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2589发布日期:2022-09-10 05:5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2.建筑加固是利用碳纤维、粘钢、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此技术广泛用于设计变更,增加梁、柱、悬挑梁、板等加固和变更工程,是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作用的连接技术。是结构植筋加固与重型荷载紧固应用的最佳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板、梁结构调整的钢筋补强预制梁修复植筋。幕墙埋件广告牌锚固,机械设备安装植筋锚固等。岩石砖砌体等锚固,石材干挂幕墙。石材粘接,矿山洞顶、壁部位的锚固支护;铁路铁轨的锚固,水利设施码头公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工程的各种锚固。
3.建筑加固分为碳纤维加固、压力注浆加固和植钢筋补强。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采用配套胶粘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起到结构补强和抗震加固的作用。广泛适用于建筑物梁、板、柱、墙的加固,并可用于桥梁、隧道等其它土木工程的加固补强。碳纤维加固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
4.但是,现有的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5.现有的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在对建筑进行碳纤维加固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对建筑物的表面进行涂胶,然后再将碳纤维布粘贴在混凝土的表面,但是碳纤维布的防火性能较差,在将碳纤维布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后,还需要再使用其他设备对其进行防火处理,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较为浪费时间,工作效率较低。
6.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涂胶机构,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碳纤维布卷,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火处理机构,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轮子;
9.所述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和连接板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轴,所述第一滑轴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滑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清洁刷,另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轴,所述第二滑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滑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清洁刷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块的一侧,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
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轮面与滚轮的轮面相接触;
10.所述防火处理机构包括第二储存箱、第二进料管、第三连接管、高粘度泵、第四连接管和喷涂装置,所述第二储存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第二储存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高粘度泵,所述高粘度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远离高粘度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涂装置。
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板顶部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推把,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底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贴布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滚轮带动第一滑轴移动,第一滑轴通过第一限位块带动清洁刷移动,第一弹簧的设置确保了清洁刷会随着第一滑轴来回移动,来回移动的清洁刷对建筑表面进行清扫,将建筑表面的砂石、尘土等清理干净,避免建筑表面的砂石、尘土等对碳纤维布的粘贴造成影响。
13.优选的,所述涂胶机构包括第一储存箱、第一进料管、第一连接管、胶水泵、第二连接管、涂胶管和出胶孔,所述第一储存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水泵,所述胶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涂胶管,所述涂胶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出胶孔。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储存箱位于底板的顶部,所述胶水泵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涂胶管位于底板的底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启动胶水泵,将胶水从第一储存箱中抽出,然后顺着第二连接管进入到涂胶管中,再通过出胶孔落在在建筑上,碳纤维布从碳纤维布卷上扯出,穿过通槽从导向轮的下方绕过,然后从贴布轮的上方绕过并绕到贴布轮的下方,贴在建筑上。
16.优选的,所述第二储存箱位于底板的顶部,所述高粘度泵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喷涂装置位于底板的底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碳纤维布贴在建筑上后,启动高粘度泵,防火涂料被高粘度泵顺着第三连接管从第二储存箱中抽出,通过第四连接管进入到喷涂装置中,然后喷涂到碳纤维布上,对碳纤维布进行防火处理。
18.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位于底板的顶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对设备进行供电。
20.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布卷位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碳纤维布卷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卷碳纤维布卷用完后,便于更换一卷新的。
22.优选的,所述轮子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设备移动使得稳定性。
2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5.1、该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通过设置防火处理机构,使用前,先将防火涂料通过第二进料管注入到第二储存箱中,在将碳纤维布贴在建筑上后,启动高粘度泵,防火涂料被高粘度泵顺着第三连接管从第二储存箱中抽出,通过第四连接管进入到喷涂装置
