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和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1993发布日期:2022-10-14 21:3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和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以及一种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文献cn214510195u,于2021年10月29日公开了“一种可调控便携式书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支架、书架总成和右支架,书架总成下方设有防潮层,书架总成为由若干个书架单体组成的矩阵型框架,其中:依次相邻的两个书架单体之间设有双头螺栓,书架单体包括外框架和内支撑板,外框架包括依次相连的四个侧壁框,侧壁框包括依次连接的外侧壁、连接折页和内侧壁,内支撑板处于外侧壁、连接折页和内侧壁包围而成的容纳腔内,左支架、书架总成和右支架均为瓦楞纸板材料制成,书架总成为不固定的矩形阵列,可以根据房间和场地的大小排列成多行多列的矩阵,在运输的过程中的占据空间小,到达目的地后再组装,安装方便,整体瓦楞纸材料制备,整齐重量轻,废纸回收利用率高,保护环境。该现有技术中,单体是矩形的,侧向受力天然存在不足;单体与单体之间无连接结构,只能堆叠形成,导致整体结构松散,应用场景受到严重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可以折叠形成中空六角形单元,显著提升了单元的受力效果;设计了连接结构,可以将各个中空六角形单元有机的组合为整体。在此基础上,本方案还公开了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
4.本方案的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在左右方向对称布置,在上下方向交替布置,因此下文对于对称结构、交替结构均仅介绍其中一部。
5.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包括首尾相连的6个矩形的外侧板,
6.其中一个外侧板的左侧边向左连接有宽侧向组件,相邻的一个外侧板的左侧边向左连接有窄侧向组件;
7.宽侧向组件从右向左依次连接有宽顶板和宽半内侧板;
8.窄侧向组件从右向左依次连接有窄顶板和窄半内侧板;
9.宽顶板和窄顶板的宽度适配;
10.宽半内侧板和窄半内侧板上设有连接副。
11.作为优选,宽半内侧板的左侧边还向左连接有宽中部支撑板,窄半内侧板左侧边还向左连接有窄中部支撑板;宽中部支撑板、窄中部支撑板的宽度与宽顶板、窄顶板的宽度适配。
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副为:在宽半内侧板上设有插孔,在窄半内侧板上设有对应的插舌。
13.作为优选,插孔的形状为长孔,长度方向延左右方向延伸。
14.作为优选,插孔的数量为2个,分别布置在靠近宽半内侧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位置。
15.作为优选,外侧板上设有连接扣件;连接扣件的外侧围绕有易撕线,易撕线的两端之间间距小,内部空间间距大。
16.作为优选,连接扣件的形状为梯形。
17.作为优选,连接扣件梯形的短底边与外侧板的其中一条左右向侧边重合。
18.作为优选,连接扣件的数量不少与2个,在外侧板的左右方向上等距分布。
19.本技术方案设计的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包括首尾相连的6个矩形的外侧板,首或尾的外侧板还可以设计连接板等结构,与另一端的外侧板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六棱柱空间体,构成中空六角形单元的外圈侧壁。在其中一个外侧板的左侧边连接有宽侧向组件,而与此外侧板相邻的外侧板的左侧边则连接有窄侧向组件,如此交替。宽侧向组件从右向左依次连接有宽顶板、宽半内侧板和宽中部支撑板,窄侧向组件从右向左依次连接有窄顶板、窄半内侧板和窄中部支撑板,其中的宽顶板和窄顶板依次出现,折叠后构成中空六角形单元的顶部侧壁;宽半内侧板和窄半内侧板也是依次出现,折叠后构成中空六角形单元的内圈侧壁的半幅;而宽中部支撑板和窄中部支撑板则形成这半幅内圈侧壁与外圈侧壁之间的支撑。因此,宽顶板、窄顶板、宽中部支撑板和窄中部支撑板四者的宽度相当,此宽度值即为折叠成型后中空六角形单元的内圈侧壁与外圈侧壁之间的间距。
20.位于对称侧的裁片右侧也是如此。可以有变化的是,同一的外侧板左侧和右侧的宽半内侧板不需要是等宽的,但是要求两边的宽半内侧板宽度之和等于外侧板宽度之和。由此可见,本方案的六角形结构天然具有抗压力的优势,而且通过宽中部支撑板和窄中部支撑板四者的设计,在内圈侧壁与外圈侧壁之间的中部形成了一个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受力强度。
21.宽半内侧板和窄半内侧板上设有连接副,用来将折叠后的宽半内侧板和窄半内侧板连接起来。具体结构可以是插舌和插孔的配合结构。从插接方向考虑,插孔的形状推荐为长孔,长度方向延左右方向延伸,此方向在折叠成型后即为中空六角形单元的轴向。数量方面,从稳定性考虑,推荐上下至少各1个。
22.为了实现相邻两个中空六角形单元的组合连接,在外侧板上还设有连接扣件。连接扣件三面由易撕线包围,一面与连接扣件相连。形状上,易撕线的两端之间以间距小,内部空间间距大;优选梯形时,梯形的短底边与外侧板的其中一条左右向侧边重合;数量上,不少与2个,在外侧板的左右方向上等距分布。使用前,易撕线未破坏,外侧板保持完整,使用时,延易撕线撕开,形成一个凸起的连接扣,而另一个中空六角形单元的对应外侧板上的对应的连接扣件撕开后,形成一个连接孔,将连接扣推入连接孔,延根部弯折后就可以将两个中空六角形单元的对应外侧板紧贴的固定起来。
