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稳定土拌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楼式水泥稳定土拌合站。
背景技术:2.水泥稳定土是一种水、水泥和骨料的混合料,骨料一般分为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三种,水泥稳定土多用于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建设,水泥稳定土通常由拌合生产线拌合加工而成,拌合生产线包括于地面依次水平排列的骨料配送系统、水泥配送塔、一次搅拌器、二次搅拌器以及储料仓,骨料配送系统通过传送带向一次搅拌器输送细粒土、中粒土或者粗粒土骨料,水泥配送塔向一次搅拌器内输送水泥,一次搅拌器对各物料初步搅拌后通过传送带输送至二次搅拌器进行进一步搅拌,二次搅拌器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料通过传送带输送至储料仓进行暂存,待由运输车进行转运输送,该种结构的拌合生产线长度多个设备沿直线一次排列,整体长度设置较长,场地占用面积较大,且拌合后的混合料经传送带输送的过程中,传送带上粘附混合料,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塔楼式水泥稳定土拌合站,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塔楼式水泥稳定土拌合站,包括第一供料装置,第一供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水泥过渡仓,所述第一供料装置的出料端和水泥过渡仓的进料端连接,水泥过渡仓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水泥过渡仓的出料端和搅拌装置的进料端连接,搅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成品过渡仓,所述搅拌装置的出料端和成品过渡仓的进料端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位于第二搅拌器的上方,第一搅拌器的出料端和第二搅拌器的进料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器的设置方向和第二搅拌器的设置方向垂直。
7.进一步的,所述水泥过渡仓和搅拌装置之间设置有计量输送装置,水泥过渡仓通过计量输送装置向搅拌装置供料。
8.进一步的,所述水泥过渡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其供料的第二供料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供料装置和水泥过渡仓之间设置有螺旋送料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器上设置有用于向其输送骨料和水的输送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成品过渡仓的下方设置有供运输车经过的空间,运输车用于接纳成品过渡仓的物料。
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和成品过渡仓之间设置有匀料装置,以使搅拌装置的物料均匀落入成品过渡仓。
13.进一步的,所述匀料装置包括输料筒体,所述输料筒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料板。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供料装置、水泥过渡仓、搅拌装置以及成品过渡仓多个加工设备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整体结构呈塔楼式,大大的减少了设备占用面积,且各加工设备的物料直接向下落入下一加工设备进行加工,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不会产生扬尘,生产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匀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匀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塔楼式水泥稳定土拌合站,包括第一供料装置1,该第一供料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水泥过渡仓2,水泥过渡仓2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成品过渡仓3,第一供料装置1、水泥过渡仓2、搅拌装置和成品过渡仓3整体呈塔楼状,第一供料装置1向水泥过渡仓2供料,水泥过渡仓2向搅拌装置供料,搅拌装置向成品过渡仓3供料,具体的,第一供料装置1的出料端和水泥过渡仓2的进料端连接,水泥过渡仓2的出料端和搅拌装置的进料端连接,搅拌装置的出料端和成品过渡仓3的进料端连接,第一供料装置1内用于盛装水泥,第一供料装置1的出料端处设置供料阀4,以控制第一供料装置1内的水泥向水泥过渡仓2供给,第一供料装置1的出料端和成品过渡仓3的进料端处形成密封,方便第一供料装置1内的水泥直接向下落入水泥过渡仓2,水泥过渡仓2 起到物料缓冲的作用,使得水泥过渡仓2内始终保持一定量的水泥,以便能够不间断的向搅拌装置供给水泥,提高生产效率。
