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骨架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0323发布日期:2022-08-06 04:0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钢骨架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骨架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骨架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2.现在的建筑中,钢骨架的建筑结构大多用于工业厂房及民用建筑,然而现有的钢骨架的建筑结构在使用安装时结构繁琐,焊接的连接方式不利于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一种新型钢骨架建筑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新型钢骨架建筑结构,包括中间板、支撑管、矩形加强筋、斜支撑板、限位板、l型支撑板、纵向架杆、横向架杆、限位插杆、圆形磁片,所述纵向架杆上部连接横向架杆,多个横向架杆前后均匀分布,中间板具有中间板侧板,中间板侧板在中间板上下两侧对称设置,矩形加强筋侧面与中间板相连,矩形加强筋上下两端连接对称的中间板侧板,支撑管下部连接中间板侧板,支撑管上部连接横向架杆,斜支撑板下部具有斜支撑板下板,斜支撑板下板下表面与中间板侧板相贴合,斜支撑板下板侧面与中间板相贴合,斜支撑板下板后侧面与矩形加强筋相贴合。
6.所述斜支撑板上部连接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具有l型支撑板内槽,纵向架杆与l型支撑板内槽相适应,纵向架杆插入l型支撑板内槽,l型支撑板内槽上表面与横向架杆相贴合,斜支撑板在中间板两侧对称设置,限位板上表面与中间板侧板相贴合,限位板两端具有限位板侧板。
7.所述斜支撑板下板具有限位板侧板槽,限位板侧板与限位板侧板槽相适应,限位板侧板插入限位板侧板槽,限位板侧板侧面与中间板侧板相贴合,限位板侧板具有一号限位插杆孔,限位插杆与一号限位插杆孔相适应,限位插杆穿过一号限位插杆孔,中间板具有二号限位插杆孔,限位插杆与二号限位插杆孔相适应,限位插杆穿过二号限位插杆孔,限位插杆连接圆形磁片,圆形磁片左侧面与限位板侧板相贴合,限位插杆下表面与中间板侧板相贴合。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纵向架杆与横向架杆交叉焊接在一起,矩形加强筋设置在中间板两侧对中间板侧板加固,使支撑管保持水平,斜支撑板下板下表面与中间板侧板相贴合,中间板侧板通过斜支撑板下板对斜支撑板支撑,纵向架杆插入l型支撑板内槽,斜支撑板上部通过l型支撑板对纵向架杆支撑,进而对横向架杆支撑,矩形加强筋对斜支撑板下板限位,防止斜支撑板下板向后窜动,限位板侧板插入限位板侧板槽,通过限位板两端的限位板侧板对对称的斜支撑板下板限位,防止斜支撑板下板在中间板侧板上滑动,限位插杆依次穿过一号限位插杆孔、二号限位插杆孔,限位插杆配合矩形加强筋对斜支撑板下板前后限位,防止
斜支撑板下板前后窜动,进而使l型支撑板在纵向架杆上的位置固定,圆形磁片防止限位插杆在二号限位插杆孔内滑动,中间板上部通过支撑管与横向架杆相连对横向架杆支撑,中间板、纵向架杆、横向架杆组成一个建筑棚顶的钢骨架结构,通过外部部件的配合使整个结构更加的稳固,防止在受力时出现变形等情况。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钢骨架建筑结构主视剖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钢骨架建筑结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3.一种新型钢骨架建筑结构,包括中间板01、支撑管02、矩形加强筋04、斜支撑板05、限位板08、l型支撑板10、纵向架杆12、横向架杆13、限位插杆14、圆形磁片17,所述纵向架杆12上部连接横向架杆13,多个横向架杆13前后均匀分布,中间板01具有中间板侧板03,中间板侧板03在中间板01上下两侧对称设置,矩形加强筋04侧面与中间板01相连,矩形加强筋04上下两端连接对称的中间板侧板03,纵向架杆12与横向架杆13交叉焊接在一起,矩形加强筋04设置在中间板01两侧对中间板侧板03加固,使支撑管02保持水平,支撑管02下部连接中间板侧板03,支撑管02上部连接横向架杆13,斜支撑板05下部具有斜支撑板下板06,斜支撑板下板06下表面与中间板侧板03相贴合,中间板侧板03通过斜支撑板下板06对斜支撑板05支撑,斜支撑板下板06侧面与中间板01相贴合,斜支撑板下板06后侧面与矩形加强筋04相贴合,矩形加强筋04对斜支撑板下板06限位,防止斜支撑板下板06向后窜动。先将矩形加强筋04连接中间板01,将支撑管02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横向架杆13、中间板侧板03,将纵向架杆12上部连接横向架杆13,将斜支撑板05上部连接l型支撑板10,将纵向架杆12插入l型支撑板内槽11,使斜支撑板下板06下表面与中间板侧板03相贴合,将限位板侧板09插入限位板侧板槽07,将圆形磁片17连接限位插杆14,将限位插杆14依次穿过一号限位插杆孔15、二号限位插杆孔16,使圆形磁片17侧面与限位板侧板09相贴合。
14.所述斜支撑板05上部连接l型支撑板10,l型支撑板10具有l型支撑板内槽11,纵向架杆12与l型支撑板内槽11相适应,纵向架杆12插入l型支撑板内槽11,斜支撑板05上部通过l型支撑板10对纵向架杆12支撑,进而对横向架杆13支撑,l型支撑板内槽11上表面与横向架杆13相贴合,斜支撑板05在中间板01两侧对称设置,限位板08上表面与中间板侧板03相贴合,限位板08两端具有限位板侧板09。
15.所述斜支撑板下板06具有限位板侧板槽07,限位板侧板09与限位板侧板槽07相适应,限位板侧板09插入限位板侧板槽07,通过限位板08两端的限位板侧板09对对称的斜支撑板下板06限位,防止斜支撑板下板06在中间板侧板03上滑动,限位板侧板09侧面与中间板侧板03相贴合,限位板侧板09具有一号限位插杆孔15,限位插杆14与一号限位插杆孔15相适应,限位插杆14穿过一号限位插杆孔15,中间板01具有二号限位插杆孔16,限位插杆14与二号限位插杆孔16相适应,限位插杆14穿过二号限位插杆孔16,限位插杆14依次穿过一号限位插杆孔15、二号限位插杆孔16,限位插杆14配合矩形加强筋04对斜支撑板下板06前后限位,防止斜支撑板下板06前后窜动,进而使l型支撑板10在纵向架杆12上的位置固定,
限位插杆14连接圆形磁片17,圆形磁片17左侧面与限位板侧板09相贴合,圆形磁片17防止限位插杆14在二号限位插杆孔16内滑动,限位插杆14下表面与中间板侧板03相贴合,中间板01上部通过支撑管02与横向架杆13相连对横向架杆13支撑,中间板01、纵向架杆12、横向架杆13组成一个建筑棚顶的钢骨架结构,通过外部部件的配合使整个结构更加的稳固,防止在受力时出现变形等情况。
16.安装步骤:先将矩形加强筋04连接中间板01,将支撑管02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横向架杆13、中间板侧板03,将纵向架杆12上部连接横向架杆13,将斜支撑板05上部连接l型支撑板10,将纵向架杆12插入l型支撑板内槽11,使斜支撑板下板06下表面与中间板侧板03相贴合,将限位板侧板09插入限位板侧板槽07,将圆形磁片17连接限位插杆14,将限位插杆14依次穿过一号限位插杆孔15、二号限位插杆孔16,使圆形磁片17侧面与限位板侧板09相贴合。
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