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挂墙板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2.外墙挂板是一种施工方法,是将板材通过干挂等施工方法悬挂于墙体的外面,以达到装饰或保温等效果,是目前常用的室外装饰手段。
3.在安装外墙挂板时,通常需要在外墙挂板两侧先安装侧框进行限位夹持,随后通过螺丝将其固定在墙面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人为用手按住外墙挂板,使两个外墙挂板贴合,再进行打孔和安装螺丝,在此过程中,外墙挂板容易发生移动,从而导致螺孔位置错位,两个外墙挂板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影响整体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夹紧机构使相邻的两个外墙挂板保持紧密贴合,方便安装,通过限位组件保持外墙挂板安装时不会从侧框掉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两端固定有两个侧框,且顶板底部设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滑动插接在侧框内部,所述顶板表面上安装有夹紧机构,且夹紧机构与保温板底部活动卡接,所述侧框底部设有防止保温板掉出侧框的限位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侧框内侧面开设有侧缺口,且侧框正面开设有上缺口,所述侧缺口和上缺口均贯穿整个侧框。
7.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两侧固定有滑块,且滑块滑动插入侧缺口内部,所述滑块对应上缺口的表面上固定有推板,且推板滑动插接在上缺口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所述侧框底部表面上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有螺杆,且螺杆表面上啮合连接有啮合板,所述啮合板朝向侧框内部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穿过上缺口滑动插接在侧框内部,所述限位板与滑块底部挤压接触。
9.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转杆,所述顶板表面上设有转杆,且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转杆与安装架轴承连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转杆表面上滑动套接有两个收卷辊,且收卷辊表面上缠绕有皮带,所述皮带活动端固定有第一卡板,且第一卡板与保温板底部活动卡接,所述安装架底部固定有第二卡板,且第二卡板与顶板活动卡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均为直角板。
11.进一步的,所述转杆表面上开设有卡槽,且收卷辊内壁上对应卡槽的位置设有卡块,所述收卷辊通过卡块与卡槽滑动卡接安装在转杆表面上。
1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底部表面上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侧框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表面上开设有螺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包括侧框;上缺口;侧缺口;安装板;顶板;保温板;安装孔;滑块;推板;夹紧机构;安装架;转杆;卡槽;收卷辊;第一卡板;皮带;扭力弹簧;第二卡板;限位机构;螺杆;限位板;啮合板。
14.1.该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通过顶板与限位板的作用下,螺杆与啮合板啮合作用下带动限位板沿着上缺口移动对保温板滑块的底部挤压限位,配合顶板进一步对保温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
15.2.该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通过夹紧机构的作用下,在安装保温板时将两个相邻的保温板紧密贴合,减小两者之间的间隙。
16.3.该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通过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作用下,直角板能够更好的与保温板和顶板贴合卡接,且拆卸方便。
