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增大转弯半径的外墙护角结构

文档序号:31008027发布日期:2022-08-03 11:2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增大转弯半径的外墙护角结构

1.本技术属于传统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增大转弯半径的外墙护角结构。


背景技术:

2.在诸多建筑营造手法中,一种通过对交通转弯处的建筑墙体切角或圆滑处理,并在一定高度后(通常为1.5-1.8之间)恢复建筑阳角的营造做法,即为外墙抹角。此类营造形式既遵循传统建筑的常规做法,同时又根据场地的客观条件,从功能性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产生的一种空间外观奇巧、人文蕴含丰富的营筑形式。这种有意调整建筑阳角砖拼方式或是材质,避免阳角阻碍交通的营造形式,地方民俗文化中常形象的称其为“拐弯抹角”。这种做法在修饰建筑阳角便利交通的同时避免了建筑与行人车马的冲撞,对建筑的安全耐久同样有着意义。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常规建筑(以传统民居为典型)转角处的墙角在巷口处极容易遭到车辆转弯撞击,而墙角被撞击后极易造成房屋破损、开裂甚至倒塌,从而造成建筑的墙角易受撞击损坏的问题。
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防撞、增大转弯半径的外墙护角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民居建筑的墙角易受撞击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撞、增大转弯半径的外墙护角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增大转弯半径的外墙护角结构,包括砖块,所述砖块的侧部堆砌有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所述渐变支撑主体堆砌在支撑主体的上端,所述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的后端嵌有缓冲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前端开设有倒角。
7.通过支撑主体的前侧倒角减小车辆转弯撞击率,利用缓冲主体缓冲被撞后的作用力,降低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完全倒塌的可能性,提高了墙角的使用安全性。
8.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第一堆砌块和第二堆砌块,所述第一堆砌块和第二堆砌块相互堆砌。
9.通过第一堆砌块与第二堆砌块相互堆砌的方式,相对于砖块堆砌成倒角的方式,降低的堆砌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堆砌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堆砌块和第二堆砌块的上端均镂空开设有插口,且第一堆砌块的插口与第二堆砌块的插口相互对齐。
11.通过长条插入插口内部能够提高第二堆砌块和第一堆砌块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渐变支撑主体包括第三堆砌块、第一渐变堆砌块、第二渐变堆砌块和第三渐变堆砌块,所述第二渐变堆砌块码放在第三渐变堆砌块的上端,所述第一渐变堆砌块码放在第二渐变堆砌块的上端,所述第三堆砌块码放在第一渐变堆砌块的上端。
13.通过第三渐变堆砌块、第二渐变堆砌块、第一渐变堆砌块和第三堆砌块将渐变支撑主体的上端转换为常规墙角结构,方便了采用常规方式继续码放砖块。
14.优选的,所述第三堆砌块、第一渐变堆砌块、第二渐变堆砌块和第三渐变堆砌块的上端开镂空开设有穿孔,且第三堆砌块、第一渐变堆砌块、第二渐变堆砌块和第三渐变堆砌块的穿孔相通。
15.通过长杆插入穿孔内部提高第三堆砌块、第一渐变堆砌块、第二渐变堆砌块和第三渐变堆砌块的稳定性。
16.优选的,所述缓冲主体包括束缚架和皮条,所述皮条对称嵌在束缚架的侧端。
17.皮条缓冲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撞击后的扭曲力,降低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碎裂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的耐撞能力。
18.优选的,所述缓冲主体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滑动插在束缚架的内壁。
19.利用插杆稳定支撑主体、渐变支撑主体和束缚架。
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支撑主体的前侧倒角减小车辆转弯撞击率,利用缓冲主体缓冲被撞后的作用力,降低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完全倒塌的可能性,提高了墙角的使用安全性。
