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造室内电梯井加装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97605发布日期:2023-03-08 14:2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造室内电梯井加装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加装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造室内电梯井加装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老旧小区、办公楼往往因为原先规划设计等没有安装电梯。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旧改造中开始安装电梯。电梯加装有室内和室外。室内电梯加装改造时,需要将电梯井区域的楼板、量或者柱进行拆除以形成上下连通的电梯井。
3.一般工作人员会采用的方法是在 上标识出破除区域,直接用破除设备对区域内部进行破除;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较大风险,对原结构的损坏比较大,尤其是破除区域的相邻区域的结构容易产生裂缝等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在电梯井施工时破除区域相邻区域的损坏,本技术提供一种改造室内电梯井加装的施工方法。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造室内电梯井加装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造室内电梯井加装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楼板上标识电梯井待破除区域;在楼板上标识支撑柱位置,施工支撑柱孔,所述支撑柱孔位于电梯井待破除区域的四个角处;在支撑柱孔内垂直安装支撑柱;对待破除区域的楼板进行拆除;搭设作业平台;修建电梯井;拆除作业平台。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破除楼板前在破除区域周围设置支撑柱,从而在楼板破除时对破除区域外侧的楼板进行支撑加固,对破除时楼板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使楼板不易产生其他损坏开裂等;还可以在修建好电梯井后,继续对电梯井整体产生加固的效果,使电梯井与楼板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安全。
7.可选的,在安装支撑柱步骤中,支撑柱与首层板通过焊接钢板螺栓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柱与首层板可选的,支撑柱采用h型钢或方箱型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h型钢或方箱型钢的结构和材质稳定性强,在进行支撑时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力。
10.可选的,在安装支撑柱步骤中,将支撑柱与楼板进行绑扎连接钢筋并在空隙中进行灌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柱1与楼板之间得到固定,从而使支撑柱与楼板之间的配合更好,增强支撑柱对楼板的支撑加固效果。
12.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相邻的支撑柱之间安装钢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钢梁,使支撑柱之间得到相互的固定支撑,从而进一步加固了支撑柱,使结构更加稳定。
14.可选的,钢梁靠内一侧部分位于待破除区域内,在对楼板进行拆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钢梁上侧浇筑与楼板连接的暗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暗梁的设置,既可以对楼板破除区域的边沿进行包裹,还可以在电梯井施工后对电梯井周围进行支撑加固。
16.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支撑柱上安装支撑角钢,支撑角钢的直角边与楼板下侧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角钢的支撑,使支撑柱与楼板之间的连接配合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增强支撑柱的支撑稳定性。
18.可选的,相邻的支撑角钢与楼板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方管。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方管,使支撑角与楼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既可以增大支撑柱对楼板的支撑面积,还可以使支撑时相互作用的压强减小,从而进一步提高缓冲和加固的效果。
20.可选的,钢梁采用h型钢,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钢梁的下翼板上安装支撑板;在搭设作业平台时,将作业平台安装在支撑板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将作业平台进行安装,安装结构简单稳定,便于施工操作,且安装后的作业平台可以得到稳定支撑,使施工时的安全系数得到提升。
22.可选的,在拆除作业平台步骤中,拆除顺序为从上层到下层拆除。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除上层时,下层完好的情况下可以承接上层破除掉落的碎块,从而尽可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流程框图;图2是展示本技术实施例1中电梯井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展示本技术实施例1中电梯井施工时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流程框图;图5是展示本技术实施例2中电梯井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展示本技术实施例2中电梯井施工时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11、支撑角钢;12、加固方管;2、钢梁;21、支撑板;22、加固斜杆;3、暗梁;4、作业平台;41、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改造室内电梯井加装的施工方法。
28.实施例1
参照图1,改造室内电梯井加装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楼板上标识电梯井待破除区域,在楼板上标识支撑柱1的位置。优选的,电梯井区域选择在楼板原结构梁之间或附近,使得在破除楼板时可以受到原结构梁的支撑。
29.s200:对支撑柱1位置进行破除,形成用于支撑柱1穿过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采用便于安装的方柱。
30.s300:安装支撑柱1,首层支撑柱1垂直固定在首层板上,通过焊接钢板螺栓连接;支撑柱1与楼板之间进行绑扎连接钢筋,并且在支撑柱1与楼板之间的空隙进行灌浆;从而使支撑柱1与楼板之间得到固定,从而在楼板破除时对破除区域外侧的楼板进行支撑加固,对破除时楼板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使楼板不易产生其他损坏开裂等;还可以在修建好电梯井后,继续对电梯井整体产生加固的效果,使电梯井与楼板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安全。
31.首层以上的每节支撑柱1上部均从楼板中穿过,向上伸出至少50cm,再进行相邻节支撑柱1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方式;支撑柱可采用方箱型或者h型钢,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方箱型钢柱。
32.s400:安装钢梁2,在每层楼板下侧的相邻两根支撑柱1之间焊接钢;梁2;在本实施例中,钢梁2采用h型钢,也可以采用方钢管等钢梁结构。
33.通过安装钢梁2,使支撑柱1之间得到相互的固定支撑,从而进一步加固了支撑柱1,使结构更加稳定。
34.s500:在支撑柱1上焊接支撑角钢11;在本实施例中,角钢11上侧的与楼板的底面抵接支撑,每层楼板对应的每一根支撑柱1上设置有两处角钢11,均朝向远离楼板待破除区域的方向;通过角钢11的支撑,使支撑柱1与楼板之间的连接配合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增强支撑柱1的支撑稳定性。
35.参照图1、图3:s600:拆除待破除区域的楼板;楼板破除区域破除至投影露出钢梁2。
36.s700:在钢梁2上侧浇筑与楼板连接的暗梁3;暗梁3浇筑前先将在钢梁2的上翼板从下往上固定栓钉,将栓钉与楼板破处区域的边沿的钢筋进行绑扎连接,再在钢梁2的上侧浇筑与楼板连接的暗梁3;通过暗梁3的设置,既可以对楼板破除区域的边沿进行包裹,还可以在电梯井施工后对电梯井周围进行支撑加固。
37.s800:在相邻的钢梁2的下翼板上焊接支撑板21,在支撑板21上搭设作业平台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1采用直角三角形形状的板状结构,支撑板21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对应两处钢梁2的腹板平行,且尽可能靠近腹板设置;搭设作业平台4,作业平台4的四个角对应放置在四处支撑板21上,并进行临时固定,作业平台4的周围设置有围栏41,且围栏41与楼板边沿设置有用于施工电梯井的空间。
38.还可以先进行步骤s800,搭设完作业平台4后,在作业平台4上进行暗梁3的浇筑。
39.s900:施工电梯井。
40.s010:从上至下拆除作业平台4;破除上层时,下层完好的情况下可以承接上层破除掉落的碎块。
41.实施例2
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步骤s400由步骤s401代替,步骤s500由步骤s501代替;步骤s401:安装钢梁2,在每层楼板下侧的相邻两根支撑柱1之间焊接钢梁2,在相邻的钢梁2与支撑柱1之间焊接加固斜杆22;通过设置加固斜杆22,对钢梁2与支撑柱1进行三角形稳定加固,进一步提高了钢梁2与支撑柱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支撑柱1的支撑强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42.步骤s501:在支撑柱1上焊接支撑角钢11,在支撑角钢11和楼板之间安装加固方管12;通过加固方管12,使支撑角钢11与楼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既可以增大支撑柱1对楼板的支撑面积,还可以使支撑时相互作用的压强减小,从而进一步提高缓冲和加固的效果。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