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风险地区的薄壁空腔墙板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8678发布日期:2022-10-29 01:0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风险地区的薄壁空腔墙板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风险地区的薄壁空腔墙板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2.建筑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而墙体结构能耗占比高达65%左右,实现墙体尤其是外墙的节能保温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保温墙材存在整体性不好、自重大、一体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选用薄壁空腔墙板作为外墙,通过其墙材自身的良好性能以及空腔的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3.但是由于薄壁空腔墙板的结构强度较弱,当其作为墙体连接在包括梁体、楼板在内的主体结构上时,其连接部位由于应力的集中容易发生变形或开裂,导致薄壁空腔墙板无法正常使用,尤其是在高烈度地区和强风荷载地区等高风险地区,对于连接部位的强度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增强薄壁空腔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部位强度的连接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机构,能够确保薄壁空腔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强度。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适用于高风险地区的薄壁空腔墙板连接机构,包括:
7.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用于与处于上方的主体结构连接;
8.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用于与处于下方的主体结构连接;
9.墙板连接组件,所述墙板连接组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中穿设有一根加固螺杆,所述加固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夹持件;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一根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持件;
10.其中所述支撑部用于设置在薄壁空腔墙板的内腔中,所述加固螺杆的两端用于分别穿过所述内腔中对应侧的肋板,并通过夹持件以及对应侧的支撑部对肋板进行夹持;所述连接螺杆用于穿过所述内腔中面向主体结构的面板以及上连接件或下连接件,并通过两个夹持件对所述面板以及上连接件或下连接件进行夹持。
11.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具有两个支撑面,所述两个支撑面中共同穿设有所述加固螺杆,且能够紧密贴合在肋板上。
12.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连接板以及两个支撑板,所述连接板通过两个中间板与两个支撑板连接;
13.所述连接板穿设有所述连接螺杆,且靠近所述面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中穿设有所述加固螺杆,且能够紧密贴合在肋板上;
14.其中,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板面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连接
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贴合的肋板的一侧板面设有一个支撑螺母,所述支撑螺母与所述加固螺杆螺纹连接。
15.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支撑螺母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16.可选的,其一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17.可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加固螺杆或连接螺杆配合的夹持螺母以及夹持垫片。
18.可选的,所述下连接件包括下侧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
