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
背景技术:2.以前历届大型活动中,旗帜悬挂方式均为硬旗,在带有吹飘功能的旗杆系统中,为了保证旗杆系统吹飘时,旗帜飘扬的更加舒展、轻盈,在软旗悬挂方式时,旗帜吹飘效果不是太好,无法到达同等环境条件下硬旗的吹飘效果,且很容易使旗帜卷入钢丝绳无法正常飘扬。
3.综上,设计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硬旗使用时吹飘效果不好,软旗使用时容易卷入钢丝绳导致无法正常飘扬,无法同时满足正常飘扬和舒展轻盈的吹飘效果的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以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硬旗使用时吹飘效果不好,软旗使用时容易卷入钢丝绳导致无法正常飘扬,无法同时满足正常飘扬和舒展轻盈的吹飘效果的要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包括:
6.旗杆,为管状结构,所述旗杆上设有出风口;
7.牵引绳,设置于所述旗杆上、且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8.旗帜,与所述牵引绳连接,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旗帜适配设置,用于吹风使旗帜飘起,所述旗帜上设有硬杆,所述硬杆的长度小于所述旗帜的宽度,用于控制所述旗帜两侧的气流平衡;
9.鼓风机,与所述旗杆连通,用于向所述旗杆内吹风。
10.优选地,所述旗杆包括:
11.杆体,与所述鼓风机连通、且一端固定于地基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杆体上,所述出风口远离地基设置;
12.封堵件,设置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用于堵住所述杆体内流动的空气;
13.第一滑轮,与所述杆体转动连接、且设置于所述杆体靠近所述封堵件的一端;
14.第二滑轮,与所述杆体转动连接、且靠近地基设置,所述牵引绳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
15.锁紧棘轮,同时与所述杆体和所述牵引绳连接,用于限制所述牵引绳的运动。
16.优选地,所述旗帜包括:
17.旗本体,与所述硬杆连接,所述旗本体的一侧设有并排若干挂钩孔,所述硬杆设置于两个所述挂钩孔之间;
18.锁扣,通过所述挂钩孔与所述旗本体连接、且与所述牵引绳可拆卸连接,用于将所述旗本体固定于所述牵引绳上;
19.防风链,与所述牵引绳连接、且穿套于所述旗杆上。
20.优选地,所述硬杆设置于所述旗本体的中部偏下的位置;所述硬杆的长度为所述旗本体宽度的四分之一。
21.优选地,所述防风链与所述挂钩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出风口设有两个,一个所述出风口设置于与所述硬杆相对的位置,另一个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旗本体底部的下方。
22.优选地,所述硬杆设有一个,所述硬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旗本体靠近所述杆体一侧的中点上,另一端向地基所在方向延伸;或/和所述挂钩孔设有五个、且等距设置于所述旗本体上。
23.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为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倾斜向上的开口;所述锁扣与所述挂钩孔一一对应,位于所述旗本体中部的锁扣与所述杆体垂直设置,位于所述旗本体上部的锁扣与所述杆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位于所述旗本体下部的锁扣与所述杆体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24.优选地,所述旗杆还包括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的限位组件;所述牵引绳包括若干牵引单体,所述牵引单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相邻牵引单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牵引单体适配设置,用于限制所述牵引绳沿所述牵引绳的周向转动。
25.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26.限位支架,与所述杆体连接,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通过槽、通过孔和限位孔,所述通过槽与所述限位孔连通、且垂直设置,所述通过槽和所述通过孔均与所述牵引绳平行、且适配设置,所述通过孔设置于所述通过槽的一侧;
27.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且伸入所述通过槽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支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所述牵引单体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块上还设有便于所述旗帜通过的斜面;
28.弹性体,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且同时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支架连接,用于为所述限位块提供回弹力;
29.第一感应件,与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限位孔的一端连接;
30.第二感应件,设置于所述限位孔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且同时与所述第一感应件和所述鼓风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鼓风机的启闭
