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1948发布日期:2022-10-14 21:3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大大增加,对居住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建筑业快速发展。
3.预制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在加工厂将结构构件提前预制,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连接等方法连接,将单独的构件拼装成一个整体。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对比可以发现,装配式建筑构件因为只需在预制厂提前制作,施工现场只需要机械连接,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整体施工成本,同时也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4.但是现今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其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搭接安装结构复杂,施工繁琐,施工效率低、难度大,且结构性能较差,承载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连接结构,内侧墙板与楼面板连接结构简单,施工便捷,承载能力好,可有效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楼面板和墙板;墙板上端面设有开口向下的槽钢结构的轻钢龙骨;楼面板包括槽钢结构的轻钢龙骨,楼面板与墙板支撑位置的轻钢龙骨裸露设置,且楼面板裸露的轻钢龙骨外侧包覆安装有两个u型结构的第二连接件;墙板顶部的轻钢龙骨支撑连接于两个第二连接件下部翼板的下侧,楼面板的轻钢龙骨裸露位置填充有细石混凝土填充层。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第二连接件腹板与楼面板裸露的轻钢龙骨腹板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安装,且两者翼板贴合设置;楼面板裸露的轻钢龙骨下部翼板、第二连接件的下部翼板和墙板顶部的轻钢龙骨腹板通过螺钉依次贯穿连接安装。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当楼面板设置于顶部时,第二连接件上部翼板上侧和细石混凝土填充层上侧共同铺设有墙板安装后浇保护层。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当楼面板设置于中部时,第二连接件上部翼板的上侧设有u型结构的第一连接件;上一层内侧墙板的底部凸设有开口向上的轻钢龙骨,上一层内侧墙板底部的轻钢龙骨支撑卡合于第一连接件内;第一连接件两侧翼板的外侧铺设有墙板安装后浇保护层。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第一连接件腹板、第二连接件上部翼板和楼面板裸露的轻钢龙骨上部翼板通过螺钉依次贯穿连接安装;上一层内侧墙板底部的轻钢龙骨腹板与第一连接件腹板之间铺设有坐浆层;上一层内侧墙板底部的轻钢龙骨翼板与第一连接件翼板内外贴合设置,并通过螺钉定位安装。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墙板和楼面板均包括交叉焊接的轻钢龙骨,轻钢
龙骨交叉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泡沫混凝土;墙板的轻钢龙骨两侧面均铺设有水泥砂浆保护层;楼面板的轻钢龙骨上下两侧面分别铺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水泥砂浆保护层。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水泥砂浆保护层内设有双向的钢丝网片。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设有双向的钢筋网架。
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内侧墙板对包覆在楼面板裸露的轻钢龙骨外侧的第二连接件支撑安装,并在裸露位置填充细石混凝土填充层,可实现内侧墙板对楼面板的稳定、牢靠支撑,保证施工的便捷性。相当于“钢管混凝土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
17.结构简单,装配便捷,墙板和楼面板可于工厂内预制,装配率高;施工效率高,周期短,受天气材料影响小;四节能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体现了绿色建造理念。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建筑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建筑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墙板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墙板侧视剖面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墙板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墙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楼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楼面板俯视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侧墙板与中部的楼面板连接示意图。
29.图11为图10中i-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图10中j-j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图10中k-k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件安装示意图。
33.图15为图14中p-p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1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侧墙板与顶部的楼面板连接示意图。
