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及搭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02601发布日期:2022-12-10 05:44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及搭设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脚手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及搭设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施工时,保持古建筑的原貌是施工宗旨。
3.如需对古建筑的外墙面进行修缮时,需要进行脚手架的搭建,为了避免对古建筑的墙面造成破坏,则不能通过连墙件的形式进行脚手架与建筑的拉结,仅通过自重以实现脚手架的稳定。
4.但是,一旦古建筑的墙面过高,如20米以上,那么脚手架的层数在相应提高的情况下,则极易导致整体脚手架发生不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无拉结点的脚手架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及搭设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垫板、多层脚手架,所述脚手架的高宽比小于2.0;各脚手架从下至上分别为首层脚手架、中层脚手架和顶层脚手架,其中首层脚手架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中层脚手架,中层脚手架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顶层脚手架,各层脚手架的近墙面对齐设置;相邻两层脚手架的远墙面通过斜撑进行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首层脚手架、中层脚手架和顶层脚手架的高度和宽度,以实现整个支设体系的从下到上逐渐收缩,如此一来,首层脚手架的宽度最大,作为底盘的稳定性极强,其次,整体支设体系的重心偏低,在支设体系的高层要求下,能够大大提高顶层脚手架的稳固性。
8.并且,通过设置斜撑,以于远墙面处进行支撑,以减少重心偏置而导致的受力倾斜的情况发生,即进一步提高整个支设体系的稳定性。
9.可选的,还包括通风防护组件,通风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脚手架的外周面,相邻两层的通风防护组件于水平方向错开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防护组件能够起到通风和防护的作用,一来,能够疏导外部的风,以减少因风载荷过大而导致高层支设体系的不稳,二来,能够起到防护施工的作用。
11.虽然通风防护组件有一定的疏导风的作用,但是本支设体系的高度和表面积过大,因此其所受的风载荷的影响巨大,而通过设置相邻两层的通风防护组件于水平方向的错开,使得通风防护组件具有断层口,如此一来,外部风将部分被疏导入该断层口内,以减少外部风集中施加于通风防护组件上而导致风载荷过大的情况。
12.可选的,所述通风防护组件包括安装框、固定环轨和风驱动结构,其中安装框安装于所述脚手架的外侧面上,所述固定环轨的外径与安装框的内侧壁相切且固定设置,所述风驱动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环轨的中空处,所述风驱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圈和多个第一叶片板,所述第一转动圈与所述固定环轨绕固定环轨的轴心转动连接,各所述第一叶片板绕固定环轨的轴心圆周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第一叶片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圈连接,相邻两个第一叶片板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风载荷的情况下,固定环轨、第一转动圈和第一叶片板可以作为支撑骨架,以加强安装框的强度,从而提高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固性。
14.在有风载荷的情况下,外部风的一部分将从通风间隙中流过,另一部分则作用于第一叶片板上,以带动第一叶片板转动,可以理解为,部分风压转化为第一叶片板转动的动能,以减少该部分风压成为直接施加于支设体系上的风载荷,即极大减少风载荷的影响,以极大提高支设体系的稳固性。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板的两长侧边均开设有多个齿槽,各齿槽沿第一叶片板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风流经第一叶片板的表面时,齿槽能够对该外部风进行切割,以减少风量过大而导致紊流,从而减少风载荷的影响。
17.可选的,所述固定环轨的内端面固定有多根加固杆,加固杆的远离固定环轨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圈同轴设置;各所述第一叶片板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轴,使得第一叶片板的转动顺畅度更高,且转动轴起到承载第一叶片板重量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片板的转动顺畅度。