19.所述下侧竖板用于受所述连接螺杆上的夹持件夹持;
20.所述第一横板设置在所述下侧竖板背向薄壁空腔墙板的一侧面板上,用于放置在处于下方的主体结构上方并与所述主体结构中预埋件固定连接;
21.所述第二横板设置在所述下侧竖板面向薄壁空腔墙板的一侧面板上,用于放置在面板下方并对所述面板进行支撑。
22.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下侧竖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23.可选的,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侧竖板以及牵引件;
24.所述牵引件包括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呈“l”型相互固定连接;
25.所述上侧竖板能够受所述连接螺杆上的夹持件夹持,所述上侧竖板和面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用于夹持其一侧板的夹持间隙,另一侧板用于与处于上方的主体结构中的预埋件固定连接。
26.可选的,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沿竖直方向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杆穿过的长圆孔。
2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高风险地区的薄壁空腔墙板连接机构,通过所述支撑部的两端以及加固螺杆上的夹持件对两个肋板进行夹持固定,并通过连接螺杆上的夹持件对面板以及与之高度对应的上连接件或下连接件进行夹持固定,由此使得面板和两个肋板在两个墙板连接组件的作用下相对固定形成两个高度不同的受力整体,共同承担安装薄壁空腔墙板所需的支撑力或防止其倾倒的牵引力,而不再是仅通过面板承担,由此避免原有的主体结构直接与面板连接时面板表面应力集中的情况,延缓墙板开裂,增加墙板的使用寿命。
29.同时墙板连接组件也能够对面板和两个肋板进行支撑,增大该连接部位的强度,减少其变形的可能性。其中,所述支撑部由于在内腔中是通过自身结构的两端对两个肋板进行支撑,其支撑效果相对稳定,即使薄壁空腔墙板在强风或地震的影响下发生振动,导致加固螺杆上的夹持件松动,所述支撑部也能够切实的对两个肋板进行支撑,不受该振动的影响,确保了该连接部位的强度,减少其变形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薄壁空腔墙板与主体结构相连接的侧向剖面图;
32.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图2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图2中a-a处剖面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墙板连接组件与下连接件连接的示意图。
36.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7.1-薄壁空腔墙板、11-肋板、12-面板、2-主体结构、21-预埋件、3-墙板连接组件、31-支撑部、311-连接板、312-支撑板、313-中间板、32-加固螺杆、33-连接螺杆、34-夹持螺母、35
‑ꢀ
夹持垫片、36-连接螺母、37-支撑螺母、4-上连接件、41-上侧竖板、42-牵引件、5-下连接件、 51-下侧竖板、52-第一横板、53-第二横板、5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9.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40.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42.实施例1:
43.一种适用于高风险地区的薄壁空腔墙板连接机构,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
44.上连接件4,所述上连接件4用于与处于上方的主体结构2连接;
45.下连接件5,所述下连接件5用于与处于下方的主体结构2连接;
46.墙板连接组件3,所述墙板连接组件3包括支撑部31,所述支撑部31中穿设有一根加固螺杆32,所述加固螺杆32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夹持件;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一根连接螺杆33,所述连接螺杆3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持件;
47.其中所述支撑部31用于设置在薄壁空腔墙板1的内腔中,所述加固螺杆32的两端用于分别穿过所述内腔中对应侧的肋板11,并通过夹持件以及对应侧的支撑部31对肋板11进行夹持;所述连接螺杆33用于穿过所述内腔中面向主体结构2的面板12以及上连接件4或下连接件5,并通过两个夹持件对所述面板12以及上连接件4或下连接件5进行夹持。
48.其中,所述薄壁空腔墙板1的内腔由所述薄壁空腔墙板1的两个面板12以及设置在
