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空间多角度弧面吊顶装配式设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2757发布日期:2022-12-03 01:5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超高空间多角度弧面吊顶装配式设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弧形吊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高空间多角度弧面吊顶装配式设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以及矿棉板吊顶,由于施工存在不规范现象,常出现吊顶开裂、变形、脱落等施工质量问题。装配式快装吊顶系统主要采用装配的安装方式,与传统吊顶比较,减少大量人工操作。
3.传统弧形吊顶结构,大多采用螺钉固定或钉枪打孔,固定所需消耗的时间较长,安装效率较低,打孔安装还需要进行测量,才能够保证弧形吊顶板衔接完整,安装较为麻烦,且不易进行修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超高空间多角度弧面吊顶装配式设计安装结构,能够通过卡合结构进行固定,无需使用工具进行连接,方便连接,提升安装效率,增加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调整,对吊顶的弧形形状进行调整,具有适应性。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6.超高空间多角度弧面吊顶装配式设计安装结构,包括屋顶墙面,所述屋顶墙面侧面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面设置有吊顶板。
7.所述屋顶墙面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安装架的侧面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卡杆槽管,所述卡杆槽管的侧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末端设置有活动节。
8.所述固定座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安装架的侧面开设有挂杆槽,所述安装架的外侧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贯穿至安装架的内侧。
9.所述连接杆与卡杆槽管卡合连接,所述卡杆槽管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活动节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槽管。
10.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平整面的调节槽开设有条槽,所述连接杆末端延伸至调节槽内侧。
11.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侧面设置有两处相互平行的卡条,所述卡条与条槽相适配。
12.所述吊顶板的整体截面形状为连续弧形,所述吊顶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扣杆,所述扣杆与卡扣槽管卡合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支撑架整体的偏转偏转角度,进而改变活动节所在位置与调整前所在位置的高度,进而起到调节卡扣槽管的作用,可对吊顶的弧形形状进行调整,具
有适应性。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伸缩杆,让拉伸弹簧受压,并让伸缩杆延伸至调节槽内侧,然后让固定片侧面的卡条与条槽接触实现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无需采用螺钉固定,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固定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作为加固安装架的连接件时,有两种使用状态,将连接杆通过拉伸,延伸自身长度从挂杆槽内侧穿过时,连接杆末端的伸缩杆会拉伸弹簧,待到松开伸缩杆,弹簧恢复弹性,将固定片卡到安装架侧面,当从固安装架内侧安装时,通过压缩伸缩杆,让拉伸弹簧受压,并让伸缩杆延伸至调节槽内侧,然后让固定片侧面的卡条与条槽接触实现固定,两种安装方式交替进行,可增加安装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17.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吊顶板时,让吊顶板侧面固定的连接扣,与卡扣槽管对准,并让扣杆与卡扣槽管对准卡合,该结构的好处在于,吊顶结构在安装时,通过卡合结构进行固定,无需使用工具进行连接,方便连接,提升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屋面吊顶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屋顶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吊顶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扣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屋顶墙面;2、安装架;3、吊顶板;4、固定座;5、连接杆;6、调节槽;7、支撑架;8、连接扣;9、卡杆槽管;10、活动节;11、卡扣槽管;12、挂杆槽;13、条槽;14、固定片;15、卡条;16、伸缩杆;17、弹簧;18、扣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28.如图1-7所示,超高空间多角度弧面吊顶装配式设计安装结构,包括屋顶墙面1,屋顶墙面1侧面设置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底面设置有吊顶板3。
29.屋顶墙面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安装架2的侧面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外侧设置有卡杆槽管9,卡杆槽管9的侧面设置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末端设置有活动节10。
30.参照附图2,固定座4与安装架2固定连接,安装架2的侧面开设有挂杆槽12,安装架2的外侧面开设有调节槽6,调节槽6贯穿至安装架2的内侧,该结构为现有技术不过多。
31.参照附图4,连接杆5与卡杆槽管9卡合连接,卡杆槽管9与支撑架7转动连接,支撑架7与活动节10转动连接,活动节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槽管11,通过上述结构,通过移动卡杆槽管9卡合在调节槽6内侧的连接杆5所在位置,来改变支撑架7整体的偏转偏转角
度,进而改变活动节10所在位置与调整前所在位置的高度,进而起到调节卡扣槽管11的作用,通过这种结构,可对吊顶的弧形形状进行调整,具有适应性。
32.参照附图4及图5,位于安装架2的平整面的调节槽6开设有条槽13,连接杆5末端延伸至调节槽6内侧,通过压缩伸缩杆16,让拉伸弹簧17受压,并让伸缩杆16延伸至调节槽6内侧,然后让固定片14侧面的卡条15与条槽13接触实现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无需采用螺钉固定,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固定效果。
33.参照附图6,连接杆5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7,弹簧1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4,固定片14的侧面设置有两处相互平行的卡条15,卡条15与条槽13相适配,通过上述结构,连接杆5作为加固安装架2的连接件时,有两种使用状态,当将连接杆5通过拉伸,延伸自身长度从挂杆槽12内侧穿过时,连接杆5末端的伸缩杆16会拉伸弹簧17,待到松开伸缩杆16,弹簧17恢复弹性,将固定片14卡到安装架2侧面,当从固安装架2内侧安装时,通过压缩伸缩杆16,让拉伸弹簧17受压,并让伸缩杆16延伸至调节槽6内侧,然后让固定片14侧面的卡条15与条槽13接触实现固定,两种安装方式交替进行,可增加安装架2整体的结构强度,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34.参照附图3及图7,吊顶板3的整体截面形状为连续弧形,吊顶板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扣8,连接扣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扣杆18,扣杆18与卡扣槽管11卡合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在安装吊顶板3时,让吊顶板3侧面固定的连接扣8,与卡扣槽管11对准,并让扣杆18与卡扣槽管11对准卡合,该结构的好处在于,吊顶结构在安装时,通过卡合结构进行固定,无需使用工具进行连接,方便连接提升安装效率。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先将安装架2通过固定座4固定到屋顶墙面1侧面,然后将连接杆5通过拉伸,延伸自身长度从挂杆槽12内侧穿过时,连接杆5末端的伸缩杆16会拉伸弹簧17,待到松开伸缩杆16,弹簧17恢复弹性,将固定片14卡到安装架2侧面,当从固安装架2内侧安装时,通过压缩伸缩杆16,让拉伸弹簧17受压,并让伸缩杆16延伸至调节槽6内侧,然后让固定片14侧面的卡条15与条槽13接触实现固定,固定完成后,将卡杆槽管9自上而下,卡合在连接杆5的外侧,并将通过移动卡杆槽管9卡合在调节槽6内侧的连接杆5所在位置,来改变支撑架7整体的偏转偏转角度,进而改变活动节10所在位置与调整前所在位置的高度,调节完成后,让吊顶板3侧面固定的连接扣8,与卡扣槽管11对准,并让扣杆18与卡扣槽管11对准卡合即可。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