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3370发布日期:2022-06-21 20:2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


背景技术:

2.挤塑保温板,即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是一种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材,加入其它聚合物后,经加热挤塑形成的一种发泡硬质塑料板,板内形成许多具有封闭性的气泡结构,有承压力强、防水性能好、耐化学腐蚀和较强的抗老化能力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保温和潮湿环境的防水防潮中,挤塑保温板在我国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发展时间,不过是10年左右,但是近几年来,通过各生产企业的大力推广,已经逐步得到了广大建筑行业业内人士的认可,在国内各主要经济区域中有了较大的覆盖范围,在可见的未来,这一块的市场仍将持续增长,国内的生产能力仍然有提高的空间,建筑使用保温板在建筑工程使用中必不可少,现有的建筑用保温板已实现比较良好的抗冲击性,使用寿命较长,但现有的保温板易燃,防火性能和承重能力较差,且容易折断,而现代社会对建筑保温板的要求日益增高,现有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当下需求,同时现有的保温板多为小型保温板,用作建筑物保温层时需要用多块保温板拼接,而目前的安装方式较为复杂并且板材固定不牢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建筑用保温板已实现比较良好的抗冲击性,使用寿命较长,但现有的保温板易燃,防火性能和承重能力较差,且容易折断,而现代社会对建筑保温板的要求日益增高,现有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当下需求,同时现有的保温板多为小型保温板,用作建筑物保温层时需要用多块保温板拼接,而目前的安装方式较为复杂并且板材固定不牢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其包括,连接组件,包括预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预装板顶部的保温板主体;以及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温板主体的顶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板主体顶部的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的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的第一插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另一侧的第一插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的第二插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另一侧的第二插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预装板包括设置于一侧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预装板一侧的第一定位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预装板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一侧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侧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卡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预装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一侧的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预装板还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一安装孔,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顶部的第二安装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温板主体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一保护层,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板主体顶部的第二保护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温板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顶部的防火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防火层顶部的保温层。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温板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层顶部的中空层、设置于所述中空层顶部的隔音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隔音层顶部的支撑网。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一螺纹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的第一固定螺栓。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二螺纹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的第二固定螺栓。
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便于对多块保温板进行拼接组装,并且方便工作人员对保温板进行快速安装并固定,解决了目前保温板安装方式较为复杂和板材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结构图。
19.图2为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预装板结构图。
20.图3为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保温板主体结构图。
21.图4为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的固定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
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5.实施例1
26.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中空隔音式挤塑保温板包括连接组件100和固定组件200,通过设置连接组件100和固定组件200便于对多块保温板进行拼接组装,并且方便工作人员对保温板进行快速安装并固定,解决了目前保温板安装方式较为复杂和板材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27.具体的,连接组件100,包括预装板101,以及设置于预装板101顶部的保温板主体102。通过设置预装板101,预装板101先与墙面进行固定,预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保温板主体102。
28.优选的,固定组件200,设置于保温板主体102的顶部,包括设置于保温板主体102顶部的第一安装板201、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二安装板202、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一插块203、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01另一侧的第一插槽204、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02一侧的第二插块205,以及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02另一侧的第二插槽206。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201,第一安装板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202,第二安装板202的一侧通过第二插块205与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一插槽204进行卡接,从而对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进行快速安装固定,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一插块203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板202一侧的第二插槽206,便于对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进行加长,从而通过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对保温板主体102进行固定。
29.在使用时,通过设置预装板101,预装板101先与墙面进行固定,预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保温板主体102,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201,第一安装板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202,第二安装板202的一侧通过第二插块205与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一插槽204进行卡接,从而对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进行快速安装固定,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一插块203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板202一侧的第二插槽206,便于对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进行加长,从而通过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对保温板主体102进行固定。
