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74443发布日期:2023-03-15 09:4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制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过程中,因为梁柱节点受力设计等原因,结构柱使用的混凝土强度普遍大于结构梁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常规浇筑做法通常分为两步,即先进行结构柱混凝土的浇筑,再进行结构梁的混凝土浇筑。
3.相关技术中,采用钢丝网,将梁、柱交界面高低标号混凝土区分开,这个钢丝网一次性放在钢筋网中,无需取出,先在钢丝网的一侧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之后再在钢丝网的另一侧振捣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因为结构梁的箍筋间距较近,钢丝网的网面通常只能与钢筋网的钢筋接近垂直设置,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的30
°‑
60
°
的倾斜角度,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满足隔离装置与钢筋网的钢筋夹角要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包括:支撑块;第一隔离板,设于所述支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隔离板可插入钢筋网的相邻两钢筋之间,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两侧均设有穿槽;第一转动柱,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第一隔离板朝向所述支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柱穿设于所述支撑块上,所述第一转动柱沿周向与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离板绕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周向可转动至钢筋网的钢筋穿设于所述穿槽中,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板可转动至相互抵接且共面;第二隔离板,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两侧;以及第二转动柱,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第二隔离板朝向所述支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柱穿设于所述支撑块上,所述第二转动柱沿周向与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板与两个所述第二隔离板可转动至呈共面设置,此时,钢筋网的钢筋可穿过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之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拼接呈共面设置,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分隔,第一隔离板可通过穿槽与钢筋网下侧的钢筋固定,第一隔离板的下侧抵接于箍筋上侧,来满足隔离装置与钢筋网的钢筋夹角要求。
8.可选的,所述支撑块上穿设有多个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沿周向与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内螺纹套一一对应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柱与所述第二转动柱上,所述第一转动柱与对应的所述内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柱与对应的所述内螺纹套螺纹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转动连接于支撑块上。
10.可选的,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导向件,所述第一转动柱与所述第二转动柱上均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件可插入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件可于所述导向槽中沿所述第一转动柱的轴向滑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件插入导向槽中,使得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沿周向相对支撑块静止,以使得转动内螺纹套时能够通过第一转动柱、第二转动柱与内螺纹套的螺纹连接驱使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沿轴向相对支撑块滑动,实现了第一转动柱、第二转动柱沿轴向相对支撑块位置的调节。
12.可选的,多个所述内螺纹套上均设有同步轮,所述内螺纹套随所述同步轮同步转动,多个所述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的同步转动。
14.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柱与所述第二转动柱背离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一端设有握持柱,所述握持柱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柱轴线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180
°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抓取握持柱转动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时,能够形成省力杠杆,以使得转动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更加省力。同时,增加了第一转动柱与第二转动柱的握持面积,方便抓取。