两个面板12之间的相邻两个肋板11合围形成;所述主体结构2可以是梁体,也可以是楼板;处于上方的主体结构2和下方的主体结构2可以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高度不同的主体结构2,也可以是同一个主体结构2中高度不同的两个部位。其中,上下设置的上连接件4和下连接件 5通过所述墙板连接组件3与薄壁空腔墙板1进行连接,并将薄壁空腔墙板1固定在主体结构2上。
49.具体而言,在将薄壁空腔墙板1安装在主体结构2上时,将上连接件4和下连接件5分别设置在主体结构2上,并将两个支撑部31按对应高度设置在内腔中,此时两个支撑部31 沿加固螺杆32轴线方向的两端抵靠在两个肋板11的相向侧上,然后通过所述支撑部31的两端以及加固螺杆32上的夹持件对两个肋板11进行夹持固定,并通过连接螺杆33上的夹持件对面板12以及与之高度对应的上连接件4或下连接件5进行夹持固定,由此使得面板12和两个肋板11在两个墙板连接组件3的作用下相对固定形成两个高度不同的受力整体,共同承担安装薄壁空腔墙板1所需的支撑力或防止其倾倒的牵引力,而不再是仅通过面板12承担,由此避免原有的主体结构2直接与面板12连接时面板12表面应力集中的情况,延缓墙板开裂,增加墙板的使用寿命。
50.同时墙板连接组件3也能够对面板12和两个肋板11进行支撑,增大该连接部位的强度,减少其变形的可能性。其中,所述支撑部31由于在内腔中是通过自身结构的两端对两个肋板 11进行支撑,其支撑效果相对稳定,即使薄壁空腔墙板1在强风或地震的影响下发生振动,导致加固螺杆32上的夹持件松动,所述支撑部31也能够切实的对两个肋板11进行支撑,不受该振动的影响,确保了该连接部位的强度,减少其变形的可能性。
51.其中,需注意的是,虽然所述连接螺杆33上的夹持件也有可能在薄壁空腔墙板1的振动下松动,但是,此时,由于上连接件4或下连接件5无法通过连接螺杆33上的夹持件与薄壁空腔墙板1紧密连接,薄壁空腔墙板1的振动方式会由原本自身结构的颤动变为整体的一个低幅度的摆动,易于被人发现,且所述连接螺杆33上的其一夹持件暴露在面板12外,可以直接通过旋紧该夹持件再次确保连接螺杆33上夹持件对所述面板12以及上连接件4或下连接件5的夹持效果。而所述支撑部31、加固螺杆32以及其上的夹持件均是设置在墙板内部,不易进行处理,因此,在高烈度地区和强风荷载地区,预先确保墙板连接组件3对两个肋板 11的支撑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52.其中,所述支撑部31具有两个支撑面,所述两个支撑面中共同穿设有所述加固螺杆32,且能够紧密贴合在肋板11上。此时,所述支撑部31通过所述支撑面对所述肋板11进行支撑,增大对所述肋板11的支撑面积,以减少支撑部31对所述肋板11支撑部31位的应力集中,提高支撑效果。
53.但是,考虑到,如果两个支撑面之间的间距始终固定,想要两个支撑面能够切实的紧密贴合在两个肋板11上,这需要确保所述两个肋板11之间的间距始终与两个支撑面之间的间距一致,但是考虑到墙板的加工精度难以达到该要求,因此,需要两个支撑面之间的间距具有一定可调性,用于确保两个支撑面能够切实的贴合在两个肋板11上。由此,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4到图5所示,所述支撑部31包括连接板311以及两个支撑板312,所述连接板311通过两个中间板313与两个支撑板312连接;
54.所述连接板311穿设有所述连接螺杆33,且靠近所述面板12,所述两个支撑板312中穿设有所述加固螺杆32,且能够紧密贴合在肋板11上;
55.其中,所述连接板311的两侧板面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螺母36,所述连接螺母36与所述连接螺杆33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312背向所贴合的肋板11的一侧板面设有一个支撑螺母 37,所述支撑螺母37与所述加固螺杆32螺纹连接。
56.此时所述支撑部31可以看做是一个具有多段弯折的板件,其中,通过旋紧所述连接螺母36,可以对连接板311进行夹持,实现连接板311与所述连接螺杆33的相对固定,同时,通过旋紧所述支撑螺母37,可以使所述支撑板312紧密贴合在所述肋板11上,此时,所述加固螺杆32上的夹持件与所述支撑螺母37配合对所述肋板11以及支撑板312进行坚持。
57.该结构主要是为了使本墙板连接组件3具有一定可调性,能够通过支撑螺母37对支撑板 312的挤压使所述支撑板312之间的间距相对增大,进而确保两个支撑板312能够切实的贴合在两个肋板11上,此时,所述连接板311与所述面板12的间距会随着两个支撑板312的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需要两个连接螺母36确保所述连接板311与连接螺杆33的连接,确保肋板11和面板12能够共同承担安装薄壁空腔墙板1所需的支撑力或防止其倾倒的牵引力。
58.需注意的是,此时为确保支撑部31自身的性能不会受到影响,两个支撑板312之间的间距无法过多的改变,因此,该调节方式仅能用于应对预设规格下的生产误差。
59.但是考虑到此时连接螺母36和支撑螺母37可能在受薄壁空腔墙板1振动的影响导致松动,因此,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螺母37与所述支撑板312固定连接。