31.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沿所述杆体轴向设有若干个;所述牵引绳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若干所述牵引单体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旗帜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两端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且与所述限位块适配设置,所述斜面与所述固定块的形状适配设置。
32.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应用于舞台演出,使旗帜使用时旗帜吹飘的更加舒展、轻盈,有效克服吹飘时旗帜不够舒展,飘扬的问题,还有效降低旗帜卷入钢丝绳,缠绕后无法飘扬问题的概率。通过在旗帜的旗裤中添加硬杆,整个旗裤相对出风口的位置关系相对一致,气流均匀通过旗裤两侧,旗裤两侧气压相对一致,使旗帜飘扬更加舒展,有效的解决了在重大演出活动中旗帜飘扬时翻折后卷入钢丝绳的难题,在吹飘旗帜时,旗帜飘扬的更加舒展,达到了和硬旗吹飘时几乎同等的效果。针对舞台机械设备演出保障的难题,由于采用了多级冗余结构,从而将设备出现意外情况进而影响演出效果的风险降至最低,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可靠性,该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沿图6中d-d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沿图6中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2.图1-8中:
43.1、旗杆;2、牵引绳;3、旗帜;4、鼓风机;5、硬杆;6、地基;7、旋转机构;11、杆体;12、封堵件;13、限位组件;21、固定块;31、旗本体; 32、锁扣;33、防风链;111、出风口;131、限位支架;132、限位块;133、弹性体;134、第一感应件;135、第二感应件;311、挂钩孔;1311、通过槽; 1312、限位孔;1313、通过孔;1321、限位凹槽;1322、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包括旗杆1、牵引绳2、旗帜3、鼓风机4,其中旗杆1为管状结构,旗杆1上设有出风口111;牵引绳2设置于旗杆1上、且与出风口111相对设置;旗帜3与牵引绳2连接,出风口111与旗帜3适配设置,用于吹风使旗帜3飘起,旗帜3上设有硬杆5,硬杆5的长度小于旗帜3的宽度,用于控制旗帜3两侧的气流平衡;鼓风机4 与旗杆1连通,用于向旗杆1内吹风。旗杆1通过牵引绳2环形传动带动旗帜3升降。在旗帜3上升过程中,开启鼓风机4,鼓风机4产生气流,经过旗杆1内部空腔及旗杆1顶部的两处出风口111,喷射气流使旗帜3飘扬。
46.为方便说明,请参阅图1,以空间任一点为原点,以旗杆1的设置方向为 z轴,以旗帜3的长度方向为x轴,以与x轴、z轴同时垂直的直线方向为 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xy平面为水平面,水平面上指示的方向为水平方向,z轴指示方向为竖直方向,以旗杆1中封堵件12相对于杆体11的设置方向为z轴正方向,z轴正方向指示方向为上,反之为下。
47.旗帜3迎风飘扬,是结构柔软的外形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类问题会涉及到柔性体和流体耦合作用,柔性体的外形由于物体上的非定常流体力作用而随时间改变,由于惯性、柔性和流体力、柔性结构和流体耦合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会出现一些和刚体作用不同
的特点。柔性体的抗弯刚度一般较小,和流体相互作用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和位移带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求解非常困难。
48.同等条件下,硬旗的吹飘效果比软旗好,旗帜3旗裤内放置硬杆5,由于硬杆5的支撑作用,整个旗裤相对出风口111的位置关系相对一致;未放置硬杆5的情况下,旗裤容易弯曲变形,在此条件下,气流容易偏向一侧,加剧了旗帜3两侧的压差,使旗帜3更容易回折。可见,软旗对吹风的气流扰动不稳定,而硬旗在使用过程中吹飘效果不好,不够轻盈。通过设置长度小于旗帜3宽度的硬杆5,即保证旗帜3使用过程中的吹飘效果,又能很好的平衡旗帜3两侧的气流,避免翻卷,达到硬旗的效果。
49.在本实施例中,旗杆1与地基6之间通过旋转机构7连接,旋转机构7 可以带动旗杆1周向转动,从而很好的适应环境风,保证旗帜3的吹飘效果。鼓风机4包括两个启动设备,正常工作时,一个启动设备工作,另一个处于空转待机的状态,当使用中的启动设备出现故障停止工作时,则使用另一个启动设备,采用多级冗余的结构保证鼓风机4的持续流畅工作,将设备出现意外情况进而影响演出效果的风险降至最低,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可靠性,该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等优点。
5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在旗帜3的旗裤中添加硬杆5 后,整个旗裤相对出风口111的位置关系相对一致,气流均匀通过旗裤两侧,旗裤两侧气压相对一致,使旗帜3飘扬更加舒展,有效的解决了在重大演出活动中旗帜3飘扬时翻折后卷入钢丝绳的难题,在吹飘旗帜3时,旗帜3飘扬的更加舒展,达到了和硬旗吹飘时几乎同等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硬旗使用时吹飘效果不好,软旗使用时容易卷入钢丝绳导致无法正常飘扬,无法同时满足正常飘扬和舒展轻盈的吹飘效果的要求的问题,结构简单,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5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旗杆1包括杆体11、封堵件 12、第一滑轮、第二滑轮、锁紧棘轮,其中杆体11与鼓风机4连通、且一端固定于地基6上,出风口111设置于杆体11上,出风口111远离地基6设置;封堵件12设置于杆体11的另一端,用于堵住杆体11内流动的空气;第一滑轮与杆体11转动连接、且设置于杆体11靠近封堵件12的一端;第二滑轮与杆体11转动连接、且靠近地基6设置,牵引绳2设置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锁紧棘轮同时与杆体11和牵引绳2连接,用于限制牵引绳2的运动。锁紧棘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5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旗帜3包括旗本体31、锁扣 32、防风链33,其中旗本体31与硬杆5连接,旗本体31的一侧设有并排若干挂钩孔311,硬杆5设置于两个挂钩孔311之间;锁扣32通过挂钩孔311 与旗本体31连接、且与牵引绳2可拆卸连接,用于将旗本体31固定于牵引绳2上;防风链33与牵引绳2连接、且穿套于旗杆1上。
