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0127发布日期:2022-12-13 22:0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厂脱水污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自来水厂污泥主要来自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排水。
3.城市给水厂原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颗粒、胶体和部分可溶性物质),主要是沉淀池排泥、滤池反冲洗排泥水和澄清池排泥,以无机成分为主;按原水来源,分为石灰软化污泥(地下水处理)和化学絮凝污泥(地表水处理)。
4.其含水率、密度和比阻等性质随原水性质和处理工艺不同而差异较大,多采用填埋、土地利用和水处理剂再生回收的方式处理处置。
5.而在自来水厂中对污泥进行后处理时,需要先对产生的污泥安全、可靠的进行储存,进而后续的转运处理。
6.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其解决背景技术中自来水厂产生污泥所存在的问题,实现污泥的快速、安全和稳定的储存。
8.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包括框架组件、污泥储存组件和出泥组件组成;所述污泥储存组件安装在框架组件,所述出泥组件安装在污泥储存组件上;所述框架组件用于立式支撑安装污泥储存组件,所述污泥储存组件用于将待转运的污泥进行存储,所述出泥组件用于将污泥储存组件内存储的污泥排出至转运车内。
9.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框架组件,包括预先浇筑的若干组混凝土基础座,及分别安装在混凝土基础座上的若干个竖钢支腿,及分别设置在竖钢支腿上的钢架平台。
10.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污泥储存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钢架平台上的筒仓,及分别设置在筒仓上部端面的筒仓进泥口,及分别设置在筒仓一端侧壁的直爬梯,及分别设置在筒仓底部的污泥出口。
11.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出泥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钢架平台底面,且与污泥出口连接的螺旋输送机,及分别设置在螺旋输送机上的螺旋输料机进料口、螺旋输料机出料口,其中,螺旋输料机进料口与污泥出口连接,及分别设置在螺旋输料机出料口上的液动插板阀。
12.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钢架平台上,且位于筒仓之间的过道板,及分别设置在过道板上的液压站,及分别设置在筒仓底部内,且与液压站连接的横液压气缸,其中,横液压气缸的两端分别贯穿突出筒仓底部两端,且横液压气缸上位于筒仓内分别设置篱耙式架,篱耙式架用于将筒仓进行耙动。
13.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筒仓一端内壁的阻旋料位开关,其中,阻旋料位开关设置高、中、低三层。
14.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筒仓上部端面,且位于筒仓进泥口一侧的观察窗,及分别设置在筒仓上部端面,且位于观察窗一侧的雷达液位计,及分别设置在筒仓下部侧壁的清洗出口。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及应用的有益效果在于:1、整体采用立式结构,通过筒仓对污泥进行储存,实现污泥的大容量的储存(单筒仓50m3);2、利用出泥组件将储存的污泥快速的排出至转运设备上,实现污泥高效的转移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图纸序号如下:1-筒仓、2-直爬梯、3-液压站、4-竖钢支腿、5-过道板、6-钢架平台、7-液动插板阀、8-螺旋输送机、9-雷达液位计、10-阻旋料位开关、11-混凝土基础座、12-污泥出口、13-筒仓进泥口、14-筒仓进泥口、 15-横液压气缸、16-观察窗、17-螺旋输料机进料口、18-螺旋输料机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包括框架组件、污泥储存组件和出泥组件组成;所述污泥储存组件安装在框架组件,所述出泥组件安装在污泥储存组件上;所述框架组件用于立式支撑安装污泥储存组件,所述污泥储存组件用于将待转运的污泥进行存储,所述出泥组件用于将污泥储存组件内存储的污泥排出至转运车内。