23.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包括若干中空六角形单元,所述中空六角形单元由如前所述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折叠而成;相邻的中空六角形单元之间以连接扣件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扣件由如前所述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折叠而成。
24.本方案的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由前述裁片折叠而成的中空六角形单元通过连接扣件连接而成,可以两个、三个组合,用作桌上的摆件,或固定在墙上、天花板上做装饰,
可以多个组合,如蜂巢般,做房间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隔断,或作为背景墙上的装饰;等等。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折叠形成中空六角形单元,显著提升了单元的受力效果;设计了连接结构,可以将各个中空六角形单元有机的组合为整体。在此基础上,本方案还公开了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的示意图,其中虚线为折痕线,实线为切断线;
27.图2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的折叠步骤图;
28.图9是中空六角形单元的单独使用状态示意图;
29.图10、图11是两个中空六角形单元的连接步骤图;
30.图12是实施例2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中梯形块的裁片的示意图;
31.图13是图12折叠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的示意图。
33.其中:a外侧板,
34.a1宽顶板,a2宽半内侧板,a3宽中部支撑板,
35.b1窄顶板,b2窄半内侧板,b3窄中部支撑板,
36.g连接板,l中空六角形单元,
37.t梯形单元,t1梯形单元左侧板,t2梯形单元顶板,t3梯形单元右侧板,t4梯形单元底板,t5梯形单元前侧板,t6梯形单元后侧板,
38.1插孔,2插舌,3连接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40.实施例1
41.实施例1为一种中空六角形单元裁片,材质为瓦楞纸。
42.如图1所示,本例的裁片包括6个矩形的外侧板a,外侧板a在上下方向上依次首尾相连,仅在最下方的外侧板a的下侧边向下连接有连接板g,用来与最上方的连接板a连接。
43.在最下方外侧板a的左侧连接有宽侧向组件,而在次下方外侧板a的左侧连接有窄侧向组件,形成交替结构。宽侧向组件从右向左包括宽顶板a1、宽半内侧板a2、宽中部支撑板a3,而窄侧向组件从右向左包括窄顶板b1、窄半内侧板b2、窄中部支撑板b3。其中,宽顶板a1、宽中部支撑板a3、窄顶板b1和窄中部支撑板b3的宽度相当;宽半内侧板a2、窄半内侧板b2的宽度均为外侧板a宽度的一半。
44.宽半内侧板a2和窄半内侧板b2上设有连接副,连接副包括构成插接关系的插孔1和插舌2。插孔1为2个,形状为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分别设于宽半内侧板a2上靠近左、右侧边的位置。插舌2则设置在窄半内侧板b2下侧边上。
45.外侧板a上还设有连接扣件3。本例的连接扣件3下缘为外侧板a的下侧边,另外三面则由易撕线合围而成。连接扣件3的整体形状为上大下小的梯形,下端根部窄,上方主体部分宽;数量为2个,在外侧板a的左右方向上等距设置。
46.为减少篇幅,下文在介绍裁片折叠的步骤中,以图标代替相应的中文名称。
47.步骤一,如图2所示,粘接g和最上端的a;
48.步骤二,如图3所示,将裁片展开为纵置的六棱柱形;
49.步骤三,如图4所示,将所有的a1向内弯折至水平位,并将所有的a2向内弯折;
50.步骤四,如图5所示,将所有a3弯折至水平位置,此时同一方向上的上、下两个a2均处于平行于外侧a的状态;
51.步骤五,如图6所示,依次将b1弯折至水平位置;
52.步骤六,如图7所示,依次将b2向内弯折,并注意将插舌和对应的插孔插接;
53.步骤七,如图8所示,即为成品中空六角形单元。
54.参见图9,单个的中空六角形单元可以作为桌案上的摆设,在内部放置绿植、笔筒等物。
55.实施例2
56.实施例2为一种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由实施例1中折叠得到的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而成。
57.首先介绍相邻两个中空六角形单元的组合连接方式:参见图10、图11,将两个中空六角形单元靠近,准备紧贴的两个外侧板a的面上的连接扣件3延易撕线撕开,一侧撕开后掀起成连接扣,另一侧撕开后推进成连接孔,然后将一侧的连接扣推进另一侧的连接孔内,延连接扣根部弯折后,即可将两个中空六角形单元锁定。
58.其次介绍梯形块的裁片。如图12所示,梯形块的裁片包括首尾相连的梯形单元左侧板t1、梯形单元顶板t2、梯形单元右侧板t3和梯形单元底板t4,梯形单元顶板t2的上下两侧边还分别连接梯形单元前侧板t5和梯形单元后侧板t6。梯形单元前侧板t5和梯形单元后侧板t6的形状为梯形,尺寸与实施例1中中空六角形单元内侧六角形空间对应;梯形单元左侧板t1、梯形单元顶板t2、梯形单元右侧板t3和梯形单元底板t4的宽度相等,且与实施例1中外侧板a的高度对应。梯形块的裁片折叠后形成梯形单元,梯形单元为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四棱柱,如图13所示。
59.先将若干个中空六角形单元l以连接扣件3锁定成一体结构,再根据需要折叠出所需数量的梯形单元t,将梯形单元t填充至底部两个中空六角形单元l之间的空缺处,即形成一个中空六角形单元组合体,可用于房间内不同空间之间的隔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