19.并且,通过设置加固杆,能够对固定环轨的强度进行加强,以提高因安装框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20.可选的,所述风驱动结构还包括第二转动圈和多个第二叶片板,所述第二转动圈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圈的轴向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圈与所述固定环轨绕固定环轨的轴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叶片板和第一叶片板均相对所述固定环轨的横截面倾斜设置,且第二叶片板的第二叶片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叶片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各所述第二叶片板绕固定环轨的轴心圆周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第二叶片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圈连接;所述第二叶片板的一长侧边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圈的中空处,所述第一叶片板的一长侧边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圈的中空处;所述第一转动圈的边缘处安装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二转动圈的边缘处安装有第二配重块;当所述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均受重力而移动至最低点时,所述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的于所述固定环轨的轴向投影错开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错开设置的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一来,二者能够组合以起到减少轴向投影方向上的间隙的作用,以极大提高施工安全性;二来,二者之间存在轴向错位,因此外部风也可通过该错位口处,以起到疏导作用,即该设置极大兼顾了防护和通风的功能。
22.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的倾斜方向、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的可干涉性,当有外部风时,该外部风将迫使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转动,而由于倾斜方向相反,因此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将同向转动并且干涉在一起,此时,沿固定环轨的轴
向,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的大部分重叠,以使得通风间隙变大,外部风的疏导效果大大提高。
23.并且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的后续的转动方向以直面外部风的叶片板的转动方向为主,如外部风直吹至第一叶片板上,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将相向转动,此时,第二叶片板藏在第一叶片板的背面,可以理解为仅第一叶片板受风压,因此第二叶片板将被第一叶片板带着转动,此时,风力仍然转化为叶片板的转动动能。
24.即,双层叶片板的设置,能够确保在无风压的情况下,错开以减少通风间隙,以提高施工安全性,而在有风压的情况下,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发生重叠,通风间隙增大,以起到疏导外部风的作用,从而能够在两种工况下做出适应性变化,以分别提高施工安全性和外部风的疏导效果。
25.在无风压的情况下,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分别使得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的重心偏移,从而使得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自转至重心稳定的状态,即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均受重力而移动至最低点,从而对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的位置进行纠正,以确保无风情况下,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的可以错开,以确保施工安全。
26.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板的表面与所述固定环轨的横截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动圈的内壁径向转动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叶片板的一长侧边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用于维持所述第一叶片板的相对固定环轨的平行状态。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风情况下,第一叶片板处于平行状态,以极大缩小通风间隙,以起到提高施工安全性的作用。在有风情况下,风压施加于第一叶片板上,以带动第一叶片板的自由端转动,期间,利用第一扭簧的弹力抵御一部分风压,其次,第一叶片板转动至倾斜状态,因此风压将带动第一叶片板和第一转动圈转动,风力转化为叶片板的转动动能。
