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电梯井隔离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9899发布日期:2022-10-29 03:1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式电梯井隔离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电梯井隔离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梯井洞口的安全防护一直是安全管控的重点。电梯井洞口的临边防护,是现场施工重要危险源。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电梯井每两层设置一道水平兜网,且不超过10米。高层建筑由于坠落高度过高,需要在水平兜网之间设置硬隔离防护,通长要求为两层一软防护,两层软防护后是一层硬防护。
3.传统硬隔离防护的做法是采用焊接钢管和扣件搭设的方式。在浇筑混凝土前,沿电梯入口方向预留孔,预留孔穿2根钢管,钢管外端用钢管扣件连接固定,以防滑脱。在钢管平台上铺设木枋,上铺硬质材料进行封闭。硬质材料由木模板和钢笆网,木模板由于剪裁方便,质量轻,应用较为普遍,但是钢管平台搭设过于复杂,并且模板通常为废旧模板,质地较差,承受冲击的能力差。钢笆网可就地取材,回收利用率高,但是存在孔洞,无法阻挡小型物件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折叠式电梯井隔离防护装置,包括:面板层、支撑层和卡腿;面板层和支撑层均为可折叠结构;面板层固定安装在支撑层的上方,支撑层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卡腿;支撑层设置在电梯井洞口的上方,卡腿设置在电梯井洞口内,且卡腿卡接在电梯井洞口的内壁上。
5.优选的,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旋转连接件;其中,第一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架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两侧,且第一支撑架通过旋转连接件与第二支撑架旋转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设有面板层,卡腿可拆卸安装在支撑层的下方。
6.优选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为矩形结构;第二支撑架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架的长度,且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连接时保持一端平齐,卡腿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支撑架另一端的下方;第二支撑架的宽度为第一支撑架宽度的2倍。
7.优选的,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子支撑架和第二子支撑架;第一子支撑架和第二子支撑架的数量均为2个,且第一子支撑架和第二子支撑架间隔设置,且2个第一子支撑架和2个第二子支撑架依次连接为矩形结构;第二子支撑架通过旋转连接件与第二支撑架旋转连接。
8.优选的,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三子支撑架、第四子支撑架和第五子支撑架;第三子支撑架和第四子支撑架的数量均为2个,且第三子支撑架和第四子支撑架间隔设置,且2个第三子支撑架和2个第四子支撑架依次连接为矩形结构;第五子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四子支撑架相连接,且第三子支撑架与第五子支撑架平行;卡腿可拆卸安装在第四子支
撑架的下方;第二子支撑架通过旋转连接件与第四子支撑架旋转连接。
9.优选的,第三子支撑架的长度为第一子支撑架长度的2倍;第四子支撑架的长度大于第二子支撑架的长度,且第四子支撑架和第二子支撑架连接时保持一端平齐,且卡腿可拆卸安装在第四子支撑架另一端的下方。
10.优选的,面板层包括:第一面板层和第二面板层;第一面板层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一面板层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上方,第二面板层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的上方。
11.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的卡腿卡接在电梯井洞口的内壁上,支撑层及设置在支撑层上的面板层设置在电梯井洞口的上方,在安装时快捷方便,增加了施工的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层和面板层为可折叠结构,卡腿为可拆卸的结构,在不使用时能够减少占用的面积,便于存放和运输。
14.3、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层采用3mm的花纹钢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的能力,也能够阻挡小型物件掉落,增加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电梯井隔离防护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电梯井隔离防护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层与卡腿的连接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面板层,2-支撑层,21-第一支撑架,211-第一子支撑架,212-第二子支撑架,22-第二支撑架,221-第三子支撑架,222-第四子支撑架,223-第五子支撑架,23-旋转连接件,3-卡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实施例1
25.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电梯井隔离防护装置,包括:面板层1、支撑层2和卡腿3;面板层1和支撑层2均为可折叠结构;面板层1固定安装在支撑层2的上方,支撑层2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卡腿3;支撑层2设置在电梯井洞口的上方,卡腿3设置在电梯井洞口内,且卡腿3卡接在电梯井洞口的内壁上。优选的,卡腿3采用40
×
40方钢管制作。卡腿卡接在电梯井洞口的内壁上,支撑层及设置在支撑层上的面板层设置在电梯井洞口的上方,在安装时快捷方便,增加了施工的效率。支撑层和面板层为可折叠结构,卡腿为可拆卸的结构,在不使用时能够减少占用的面积,便于存放和运输。
26.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层2包括:第一支撑架21、第二支撑架22和旋转连接件23;其中,第一支撑架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架21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架22的两
侧,且第一支撑架21通过旋转连接件23与第二支撑架22旋转连接;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上均设有面板层1,卡腿3可拆卸安装在支撑层2的下方。
27.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均为矩形结构;第二支撑架22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架21的长度,且第一支撑架21与第二支撑架22连接时保持一端平齐,卡腿3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2另一端的下方;第二支撑架22的宽度为第一支撑架21宽度的2倍。
28.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架21包括:第一子支撑架211和第二子支撑架212;第一子支撑架211和第二子支撑架212的数量均为2个,且第一子支撑架211和第二子支撑架212间隔设置,且2个第一子支撑架211和2个第二子支撑架212依次连接为矩形结构;第二子支撑架212通过旋转连接件23与第二支撑架22旋转连接。优选的,第一子支撑架211和第二子支撑架212均采用40
×
40的方钢管制作。
29.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架22包括:第三子支撑架221、第四子支撑架222和第五子支撑架223;第三子支撑架221和第四子支撑架222的数量均为2个,且第三子支撑架221和第四子支撑架222间隔设置,且2个第三子支撑架221和2个第四子支撑架222依次连接为矩形结构;第五子支撑架2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四子支撑架222相连接,且第三子支撑架221与第五子支撑架223平行;卡腿3可拆卸安装在第四子支撑架222的下方;第二子支撑架212通过旋转连接件23与第四子支撑架222旋转连接。优选的,第三子支撑架221、第四子支撑架222均采用40
×
40的方钢管制作,第五子支撑架223采用20
×
40的方钢管制作。
30.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三子支撑架221的长度为第一子支撑架211长度的2倍;第四子支撑架222的长度大于第二子支撑架212的长度,且第四子支撑架222和第二子支撑架212连接时保持一端平齐,且卡腿3可拆卸安装在第四子支撑架222另一端的下方。
31.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面板层1包括:第一面板层和第二面板层;第一面板层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一面板层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1的上方,第二面板层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2的上方。优选的,第一面板层和第二面板层均采用3mm的花纹钢板,3mm的花纹钢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的能力,也能够阻挡小型物件掉落,增加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