16.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包括: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穿设槽,两个所述第一穿设槽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活动板,沿所述第一转动柱的轴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支撑块的一侧,所述活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穿设槽,两个所述第二穿设槽分别设于所述活动板的两侧,一所述第一穿设槽与一所述第二穿设槽拼成所述穿槽;以及弹性件,使得所述活动板保持有靠近所述固定板的趋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穿槽的尺寸能够活动板与固定板的相对滑移进行调节,以使得不同直径的钢筋能够插入穿槽中。同时,活动板在弹性件的作用配合固定板夹持钢筋,以使得第一隔离板的下端与钢筋的固定,提高了第一隔离板使用时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有滑移杆,所述固定板套设于所述滑移杆上且与所述滑移杆滑移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移杆上,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活动板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滑移杆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抵接于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以使得所述活动板保持有靠近所述固定板的趋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活动板沿第一转动柱的轴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板上,同时,限位块为弹性件提供支撑,以使得活动板能够在弹性件的驱使下保持有靠近固定板的趋势。
20.可选的,所述活动板上设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滑移杆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挡板插入并滑移的滑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对滑移杆进行遮挡,使得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不易粘附于滑移杆上。
22.可选的,所述第二隔离板上设有悬挂柱,所述悬挂柱靠近所述第二隔离板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隔离板上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供所述悬挂柱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板插入滑移,所述限位板卡嵌于所述滑移槽中。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于滑移槽中的滑移调节悬挂柱的位置,以为第二隔板的上侧提供支撑,实现隔离装置与钢筋网夹角角度的调节。
24.可选的,所述悬挂柱上设有分割槽,所述分割槽沿所述悬挂柱的轴向从所述悬挂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悬挂柱的另一端,所述悬挂柱上铰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具有两个挤压面,两个所述挤压面从上至下逐渐远离,两个所述挤压面插入所述分割槽中,所述悬挂柱抵接于钢筋网的钢筋上侧时,钢筋驱使所述挤压块的两个挤压面插入所述分割槽,以使得所述悬挂柱与所述第二隔离板锁死。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挂柱压紧于钢筋的上侧时,挤压块的挤压面驱使两部分悬挂柱相互远离,以使得悬挂柱压紧滑移槽的侧壁,进而将悬挂柱锁定于第二隔离板上,使得隔离装置使用时更加稳定。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拼接呈共面设置,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分隔,第一隔离板可通过穿槽与钢筋网下侧的钢筋固定,第一隔离板的下侧抵接于箍筋上侧,来满足隔离装置与钢筋网的钢筋夹角要求;2.悬挂柱压紧于钢筋的上侧时,挤压块的挤压面驱使两部分悬挂柱相互远离,以使得悬挂柱压紧滑移槽的侧壁,进而将悬挂柱锁定于第二隔离板上,使得隔离装置使用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27.图1是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块与内螺纹套、第一转动柱、第二转动柱、导向件的爆炸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板与活动板、弹性件、限位块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隔离板与悬挂柱、挤压块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0、支撑块;11、内螺纹套;111、同步轮;12、导向件;13、阶梯孔;20、第一隔离板;21、穿槽;22、固定板;221、第一穿设槽;222、滑槽;23、活动板;231、第二穿设槽;232、挡板;24、弹性件;25、滑移杆;26、限位块;30、第一转动柱;31、导向槽;32、握持柱;40、第二隔离板;41、悬挂柱;411、限位板;412、分割槽;42、滑移槽;43、挤压块;431、挤压面;50、第二转动柱;60、钢筋网;61、钢筋;62、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参照图1,钢筋网60包括钢筋61和箍筋62。钢筋61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四个钢筋61的轴线分别穿过矩形的四个端点,必要时可在相邻两根钢筋61之间增设钢筋61。箍筋62为多个,多个箍筋62将多个钢筋61捆扎在一起,多个箍筋62沿钢筋61的轴向呈间隔设置。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参照图2,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包括支撑块10、第一隔离板20、第一转动柱30、第二隔离板40和第二转动柱50。
37.参照图2与图3,支撑块10呈长条形设置。
38.第一转动柱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转动柱30呈一排设置,多个第一转动柱30沿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一转动柱30贯穿支撑块10,第一转动柱30沿自身的周向与支撑块10转动连接。