28.并且,根据风压的大小,第一叶片板的倾斜角度处于变化状态,当风压较大时,第一叶片板的倾斜角度较大,此时通风间隙最大,能够有利疏导外部风,因此第一叶片板的转动速度变慢;当风压较小时,第一叶片板的倾斜角度较小,第一叶片板的受压较大,因此第一叶片板的转动速度变快,风力的转化效率提高。
29.上述两种情况,均通过各自的方式,以起到减少风载荷的影响。
30.可选的,所述风驱动结构还包括第二转动圈和多个第二叶片板,所述第二转动圈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圈的轴向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圈与所述固定环轨绕固定环轨的轴心转动连接,各所述第二叶片板绕固定环轨的轴心圆周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第二叶片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圈的内壁径向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一固定杆分别位于第二转动圈和第一转动圈的相近边缘处,所述第二叶片板的一长侧边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叶片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叶片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设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用于维持所述第二叶片板的平行状态,且所述第一叶片板的自由侧和第二叶片板的自由侧相离设置。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风时,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共同缩小通风间隙,以增加施工安全性。
32.在有风时,如风先经过第一叶片板上,先迫使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倾斜,然后
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将相向转动,第二叶片板藏在第一叶片板的背面,可以理解为仅第一叶片板受风压,并且第二叶片板与第二固定杆相抵接,因此第一叶片板将通过第二固定杆以带动第二叶片板一起转动。
33.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圈螺纹连接有抵紧杆,所述抵紧杆设有齿轮,所述第一转动圈同轴设有用于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齿圈,当所述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相向转动至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沿轴向投影部分重叠时,所述抵紧杆旋动且抵紧杆的端部抵压于所述固定环轨的内壁上。
34.在极大风压下时,脚手架的各部件将发生振动,易导致部分松动的情况发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极大风压下时,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将相向转动,即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相向转动,从而通过齿轮和齿圈的配合以旋动抵紧杆,当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沿轴向投影部分重叠时,抵紧杆将对固定环轨施加径向且向外的抵紧力,该抵紧力使得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停止转动,减少转动共振,而抵紧力也向外撑大固定环轨,以使得安装框具有内应力,从而抵御风压的振动,以提高该工况下的支设体系的稳定性。
3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的搭设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的搭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于室外素填土,铺设垫板(14);s2、依次搭设首层脚手架(11)、中层脚手架(12)和顶层脚手架(13);s3、于脚手架的顶面的错开部位满铺水平安全网(16);s4、于脚手架的外侧安装通风防护组件(2);s5、安装斜撑(17)。
3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首层脚手架、中层脚手架和顶层脚手架的高度和宽度,以实现整个支设体系的从下到上逐渐收缩,使得整体支设体系的重心偏低,在支设体系的高层要求下,能够大大提高顶层脚手架的稳固性;2.通过设置风驱动结构,以将部分风压转化为第一叶片板转动的动能,以减少该部分风压成为直接施加于支设体系上的风载荷,即极大减少风载荷的影响,以极大提高支设体系的稳固性;3.通过错开设置的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能够确保在无风压的情况下,错开以减少通风间隙,以提高施工安全性,而在有风压的情况下,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发生重叠,通风间隙增大,以起到疏导外部风的作用,从而能够在两种工况下做出适应性变化,以分别提高施工安全性和外部风的疏导效果;4.通过设置可改变倾斜角度的第一叶片板,能够在无风情况下,以极大缩小通风间隙,以起到提高施工安全性的作用,而在有风情况下,风压施加于第一叶片板上,以带动第一叶片板的自由端转动呈倾斜,因此风压将带动第一叶片板和第一转动圈转动,风力转化为叶片板的转动动能;5.利用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的相向转动,以旋动抵紧杆,抵紧杆将对固定环轨施加径向且向外的抵紧力,该抵紧力向外撑大固定环轨,以使得安装框具有内应力,从而抵御风压的振动,以提高该工况下的支设体系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支设体系的示意图。