17.4.该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做到有效的减小相邻保温板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外墙挂板的保温效果最大化,并且安装保温板的过程中不需要人为按压固定保温板,更加方便且快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中:1、侧框;11、上缺口;12、侧缺口;13、安装板;2、顶板;3、保温板;31、安装孔;32、滑块;33、推板;4、夹紧机构;41、安装架;42、转杆;421、卡槽;43、收卷辊;44、第一卡板;45、皮带;46、扭力弹簧;47、第二卡板;5、限位机构;51、螺杆;52、限位板;53、啮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挂墙板夹持装置,包括顶板2,所述顶板2两端固定有两个侧框1,且顶板2底部设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滑动插接在侧框1内部,所述顶板2表面上安装有夹紧机构4,且夹紧机构4与保温板3底部活动卡接,所述侧框1底部设有防止保温板3掉出侧框1的限位机构5,所述保温板3底部表面上等距开设有安装孔31,所述侧框1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表面上开设有螺孔,安装外墙挂板时,先根据保温板3的宽度确定两个侧框1之间的间距,通过安装板13上的螺孔将侧框1安装在墙面上,随后通过顶板2将两个侧框1顶部封闭,将保温板3沿着两个侧框1最底部插入,并推动至最顶端,随后通过夹紧机构4对保温板3进行限位,通过安装孔31将保温板3固定在外墙面上后,重复添加新的保温板3,并通过夹紧机构4进行限位夹紧,保持保温板3之间的紧密贴合,直至保温板3与侧框1齐平,此时通过限位机构5对侧框1底部进行密封,对整个保温板3组件底部的限位。
25.本实施例,所述侧框1内侧面开设有侧缺口12,且侧框1正面开设有上缺口11,所述侧缺口12和上缺口11均贯穿整个侧框1,所述保温板3两侧固定有滑块32,且滑块32滑动插
入侧缺口12内部,所述滑块32对应上缺口11的表面上固定有推板33,且推板33滑动插接在上缺口11内部,保温板3的两侧滑块32沿着侧框1的侧缺口12插入,此时推板33滑动卡接在上缺口11内部,推动推板33沿着上缺口11移动,保温板3由侧框1的最底部移动至最顶部。
26.本实施例,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螺杆51,所述侧框1底部表面上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有螺杆51,且螺杆51表面上啮合连接有啮合板53,所述啮合板53朝向侧框1内部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52,且限位板52穿过上缺口11滑动插接在侧框1内部,所述限位板52与滑块32底部挤压接触,在送入保温板3前,先转动螺杆51将限位板52移动出侧框1内部,方便保温板3的滑块32插入,在所有保温板3都安装安装后,转动螺杆51,螺杆51与啮合板53啮合作用下带动限位板52沿着上缺口11移动对保温板3滑块32的底部挤压限位,配合顶板2进一步对保温板3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
27.本实施例,所述夹紧机构4包括转杆42,所述顶板2表面上设有转杆42,且转杆4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架41,所述转杆42与安装架41轴承连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46,所述转杆42表面上滑动套接有两个收卷辊43,且收卷辊43表面上缠绕有皮带45,所述皮带45活动端固定有第一卡板44,且第一卡板44与保温板3底部活动卡接,所述安装架41底部固定有第二卡板47,且第二卡板47与顶板2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卡板44和第二卡板47均为直角板,所述转杆42表面上开设有卡槽421,且收卷辊43内壁上对应卡槽421的位置设有卡块,所述收卷辊43通过卡块与卡槽421滑动卡接安装在转杆42表面上,将第二卡板47的直角面扣接在顶板2的直角端,根据保温板3尺寸调节两个收卷辊43的间距(收卷辊43移动沿着转杆42表面和卡槽421移动),在保温板3推动至侧框1顶部后,拉动皮带45活动端,转杆42转动收卷辊43对皮带45放卷,扭力弹簧46收缩,将第一卡板44的直角边扣接在保温板3底部的直角端,配合第二卡板47形成顶板2与保温板3的相互夹持作用,同时使两个相邻的保温板3紧密贴合,在安装完成保温板3后将第一卡板44和第二卡板47取下,转杆42在扭力弹簧46的作用下带动收卷辊43一同对皮带45收卷,方便下次使用。
28.安装外墙挂板时,先根据保温板3的宽度确定两个侧框1之间的间距,通过安装板13上的螺孔将侧框1安装在墙面上,随后通过顶板2将两个侧框1顶部封闭,在送入保温板3前,先转动螺杆51将限位板52移动出侧框1内部,方便保温板3的滑块32插入,将保温板3沿着两个侧框1最底部插入,并推动至最顶端,将第二卡板47的直角面扣接在顶板2的直角端,根据保温板3尺寸调节两个收卷辊43的间距,在保温板3推动至侧框1顶部后,拉动皮带45活动端,转杆42转动收卷辊43对皮带45放卷,扭力弹簧46收缩,将第一卡板44的直角边扣接在保温板3底部的直角端,配合第二卡板47形成顶板2与保温板3的相互夹持作用,同时使两个相邻的保温板3紧密贴合,通过安装孔31将保温板3固定在外墙面上后,重复添加新的保温板3,并继续通过夹紧机构4进行限位夹紧,在所有保温板3都安装安装后,转动螺杆51,螺杆51与啮合板53啮合作用下带动限位板52沿着上缺口11移动对保温板3滑块32的底部挤压限位,配合顶板2进一步对保温板3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在安装完成保温板3后将第一卡板44和第二卡板47取下,转杆42在扭力弹簧46的作用下带动收卷辊43一同对皮带45收卷,方便下次使用。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