,同一高度上的模板连接组件(用于插接相同模板横边的模板连接组件)等间距分布。
16.优选地,相邻模板的相邻边缘之间的缝隙完全密封、不完全密封或者不密封。
17.优选地,所述模板固定件设有用于与连杆连接的连杆连接板,所述连杆连接板从矩形槽结构的槽底一侧延伸出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连杆的相应端。
18.优选地,所述模板固定件的连杆连接板与所述连杆之间设有隔热垫。
19.所述连杆连接板和所述连杆之间可以设有也可以不设有加长板(加长用连接板)。设有加长板时,所述加长板的一端(内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所述连杆的相应端,另一端(外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相应模板固定件的连杆连接板;不设加长板时,连杆的相应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直接连接相应模板固定件的连杆连接板。
20.优选地,所述螺栓连接为位置可调的螺栓连接,所连接的两个件中,至少一个件上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为长条形光孔。
21.优选地,所述模板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浇筑侧表面设有拉结板,所述拉结板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且贴合在面板的浇筑侧表面上,设有拉结部,所述拉结部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拉结板的主体部分连为一体。
22.所述面板可以采用能够免拆模板的面板,以制备出相应的免拆模板。
23.优选地,所述拉结板在所述面板上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粘结在所述面板的浇筑侧表面和/或设有预埋部,所述预埋部预埋且固结在所述面板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面板的浇筑侧表面不粘结或弱粘结。
24.优选地,所述拉结板呈条带状,通过压力加工方式一体成型。
25.优选地,所述拉结板在其延伸方向上采用周期性重复的结构,由若干结构单元依次排列而成,各结构单元的构造相同,所述拉结部的近自由端侧(或者说拉结部前部)设有通孔。
26.优选地,所述结构单元的第一段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设有沿拉结板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形的拉结部,拉结部的前端及两侧与矩形孔的对应边缘之间留有间隙,后端与矩形孔的对应边缘连为一体。
27.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后部宽度小于前部宽度,侧边呈阶梯形。
28.可以将拉结部前部的通孔设置在较宽区域的中央。
29.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结构单元的第一段之间为结构单元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宽度小于第一段的宽度。
30.优选地,所述第二段的两侧边缘处设有向面板侧垂直延伸的折边,这些折边固结在面板内,形成拉结板的预埋部。
31.优选地,所述折边的内端成型出与面板表面平行的第二弯折部。
32.通常,在于同一面板上的拉结板数量可以为多个,通常为竖向设置,相邻拉结板之间的间距相等或者不相等。
33.通常,所述拉结板的外露表面可以与相邻面板浇筑侧表面的外露表面对齐,位于同一平面上,在面板制备时,将拉结板放置在面板制备底模的相应位置,浇筑的面板材料固结后,拉结板就会与面板粘结在一起,当拉结板设有预埋部时,预埋板固结在面板内。
34.夹芯内置保温及免拆模板一次浇筑成型墙体的施工方法,用于制备本发明公开的任一种夹芯内置保温及免拆模板一次浇筑成型墙体,包括下列步骤:1)设置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将钢丝网架保温板对位设置在基础(墙基或者下方墙体、圈梁等)上并固定;2)设置垫块:将垫块分别固定安装在钢丝网架保温板的两侧侧面上;3)设置模板连接组件:将模板连接组件设置在钢丝网架保温板上,模板连接组件的连杆贯穿保温板;