37.图2是实施例1的通风防护组件的示意图。
38.图3是实施例2的通风防护组件的示意图。
39.图4是实施例2的风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40.图5是实施例3的风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41.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42.图7是实施例3的用于体现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相互位置关系的状态图。
43.图8是实施例4的风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44.图9是实施例4的用于体现第一叶片板受风情况下的状态图。
45.图10是实施例5的风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46.图11是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47.图12是实施例5的用于体现在受风情况下,第一叶片板和第二叶片板相互位置关系的状态图。
48.图13是实施例6的用于体现抵紧杆与固定环轨配合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49.附图标记说明:2、通风防护组件;3、风驱动结构;11、首层脚手架;12、中层脚手架;13、顶层脚手架;14、垫板;16、水平安全网;17、斜撑;21、钢板;22、通风孔;23、安装框;24、固定环轨;241、环槽;31、第一叶片板;311、齿槽;32、第一转动圈;33、加固杆;34、转动轴;35、第一转动环;36、第二转动环;37、第一配重块;38、第一固定杆;39、第一扭簧;41、第二叶片板;42、第二转动圈;43、第二配重块;44、第二固定杆;45、第二扭簧;51、抵紧杆;52、螺纹套;53、齿轮;54、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1.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
52.参照图1,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包括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垫板14、多层脚手架。
53.其中垫板14采用木质,垫板14预先水平铺设于室外的地面上,本实施例中的脚手架设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首层脚手架11、中层脚手架12和顶层脚手架13,脚手架的高宽比小于2.0,其中首层脚手架11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中层脚手架12,中层脚手架12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顶层脚手架13,脚手架的靠近古建筑的外墙面的一面为近墙面,各层脚手架的近墙面竖向对齐设置,以使得各层脚手架的远墙面错开设置。
54.整个支设体系呈从下到上逐渐收缩的形态,其中首层脚手架11的宽度最大,其作为底盘的稳定性极强,其次,整体支设体系的重心偏低,在支设体系的高层要求下,能够大大提高顶层脚手架13的稳固性。
55.并且,相邻两层脚手架的远墙面通过斜撑17进行固定连接,以于远墙面处进行支撑,以减少重心偏置而导致的受力倾斜的情况发生,即进一步提高整个支设体系的稳定性。
56.为了满足安全施工要求,还于脚手架的顶面水平铺设水平安全网16,并且还可以于脚手架的外周面设置通风防护组件2。
57.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通风防护组件2为钢板21,钢板21安装于脚手架的外周面,以起到提高施工安全性的作用,并且为了减少因该钢板21的风阻以降低整体支设体系的风载荷,该钢板21上开设有密布设置的通风孔22。
58.由于各层脚手架的远墙面错开设置,因此相邻两层脚手架的远墙面上的钢板21也错开设置,使得上下两钢板21之间具有断层口,如此一来,外部风将部分被疏导入该断层口内,以减少外部风集中施加于钢板21上而导致风载荷过大的情况发生。
59.实施例1还公开了一种无拉结点的脚手架支设体系的搭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于室外素填土,铺设垫板14。
60.s2、依次搭设首层脚手架11、中层脚手架12和顶层脚手架13,其中具体搭设参数如下:首层脚手架11的搭设参数:搭设横向5跨,共7.2米宽,搭设高度为6步,共11.050米;高宽比为11.050/7.2=1.535<2.0。
61.中层脚手架12的搭设参数:相比首层脚手架11,再向内收1跨,搭设高度为4步,共7.2米;高宽比为7.2/5.7=1.263<2.0。
62.顶层脚手架13的搭设参数:相比中层脚手架12,向内收1跨,搭设高度为3步,共5.4米;高宽比为5.4/4.2=1.286<2.0。