21.2、皮条缓冲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撞击后的扭曲力,降低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碎裂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支撑主体和渐变支撑主体的耐撞能力。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主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的渐变支撑主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主体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砖块;2、支撑主体;3、渐变支撑主体;4、缓冲主体;20、第一堆砌块;21、第二堆砌块;22、插口;30、第三堆砌块;31、第一渐变堆砌块;32、第二渐变堆砌块;33、第三渐变堆砌块;34、穿孔;40、束缚架;41、皮条;42、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一种防撞、增大转弯半径的外墙护角结构,包括砖块1,砖块1的侧部堆砌有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渐变支撑主体3堆砌在支撑主体2的上端,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的后端嵌有缓冲主体4,支撑主体2前端开设有倒角。先将支撑主体2与砖块1相互堆砌,然后再将渐变支撑主体3与砖块1继续向上堆砌形成墙角,利用支撑主体2的前侧倒角减小车辆转弯撞击率,利用缓冲主体4缓冲被撞后的作用力,降低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完全倒塌的可能性。
29.请参阅图2,支撑主体2包括第一堆砌块20和第二堆砌块21,第一堆砌块20和第二堆砌块21相互堆砌,第一堆砌块20和第二堆砌块21结构砖块相互堆砌形成带倒角的墙角。
30.请参阅图2,第一堆砌块20和第二堆砌块21的上端均镂空开设有插口22,且第一堆
砌块20的插口22与第二堆砌块21的插口22相互对齐。借助长条插入插口22内部能够起到稳定第二堆砌块21和第一堆砌块20的作用。
31.请参阅图2和3,渐变支撑主体3包括第三堆砌块30、第一渐变堆砌块31、第二渐变堆砌块32和第三渐变堆砌块33,第三渐变堆砌块33码放在支撑主体2和砖块1的上端,第二渐变堆砌块32码放在第三渐变堆砌块33的上端,第一渐变堆砌块31码放在第二渐变堆砌块32的上端,第三堆砌块30码放在第一渐变堆砌块31的上端。利用第三渐变堆砌块33、第二渐变堆砌块32、第一渐变堆砌块31和第三堆砌块30将渐变支撑主体3的上端转换为常规墙角结构。
32.请参阅图3,第三堆砌块30、第一渐变堆砌块31、第二渐变堆砌块32和第三渐变堆砌块33的上端开镂空开设有穿孔34,且第三堆砌块30、第一渐变堆砌块31、第二渐变堆砌块32和第三渐变堆砌块33的穿孔34相通。借助长杆插入穿孔34内部稳定第三堆砌块30、第一渐变堆砌块31、第二渐变堆砌块32和第三渐变堆砌块33。
33.请参阅图2和4,缓冲主体4包括束缚架40和皮条41,皮条41对称嵌在束缚架40的侧端,皮条41背向束缚架40的一端与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接触,束缚架40嵌在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的后部。将束缚架40摆放在堆砌点,然后再将第二堆砌块21压在束缚架40的下部,利用皮条41缓冲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撞击后的扭曲力,降低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碎裂的可能性。
34.请参阅图2、3和4,缓冲主体4还包括插杆42,插杆42滑动插在束缚架40的内壁,插杆42贯穿插口22和穿孔34。利用插杆42稳定支撑主体2、渐变支撑主体3和束缚架40,当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堆砌完成后,将插杆42沿皮条41贯穿穿孔34、插口22完成支撑主体2、渐变支撑主体3和缓冲主体4的组装工作。
35.工作原理:将束缚架40摆放在堆砌点,然后再将第二堆砌块21压在束缚架40的下部,然后再堆砌第二堆砌块21和第一堆砌块20,接着堆砌第三渐变堆砌块33、第二渐变堆砌块32和第一渐变堆砌块31,当支撑主体2和渐变支撑主体3堆砌完成后,将插杆42沿皮条41贯穿穿孔34、插口22完成支撑主体2、渐变支撑主体3和缓冲主体4的组装工作,利用第三渐变堆砌块33、第二渐变堆砌块32、第一渐变堆砌块31和第三堆砌块30将渐变支撑主体3的上端转换为常规墙角结构。
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