35.图17为图16中l-l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6.图18为图16中m-m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7.图19为图16中n-n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8.附图中:100、墙板,200、楼面板,1、轻钢龙骨,2、泡沫混凝土,3、水泥砂浆保护层,4、钢丝网片,9、细石混凝土填充层,1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1、钢筋网架,12、第一连接件,13、墙板安装后浇保护层,14、坐浆层,15、第二连接件,16、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40.如图10-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连接结构,可应用于如图1-2中的装配式轻钢复合板建筑结构中,装配式轻钢复合板建筑结构整体为二层楼结构,包括楼面板200和墙板100;
41.如图3-8所示,墙板100和楼面板200均包括交叉焊接的轻钢龙骨1,交叉焊接的轻钢龙骨1从而形成支撑框架,轻钢龙骨1交叉焊接形成的长方形空间内填充有轻质的泡沫混凝土2;
42.墙板100的支撑框架两侧面均铺设有水泥砂浆保护层3;楼面板200的支撑框架上下两侧面分别铺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0和水泥砂浆保护层3。墙板100两面和楼面板200下侧面均通过水泥砂浆保护层3进行保护,保证良好的结构性能;楼面板200上侧面通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0进行保护,作为经常踩踏的板面,保证良好的防护性能和隔音性。
43.墙板100和楼面板200中的支撑框架可回收利用,避免了房屋建造过程中大量的钢材消耗,绿色环保;且交叉焊接轻钢龙骨1与轻质的泡沫混凝土2结合,既能保证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较轻的重量,又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性能,可在工厂内模块化成型,有利于实现住宅产业化,大大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装配施工速度快、装配率高,现场湿作业少,施工周期大大缩短。
44.其中,如图5-7所示,水泥砂浆保护层3内设有双向的钢丝网片4,钢丝网片4的网孔直径为2.5mm。通过钢丝网片4对水泥砂浆保护层3进行结构加强,以便提高水泥砂浆保护层3的整体性;且为了防裂,在抹灰时需在水泥砂浆保护层3外侧粘贴耐碱玻纤网布。
45.其中,如图7-8所示,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0内设有双向的钢筋网架11,钢筋网架11孔径为6mm。通过钢筋网架11来提高楼面板200整体的承载能力,保证楼面板200的结构强度。
46.其中,轻钢龙骨1呈槽钢结构,且其两侧翼板紧贴两侧板面设置。槽钢结构的轻钢龙骨1具有较轻的质量和较好的结构性能,保证墙板100和楼面板200具有质轻、承载性能好的特点,便于预制和装配。
47.其中,轻钢龙骨1的两边沿向内弯折有翻边。增加轻钢龙骨1的抗折弯性能,保证支撑框架良好的结构性能;且提高与泡沫混凝土2的连接牢靠性。
48.其中,墙板100的竖向轻钢龙骨1通长设置、横向轻钢龙骨1打断设置,即墙板100的竖向轻钢龙骨1为通长的一整条,横向轻钢龙骨1焊接于相邻竖向轻钢龙骨1之间。保证轻钢龙骨1焊接施工的便捷性,竖向轻钢龙骨1通长设置,可以便于两墙板100的对接。
49.如图10-19所示,楼面板200与内侧墙板100支撑位置的轻钢龙骨1裸露设置,即此处楼面板200的轻钢龙骨1不浇筑泡沫混凝土2;楼面板200裸露的轻钢龙骨1外侧包覆安装有两个u型结构的第二连接件15,下一层内侧墙板100顶部的轻钢龙骨1支撑连接于两个第二连接件15下部翼板的下侧,楼面板200的轻钢龙骨1裸露位置空间内填充有细石混凝土填
充层9。第二连接件15腹板与楼面板200裸露的轻钢龙骨1腹板通过连接螺栓16连接安装,且两者翼板贴合设置;楼面板200裸露的轻钢龙骨1下部翼板、第二连接件15的下部翼板和下一层内侧墙板100的顶部轻钢龙骨1腹板通过螺钉依次贯穿连接安装。下一层的内侧墙板100对楼面板200支撑连接简单、施工便捷,连接节点稳定、牢固。
50.当楼面板200设置于顶部时,如图16所示,即楼面板200为建筑的顶面时,第二连接件15上部翼板上侧和细石混凝土填充层9上侧共同铺设水泥砂浆的墙板安装后浇保护层13,使墙板安装后浇保护层13与楼面板200上侧板面齐平,作为建筑的顶面。
51.当楼面板200设置于中部时,如图10所示,即楼面板200为建筑的非顶面时,上一层内侧墙板100和楼面板200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的上一层外侧墙板100与楼面板200的连接结构相同;第二连接件15上部翼板的上侧设有u型结构的第一连接件12,上一层内侧墙板100底部凸出的轻钢龙骨1支撑卡合于第一连接件12内,第一连接件12两侧翼板的外侧铺设有水泥砂浆的墙板安装后浇保护层13,并使墙板安装后浇保护层13与内侧墙板100的板面齐平。
52.其中,第一连接件12腹板、第二连接件15上部翼板和楼面板200裸露的轻钢龙骨1上部翼板通过螺钉依次贯穿连接安装,上一层内侧墙板100底部的轻钢龙骨1腹板与第一连接件12腹板之间铺设有水泥砂浆的坐浆层14,在上一层内侧墙板100底部的轻钢龙骨1腹板与楼面板200裸露的轻钢龙骨1上部翼板之间亦铺设水泥砂浆的坐浆层14,并使两者齐平。通过坐浆层14对凸出于第一连接件12腹板上侧的螺钉头部进行覆盖,保证上一层内侧墙板100底部的轻钢龙骨1与坐浆层14完全贴合,保证对上一层内侧墙板100支撑的平稳性。
53.其中,上一层内侧墙板100底部的轻钢龙骨1翼板与第一连接件12翼板通过螺钉定位安装。
54.本内侧墙板与楼面板的连接结构,内侧墙板对包覆在楼面板裸露的轻钢龙骨外侧的第二连接件支撑安装,并在裸露位置填充细石混凝土填充层,可实现内侧墙板对楼面板的稳定、牢靠支撑,保证施工的便捷性。相当于“钢管混凝土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结构简单,装配便捷,墙板和楼面板可于工厂内预制,装配率高;施工效率高,周期短,受天气材料影响小;四节能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体现了绿色建造理念。
5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6.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5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