24.本结构的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的框架组件,包括预先浇筑的若干组混凝土基础座11,及分别安装在混凝土基础座11上的若干个竖钢支腿4,及分别设置在竖钢支腿4上的钢架平台6。
25.本结构的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的污泥储存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钢架平台6上的筒仓1,及分别设置在筒仓1上部端面的筒仓进泥口 13,及分别设置在筒
仓1一端侧壁的直爬梯2,及分别设置在筒仓1底部的污泥出口12。
26.本结构的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的出泥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钢架平台6底面,且与污泥出口12连接的螺旋输送机8,及分别设置在螺旋输送机8上的螺旋输料机进料口17、螺旋输料机出料口18,其中,螺旋输料机进料口17与污泥出口12连接,及分别设置在螺旋输料机出料口18上的液动插板阀7。
27.实施例二
28.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钢架平台6上,且位于筒仓1之间的过道板5,及分别设置在过道板5上的液压站3,及分别设置在筒仓1底部内,且与液压站3连接的横液压气缸 15,其中,横液压气缸15的两端分别贯穿突出筒仓1底部两端,且横液压气缸 15上位于筒仓1内分别设置篱耙式架(图3、图4中均未标出),篱耙式架用于将筒仓1进行耙动,篱耙式架为方框式结构,通过横液压气缸15驱动进行往复运动,将污泥铲起并推动至料仓底部污泥出口12并进入螺旋输料机进料口 17内,再进入螺旋卸料机8内,通过螺旋卸料机8的推动将污泥输送出螺旋输料机出料口18。
29.实施例三
30.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筒仓1一端内壁的阻旋料位开关10,其中,阻旋料位开关10设置高、中、低三层,为保证料仓的安全可靠运行,料仓设有高、中、低阻旋料位开关10,使筒仓1内始终保持合适的料位,并设有高、低料位报警。
31.实施例四
32.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筒仓1上部端面,且位于筒仓进泥口13一侧的观察窗16,用于筒仓1内的状况进行查看,及分别设置在筒仓1上部端面,且位于观察窗16一侧的雷达液位计9,用于计量筒仓1污泥的储量,及分别设置在筒仓1下部侧壁的清洗出口14,用于对筒仓1内进行清洗水的排放。
33.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水厂脱水污泥处理系统,包含施工安装有所述的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用于对待转运处理的污泥进行立式的储存。
34.此外,为保证污泥的顺畅下料,不堆积、不起拱、不堵仓,从而实现系统的安全运行,筒仓1结构的所有加强筋和肋板结构均设置在料仓外壁,筒仓1 内壁不含有任何筋肋板结构,同时加强筋和肋板结构的设置和布置以及型材的选用,既考虑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又注重外形的美观。
35.此外,钢架平台6上的所有平台、梯子的走道应使用敞开式格栅板,格栅板的型式为等距排列平面形热轧扁钢,其下平面应根据标准和载重量,每隔一定的距离横向开槽,压焊扭绞形方钢。扁钢宽度不小于25mm,厚度不小于3mm,方钢截面尺寸不小于6mm*6mm,材质为:碳钢热镀锌。
36.此外,液动插板阀7安装在螺旋输料机出料口18,正常情况下闸板阀关闭,在需要卸料时将其打开,闸板阀的框架结构材料为q235b;阀板为304不锈钢材质,厚度不小于10mm;整体结构满足物料承载强度要求,避免出现变形泄漏问题;密封为高分子聚氨酯材料。
37.此外,螺旋输送机8为有轴螺旋等螺距结构,以有压给料的方式向下级设备给料,
以保证污泥输送效率,其卸料能力为:35m3/h;设备材质的外壳材料为sus304,实际厚度≧4mm,螺旋轴材料采用sus304,调质处理为叶片材质为sus304,叶片厚度6mm,满足耐腐蚀、耐磨损、抗变形、防粘料的要求;配套减速机为为国茂,电机功率5.5kw,电机防护等级为ip55,电机绝缘等级为f。
38.此外,筒仓1与横液压气缸15的内壁或外壁位置设有压力开关(图中均未标出),如果篱耙式架上的接近开关图中均未标出)失灵,也通过压力监控报警,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引起篱耙式架与筒仓1的损坏。
39.本结构的用于水厂脱水污泥的新型存储料仓装置,筒仓1有效容积为50m3的,料仓采用平底结构、重力卸料的高架料斗结构型式,储存的污泥仅靠重力自动下落。
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