63.本实施例中的具体脚手架的搭设方式,此处以4步脚手架为例,具体如下: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

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

安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

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紧扣

安装第一步小横杆

安装第二步大横杆

安装第二步小横杆

安装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
64.s3、于脚手架的顶面的错开部位满铺水平安全网16,其采用尼龙绳绑扎固定。
65.s4、于脚手架的立面满挂钢板21,且全封闭设置。
66.s5、安装斜撑17。
67.实施例2虽然实施例1的钢板21由于自己的立面积和强度,其能够对脚手架进行防护和辅助支撑的作用,并且利用通风孔22以疏导外部风,但是由于钢板21本身的立面积还是较大,当脚手架支设体系的高度和表面积过大,因此其所受的风载荷的影响是巨大的。
68.因此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1的改进区别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通风防护组件2包括安装框23、固定环轨24和风驱动结构3,其中安装框23为方形,安装框23通过卡箍以安装于脚手架的外立面上。固定环轨24的外径与安装框23的内侧壁相切且固定设置,固定环轨24可以设为多个,以尽可能填充安装框23的中空处,本实施例中,固定环轨24为并排设置的两个。风驱动结构3位于固定环轨24的中空处。
69.如图4所示,风驱动结构3包括第一转动圈32和多个第一叶片板31,第一转动圈32的外径贴合固定环轨24的内径,使得第一转动圈32与固定环轨24绕固定环轨24的轴心转动连接;固定环轨24的远离脚手架外立面的端面固定有多根加固杆33,各加固杆33的另一端共同固定有转动轴34,转动轴34与第一转动圈32同轴设置,转动轴34上转动套设有第一转动环35。
70.各第一叶片板31绕固定环轨24的轴心圆周间隔排布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叶片板31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第一叶片板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圈32的内径和第一转动环35的
外径固定连接,第一叶片板31相对固定环轨24的横截面倾斜设置;第一叶片板31的两长侧边均开设有多个齿槽311,各齿槽311沿第一叶片板31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设置。
71.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无风载荷的情况下,固定环轨24、第一转动圈32和第一叶片板31可以作为支撑骨架,以加强安装框23的强度,从而提高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固性。
72.在有风载荷的情况下,外部风的一部分将从通风间隙中流过以进行疏导,另一部分则作用于第一叶片板31上,以带动第一叶片板31转动,可以理解为,部分风压转化为第一叶片板31转动的动能,以减少该部分风压成为直接施加于支设体系上的风载荷,即极大减少风载荷的影响,以极大提高支设体系的稳固性。
73.实施例3从实施例2可知,第一叶片板31的数量越多,通风间隙越小,施工的安全性则更高,但是第一叶片板31的总抗风面积也随之增大,风载荷影响更大,即施工的安全性和风载荷影响难以兼顾。
74.因此实施例3相比实施例2的改进区别之处在于,如图5、图6所示,风驱动结构3还包括第二转动圈42和多个第二叶片板41,第二转动圈42位于第一转动圈32的轴向的一侧,第二转动圈42的外径贴合固定环轨24的内径,使得第二转动圈42与固定环轨24绕固定环轨24的轴心转动连接,转动轴34上转动套设有第二转动环36。
75.各第二叶片板41绕固定环轨24的轴心圆周间隔排布设置,第二叶片板4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动圈42的内径和第二转动环36的外径固定连接,第二叶片板41相对固定环轨24的横截面倾斜设置,且第二叶片板41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叶片板31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的于固定环轨24的轴向投影错开设置。
76.第二叶片板41的一长侧边延伸至第一转动圈32的中空处,第一叶片板31的一长侧边延伸至第二转动圈42的中空处。
77.如图7所示,在无风载荷时,错开设置的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能够组合以起到减少轴向投影方向上的间隙的作用,即通风间隙极小,以极大提高施工安全性。
78.在小外部风时,由于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之间存在轴向错位,因此外部风也可通过该错位口处,以起到疏导作用,即该设置极大兼顾了防护和通风的功能。
79.在大外部风时,如外部风依次吹至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上,由于倾斜方向相反,因此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将同向转动并且干涉在一起(见图7),沿固定环轨24的轴向,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的大部分重叠,即第二叶片板41藏在第一叶片板31的背面,如此一来,使得通风间隙变大,外部风的疏导效果大大提高。