5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硬杆5设置于旗本体31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硬杆5的长度为旗本体31宽度的四分之一。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添加硬杆5后不影响旗帜3传递、折叠、悬挂、外观上无明显改变,不影响视觉效果。在此,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硬杆5相关性能作用的均在本技术文件保护的范围之内。
5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防风链33与挂钩孔311一一对应设置,出风口111设有两个,一个出风口111设置于与硬杆5相对的位置,另一个出风口111设置于旗本体31底部的下方。
5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出风口111为设置于杆体11上的倾斜向上的开口;锁扣32与挂钩孔311一一对应,位于旗本体31中部的锁扣32与杆体11垂直设置,位于旗本体31上部的锁扣32与杆体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位于旗本体31下部的锁扣32与杆体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硬杆5设有一个,硬杆5的一端设置于旗本体31 靠近杆体11一侧的中点上,另一端向地基6所在方向延伸;挂钩孔311设有五个、且等距设置于旗本体31上,从上到下依次将挂钩孔311命名为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五孔,硬杆5设置于第三孔和第四孔之间,操作上易于实现,旗本体31两侧的压力相对平衡稳定,吹飘效果更理想。第三孔连接的锁扣32与杆体11垂直,第一孔和第二孔连接的锁扣32与杆体11 向上的方向之间夹角为钝角,且越靠上设置的锁扣32与杆体11向上的方向之间角度越大;第四孔和第五孔与杆体11向上的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且越靠下设置的锁扣32与杆体11向上的方向之间角度越小。该种设置方式可以对旗本体31进行很好的拉紧,避免旗本体31变形,保证吹飘效果。
5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种新型旗帜吹飘系统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旗杆1 还包括与杆体11固定连接的限位组件13;牵引绳2包括若干牵引单体,牵引单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可以为长方体结构,相邻牵引单体之间转动连接,相邻牵引单体之间可以以连接点为圆心相对转动,但不能沿牵引绳2设置方向的周向相对转动;限位组件13与牵引单体适配设置,用于限制牵引绳2沿牵引绳2的周向转动。限位组件13保证牵引绳2的运行稳定,升旗过程中,牵引绳2只会进行升降运动,不会旋转,从而保证旗帜3的一端不会翻转,另一端在自然风或鼓风机4吹风的影响下不容易卷入牵引绳2内,整体运行稳定性更好。
57.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3包括限位支架131、限位块132、弹性体133、第一感应件134、第二感应件135,其中限位支架131与杆体11连接,限位支架131上设有通过槽1311、通过孔1313和限位孔1312,通过槽1311与限位孔1312连通、且垂直设置,通过槽1311和通过孔1313均与牵引绳2平行、且适配设置,通过孔1313与牵引单体适配,通过槽1311与固定块21适配,通过孔1313设置于通过槽1311的一侧;限位块132设置于限位孔1312内、且伸入通过槽1311内,限位块132与限位支架131滑动连接,限位块132上设有与牵引单体适配的限位凹槽1321,限位块132上还设有便于旗帜3通过的斜面1322;弹性体133设置于限位孔1312内、且同时与限位块132和限位支架131连接,弹性体133可以为弹簧,用于为限位块132提供回弹力;第一感应件134与限位块132靠近限位孔1312的一端连接;第二感应件135设置于限位孔1312远离限位块132的一端、且同时与第一感应件134和鼓风机 4电连接,用于控制鼓风机4的启闭。第一感应件134和第二感应件135均可以为传感器,当第一感应件134和第二感应件135接触时,第二感应件135 输出鼓风机4启动的信号至鼓风机4,鼓风机4启动吹风。
58.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3沿杆体11轴向设有若干个;牵引绳2还包括与旗帜3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块21,固定块21与若干牵引单体固定连接,固定块21两端的横截面均为三
角形、且与限位块132适配设置,斜面1322与固定块21的形状适配设置。通过槽1311与固定块21对应设置。限位支架131 上设有与杆体11连通的通孔。升旗时,固定块21未移动至与限位组件13接触时,鼓风机4不工作;当固定块21与限位块132接触,并将限位块132顶入限位孔1312内,此时第一感应件134和第二感应件135接触,鼓风机4启动,对旗帜3进行吹风,对旗帜3升降过程中的吹飘状态进行调整,提供旗帜3漂浮的动力;固定块21与限位块132分离时,鼓风机4停止工作,节约能量;限位组件13在杆体11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个,该处的限位组件13 可以保证旗帜3在顶部固定后,一方面连接的稳定性更好,另一方面可以持续的吹风,保证即使自然风小,也有很好的吹飘效果。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6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