39.第二转动柱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转动柱50与多个第一转动柱30呈一排设置,两个第二转动柱50设于多个第一转动柱30的两侧。第二转动柱50贯穿支撑块10,第二转动柱50沿自身的周向与支撑块10转动连接。
40.支撑块10上设有多个内螺纹套11,支撑块10上开设有阶梯孔13,阶梯孔13贯通支撑块10,阶梯孔13朝向下侧部分的直径小于阶梯孔13朝向上侧部分的直径,内螺纹套11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于阶梯孔13中,内螺纹套11沿轴向相对支撑块10静止。多个内螺纹套11一一对应套设于第一转动柱30与第二转动柱50上,第一转动柱30与对应的内螺纹套11螺纹连接,第二转动柱50与对应的内螺纹套11螺纹连接。支撑块10上还设有多个导向件12,导向件12为螺栓,导向件12螺纹连接于支撑块10上,导向件12的螺柱可插入阶梯孔13中。第一转动柱30与第二转动柱50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31,导向槽31沿第一转动柱30的轴向设置,导向件12的螺柱可插入导向槽31中,导向件12的螺柱可于导向槽31中沿第一转动柱30的轴向滑动。
41.当只需转动第一转动柱30或第二转动柱50时,转动导向件12,使得对应导向件12的螺柱沿轴向滑出对应的导向槽31,此时通过内螺纹套11与支撑块10的转动连接实现第一转动柱30或第二转动柱50的转动。当需要调节第一转动柱30或第二转动柱50沿轴向相对支撑块10的位置时,对应导向件12的螺柱插入对应的导向槽31中,此时转动柱内螺纹套11,通过内螺纹套11与转动柱(第一转动柱30或第二转动柱50)的螺纹连接以及导向件12于导向槽31中的滑移,驱使第一转动柱30或第二转动柱50沿轴向相对支撑块10运动。
42.为了实现第一转动柱30与第二转动柱50的同步调节,内螺纹套11上均设有同步轮111,同步轮111与内螺纹套11固定连接,多个同步轮111通过同步带连接。
43.为了方便转动第一转动柱30与第二转动柱50,第一转动柱30与第二转动柱50的上端固定有握持柱32,握持柱32轴线与第一转动柱30轴线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180
°
,为了使得转动第一转动柱30与第二转动柱50时的力臂尽可能大,本实施例中握持柱32的轴线与第一转动柱30的轴线互相垂直。
44.参照图2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20呈一体设置,第一隔离板20一一对应固定于第一转动柱30的下端,第一隔离板20与第一转动柱30呈共面设置。第一隔离板20的两侧均开设有穿槽21,第一隔离板20随第一转动柱30转动至钢筋网60的钢筋61穿设于穿
槽21中。
4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不同尺寸的钢筋61均能够穿设于穿槽21中,第一隔离板20包括固定板22、活动板23和弹性件24。固定板22一一对应固定于第一转动柱30的下端,固定板22与第一转动柱30呈共面设置。固定板22的下端开设有两个第一穿设槽221,两个第一穿设槽221分别设于固定板22的两侧。活动板23与固定板22呈共面设置,活动板23位于固定板22的下侧,固定板22的下端固定有滑移杆25,滑移杆25与固定板22呈共面设置,滑移杆25为非圆柱状设置,本实施例中滑移杆25以方柱为例进行介绍,活动板23套设于滑移杆25上,活动板23只沿滑移杆25的长度方向与滑移杆25滑移连接,活动板23不与滑移杆25发生相对转动。活动板23的上端开设有两个第二穿设槽231,两个第二穿设槽231分别位于活动板23的两侧,一第一穿设槽221与一第二穿设槽231配合拼成穿槽21。弹性件24为压缩弹簧,滑移杆25的下端伸出活动板23,弹性件24套设于滑移杆25上且位于活动板23的下侧,滑移杆25的下端固定有限位块26,弹性件24位于限位块26与活动板23之间,以使得活动板23保持有靠近固定板22的趋势,进而使得穿槽21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筋61,同时使得固定板22与活动板23保持夹持于钢筋61上。
46.为了使得混凝土不易粘附于滑移杆25上,活动板23上固定有两个挡板232,两个挡板232分别位于滑移杆25的上下两侧,对应地,固定板22上开设有滑槽222,滑槽222供挡板232插入并滑移。
47.参照图2与图5,第二隔离板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隔离板40一一对应固定于第二转动柱50的下端,多个第一隔离板20与两个第二隔离板40可转动至呈共面设置,此时,钢筋网60的钢筋61可穿过第一隔离板20与第二隔离板40之间。
48.第二隔离板40靠近第一隔离板20的一侧设有悬挂柱41,悬挂柱41靠近第二隔离板40的端部固定有限位板411,限位板411的边长大于悬挂柱41的直径。第二隔离板40靠近第一隔离板20的一侧开设有滑移槽42,滑移槽42呈t形设置,滑移槽42沿第二隔离板40的长度方向设置,滑移槽42供悬挂柱41的端部与限位板411插入,悬挂柱41的端部与限位板411可沿第二隔离板40的长度方向于滑移槽42中滑移,限位板411卡嵌设于滑移槽42中,以使得悬挂柱41连接于第二隔离板40上。
49.固定板22与活动板23夹持于钢筋61上之后,悬挂柱41抵接于钢筋网60上部的钢筋61上侧,通过限位板411于滑移槽42中的滑移调节悬挂柱41的位置,即可调节第一隔离板20、第二隔离板40与钢筋网60的夹角。
50.为了对调节完成后悬挂柱41的位置进行锁定,悬挂柱41上设有分割槽412,分割槽412呈竖直设置,分割槽412从悬挂柱41的一端延伸至悬挂柱41的另一端,分割槽412将悬挂柱41分割为两个全等的部分。悬挂柱41上铰接有挤压块43,挤压块43的上侧具有两个挤压面431,两个挤压面431从上至下逐渐远离,两个挤压面431插入分割槽412中,挤压块43的下侧伸出分割槽412。悬挂柱41抵接于钢筋网60上部的钢筋61上侧,悬挂柱41在隔离装置的重力作用下压紧挤压块43,挤压块43的挤压面431驱使悬挂柱41的两部分相互远离,以使得悬挂柱41压紧滑移槽42的侧壁,将悬挂柱41锁定于第二隔离板40上。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隔离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参照图6,初始时,第一隔离板20与第二隔离板40均和支撑块10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将第一隔离板20与第二隔离板40插入钢筋网60中,第一隔离板20插入相邻两个钢筋61之间,转动第一
转动柱30与第二转动柱50使得第一隔离板20与第二隔离板40共面拼接,固定板22与活动板23夹持于下侧的钢筋61上。将悬挂柱41通过限位板411卡嵌于滑移槽42中安装于第二隔离板40上,调节悬挂柱41至需要的位置,即第一隔离板20与钢筋网60的长度方向夹角满足设计要求,将悬挂柱41悬挂于钢筋网60上侧的钢筋61上侧,挤压块43的挤压面431驱使两部分悬挂柱41相互远离,以使得悬挂柱41压紧滑移槽42的侧壁,将悬挂柱41锁定于第二隔离板40上。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