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4078发布日期:2022-11-11 19:1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光房,具体涉及一种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


背景技术:

2.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阳光房是国内外追求自然、时尚人士所推崇的建筑。阳光房是广泛在华北地区上海地区使用,包括阳台或露台阳光房,视觉连续性非常重要。需要考虑其与周边建筑整体风格要相符,同时整体色调尽量保持一致。
3.现有阳光房结构框架一般都是金属框架搭建,所采用的金属框架一般为方管型材,方管型材通过连接件或连接螺栓固定,螺栓等固定用连接件数量多、装配繁琐、复杂,连接处结构随着时间推移易出现松动。而且,现有连接结构搭建的阳光房造型单一,在进行其他美观结构的阳光房框架搭建时,变形的型材因受力不均,极易造成阳光房结构框架的整体稳固性的安全隐患。
4.此外,现有阳光房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对外界能源的需求量较大,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人们也会为之付出较为大的开销,因此,研发一种能克服以上缺陷的阳光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该阳光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居住舒适性强,能耗低。
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包括阳光房本体及转动装置,阳光房本体可旋转的设置于转动装置上,其中:
7.阳光房本体包括结构框架、透明玻璃、透明门及底座,结构框架中镶嵌有透明玻璃,结构框架的一侧上设置有透明门供出入,结构框架的底部设有底座;
8.透明玻璃包括第一透明玻璃、第二透明玻璃及第三透明玻璃,结构框架的一侧均布有数块第一透明玻璃,顶式结构框架的另一侧均布有数块第二透明玻璃,结构框架上剩余部分设置第三透明玻璃,第一透明玻璃朝阳的一面设有近红外线薄膜层,第二透明玻璃位于结构框架内的一面设有中红外线薄膜层。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10.进一步的,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第一透明玻璃、第二透明玻璃及第三透明玻璃材质为钢化真空玻璃、发电玻璃、中空玻璃或其中至少两种玻璃的组合玻璃。
11.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转动装置为转盘,转盘包括转盘本体、平台及转盘支撑脚,转盘本体的四角分别设有一个转盘支撑脚,转盘支撑脚的底端分别设有万向轮,转盘本体的一侧水平设有平台,底座设置于转盘本体上带动阳光房转动。
12.技术效果,转盘支撑脚的设置将阳光房支撑起来,且离地面可以有一定距离,可以避免潮湿,虫子等的入侵,一定程度上保证阳光房内的环境,支撑脚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方便
移动,适用性强,使用方便。
13.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平台上远离转盘本体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楼梯。
14.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平台上远离转盘本体的一侧设有挂钩,楼梯的一端设有固定圈,楼梯通过固定圈和挂钩设置于底座上。
15.技术效果,安装拆卸方便,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所需要挂的位置,适用性更强。
16.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转动装置为轮子,阳光房本体的底部均布有数个轮子。
17.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透明门外设有透明纱窗。
18.技术效果,进一步阻挡了蚊虫的进入,保证了阳光房内的居住环境。
19.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阳光房本体内底座上设有地板,地板由上至下包括实木底板层、散热层、发热层、隔热层及耐磨层,散热层与隔热层之间设有数个支撑条,发热层设置于数个支撑条之间。
20.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设有地板,保持美观的同时,保温效果好,耐磨性好,使用寿命延长,根据季节来调节,有效保证了阳光房的居住环境。
21.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发热层为多根水管组成,水管伸出地板的两端。
22.技术效果,发热层为多根水管,可以根据需求在夏天特别高温的时候,通入冷水进一步降温,使得阳光房内温度适宜,在冬天或者阴天的时候可以通入热水,提高阳光房的温度,保证温度适宜,在透明玻璃不能工作或者效果不好时辅助工作,以保证阳光房内的环境适宜,居住舒服。
23.前述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支撑条与散热层的铺放方向相垂直且均布在散热层的下方,相邻支撑条之间形成一个通道,通道内设有发热层的水管。
24.技术效果,支撑条很好的方便发热层的工作,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使得阳光房不在沉闷、闷热。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6.本实用新型该阳光房底部安装有转盘或轮子,使得阳光房可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旋转;该转盘或轮子可以是自动旋转,也可以手动旋转;在阳光房内需要降温时,将装有第一透明玻璃的部分朝向太阳,阻挡阳光中的近红外线进入室内,该具有防晒降温功能的第一透明玻璃的朝阳方向的那面上制作了反射近红外线的薄膜;在阳光房内需要时加热,将装有第二透明玻璃的部分朝向太阳,使得阳光中的近红外线可以进入室内;该具有阳光吸热功能的第二透明玻璃的背向太阳方向的那面上制作了反射中红外线的薄膜,阻挡室内中红外线散失到室外,有效的保证了阳光房内的环境适宜,提高了舒适度,且无需其他外在能耗的消耗。