4)设置模板: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各层模板,将模板面板的下缘(下边缘)插入对应于该面板下缘的(或者说用于连接该面板下缘的)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中;将对应于该面板上缘(或者说用于连接该面板上缘的)的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扣在该面板上缘(上边缘)上,对于同层的两侧对应模板,可以两侧同步设置,也可以先设置一侧的模板,再设置另一侧的模板;5)浇筑混凝土及混凝土固结:在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垫块、模板连接件和模板都设置好后,以两侧模板与保温板之间的空间为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固结后形成夹芯内置保温的墙体。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夹芯保温钢丝网架板及内外两侧免拆定型模板,依靠垫块及钢丝网架作为两侧模板的内部支撑件限定两侧模板与夹芯保温板之间的间距及相应的混凝土浇筑空间,通过模板连接组件实现两侧模板的固定安装和定位,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由于在模板连接组件上设置了模板固定槽,将模板插入模板固定槽中就能够实现模板的定位,模板固定槽的两侧槽壁分别挡在模板的内外两侧,同时起到了内侧限位和外侧限位的作用,方便了作业;由于模板连接组件在模板上的外露长度和面积都较小,常规墙面装修就能够将外露部分盖住且外露部分不妨碍装修作业,因此无需将模板连接组件拆除,即使在严格限制模板连接组件外露的场合,也只需打磨掉外露部分并在必要时用腻子或其他适宜材料填补好打磨凹坑即可,省去了对拉螺栓的拆除工序,也避免了因对拉螺栓拆除在墙体上出现的贯穿孔洞,省去了孔洞的填充封堵工序;由于模板连接组件上模板固定槽位置或者说两模板固定槽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可调,适应于不同厚度的墙体,因此允许将模板连接组件制成标准化产品,有利于降低模板连接组件的成本,方便使用;由于在模板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在面板的浇筑侧表面(使用时朝墙体内的大面)固结/预埋了用作防脱离装置的拉结板,拉结板的拉结部能够从面板上掀起来,现场施工时,将拉结板的拉结部从模板面板表面掀起来,浇筑混凝土后 ,掀起的部分固结在混凝土内部,由此实现了模板面板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拉结,能够明显地阻止模板面板从现浇混凝土上剥离,延长使用寿命;由于出厂时拉结板贴合在模板面板表面,不会像设置外露连接钢筋那样妨碍码放和储运,现场作业时只需要将拉结板的拉结部掀起,不需要进行钢筋捆绑,方便了储运和现场作业,同时,在模板面板制备时,也就需要将拉结板放置在底模的适当位置,且不要求对放置位置进行严格控制,因此在工厂中制备也很方便。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发明墙体的纵剖构造示意图;图2是一种垫块的示意图;图3是一种模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模板连接组件与模板连接构造的示意图;图5是另一种模板连接组件与模板连接构造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模板连接组件另一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设有加长板的模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图8是拉结板的主视示意图;图9是与图8对应的a-a剖视示意图;
图10是与图8对应的另一种a-a剖视示意图;图11是模板在使用状态(拉结板从自由端掀起)下的纵剖构造示意图;图12是模板的一种表面构造示意图;图13是模板的另一种表面构造示意图;图14是连接组件与模板(面板)连接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参见图1-14,本发明的两侧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10,模板之间设置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或称钢丝网架保温板),模板的面板11与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中的保温板70之间留有间距,该间隙构成现浇混凝土的浇筑空间90,两侧模板(模板的面板)在各自立面上的分布方式一致,以适应于模板连接组件50连接,所述模板连接组件包括连杆51和分别设置在连杆两端的模板固定件52,所述模板固定件设有单向矩形槽结构或双向矩形槽结构,所述单向矩形槽结构由一个矩形槽结构53构成,所述双向矩形槽结构由两个共底且朝向相反的矩形槽结构构成,所述模板连接组件纵向设置,其连杆穿过保温板70,两侧对应模板的横边(模板的面板的横边)分别插接在相应模板连接组件两端的相应矩形槽结构中。
