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3810发布日期:2022-11-11 19:0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屋顶为了形象美观,大多会做混凝土塔冠结构或钢结构屋顶塔冠。针对这种有屋顶塔冠结构的建筑物,外墙装饰需使用吊篮施工,比全部使用吊车施工安全、便宜。
3.普通的吊篮安装需在屋顶放置配重块,会影响屋面防水层的施工。且对于有塔冠的屋顶,屋面距屋顶高度较大,有的甚至30~40m。这样架设吊篮就会让前支臂增高,增高吊篮后紧接着就是各种加固措施,又会增加吊篮的安装成本和吊篮使用的安全隐患。
4.因此,使用一种性价比高,且施工、安装安全可靠的吊篮支架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安装时直接用塔吊或者吊车将前后支架吊至屋顶,使用时只需要组装,而且没有了配重块的搬运,拆卸时也是如此,更加的省时、方便;此外直接用混凝土梁当做配重块,其重量远远大于普通吊篮支架的配重,更加安全可靠,基本没有倾覆的安全风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包括横梁、定滑轮及吊索;所述横梁为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横梁的一端延伸至建筑物的外侧,且每个横梁的底部均连接有前立柱与后立柱;所述前立柱连接于前塔冠结构梁上,后立柱通过抱箍式连接件连接于后塔冠结构梁;所述定滑轮连接于横梁前端,吊索的一端连接于横梁上,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并连接于吊篮上。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前立柱的底部通过化学锚栓连接于前塔冠结构梁的顶部,所述后立柱的底端与后塔冠结构梁的顶部接触。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前立柱的顶端连接有套管,横梁及套管上均设有调节孔,横梁插接于套管中,螺栓组件a通过调节孔连接横梁与套管。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抱箍式连接件包括上槽钢、下槽钢及两根长螺杆,上槽钢倾斜焊接于横梁顶端,以使上槽钢的两端位于后塔冠结构梁的前后两侧,下槽钢位于后塔冠结构梁的底部,长螺杆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上槽钢与下槽钢的两端,且长螺杆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定滑轮连接于滑轮座上,滑轮座通过螺栓组件b连接于横梁的前端。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吊索的一端通过楔形接头连接于前立柱与
后立柱之间的横梁上。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横梁上还连接有用于提升强度的拉索组件。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拉索组件包括第一拉索及托轮;所述第一拉索的一端通过耳板连接于横梁后端,另一端通过连接于滑轮座上;所述套管上连接有支座,托轮连接于支座上,第一拉索经过托轮的上方。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拉索组件还包括第二拉索;所述第二拉索的一端通过耳板连接于横梁的后端,另一端通过耳板连接于前立柱与定滑轮之间的横梁上。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安装时直接用塔吊或者吊车将前后支架吊至屋顶,使用时只需要组装,而且没有了配重块的搬运,拆卸时也是如此,更加的省时、方便。
18.第二、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此外直接用混凝土梁当做配重块,其重量远远大于普通吊篮配重,更加安全可靠,基本没有倾覆的安全风险。
19.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充分利用了屋顶塔冠结构,将吊篮安装在塔冠结构梁上,这样既不会因为配重块在屋面上影响屋面防水层的施工,也不需要像普通吊篮支架那样为了配合结构进行支架的加高加固等。
20.第四、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上槽钢倾斜焊接于横梁顶端,以使上槽钢的横跨后塔冠结构梁的前后两侧,这种结构可保证后立柱无法左右侧移,进而保证整个支架更加稳固。
21.第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横梁可通过调节孔前后调节,满足不同尺寸塔冠结构的安装需求。
22.第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增设拉索组件,极大的提升了支架的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立柱的正视图。
25.图3为图2的俯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立柱正视图。
27.图5为图4的侧视图。
28.图中:1-横梁、101-前立柱、102-后立柱、103-化学锚栓、104-套管、105-螺栓组件a、2-定滑轮、201-滑轮座、202-螺栓组件b、3-吊索、301-楔形接头、4-前塔冠结构梁、5-抱箍式连接件、501-上槽钢、502-下槽钢、503-长螺杆、504-锁紧螺母、6-后塔冠结构梁、7-吊篮、8-拉索组件、801-第一拉索、802-托轮、803-第二拉索、804-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支架,包括横梁1、定滑轮2及吊索3;所述横梁1为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横梁1的一端延伸至建筑物的外侧,且每个横梁1的底部均连接有前立柱101与后立柱102;所述前立柱101连接于前塔冠结构梁4上,后立柱102通过抱箍式连接件5连接于后塔冠结构梁6;所述定滑轮2连接于横梁1前端,吊索3的一端连接于横梁1上,另一端穿过定滑轮2并连接于吊篮7上;所述前立柱101的底部通过化学锚栓103连接于前塔冠结构梁4的顶部,所述后立柱102的底端与后塔冠结构梁6的顶部接触;所述前立柱101的顶端连接有套管104,横梁1及套管104上均设有调节孔,横梁1插接于套管104中,螺栓组件a105通过调节孔连接横梁1与套管104;所述抱箍式连接件5包括上槽钢501、下槽钢502及两根长螺杆503,上槽钢501倾斜焊接于横梁1顶端,以使上槽钢501的两端位于后塔冠结构梁6的前后两侧,下槽钢502位于后塔冠结构梁6的底部,长螺杆50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上槽钢501与下槽钢502的两端,且长螺杆503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504固定;所述定滑轮2连接于滑轮座201上,滑轮座201通过螺栓组件b202连接于横梁1的前端;所述吊索3的一端通过楔形接头301连接于前立柱101与后立柱102之间的横梁1上。
31.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使用时,横梁1存在着弯折断裂的风险;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
32.所述横梁1上还连接有用于提升强度的拉索组件8;所述拉索组件8包括第一拉索801及托轮802;所述第一拉索801的一端通过耳板连接于横梁1后端,另一端通过连接于滑轮座201上;所述套管104上连接有支座804,托轮802连接于支座804上,第一拉索801经过托轮802的上方;所述拉索组件8还包括第二拉索803;所述第二拉索803的一端通过耳板连接于横梁1的后端,另一端通过耳板连接于前立柱101与定滑轮2之间的横梁1上;本实施例增设拉索组件8,极大的提升了支架的整体结构强度。
33.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34.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直接用塔吊或者吊车将前后支架吊至屋顶,使用时只需要组装,而且没有了配重块的搬运,拆卸时也是如此,更加的省时、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7支架,此外直接用混凝土梁当做配重块,其重量远远大于普通吊篮7配重,更加安全可靠,基本没有倾覆的安全风险;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7支架,充分利用了屋顶塔冠结构,将吊篮7安装在塔冠结构梁上,这样既不会因为配重块在屋面上影响屋面防水层的施工,也不需要像普通吊篮支架那样为了配合结构进行支架的加高加固等;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物塔冠结构安装的吊篮7支架,横梁1可前后调节,满足不同尺寸塔冠结构的安装需求;增设拉索组件8,极大的提升了支架的整体结构强度。
35.值得注意的是,吊篮7的升降与传统的支架无异,其原理是将吊索3的一端连接在吊篮7的卷扬机上,通过收放吊索3实现吊篮7的升降。
36.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