60.此时,可以预先根据支撑部31设置位置处的两个肋板11之间的间距对两个支撑板312 的间距进行调节,并通过加固螺杆32对两个支撑螺母37进行连接,此时两个支撑螺母37受所述支撑部31的限制难以相对转动,此时两个支撑螺母37在加固螺杆32上的间距固定,进而,两个支撑板312之间的间距固定,由此确保在这个过程中支撑板312能够切实的对两个肋板11进行支撑。
61.其中,其一所述连接螺母36与所述连接板311固定连接。通过使其一所述连接螺母36 与所述连接板311固定连接,能够确保所述连接板311与连接螺杆33的连接,避免连接螺杆 33松动,该连接部位的整体性受到影响,无法共同承担安装薄壁空腔墙板1所需的支撑力或防止其倾倒的牵引力的情况。
62.其中,所述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加固螺杆32或连接螺杆33配合的夹持螺母34以及夹持垫片35。其中所述夹持螺母34螺纹连接在所述加固螺杆32或连接螺杆33上,所述夹持垫片 35套设在所述加固螺杆32或连接螺杆33上,并能够受夹持螺母34的挤压紧密贴靠在对应的肋板11、面板12、上连接件4或下连接件5上。
6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件5如图2和图5所示,包括下侧竖板51、第一横板52和第二横板53;
64.所述下侧竖板51用于受所述连接螺杆33上的夹持件夹持;
65.所述第一横板52设置在所述下侧竖板51背向薄壁空腔墙板1的一侧面板12上,用于放置在处于下方的主体结构2上方并与所述主体结构2中预埋件21固定连接;
66.所述第二横板53设置在所述下侧竖板51面向薄壁空腔墙板1的一侧面板12上,用于放置在面板12下方并对所述面板12进行支撑。
67.此时,通过所述下连接件5对薄壁空腔墙板1提供所需的支撑力。其中通过下侧竖板51 与第一横板52的配合实现薄壁空腔墙板1与主体结构2的连接,通过将第二横板53放
置在面板12下方,进而对整个薄壁空腔墙板1进行支撑,减少墙板连接组件3与墙板连接部位所需承担的支撑力,进一步延缓墙板开裂,增加墙板的使用寿命。
68.其中所述主体结构2中的预埋件21为在主体结构2浇筑过程中预先埋设在所述主体结构 2中的连接件,用于将所述主体机构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该预埋件2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69.其中,所述第一横板52与所述下侧竖板51之间设有加强筋54。由此提高第一横板52 和下侧竖板51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横板52和下侧竖板51之间的连接在薄壁空腔墙板1的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或断裂,影响薄壁空腔墙板1的安装。
7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件4如图2所示,包括上侧竖板41以及牵引件42;
71.所述牵引件42包括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呈“l”型相互固定连接;
72.所述上侧竖板41能够受所述连接螺杆33上的夹持件夹持,所述上侧竖板41和面板12 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用于夹持其一侧板的夹持间隙,另一侧板用于与处于上方的主体结构2中的预埋件21固定连接。
73.此时,通过所述下连接件5对薄壁空腔墙板1提供防止其倾倒的牵引力。其中,所述牵引件42预先设置在处于上方的主体结构2上,并对连接在薄壁空腔墙板1的上侧竖板41进行朝内侧的拉扯,防止其倾倒。
74.其中,较为优选的是使所述夹持间隙与受其夹持的侧板宽度一致,以此使牵引件42与薄壁空腔墙板1之间相对稳定,由此避免薄壁空腔墙板1在强风或地震的影响下发生振动,影响其使用。
75.其中,所述上连接件4和下连接件5沿竖直方向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杆33穿过的长圆孔。使得连接螺杆33的端部能够在长圆孔中沿竖向进行一定的位移,使得在强风或地震的影响下,墙板能够适配主体结构2的形变时刻保持与主体结构2的连接。
76.其中,在本技术中,需要通过支撑部31来确保对两个肋板11的支撑,进而提高肋板11 的强度,但考虑到薄壁空腔墙板1规格较多,而其中支撑部难以适配不同的规格,需要针对性的去设置支撑部,支出较多且较为不便,因此,于同日提交了另一件实用新型,其名称为“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薄壁空腔墙板1的连接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薄壁空腔墙板 1与主体结构2的连接,同时增强其连接部位的强度,该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除高烈度地区和强风荷载地区等高风险地区外的地区,即对连接部位强度要求较低的场景。因此,两个实用新型具有不同应用方向。
7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