38.所述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现有技术,设有保温板及位于保温板两侧的钢丝网(或称钢筋网),两侧钢丝网通过穿过保温板的若干腹丝(或称腹筋)75连接,所述腹丝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应侧钢丝网的钢丝交叉部位,所述模板与保温板之间设有垫块30,所述垫块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模板(模板的面板)和保温板的相对面上,由此限定出模板和保温板之间的间距。施工时,保温板两侧的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将相应空间内的钢丝网固结在其中,这些钢丝网可构成墙体的结构钢筋。依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其他结构钢筋,例如,垂直分布筋或者水平分布筋,当设有其他结构钢筋时,可以将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中的钢丝网架(钢丝网)与其他结构钢筋适度捆绑在一起。
39.所述钢丝网通常由若干水平钢筋73和竖向钢筋72连接而成,可以在钢丝网的交叉点(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的交叉点)上进行焊接,将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在交叉处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钢丝网,腹丝的端部也可以焊接在交叉点处。
40.所述垫块的数量通常为多个,可以依据支撑要求均衡分布或者大致均衡分布,所述垫块的两端分别直接或间接抵靠在模板面板和保温板上,由此限定出模板和保温板之间的间距,该间距构成现浇混凝土的浇筑空间,由于保温板的两侧均具有浇筑空间,浇筑后两侧的混凝土层将保温板夹在其中,形成夹芯保温墙体。
41.所述垫块及其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现有技术。由于采用钢丝网架,一种优选的垫块呈圆筒形或锥筒形(参见图2),设有沿其经线方向自其保温板端(朝向保温板的一端)向其模板端(朝向模板的一端)延伸的插槽32,插槽的轴向长度(长度在垫块轴向上的投影)与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上的相应侧钢丝网与保温板之间的距离对应,插槽口33位于垫块的保温板端,插槽的槽底(近模板端)封闭且设有沿同一周向延伸的纬向(周向)段35,插槽的数量可以为4条或其他数量,具体应依据实际钢丝网的形式设定,其分布方式与钢丝网上钢丝的分布方式相适应。使用时,将垫块从其保温板端扣在钢丝网的钢丝交叉部位,垫块的轴线对准钢丝网上的钢丝交叉点,各插槽口分别对准交叉点周围的各钢丝(或称钢筋),将垫块推向保温板方向,使钢丝沿插槽口进入插槽,当垫块的保温板端接触/抵压到保
温板上后,在旋转垫块,使各钢丝网分别进入相应插槽的纬向延伸段,由此可以有效防止垫块从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上脱离。
42.所述模板采用矩形的免拆模板,其主体部分为模板的面板(或称模板面板),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涉及拉结板或其他附属结构。墙体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固结后与模板(面板)和连接组件等固结在一起,无需拆除模板,也无需拆除连接组件,由此明显简化了施工过程,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43.所述面板可以采用纤维增强的轻质混凝土板材或者其他适宜材质,优选采用适应于机加工且适应人们对墙面的质感要求的板材,通常为非金属材质。例如,所述面板可以是以木粉或其他生物质细颗粒状/粉状材料为主要原料或主要原料之一,与具有粘结能力的无机材料混合,在模具中浇注成型,经自然固化或加热固化等适宜方式固化形成相应的非金属板材。这类非金属板材通常重量轻,具有适应的强度,不变形,适应于切割、打孔等机械加工,且现有技术背景下用于建筑的这类板材通常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44.所述模板(或者说面板)通常可以采用横向设置(使用时长度方向为水平的),或者说为模板(或者说竖向面板),也可以采用竖向设置(使用时长度方向为竖向的),或者说为模板(或者说竖向面板)。
45.所述面板的厚度应保证具有相应的强度以及装修或相关设施、结构的设置要求。