80.并且由于第二叶片板41藏在第一叶片板31的背面,可以理解为仅第一叶片板31受风压,因此第二叶片板41将被第一叶片板31带着转动,此时,风力仍然转化为叶片板的转动动能。
81.综上,双层叶片板的设置,能够在两种工况下做出适应性变化,以分别兼顾施工安全性和外部风的疏导效果。
82.进一步,为了能够确保第一转动圈32和第二转动圈42在转动完毕之后,仍然可以使得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错开,还做出如下设置,如图5所示,第一转动圈32的边缘处安装有第一配重块37,第二转动圈42的边缘处安装有第二配重块43。
83.在无风压的情况下,第一配重块37和第二配重块43分别使得第一转动圈32和第二转动圈42的重心偏移,从而使得第一转动圈32和第二转动圈42自转至重心稳定的状态,即第一配重块37和第二配重块43均受重力而移动至最低点,从而对第一转动圈32和第二转动圈42的位置进行纠正,使得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呈错开状态,以减小通风间隙,以确保施工安全。
84.实施例4实施例4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第一转动圈32的内壁径向设置有第一固定杆38,第一固定杆38与第一转动圈32绕自身轴向转动连接,第一叶片板31的一长侧边与第一固定杆38固定连接,即第一叶片板31可绕第一固定杆38转动以改变自身的倾斜角度。
85.第二固定杆44与第二转动环36之间设有第二扭簧45,第二扭簧45用于维持第二叶片板41的相对固定环轨24的平行状态。
86.如图9所示,在无风情况下,第一叶片板31处于平行状态,此时通风间隙较小,以起到提高施工安全性的作用。
87.在有风情况下,风压施加于第一叶片板31上,以带动第一叶片板31的自由侧转动(第一叶片板31的远离第一固定杆38的长侧边为自由侧),期间,利用第一扭簧39的弹力抵御一部分风压,其次,第一叶片板31转动至倾斜状态,因此风压将带动第一叶片板31和第一转动圈32转动,风力转化为叶片板的转动动能,以起到减少风载荷影响的作用;并且第一叶片板31呈倾斜状态,通风间隙变大,有利于疏导外部风。
88.综上,上述设置能够在两种工况下做出适应性变化,以分别兼顾施工安全性和外部风的疏导效果。
89.实施例5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叶片板31的布置与实施例4相同,本实施例的第二叶片板41相对实施例3做出如下设置,第二转动圈42的内壁径向设有第二固定杆44,第二固定杆44与第二转动圈42绕自身轴向转动连接,第二叶片板41的一长侧边与第二固定杆44固定连接,即第二叶片板41可绕第二固定杆44转动以改变自身的倾斜角度,并且,第二固定杆44和第一固定杆38分别位于第二转动圈42和第一转动圈32的相近边缘处。
90.第二固定杆44与第二转动环36之间设有第二扭簧45,第二扭簧45用于维持第二叶片板41的相对固定环轨24的平行状态,并且相近的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的自由侧相离设置。
91.如图12所示,在无风时,错开设置的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能够组合以起到减少轴向投影方向上的间隙的作用,以极大提高施工安全性。
92.在有风时,如风先经过第一叶片板31上,先迫使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倾斜,然后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将相向转动,第二叶片板41藏在第一叶片板31的背面,可以理解为仅第一叶片板31受风压,并且第二叶片板41与第二固定杆44相抵接,因此第一叶片板31将通过第二固定杆44以带动第二叶片板41一起同向转动,风力转化为叶片板的转动动能,以起到减少风载荷影响的作用;并且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均呈倾斜状态,通风间隙极大,有利于疏导外部风。
93.实施例6
在极大风压下时,脚手架的各部件将发生振动,易导致部分松动的情况发生,尤其是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都处于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共振会更加严重。
94.因此,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设置,如图13所示,固定环轨24的内径开设有围绕自身设置的环槽241,第二转动圈42固定有螺纹套52,螺纹套52内螺纹连接有抵紧杆51,抵紧杆51沿第二转动圈42的径向设置,抵紧杆51的一端位于环槽241内。
95.抵紧杆51上固定有齿轮53,第一转动圈32的端面同轴固定有齿圈54,齿轮53的厚度大于齿圈54,齿轮53与齿圈54相配合。
96.在极大风压下时,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先相向转动,即第一转动圈32和第二转动圈42相向转动,从而通过齿轮53和齿圈54的配合以旋动抵紧杆51,当第一固定杆38和第二固定杆44的沿轴向投影部分重叠时,抵紧杆51的端部刚好移动至固定环轨24的环槽241的槽底上,即抵紧杆51刚好对固定环轨24施加径向且向外的抵紧力,该抵紧力使得第一叶片板31和第二叶片板41停止转动,减少转动共振,同时,抵紧力也向外撑大固定环轨24,以使得安装框23具有内应力,从而抵御风压的振动,以提高该工况下的支设体系的稳定性。
9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