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温式保温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9077发布日期:2022-08-31 06:3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可测温式保温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测温式保温墙板。


背景技术:

2.现有建筑外墙结构设计中,普遍使用具有发泡腔体的墙板作为保温墙板,为起到保温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加其保温效果,会在保温墙板内加装冷、热水管,或是通过冷热水管之间的冷热水混合作用,实现保温墙板的温度控制。但由于墙板为密封结构,在需要实测墙板发热效率时,无法直接观测到水管内水流升温时间和温度。
3.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温式保温墙板,旨在可实时对保温墙板内的水管内流通的水流进行测温。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测温式保温墙板,包括:
6.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发泡腔体和第二发泡腔体,所述第一发泡腔体内设置有第一热水管和第一冷水管,所述第二发泡腔体内设置有第一热水进口、第一热水出口、第一冷水进口和第一冷水出口,第一热水进口和第一热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热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口和所述第一冷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水管相连通,所述墙板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发泡腔体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的表面设置有测温口;和
7.溢温装置,所述溢温装置包括第二热水管和第二冷水管,所述第二热水管和所述第二冷水管的轴线与水平地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热水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冷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热水进口和所述第一热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水进口和所述第一冷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热水管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身上竖直向上延伸式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轴线与水平地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蒸汽盒,所述蒸汽盒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测温口对应于所述蒸汽盒设置。
8.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身上竖直向下延伸式设置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共轴。
9.可选地,所述第二热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冷水管的直径。
10.可选地,所述第二热水管的管身从高到低设置有第一引水段和第二引水段,所述第一引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引水段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引水段相连通。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冷水管的管身从高到低设置有第三引水段和第四引水段,所述第三引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引水段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三引水
段相连通。
12.可选地,所述第二热水管的管身设置有第五引水段,所述第五引水段设置在所述第二引水段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引水段相连通,所述第五引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引水段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五引水段相连通。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冷水管的管身设置有第六引水段,所述第六引水段设置在所述第四引水段的下方且与所述第四引水段相连通,所述第六引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引水段的直径。
14.可选地,所述墙板本体包括泡沫板、陶瓷板、聚氨酯保温板、防火岩棉板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本技术中溢温装置用于与保温墙板本体内的冷水管连接通水,水温高时,产生的热气可通过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蒸汽出口溢出,便于工人检测水管内水流温度。第三连接管的作用在于,实际应用中,第二热水管和第二冷水管内的水均是沿管竖直向下流动,即使水压大,也只会有极少数的水从第二连接管进入第三连接管的底部,而第三连接管向上延伸可有效减少或防止水管内的水流进蒸汽盒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测温式保温墙板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测温式保温墙板一实施例中去除溢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测温式保温墙板一实施例中溢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21.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墙板本体1第四连接管213第一热水管11蒸汽盒214第一冷水管12蒸汽出口2141第二发泡腔体13第一引水段215第一热水进口131第二引水段216第一冷水进口132第五引水段217密封盖板14第二冷水管22溢温装置2第三引水段221第二热水管21第四引水段222第二连接管211第六引水段223第三连接管212第一连接管24
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可测温式保温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所述墙板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发泡腔体(图中未标出)和第二发泡腔体13,所述第一发泡腔体内设置有第一热水管11和第一冷水管12,所述第二发泡腔体13内设置有第一热水进口131、第一热水出口(图中未画标出)、第一冷水进口132和第一冷水出口(图中未画出),第一热水进口131和第一热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热水管11相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口132和所述第一冷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水管12相连通,所述墙板本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发泡腔体13相连通的安装口(图中未标出),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板14,所述密封盖板14的表面设置有测温口(图中未标出);和溢温装置2,所述溢温装置2包括第二热水管21和第二冷水管22,所述第二热水管21和所述第二冷水管22的轴线与水平地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热水管21通过第一连接管24与所述第二冷水管22相连通,所述第二热水管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热水进口131和所述第一热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水管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水进口132和所述第一冷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热水管21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11,所述第二连接管211的管身上竖直向上延伸式设置有第三连接管212,所述第三连接管212的轴线与水平地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连接管212上设置有蒸汽盒214,所述蒸汽盒214上设置有蒸汽出口2141,所述蒸汽出口2141与所述第三连接管212相连通,所述测温口对应于所述蒸汽盒214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
2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墙板本体1包括泡沫板、陶瓷板、聚氨酯保温板、防火岩棉板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28.本技术中溢温装置2中,第二热水管21与第一热水管11连接通水,第二冷水管22与第一冷水管12连接通水,冷热水在第二热水管21内混合后产生的热气可通过第二连接管211、第三连接管212和蒸汽出口2141溢出,便于工人实时监测水管内水流温度,具体地,工人可手持测温仪在蒸汽出口2141处测温。第三连接管212的作用在于,实际应用中,第二热水管21和第二冷水管22内的水均是沿管竖直向下流动,即使水压大,也只会有极少数的水从第二连接管211进入第三连接管212的底部,而第三连接管212向上延伸可有效减少或防止水管内的水流进蒸汽盒214的现象发生。密封盖板14用于将溢温装置2封装在第二发泡腔
体13内,保证保温墙板的结构完整性、紧凑性和美观性。
2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管211的管身上竖直向下延伸式设置有第四连接管213,所述第四连接管213与所述第三连接管212共轴。
30.该类结构设置,第四连接管213用于为进入第三连接管212的水提供缓存位,防止水从第三连接管212进入蒸汽盒214内。
3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热水管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冷水管22的直径。
32.该类结构设置,保证热水量充足,提高保温墙板的加热效率。
3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热水管21的管身从高到低设置有第一引水段215和第二引水段216,所述第一引水段2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引水段216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管24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引水段215相连通。
34.该类结构设置,第一引水段215中的热水进入到第二引水段216之前,由于流通空间变小,流道变窄,会适当增加在第一引水段215内积聚的热水,可与第二冷水管22流过的冷水较为充分混合,增加水流温度的可控性。
3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冷水管22的管身从高到低设置有第三引水段221和第四引水段222,所述第三引水段2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引水段222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管24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三引水段221相连通。
36.该类结构设置,第三引水段221中的冷水进入到第四引水段222之前,由于流通空间变小,流道变窄,会适当增加在第三引水段221内积聚的冷水,增加流通进第一连接管24内的冷水量,确保与热水混合的冷水量充足,增加水流温度的可控性。
37.为了减少第二热水管21内的压力,减少热胀冷缩现象发生,提高水管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热水管21的管身设置有第五引水段217,所述第五引水段217设置在所述第二引水段216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引水段216相连通,所述第五引水段217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引水段216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五引水段217相连通。
38.该类结构设置,增加了第五引水段217至第二热水管21出水口处的压力。
39.为保证冷水流量和流速恒定,增加第二冷水管22的通水效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冷水管22的管身设置有第六引水段223,所述第六引水段223设置在所述第四引水段222的下方且与所述第四引水段222相连通,所述第六引水段22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引水段222的直径。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