46.位于一侧的模板在竖向上可以为依次排列的多个模板(参见图1所示)。
47.相邻模板的相邻边缘(相邻横边)之间的缝隙可以完全密封、不完全密封或者不密封。
48.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方式进行相邻模板的相邻边缘之间的缝隙密封(包括完全密封和不完全密封),例如,用胶带贴住。由于这种缝隙很窄,胶带粘贴足以保证密封强度。
49.例如,在同一条缝隙中,优选相间留有若干不密封的短缝,作为混凝土浇筑的透气孔。浇筑混凝土时在浇筑区域底部或边角出积压的空气能够通过这些缝隙溢出,混凝土中空气在振捣过程中也能够通过这些缝隙溢出。如此设计,有助于减小墙体表面气泡(凹坑)及墙体内部空腔。
50.为提高模板(面板)与现浇混凝土之间连接的强度和持久性,所述模板可以包括面板11,所述面板的浇筑侧表面设有拉结板12,所述拉结板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且贴合在面板的浇筑侧表面上。
51.所述拉结板设有拉结部13,所述拉结部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拉结板的主体部分连为一体,能够从拉结部的自由端将拉结部从面板上掀起来(参见图11),掀起的部分被浇筑在现浇混凝土中,实现对面板的拉结。
52.所述拉结板在所述面板上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粘结在所述面板的浇筑侧表面,也可以为设有预埋部,所述预埋部预埋且固结在所述面板内。
53.可以同时实现所述拉结板(主体部分)在所述面板浇筑侧表面上的粘结及预埋部在面板内的埋设和固结,以获得拉结板在面板上更好的固定效果。
54.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面板的浇筑侧表面不粘结或弱粘结,所称弱粘结为粘结力弱的粘结,以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手动将拉结部从面板的浇筑侧表面掀起。
55.所述拉结板通常呈条带状,可以采用等宽的钢带或其他材质的条带通过压力加工方式一体成型,不仅加工方便,而且拉结的可靠性好,强度高。
56.所述拉结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可以采用周期性重复的结构,由若干结构单元依次排列而成,以方便压力加工作业且实现拉结效应的均衡。各结构单元的构造相同(除了两端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剪切为不完整的结构单元外),均设有拉结部以及与面板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
57.可以将结构单元分为第一段(或称前部)和第二段(或称后部)两部分。
58.所述结构单元的第一段设有矩形孔18,所述矩形孔内设有沿拉结板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形的拉结部,拉结部的前端(对应于图8和图11所示姿态下的上端)为自由端,与矩形孔的对应边缘之间留有间隙19,拉结部的两侧亦与矩形孔的对应边缘之间留有间隙,拉结部的后端与矩形孔的对应边缘连为一体(不切断或不完全切断),由此与拉结板的主体部分连为一体,可以用冲床将在条带上冲出拉结部前端及两侧与矩形孔的相应边缘之间的间隙,同时成型出拉结部及矩形孔。
59.所述连接部的后部宽度可以小于前部宽度,侧边呈阶梯形(参见图8所示),由此不仅使拉结部在现浇混凝土中的固结/固定强度更大,而且在将拉结部掀起的过程中拉结部易于弯曲,且弯曲部位位于拉结部的后部,方便了现场作业。
60.所述连接部前部中央可以设有通孔14,这样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拉结部在现浇混凝土中的固结/固定强度,而且在必要时可以用改锥等工具经该通孔将拉结部掀/撬起来。
61.任意相邻的两个结构单元的第一段之间为结构单元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宽度小于第一段的宽度,所述第二段的两侧边缘处可以设有向面板侧垂直(垂直于拉结板的主体部分或者说垂直于面板表面)延伸的折边15,面板制成后,这些折边固结在面板内,形成拉结板的预埋部。可以采用压力加工的方式在等宽的条带上成型出这些折边,也就是,第二段上比第一段窄的原因是等宽钢带上的相应部位被加工成了这些用作预埋部的折边(参见图8-10)。
62.所述折边的内端还可以进一步成型出与面板表面平行的第二弯折部16(参见图10),进一步提高拉结板在面板上的固结/固定强度。
63.依据实际需要及作业上的便利,同一面板上的拉结板数量可以为多个,通常为竖向设置(使用时的延伸方向为竖向),相邻拉结板之间的间距相等或者不相等(参见参见图12和图13)。
64.所述拉结板的外露表面与相邻面板浇筑侧表面的外露表面对齐,位于同一平面上。