27.本实用新型中阳光房内可安装有地板,有效恒温储热。
28.本实用新型阳光房避免了常规阳光房夏天太热、冬天太冷的难题,在不同气候区均可实现近似恒温的近零能耗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中阳光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1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第一透明玻璃的剖视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第二透明玻璃的剖视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中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转盘,11-转盘本体,12-平台,13-转盘支撑脚,2-结构框架,3-透明玻璃,31-第一透明玻璃,32-第二透明玻璃,33-第三透明玻璃,4-透明门,5-近红外线薄膜层,6-中红外线薄膜层,7-楼梯,81-实木底板层,82-散热层,83-发热层,84-隔热层,85-耐磨层,86-支撑条,9-室外侧玻璃,10-中空层或真空层,11-室内侧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36.实施例1
3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零能耗透明阳光房,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阳光房本体及转动装置,阳光房本体可旋转的设置于转动装置上,其中:
38.阳光房本体包括结构框架2、透明玻璃3、透明门4及底座,结构框架2中镶嵌有透明玻璃3,结构框架2的一侧上设置有透明门4供出入,结构框架2的底部设有底座;
39.透明玻璃3包括第一透明玻璃31、第二透明玻璃32及第三透明玻璃33,结构框架2的一侧均布有数块第一透明玻璃31,顶式结构框架2的另一侧均布有数块第二透明玻璃32,结构框架2上剩余部分设置第三透明玻璃33,
40.第一透明玻璃31朝阳的一面设有近红外线薄膜层5,近红外线薄膜层5为反射波长范围在0.76~3μm之间的近红外线薄膜层5,近红外线薄膜层5采用银膜或铝膜;
41.第二透明玻璃32位于结构框架2内的一面设有中红外线薄膜层6,该中红外线薄膜层6为反射波长范围在3~15μm之间的中红外线薄膜层6,该中红外线薄膜层6采用氧化铟锡膜或银膜。
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玻璃、第二透明玻璃均分在结构框架的左右两侧,便于移动朝阳或者避阳,更高效率的提高温度和降低温度。
43.在本实施例中,结构框架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穹顶式结构框架。
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玻璃31、第二透明玻璃32及第三透明玻璃33的传热系数小于2.0 w/m2·
k,当第一透明玻璃31、第二透明玻璃32及第三透明玻璃33为组合玻璃时,具体为,发电玻璃在外,即室外侧,钢化真空玻璃在内,组成中空玻璃:发电玻璃+12a(中空层)+钢化真空玻璃;
45.第一透明玻璃31、第二透明玻璃32及第三透明玻璃33为中空玻璃时,结构如图4所示第一透明玻璃31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室外侧玻璃9、近红外线薄膜层5、中空层或真空层10、室内侧玻璃11,结构如图5所示第二透明玻璃32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室外侧玻璃9、中空层或真空层10、中红外线薄膜层6、室内侧玻璃11。
4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现有技术中结构框架2,结构框架2的传热系数小于1.3 w/m2·
k,框架用材包括为:pvc、或木质、或玻纤聚氨酯、或断桥铝等隔热材质。
47.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装置为转盘1,转盘1包括转盘本体11、平台12及转盘支撑脚13,转盘本体11的四角分别设有一个转盘支撑脚13,转盘支撑脚13的底端分别设有万向轮,
转盘本体11的一侧水平设有平台12,底座设置于转盘本体11上带动阳光房转动。
48.在本实施例中,平台12上远离转盘本体11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楼梯7。
49.在本实施例中,平台12上远离转盘本体11的一侧设有挂钩,楼梯7的一端设有固定圈,楼梯7通过固定圈和挂钩设置于底座上。
50.在本实施例中,透明门4外设有透明纱窗。
51.在本实施例中,阳光房本体内底座上设有地板,地板由上至下包括实木底板层81、散热层82、发热层83、隔热层84及耐磨层85,散热层82与隔热层84之间设有数个支撑条86,发热层83设置于数个支撑条86之间。
52.地板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实木底板层、散热层、隔热层及耐磨层。
53.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层83为多根水管组成,水管伸出地板的两端。
5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条86与散热层82的铺放方向相垂直且均布在散热层82的下方,相邻支撑条86之间形成一个通道,通道内设有发热层83的水管。
55.具体实施时,将阳光房通过转盘运动到需要放置的位置,在阳光房内需要降温时,将装有第一透明玻璃的部分朝向太阳,阻挡阳光中的近红外线进入室内,该具有防晒降温功能的第一透明玻璃的朝阳方向的那面上制作了近红外线的薄膜;在阳光房内需要时加热,将装有第二透明玻璃的部分朝向太阳,使得阳光中的近红外线可以进入室内;该具有阳光吸热功能的第二透明玻璃的背向太阳方向的那面上制作了中红外线的薄膜,阻挡室内中红外线散失到室外,有效的保证了阳光房内的环境适宜,提高了舒适度,且无需其他外在能耗的消耗。
56.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