22.具体的,第一供料装置1、水泥过渡仓2、搅拌装置以及成品过渡仓3可以均设置在搭建的工作平台5上。
23.更为具体的,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器6和第二搅拌器7,第一搅拌器6设置在第二搅拌器7的上方,第一搅拌器6的出料端和第二搅拌器7的进料端连通,以便第一搅拌器6内的物料能够向下直接落入第二搅拌器7,第二搅拌器7设置在成品过渡仓3的上方,第二搅拌器7的出料端位于成品过渡仓3的上方,以便物料直接向下落入成品过渡仓3内,本实施例中,水泥过渡仓2的出料端和第一搅拌器6之间设置计量输送装置8,例如电子螺旋计量秤,以便控制水泥过渡仓2向第一搅拌器6供给水泥的流量,更为具体的,第一搅拌
器6 上设置有用于向第一搅拌器6内输送骨料和水的输送结构,具体的,输送结构包括供水管9和骨料输送部10,供水管9用于向第一搅拌器 6输送水,骨料输送部10可以为输送带,输送带用于向第一搅拌器6 输送骨料,使得水泥、水和骨料在第一搅拌器6内混合搅拌,完成各物料的初步混合。
24.具体的,第一搅拌器6的设置方向和第二搅拌器7均水平设置,在实际安装时,根据工作平台5的空间结构,对第一搅拌器6和第二搅拌器7的朝向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第一搅拌器6的设置方向和第二搅拌器7的设置方向可以相互垂直,以适应工作平台5的搭建。
25.更为具体的,水泥过渡仓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水泥过渡仓2供给水泥的第二供料装置11,第二供料装置11和水泥过渡仓2之间设置螺旋送料器12,以便向水泥过渡仓2供给水泥,本实施例中,第一供料装置1和第二供料装置11配合向水泥过渡仓2供给水泥,当第一供料装置1内水泥耗尽时,启用第二供料装置11向水泥过渡仓2内供料,并同时向第一供料装置1内补充水泥,待第二供料装置11内的水泥耗尽,再更换至第一供料装置1供料,同时向第二供料装置11内补充水泥,使得第一供料装置1和第二供料装置11轮流供料,且避免在第一供料装置1或者第二供料装置11向水泥过渡仓2供给水泥时补充水泥,以免影响第一供料装置1或者第二供料装置11向水泥过渡仓2的供料均匀速率的调节。
26.在成品过渡仓3的下方设置有供运输车经过的空间,运输车于此处停止,成品过渡仓3内的混合料向下落入运输车内,进而对混合料进行运输,安装的过程中,在调节第一搅拌器6和第二搅拌器7之间的倾斜角度时,成品过渡仓3的工位同时进行调节,以适应成品过渡仓3下方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成品过渡仓3起到对成品混合料的缓冲暂存作用,当前运输车接满料开走,更换下一车辆的过程中,将成品过渡仓3的出料端暂时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不间断生产,成品在成品过渡仓3内暂存,大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产能。
27.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搅拌装置和成品过渡仓3之间设置匀料装置,以使搅拌装置的物料均匀的落入到成品过渡仓3内,具体的,匀料装置的进料端和第二搅拌器7的出料端连通并形成密封,匀料装置的出料端和成品过渡仓3的进料端连通并形成密封,更为具体的,匀料装置包括一输料筒体13,输料筒体13的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分料板14,如图3所示,多个分料板14间隔设置,物料于相邻两分料板14之间的空间通过,分料板14的截面呈倒三角形,以使物料分散并均匀的落入成品过渡仓3内,避免出现物料于成品过渡仓3局部聚集,同时在物料和分料板14撞击过程中,能够将粘连团料进行破碎,避免出现废料,更为优选的,如图4所示,分料板14可以设置上下两层,上层分料板14的设置方向和下层分料板14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提高对物料的均匀分散效果。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水泥稳定土时,在第一供料装置1和第二供料装置11内均补满水泥,开启第一供料装置1 上的供料阀4,以向水泥过渡仓2内供给水泥,第一供料装置1内水泥消耗完后由第二供料装置11向水泥过渡仓2供给水泥,并同时向第一供料装置1补充水泥,第二供料装置11内水泥耗尽后再更换至第一供料装置1向水泥过渡仓2供给水泥,并同时向第二供料装置11补充水泥,待向水泥过渡仓2内供给一定量的水泥后,启动水泥过渡仓2上的计量输送装置8,以向第一搅拌器6内输送水泥,根据生产需要通过供水管9和骨料输送部10分别向第一搅拌器6内输送水以及骨料,各物料在第一搅拌器6内进行初步搅拌,然后经由第一搅拌器6的出料端落入第二搅拌器7内进行进一步的搅拌拌合,以达到生产要求,后混合料经过第二搅拌器7的出料端向下落入成品过渡仓3内,于
成品过渡仓3内暂存,运输车于成品过渡仓3的下方接料并进行运输,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不间断的水泥稳定土的生产,大大的提高了产能,且相较于现有的拌合生产线,大大的节省了空间占用,且本实用新型整体形成封闭的生产环境,将各物料与外界隔开,不会产生废料,同时避免扬尘的产生,生产更加环保,而且省去了易损坏的传送带,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2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