65.在面板制备时,将加工好的拉结板放置在面板制备底模的相应位置,浇筑的面板材料固结后,拉结板就会与面板粘结在一起,当拉结板设有预埋部时,预埋板也会固结在面板内。
66.可以面板制备前先在拉结部的面板侧表面上涂覆适当的脱模剂,以降低拉结部与面板之间的粘结强度,保证拉结部与面板之间不粘结或者为弱粘结。由于面板材质通常与现浇混凝土有所不同,特别是采用了前述拉结部的独特形状/构造,脱模剂的设置不会对拉结板的拉结作用产生实质性妨碍。
67.模板连接组件50包含连杆51及固定安装在连杆两端的模板固定件52,所述模板固定件设有单向矩形槽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或双向矩形槽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模板固
定件位于设置模板所在的立面上,其矩形槽结构53用作模板固定槽,模板固定槽为通槽,两端不封堵,其槽宽应与模板厚度相适应,以便能够方便地插入模板边缘且将模板固定住,不应因间隙过大而使模板能够随意移动或晃动。模板连接组件的设置高度应符合模板设置要求,同一高度上的模板连接组件设置密度(或者说模板连接组件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固定模板的需要,通常一个模板的任一横边应由多个模板连接组件固定,以实现稳定的支撑及足够的支撑和固定强度/能力,依据模板的排列方式,将模板的横边(面板的上边缘或下边缘)插入相应模板固定件的模板固定槽上,由此实现模板的固定。
68.用于连接顶部模板边缘(单一模板的上边缘或多个模板中位于顶部的模板的上边缘)为设有单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相应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的槽口朝下,顶部模板边缘插接在相应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中。用于连接底部模板边缘(单一模板的下边缘或多个模板中位于底部的模板的下边缘)为设有单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相应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的槽口朝上,底部模板边缘插接在相应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中;用于相邻(上下相邻)模板(当为多个模板时)的相邻横边的模板连接组件为设有双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相应模板连接组件的两个矩形槽结构的槽口分别朝上和朝下,相邻模板的相邻横边分别插接在相应双向矩形槽结构的对应矩形槽结构中,也就是,相邻模板中位于上方的模板的下边缘插接在槽口朝上的矩形槽结构中,位于下方的模板的上边缘插接在槽口朝下的矩形槽结构中(参见图14)。
69.同一高度上的若干模板连接组件,或者说对应于同一模板横边的若干模板连接组件,通常可以等间距分布,分布密度依据实际情形。
70.对于任一模板,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均有相应的模板固定槽插接固定,上下相邻的模板横边分别从上方和下方插接在相同模板连接组件的模板固定件(设有双向矩形槽结构)上,由此将上下模板连为一体,两侧对应模板分别插接在相同的模板连接组件两端的模板固定件上,由此将两侧模板连为一体,且限定了两侧模板之间的间距。
71.依据模板连接组件的设置位置或者说模板设置要求,模板固定件上的模板固定槽为一个或者为朝向相反的两个,可分别称为单向矩形槽结构或双向矩形槽结构,单向矩形槽结构呈u形(凵字形),可以依据使用要求使槽口朝上或者朝下等;双向矩形槽结构呈h形,共用同一个槽底,槽口朝向相反,可以依据使用要求使一个槽口朝上、一个槽口朝下等,以便将模板的横边从上方插入模板固定槽或者从下方插入模板固定槽。使用时可以依据模板的设置位置及固定强度要求设置模板连接组件,将模板的边缘部位插入相应模板连接组件的模板固定槽中,实现对模板相应边缘部位的固定。
72.必要时,可以在模板的上下边缘或左右边缘依据固定强度要求设置若干模板连接组件,从上下两侧和/或左右两侧将模板固定住。
73.当两个模板边缘相邻时,可以使用设有双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同时固定相邻模板的相邻边缘;当模板边缘不与其他模板边缘相邻时(例如,模板组中的顶部模板的上边缘或底部模板的下边缘),可以使用设有单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固定该模板边缘。
74.根据作业需要,也可以都采用设有双向矩形槽结构的模板连接组件,必要时,可以混凝土固结后将顶部和底部未使用的矩形槽结构切割或打磨掉。