中,然后喷涂到碳纤维布上,对碳纤维布进行防火处理,操作简单,节省了防火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6.2、该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通过设置清洁刷,在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滚轮带动第一滑轴移动,第一滑轴通过第一限位块带动清洁刷移动,第一弹簧的设置确保了清洁刷会随着第一滑轴来回移动,来回移动的清洁刷对建筑表面进行清扫,将建筑表面的砂石、尘土等清理干净,避免建筑表面的砂石、尘土等对碳纤维布的粘贴造成影响,确保碳纤维布能够稳固的粘贴在建筑的表面。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涂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火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本体,101-底板,102-支撑板,103-连接板,104-第一滑轴,105-滚轮,106-第一限位块,107-第一弹簧,108-清洁刷,109-伺服电机,110-凸轮,111-支撑架,112-推把,113-通槽,114-导向轮,115-电动推杆,116-贴布轮,2-涂胶机构,201-第一储存箱,202-第一进料管,203-第一连接管,204-胶水泵,205-第二连接管,206-涂胶管,207-出胶孔,3-蓄电池,4-碳纤维布卷,5-防火处理机构,501-第二储存箱,502-第二进料管,503-第三连接管,504-高粘度泵,505-第四连接管,506-喷涂装置,6-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35.如图1-6所示,一种建筑设计工程用加固施工设备,它包括本体1,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涂胶机构2,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3,本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碳纤维布卷4,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火处理机构5,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轮子6;
36.如图3和图4所示,本体1包括底板101,轮子6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底板101底部的四角,蓄电池3位于底板101的顶部,底板10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2,支撑板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3,支撑板102和连接板103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个连接板103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轴104,第一滑轴104的一端设置有滚轮105,第一滑轴1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6,第一滑轴10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07,第一限位块1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清洁刷108,另一个连接板103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轴,第二滑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第二滑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清洁刷108远离第一限位块10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底板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09,伺服电机1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110,凸轮110的轮面与滚轮105的轮面相接触;
37.如图1和6所示,防火处理机构5包括第二储存箱501、第二进料管502、第三连接管503、高粘度泵504、第四连接管505和喷涂装置506,第二储存箱501位于底板101的顶部,第
二储存箱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管502,第二储存箱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503,第三连接管503远离第二储存箱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高粘度泵504,高粘度泵504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顶部,高粘度泵5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505,第四连接管505远离高粘度泵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涂装置506,喷涂装置506位于底板101的底部。
3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11,碳纤维布卷4位于支撑架111的顶部,碳纤维布卷4与支撑架111转动连接,底板101顶部远离支撑板102的一侧设置有推把112,底板101的中部开设有通槽113,底板1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导向轮114,底板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15,电动推杆115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贴布轮116。
3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5所示,涂胶机构2包括第一储存箱201、第一进料管202、第一连接管203、胶水泵204、第二连接管205、涂胶管206和出胶孔207,第一储存箱201位于底板101的顶部,第一储存箱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202,第一储存箱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03,第一连接管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水泵204,胶水泵204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顶部,胶水泵2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05,第二连接管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涂胶管206,涂胶管206位于底板101的底部,涂胶管206的外表面开设有出胶孔207。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41.s1、使用前,先将防火涂料通过第二进料管502注入到第二储存箱501中,将胶水通过第一进料管202注入到第一储存箱201中;
42.s2、启动伺服电机109,伺服电机109带动凸轮110转动,凸轮110通过滚轮105带动第一滑轴104移动,第一滑轴104通过第一限位块106带动清洁刷108移动,第一弹簧107的设置确保了清洁刷108会随着第一滑轴104来回移动,来回移动的清洁刷108对建筑表面进行清扫,将建筑表面的砂石、尘土等清理干净;
43.s3、启动胶水泵204,将胶水从第一储存箱201中抽出,然后顺着第二连接管205进入到涂胶管206中,再通过出胶孔207落在在建筑上,碳纤维布从碳纤维布卷上扯出,穿过通槽113从导向轮114的下方绕过,然后从贴布轮116的上方绕过并绕到贴布轮116的下方,贴在建筑上;
44.s4、手扶推把112并向前推动设备,同时启动高粘度泵504,防火涂料被高粘度泵504顺着第三连接管503从第二储存箱501中抽出,通过第四连接管505进入到喷涂装置506中,然后喷涂到碳纤维布上,对碳纤维布进行防火处理。
45.综上所述,在使用者使用时,通过设置防火处理机构5,使用前,先将防火涂料通过第二进料管502注入到第二储存箱501中,在将碳纤维布贴在建筑上后,启动高粘度泵504,防火涂料被高粘度泵504顺着第三连接管503从第二储存箱501中抽出,通过第四连接管505进入到喷涂装置506中,然后喷涂到碳纤维布上,对碳纤维布进行防火处理,操作简单,节省了防火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清洁刷108,在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109,伺服电机109带动凸轮110转动,凸轮110通过滚轮105带动第一滑轴104移动,第一滑轴104通过第一限位块106带动清洁刷108移动,第一弹簧107的设置确保了清洁刷108会随着第一滑轴104来回移动,来回移动的清洁刷108对建筑表面进行清扫,将建筑表面的砂石、尘土等清理干净,避免建筑表面的砂石、尘土等对碳纤维布的粘贴造成影响,确保碳纤维布能
够稳固的粘贴在建筑的表面。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