30.实施例2
31.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2.具体的,预装板101包括设置于一侧的连接板101a,以及设置于预装板101一侧的第一定位杆101b。在预装板1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01a,预装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101b。
33.优选的,预装板101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101a一侧的定位孔101c,第一定位杆101b的外侧与定位孔101c的内壁卡接。连接板101a通过一侧的定位孔101c与预装板101一侧的第一定位杆101b进行卡接,从而将连接板101a固定在预装板101的一侧,方便对增加预装板101的面积。
34.较佳的,预装板101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101a一侧的第二定位杆101d,第二定位杆101d的数量设置为四个。通过在连接板101a的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定位杆101d,从而方便增加连接板101a的面积。
35.较佳的,预装板101还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一安装孔101e,以及设置于连接板101a顶部的第二安装孔101f。通过在预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e,在连接板101a的
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1f,从而便于对预装板101和连接板101a进行安装。
36.较佳的,保温板主体102包括设置于底部的第一保护层102a,以及设置于保温板主体102顶部的第二保护层102b。通过在保温板主体102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有第一保护层102a和第二保护层102b起到了防护的效果。
37.优选的,保温板主体10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保护层102a顶部的防火层102c,以及设置于防火层102c顶部的保温层102d。第一保护层102a的上方设置有防火层102c,防火层102c的上方设置有保温层102d,使保温板主体102具有防火和保温的效果。
38.优选的,保温板主体102还包括设置于保温层102d顶部的中空层102e、设置于中空层102e顶部的隔音层102f,以及设置于隔音层102f顶部的支撑网102g。通过设置中空层102e和隔音层102f使保温板主体102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通过设置支撑网102g加强了保温板主体102的抗拉性。
39.在使用时,通过设置预装板101,预装板101先与墙面进行固定,预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保温板主体102,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201,第一安装板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202,第二安装板202的一侧通过第二插块205与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一插槽204进行卡接,从而对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进行快速安装固定,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一插块203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板202一侧的第二插槽206,便于对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进行加长,从而通过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对保温板主体102进行固定,在预装板1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01a,预装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101b,连接板101a通过一侧的定位孔101c与预装板101一侧的第一定位杆101b进行卡接,从而将连接板101a固定在预装板101的一侧,方便对增加预装板101的面积,通过在连接板101a的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定位杆101d,从而方便增加连接板101a的面积,通过在预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e,在连接板101a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1f,从而便于对预装板101和连接板101a进行安装,通过在保温板主体102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有第一保护层102a和第二保护层102b起到了防护的效果,第一保护层102a的上方设置有防火层102c,防火层102c的上方设置有保温层102d,使保温板主体102具有防火和保温的效果,通过设置中空层102e和隔音层102f使保温板主体102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通过设置支撑网102g加强了保温板主体102的抗拉性。
40.实施例3
41.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42.具体的,第一安装板201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一螺纹孔201a,以及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01顶部的第一固定螺栓201b。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1b与第一螺纹孔201a和第一安装孔101e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一安装板201与预装板101进行固定连接。
43.优选的,第二安装板202包括设置于顶部的第二螺纹孔202a,以及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02顶部的第二固定螺栓202b。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02b与第二螺纹孔202a和第二安装孔101f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二安装板202与连接板101a进行固定连接。
44.在使用时,通过设置预装板101,预装板101先与墙面进行固定,预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保温板主体102,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201,第一安装板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202,第二安装板202的一侧通过第二插块205与第一安装板201一侧的第一插槽204进行卡接,从而对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进行快速安装固定,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
板201一侧的第一插块203和设置在第二安装板202一侧的第二插槽206,便于对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进行加长,从而通过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对保温板主体102进行固定,在预装板1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01a,预装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101b,连接板101a通过一侧的定位孔101c与预装板101一侧的第一定位杆101b进行卡接,从而将连接板101a固定在预装板101的一侧,方便对增加预装板101的面积,通过在连接板101a的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定位杆101d,从而方便增加连接板101a的面积,通过在预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e,在连接板101a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1f,从而便于对预装板101和连接板101a进行安装,通过在保温板主体102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有第一保护层102a和第二保护层102b起到了防护的效果,第一保护层102a的上方设置有防火层102c,防火层102c的上方设置有保温层102d,使保温板主体102具有防火和保温的效果,通过设置中空层102e和隔音层102f使保温板主体102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通过设置支撑网102g加强了保温板主体102的抗拉性,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1b与第一螺纹孔201a和第一安装孔101e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一安装板201与预装板101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02b与第二螺纹孔202a和第二安装孔101f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二安装板202与连接板101a进行固定连接。
45.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