75.所述模板固定件与所述连杆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固定连接方式,例
如,焊接、铆接等,也可以是一体的。基于制造、储运和使用上的便利,优选采用位置可调的连接方式,优选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在工厂将连杆和模板固定件以及加长板制成独立的零件,依据实际使用的墙体厚度等情形进行模板连接组件的组装或现场设置。也可以在工厂中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制造成固定的/一体化的模板连接组件。
76.所述模板固定件设有用于与连杆连接的连杆连接板54,所述连杆连接板从矩形槽结构的槽底一侧延伸出来,由此方便模板固定件与连杆之间的连接。
77.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将模板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连杆的相应端。
78.所述连杆连接板和所述连杆之间设有或者不设有加长板(加长用连接板)57。
79.如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当设有加长板时,所述加长板的一端(内端)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所述连杆的相应端,另一端(外端)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相应模板固定件的连杆连接板;当不设加长板时,连杆的相应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直接连接相应模板固定件的连杆连接板。
80.所述螺栓连接优选为位置可调的螺栓连接。例如,所连接的两个件中,至少一个件上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为长条形光孔,通过调节螺栓55在长条形光孔上的位置,就可以调节两个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调节模板固定件相对于连杆的位置,进而调节连杆两端的两模板固定件及相应槽结构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不同厚度的墙体。
81.例如,模板固定件上用于螺纹连接的通孔为长条形光孔,连杆上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为圆形光孔,加长板(如果设有的话)上用于螺栓连接用的通孔为两个,一个为圆形光孔或者圆形螺孔,另一个为长条形光孔,这种设置能够方便现场作业,有助于延长调节范围,且连杆不会延伸至矩形槽结构所在的竖向位置,不会妨碍模板的设置。另外,由于加长板成本低,更换方便,且允许选择适当的厚度,将加长板上的圆孔设置为螺孔不会带来成本上的明显增加,能够方便使用,保证强度。
82.所述模板固定件的连杆连接板与所述连杆之间优选设有隔热垫59。所述隔热垫可以采用常见的橡胶垫,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当设有加长板时,优选在所述模板固定件的连杆连接板与所述加长板之间和所述加长板与连杆之间均设置隔热垫,也可以只在所述模板固定件的连杆连接板与所述加长板之间或所述加长板与连杆之间设置隔热垫。通过隔热垫的设置,能够避免或减轻模板连接组件的冷桥/热桥效应。
83.可以将隔热垫设置在常规垫片58和所连接的件之间,也可以设置在所连接的两个件之间,旋紧与螺栓配合的螺母56,实现连接固定。
84.所述连杆上可以设置加强筋,加强筋的延伸区域通常可以位于连杆两端的模板固定件之间,或者位于连杆两端用于螺纹连接的通孔(圆孔)之间,以在实现加强作用的同时避免加强筋对模板设置及其他现场作业的妨碍。
85.所述连杆上的加强筋可以设置在连杆边缘。例如,使连杆上设有加强筋的部位呈槽钢形或者角钢形,以方便加工制造,降低成本。
86.所述模板固定件和所述连杆均可以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型材,或者采用其他适应的材料。
87.本发明的墙体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设置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将钢丝网架保温板对位设置在基础(墙基或者下方墙体、圈梁等)上并固定;
2)设置垫块:将垫块分别固定安装在钢丝网架保温板的两侧侧面上;3)设置模板连接组件:将模板连接组件设置在钢丝网架保温板上,模板连接组件的连杆贯穿保温板;4)设置模板: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各层模板,将模板面板的下缘(下边缘)插入对应于该面板下缘的(或者说用于连接该面板下缘的)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中;将对应于该面板上缘(或者说用于连接该面板上缘的)的模板连接组件的矩形槽结构扣在该面板上缘(上边缘)上,对于同层的两侧对应模板,可以两侧同步设置,也可以先设置一侧的模板,再设置另一侧的模板;5)浇筑混凝土及混凝土固结:在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垫块、模板连接件和模板都设置好后,以两侧模板与保温板之间的空间为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固结后形成夹芯内置保温的墙体。
88.步骤1)中,基础上可以预设有竖向延伸出的连接钢筋或者预埋连接件,将钢丝网架保温板中的钢丝网与预设的连接钢筋捆绑固定或焊接在一起,或者与预埋连接件焊接在一起,由此实现钢丝网架保温板的固定。
89.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设置钢丝网架保温板之前或之后设置其他结构钢筋,其他结构钢筋的设置可以依据现有技术,可以与钢丝网架保温板的钢丝网捆绑在一起。如钢丝网架保温板(主要是其两个的钢丝网)能够满足墙体内的结构钢筋要求,则不需要设置其他结构钢筋。
90.当需要布设多个钢丝网架保温板时,可以依据现有技术进行相邻钢丝网架保温板的连接,例如,采用连接钢筋将相邻钢丝网架保温板的同侧钢丝网连接起来,相应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钢筋网捆绑或焊接在一起。
91.步骤2)中,可以依据现有技术采用任意适宜的垫块及其固定安装方式进行垫块设置。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为采用图1和图2所示的垫块及其设置方式,将垫块从其保温板端扣在钢丝网的钢丝交叉部位,垫块的轴线对准钢丝网上的钢丝交叉点,各插槽口分别对准交叉点周围的各钢丝(或称钢筋),将垫块推向保温板方向,使钢丝沿插槽口进入插槽,当垫块的保温板端接触/抵压到保温板上后,在旋转垫块,使各钢丝网分别进入相应插槽的纬向延伸段,由此可以有效防止垫块从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上脱离。
92.垫块在保温板和模板面板之间支撑出浇筑空间,可以依据实际需要确定垫块的数量及分布,例如,可以对每个模板面板对应设置4个垫块,4个垫块分别位于面板的对角线(大面的对角线)上靠近面板顶角的位置,例如,对角线上据面板顶角(大面的顶角)距离为1/5对角线长度的位置。
93.依据保温板两侧混凝土层的厚度确定两侧垫块的轴向长度(垫块在其轴线方向上的尺寸)。
94.步骤3)中,可以先在模板连接组件的连杆的一端不安(或拆下)模板固定件,用该端直接穿透保温板,也可以先在保温板上打孔,在将连杆从打出的孔中穿过,然后再在没安模板固定件的连杆端(连杆的一端或两端)安装上模板固定件,必要时还需要安装加长板,使连杆两端的模板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两端矩形槽结构之间的间距)符合要求后,使连杆两端的模板固定件连杆上固定住。
95.可以不进行模板连接组件在钢丝网架保温板上的固定,只要保持模板连接组件不
脱离即可。
96.步骤4)中,先进行面板下缘在相应矩形槽结构上的安装,将面板下缘从上方插入用于连接该面板下缘的矩形槽结构中,将模板直立,再将用于连接该面板上缘的矩形槽结构从上方扣在面板上缘上,由于保温板的柔性或可破坏性,通常允许模板连接组件的连杆有一定的移动或摆动,以实现相应矩形槽结构在面板上缘上的扣接。在一侧面板上缘与相应模板固定件连接好后,必要时,可以先松开另一侧模板连接组件上连杆与模板固定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例如,松开螺栓,当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时),在将其模板固定件扣合到相应面板上缘且调好两侧模板固定件的相对位置后,将模板固定件与连杆紧固好。
97.步骤5)开始前,应保证本次浇筑涉及的全部模板及钢丝网架夹芯保温板、垫块和模板连接件都已经安装好。
98.在一次浇筑涉及的区域较大或为了实际作业上的便利,步骤1)-步骤4)或其中部分步骤之间可以交替进行,例如,分区域实施步骤1)-4),又如,完成全部区域的步骤1)后,分区域实施步骤2)-4)。
99.步骤5)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浇筑后混凝土的养护。
100.步骤5)完成后,无需拆除模板,无需拆除模板连接组件,必要时,可以将模板固定件的外露部分切割/打磨掉,可以打磨出一个浅坑,然后依据实际需要用砂浆或腻子等材料将浅坑抹平。
101.本发明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